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糧食、環保……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食物浪費問題?

2021-01-13 網易

2020-10-10 07:11:08 來源: 微言環保

舉報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01

  不僅僅是因為疫情

  糧食危機一直存在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不光是新冠疫情,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的蝗災、土地供應減少、土壤和生物多樣性退化、氣候變化/惡劣天氣頻繁等因素都在威脅著全球的糧食安全。

  截至日前,已有多國明確表示禁止糧食出口:

  

  中國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為了生產食物,全球農業使用了70%的淡水資源和30%的能源,佔用33%的土地,產生20%的溫室氣體。即便如此,全世界卻依然有1/9的人口得不到足夠的食物供給。

  但是與此同時,地球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長。要滿足不斷增長人口的需求,預計農業產量必須在2050年前增長50%。世界人口預計將從今天的70億增至90億(2050年),糧食產量需要翻番才能滿足這些人口的需求。

  02

  節約糧食

  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生產一種食物

  到底需要耗費多少水?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產品及服務過程所耗費的那些看不見的水。水足跡可以為個人、過程、產品的整個價值鏈計算,也可以為企業、河流流域或國家計算。

  藍水足跡是指來源於地表或地下水資源的水枯萎蒸發,形成產品,或從一個水體中提取並返回到另一個水體中,或在不同時間返回的水。灌溉農業、工業和家庭用水會產生藍色的水足跡。下圖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生產一種食物的需水量(litre:升):

  

  虛擬水戰略,是指缺水國家和地區通過貿易的方式從富水國家和地區購買水密集型農產品----尤其是糧食,來獲得水和糧食的安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實際上是以虛擬水的形式在進口或者出口水資源。

  我們必須承認

  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

  雖然中國每年向全世界出口

  和捐贈了無數的糧食

  但中國並不是富水國家

  我們的糧食安全問題

  依然警鐘長鳴

  我國現在的糧食生產主力在於東北,小麥第一主產區在於河南,這兩個地區都不是富水地區。華北地區地下水資源嚴重不足,生態恢復是第一要務。東南有豐富的水資源,卻沒有廣袤的土地,西北有廣袤的土地,但是缺少水資源。即使是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也面臨著嚴峻的水汙染挑戰......

  糧食的生產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需要光與熱

  需要水與土地

  更需要時間和種植者付出巨大的精力

  而浪費糧食,僅僅是一念之間

  

  03

  「誰來養活中國」之問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先人古訓道出農業於國於民之重要。

  1994年,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雜誌上發表《誰來養活中國?》的文章,認為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前進,中國不能養活自己,世界也養活不了中國。

  為了回應各方的關注,並向各方說明中國的糧食狀況、闡明中國的糧食政策和回答「中國如何養活自己」的問題。國務院於1996年10月發布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向世界莊重承諾:

  中國人民不僅能養活自己,而且還將使自己的生活質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國不但不會對世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還將為世界糧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而最鏗鏘有力的回答是,中國始終堅持正確的糧食戰略,時刻強調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任何時候都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確保我國在糧食問題上擁有自主權。

  誰來養活中國?

  ——

  必然是中國本身

  

  這時的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

  ——

  節約糧食,這可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所力所能及的

  最簡單

  也是最有意義的

  -貢獻-

  04

  光碟行動

  我們

  在行動

  全國涉農高校接力

  第一餐第一課——響應光碟行動

  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重要回信使涉農高校師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一年來,廣大師生牢記囑託,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立足自身崗位,鼓足幹勁、奮力拼搏,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績。

  ——中國農業大學

  

  

  此外,此次光碟行動也吸引了一眾涉農高校

  甚至全國高校的積極響應

  當數據真真切切地

  擺在我們面前

  當國家面臨的糧食危機問題

  真真切切地

  被講述給我們聽時

  任何人

  都無法真的做到

  內心的毫無波瀾

  糧食問題(沒有飢餓/No Hunger)早已被納入聯合國17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並成為世界糧食計劃署每年最為重要的目標。中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也是世界糧食計劃署目前的主要認捐國之一,但中國擁有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人口,我們的糧食自給率暫時還無法做到100%。

  我們,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而節約糧食是日常生活中的最基礎,也是最大的一步。

  節約糧食,光碟行動

  !我們,在行動!

  

  

