2050年海鮮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糧食報告:人口飢餓問題或解決!

2020-12-05 英瑩的日常

2050年海鮮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糧食報告:人口飢餓問題或解決!

今年疫情在出現之後,一個問題引起了中國網友的關注,那就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卻時時刻刻都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問題,甚至很多都需要通過進口的方式來滿足需求。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不解。

世界人口飢餓問題

其實世界人口飢餓問題從來都沒有得到過解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膨脹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人口越來越多,糧食的需求產量日益增加。美國糧食研究所曾經也表示,現在糧食的產量已經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了,這也就意味著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面臨飢餓和營養不良。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是,現在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大部分的土地都已經被開墾,在人口眾多的前提下,可以擴大的耕地幾乎已經沒有了,這對於解決人口飢餓問題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近日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一份報告,根據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的食物產量增加2100萬噸,甚至可以達到4400萬噸,這則報導讓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原來這裡所說的食物材料是指的是海洋食物。通過數字來看,這些海洋食物的增加,確實可以從一方面解決世界飢餓人口的問題,長時間的食用海鮮也有可能會改變現在人類原有的飲食結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海洋食物增加

在2050年,海洋食物真的會大大增加嗎?已經說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土地的開墾已經導致糧食產量的減少,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受到的限制因素是非常多的,政策需求以及人類可以接受的範圍,如果想要增加海洋,食物,就不需要改善海洋環境,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

