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海鮮會成為人類主要食物?糧食報告:人口飢餓問題或解決!
今年疫情在出現之後,一個問題引起了中國網友的關注,那就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卻時時刻刻都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問題,甚至很多都需要通過進口的方式來滿足需求。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不解。
世界人口飢餓問題
其實世界人口飢餓問題從來都沒有得到過解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膨脹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人口越來越多,糧食的需求產量日益增加。美國糧食研究所曾經也表示,現在糧食的產量已經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了,這也就意味著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面臨飢餓和營養不良。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是,現在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大部分的土地都已經被開墾,在人口眾多的前提下,可以擴大的耕地幾乎已經沒有了,這對於解決人口飢餓問題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近日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一份報告,根據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的食物產量增加2100萬噸,甚至可以達到4400萬噸,這則報導讓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原來這裡所說的食物材料是指的是海洋食物。通過數字來看,這些海洋食物的增加,確實可以從一方面解決世界飢餓人口的問題,長時間的食用海鮮也有可能會改變現在人類原有的飲食結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海洋食物增加
在2050年,海洋食物真的會大大增加嗎?已經說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土地的開墾已經導致糧食產量的減少,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受到的限制因素是非常多的,政策需求以及人類可以接受的範圍,如果想要增加海洋,食物,就不需要改善海洋環境,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
然而事實上,人類的生活垃圾早就已經滲透到了海洋的方方面面,哪怕是深海流域也早就已經有塑料顆粒存在,早就已經被汙染了,在很多地區漁民們在利益的驅使下,即使是在休漁期依舊會出海捕魚,甚至還會對一些稀有的海洋動物進行大肆的捕殺。為了進一步可以保護海洋資源,很多地區和國家都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在保護海洋環境的前提下,如果想要大面積的生產海洋食物,就不需要有科技的創新。來自於美國的研究人員他們利用新的模型對未來的海洋環境進行了評估,他認為,未來的海產品以及人類的飲食結構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極有可能會改變生活在海洋當中的大部分物種。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