  圖文編輯:楊蕙菁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浪費糧食的沒有一個是農民
    近日,網絡上開始批評「大胃王」「吃播」浪費糧食,直播平臺也開始出臺嚴厲的處罰措施。為什麼突然開始重視這個事情了?是國家的糧食儲備和產量不夠了嗎?2020年,我們會不會餓肚子?有一點很明確,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充足,產量也有保障。即便經歷了疫情,國家依然有足夠的實力保證我們不會餓肚子。
  • 關注飢餓問題,減少食物浪費
    抗擊飢餓成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性問題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9日,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據諾貝爾獎官方消息,今年和平獎的頒發是為了表彰世界糧食計劃署「在抗擊飢餓方面的努力,在受衝突影響地區改善和平狀況的貢獻,以及在防止飢餓被用作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的驅動作用」。
  • 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全國各類學校、單位規模以上集體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養活3000萬人一年的食物;我國個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費約110億斤糧食,相當於1500萬人一年的口糧。面對龐大的餐桌外浪費,為什麼很多人渾然不覺?糧食產量才是政績,減少浪費沒有多少官員關心如此大量的浪費被忽視,難道是因為我國對糧食生產不夠重視?這一說法恐怕誰都不會同意。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旨在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張平:為什麼國家突然強調要打擊糧食浪費?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 我們國家突然提到要節約糧食,打擊浪費糧食行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國際糧食將減產20%以上,國際上正面臨糧食危機。就連以出口糧食為主的國家,如越南,澳大利亞等,都限制了糧食出口,甚至宣布不出口。
  • 減少食物浪費意義重大,是時候認真對待食物浪費對氣候變暖的影響
    由於人類人口劇增,我們正在將越來越多的土地轉化為用於糧食生產,這對野生動物、水和森林帶來了巨大的後果。然而,全球三分之一食物被浪費,而食物浪費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這是一場環境災難,也是一場經濟災難,因為全球每年有超過8億人營養不良,食物浪費給全球經濟造成9400億美元(7370億英鎊)的損失。
  • 2020國考面試熱點:糧食浪費的解決
    【背景事件】   習近平總書記稱疫情影響對糧食安全「敲響警鐘」,強調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節約糧食=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
    民以食為天,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攝/CBCGDF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不光是新冠疫情,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正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東非、南亞) ,土地供應減少,土壤和生物多樣性退化,氣候變化/惡劣天氣頻繁等等因素都在威脅著全球的糧食安全。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溫飽已經不是問題的今天,如果請每個人捫心自問:我有沒有浪費過糧食?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也許你會認為,自己浪費一點不算什麼。
  • 看世界·應對舌尖上的浪費瑞典全鏈條減少食物浪費
    原標題:看世界·應對舌尖上的浪費瑞典全鏈條減少食物浪費一貫倡導環保與節能的瑞典,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貫徹到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這一點在防止食物浪費方面可見一斑。瑞典從多個層面制定了防止食物浪費的行政管理措施。
  • 為什麼日本是全世界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與愛惜糧食。 但是,在我國鄰國日本卻是非常奇怪,一方面日本人懷著敬畏之心去食用糧食,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品嘗美食。可是,日本卻是成為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浪費食物達到642萬噸,這個數據是全世界一年320萬噸食物援助量的差不多兩倍。換句話說,日本每年浪費的食物相當於世界每年向貧窮落後國家援助糧食的兩倍。
  • 【早讀】「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家長這麼做,效果千百倍
    有人覺得,現在條件好了,浪費點糧食沒啥事。這種想法要不得。早在2013年,全國就開展了 「光碟行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到了今年,全球糧食生產面臨著疫情、蟲害等多種不利因素,新增飢餓人口數量達到了1.3億人。今天,我們重提節約糧食,不是說國內糧食不夠吃了。
  •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今年我國年初疫情,春夏南方洪水泛濫。農莊農田被淹沒,糧食等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今年是疫情之年,大部分國家經濟負增長,全球糧食麵臨減產,加上美國全面發動對我國封鎖對抗,糧食安全更應提到日常議程。假如我國不能從國際市場進口到足夠的糧食,我國部分地區、部分人口就面臨挨餓的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出現糧荒,豬食米糠很多人都搶著吃,還餓死上千萬人。可當下我國餐食消費現狀,觸目驚心、浪費驚人,各餐館、食堂、酒樓普遍存在浪費。
  • 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食物!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中國的事
    這段視頻只是網絡上千千萬萬有關浪費食物的視頻之一,而其評論區的回覆更令人大跌眼鏡:「為了視頻的影響力而浪費糧食永遠不會令人作嘔。」然而,就在一些人肆無忌憚浪費糧食的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失或浪費,這個數字高達約13億噸。
  • 喝咖啡浪費糧食?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
    喝咖啡浪費糧食?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  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預計每戶家庭將扔掉約1043澳元的食品,佔其購買量的12.7%。預計全澳今年浪費的糧食總額達103億澳元。其中,23歲及以下的年輕人浪費行為最嚴重,約18.4%的食物被浪費。
  • 這些食物過了保質期也能吃,合理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食物過了保質期還能吃嗎?這個問題想必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不可以,過了保質期食物就需要扔掉。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每年都在浪費著大量的糧食。其實,這主要與我們對保質期的錯誤認識有關,我們總食物食物一定要在保質期內吃完。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早在2013年1月,習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導「光碟行動」,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得到從中央到民眾的支持。2020年8月11日,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食物浪費有多嚴重?數據觸目驚心……
    另外,這類聚會就餐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大量的酒水飲用,減少了其他的食物的食用,往往導致食物浪費現象更為嚴重。這份報告還顯示,中小學校園食物浪費問題也相當嚴重。某大型城市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量明顯高於城市餐飲業的平均水平。各種供餐方式中,盒飯食物浪費最為嚴重,浪費量高達每餐每人216克,約佔食物供應量的1/3。請注意!
  • 要堅決打擊糧食浪費行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國家突然強調要打擊糧食浪費行為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突然提到要節約糧食,打擊糧食浪費行為。這一提議的出現,也不是空穴來風。首先受到今年的疫情影響,今年國際糧食將會減產20%左右。這麼大幅度的減產,也就意味著國際上正在面臨糧食危機。甚至連越南、澳大利亞這些以出口糧食為主的國家,都開始限制糧食出口,甚至是直接不出口!目前我國雖然也是農業大國,但是有些產物也一樣需要從其他的國家進口,例如我國的大豆就是如此,也正是因為目前出現了國際缺量的情況,我國才會高度重視糧食問題,表示堅決打擊浪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