然而事實上,人類的生活垃圾早就已經滲透到了海洋的方方面面,哪怕是深海流域也早就已經有塑料顆粒存在,早就已經被汙染了,在很多地區漁民們在利益的驅使下,即使是在休漁期依舊會出海捕魚,甚至還會對一些稀有的海洋動物進行大肆的捕殺。為了進一步可以保護海洋資源,很多地區和國家都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在保護海洋環境的前提下,如果想要大面積的生產海洋食物,就不需要有科技的創新。來自於美國的研究人員他們利用新的模型對未來的海洋環境進行了評估,他認為,未來的海產品以及人類的飲食結構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極有可能會改變生活在海洋當中的大部分物種。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30年後海洋食物將大增,人類飢餓問題被解決,窮的只能吃海鮮了
    英國雜誌《自然》刊登的一份可持續糧食生產報告顯示,至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產量或增加至2100萬噸,甚至可達到4400萬噸,將佔據21世紀中期人口所需肉類總增幅的12%-25%。這種情況的出現,在解決世界飢餓人口問題的同時,也極大可能會改變未來人們的飲食結構。
  • 30年後海洋生物將大增,人類飢餓問題將解決,再窮也能吃海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目前的人口多達因此,我們目前還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飢餓問題,因為我們所需要的資源,以及糧食的需求正在日益地增加。而我們也通過史實以及當下某些環境知道,當食物不足的時候,人們為了活下去將會出現暴亂,甚至是會出現戰爭。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我們都知道和平的來之不易,因此對於這樣的現象,一份可持續發展的報告就顯得十分地重要了。
  • 非洲人類發展報告:糧食安全是關鍵
    5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撒哈拉以南非洲可持續性人類發展報告,在這份題為《2012年非洲人類發展報告:走向糧食安全的未來》的報告中,聯合國開發署指出,解決飢餓問題是實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類可持續性發展的先決條件。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如果不能消除影響其幾乎四分之一人口的飢餓問題,那麼該地區就不能維持其現有的經濟復甦。
  • 科學家:2050年人類恐將被迫吃素 以應對食物短缺問題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瑞典科學家日前表示,由於人口膨脹與食物短缺的影響,在2050年之前,全球人類或將被迫吃素,來維持那時90億人的生存,否則無法度過糧食危機的難關。        2012年世界水資源會議日前在瑞典舉行,有超過2,500名來自120個國家的政府官員、聯合國代表、非政府組織代表、研究人員等出席這項會議,商討如何解決水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
  • 疫情、糧食、環保……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食物浪費問題?
    01  不僅僅是因為疫情  糧食危機一直存在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不光是新冠疫情,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的蝗災、土地供應減少、土壤和生物多樣性退化、氣候變化/惡劣天氣頻繁等因素都在威脅著全球的糧食安全。  截至日前,已有多國明確表示禁止糧食出口:
  • 《自然》:人口壓力效應凸顯 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的影響最高...
    而隨著世界人口到2050年將達到100億,未來20年糧食系統的環境成本可能會上升90%。根據周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份報告,這將超過所謂的「行星邊界」——即人類活動可能使地球生態系統不穩定的程度。,經過分析指出,「如果不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我們發現,由於人口增長和脂肪、糖和肉類飲食含量增加,到2050年食品系統的環境影響可能會增加50%至90%,」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健康系的Marco Springmann博士說。
  • 2050年地球將無法養活全球人口?科學家支招應多吃素?
    情勢逼人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等五大機構近日共同發布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8.21億人處於飢餓狀態,相當於每9人中就有1人在挨餓,已重回10年前水平。
  • 人口暴增之下 當前農業模式將在2050年超出地球承載極限
    人口暴增必然導致糧食需求大幅增加,從而給對地球造成的巨大的生態環境壓力。斯普林曼(Springmann)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預測了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可能承受的環境壓力,並模擬了降低產糧對環境影響的效果。糧食安全長期以來一直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也是一個緊迫的全球問題。
  • 2019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正式發布|報告
    導 讀據估算,2018年全球超過8.2億人沒有充足的食物,高於前一年的8.11億人,世界飢餓人口連續第三年出現增長。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公號(2019年7月15日)2019年7月15日,紐約 —據估算,2018年全球超過8.2億人沒有充足的食物,高於前一年的8.11億人,世界飢餓人口連續第三年出現增長。
  • 地球人口達100億時,食物問題如何解決?科學家研究出一項新技術
    科學家:可以讓任何植物變身食物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們地球的人口總數大約是30億,而大約100年後的今天,地球人口數量已經翻了一番多,突破了70億,照這樣的速度,科學家預計在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可能接近100億,面對如此快速增長的人口,地球的可耕地面積總數卻在不斷的減少,屆時每個人的口糧將成為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問題。
  • 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
    浪費減少50%,多數國家距目標還很遠近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聯手編寫的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發布。報告稱,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
  • 科學家稱因缺水將人類將被迫2050年前後吃素
    【環球時報 記者 柳玉鵬】瑞典科學家發布的一份關於水資源和食物供應的報告稱,人類在2050年前將不得不改吃素,以應對世界性食物短缺問題。據俄羅斯《新消息報》28日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的科學家發布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而如果人類不改變西方國家居民式飲食習慣,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至90億時,地球上的水資源將不足以生產出足夠養活人類的糧食。由於生產富含蛋白質的肉類產品比生產素食多消耗5-10倍的水資源,因此科學家認為,素食是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辦法。
  • 2050年,人類可能會面臨這5種糟糕的局面
    ,人類卻未能解決許多問題。距離2050年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了,而一些重大問題正等待著全世界。科學技術需要開始關註解決方案,使未來比可怕的現實更美好。但是到2050年,專家預測人類可能會面臨這5種糟糕的局面!
  • ...世界飢餓地圖》 全球每9人中就有一人挨餓 世界飢餓人口分布圖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編制了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旨在為國際社會提供有關消除飢餓和改善營養等方面的信息。 報告指出,2017年世界飢餓人口數量上升至8.21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每9人中就有一人處於飢餓狀態。非洲仍是飢餓問題最嚴重的地區。
  • 人類消除飢餓面臨的種種難題丨21讀書
    然而,飢餓在世界範圍內仍然廣泛存在。6.9億人口仍然忍受著飢餓的折磨,10億人口因營養過剩遭受肥胖等富貴病的困擾,世界糧食鴻溝長期存在。  人類何時全面告別飢餓?如何告別飢餓?  我們研究認為,解決人類糧食安全問題,需要技術,需要政策,需要投入,更需要國際合作,最終解決還需要人類文明的提升。只有擁有土地、技術、財富的國家向土地、水資源、技術、資金嚴重不足的國家或人群給予無私的援助與支持,才能給人類告別飢餓帶來一線希望,可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仍然橫行的世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人類能不能少生產一些武器,多生產一些糧食?
  • 5家聯合國機構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食物不足人口繼續增加
    5家聯合國機構7月13日聯合發布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食物不足人口繼續增加。在過去5年中,長期營養不良人口增加了數千萬。如不扭轉這一趨勢,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願景中提出的「零飢餓」目標將無法實現。
  • 全球背景下的中國糧食安全與營養
    文/樊勝根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長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世界的糧食安全,同時世界的糧食安全也是中國的糧食安全。因為中國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20%,如果中國出現糧食安全問題,肯定是世界糧食安全的問題;而如果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得不到解決,中國也無法保障糧食安全,即便是能夠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成本也會很高。飢餓與營養不良挑戰依然巨大儘管成績顯著,飢餓在全世界及中國仍然普遍存在。
  • 人口壓力增加: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或增90%
    人口壓力增加: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或增90%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10-12 07:23
  • 科學家預測,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遇到大問題,人類如何應對?
    為何說2050年是人類轉折點?會遇到什麼?人類能否提前預防?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大約有幾百萬年,已知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存在,也就代表人類未來只能在地球上生存,現如今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人類之前並沒有意識到要保護地球,對它進行了很大傷害,即便現在保護環境是每個人做的事情,依然有人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科學家稱或許在2050年的時候,人類文明或會消失。
  • 關注飢餓問題,減少食物浪費
    抗擊飢餓成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性問題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9日,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據諾貝爾獎官方消息,今年和平獎的頒發是為了表彰世界糧食計劃署「在抗擊飢餓方面的努力,在受衝突影響地區改善和平狀況的貢獻,以及在防止飢餓被用作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的驅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