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浪費糧食的沒有一個是農民

2021-01-13 騰訊網

你隨意倒掉的飯菜,是全球7億人求之不得的救命糧!

近日,網絡上開始批評「大胃王」「吃播」浪費糧食,直播平臺也開始出臺嚴厲的處罰措施。

為什麼突然開始重視這個事情了?是國家的糧食儲備和產量不夠了嗎?2020年,我們會不會餓肚子?

有一點很明確,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充足,產量也有保障。即便經歷了疫情,國家依然有足夠的實力保證我們不會餓肚子。

我們常常開玩笑說,窮的只能吃土了

但萬萬沒想到, 當我們在往垃圾桶倒剩飯剩菜時,全球卻有7億人真的餓肚子餓到「吃土」

今年上半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

據分析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是60多年以來糧食供應最嚴峻的一年。報告稱全世界,至少有8.21億人在夜裡餓著肚子睡覺。將有2.5億人遭遇糧食危機,比去年多了整整1億3000萬人。

用WFP經濟學家阿里夫海珊的話說:未來3個月內,全球每天會有30萬人餓死。

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國家在護我們周全!

美國戰略家、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全球經濟。」

作為人口大國、農業大國,在國際糧食大戰上,我們也是栽過跟頭的。

除了我們了解的老一輩人曾經吃不飽餓肚子,新世紀的「糧食大戰」,卻鮮為人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網絡搜索「驚心動魄的糧食大戰」,了解中國和國際糧商對戰的過程。大體是先在大豆上小輸,然後全面大勝。

總結下來就是國家為我們扛下了國際糧商的壓力,穩住了國內市場,確保老百姓有穩定的平價糧食供應。

為何國際糧食暴漲,而國內糧價如此平靜?因為有國家儲備糧。

如果任由市場供需變動,不控制糧食價格波動。那麼即便農民種出來再多糧食,也依然不夠養活14億中國人,尤其是農民。不要覺得不可思議,那句「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大家應該都熟悉,道理也都懂了吧。

所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現在不餓肚子了,也不能浪費糧食。

所以大胃王吃播浪費糧食被批評,真的純屬咎由自取。

當時,有網友評論說,浪費糧食的人中沒有農民。

對比,深以為然,自己經歷了春種秋收,用汗水澆灌出的糧食,怎麼可能捨得浪費一粒?

有句老話不能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好好珍惜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最近一直強調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糧食是最重要的資源。《朱子家訓》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國家糧食保證基本口糧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估計連民營糧企的糧食都吃不完。 在我看,國家目前除了預判國際蝗災、疫情因素,更多的其實是怕其他意外情況(比如東南方向)導致出現「國民恐慌搶購」。
  • 浪費糧食會有什麼報應?浪費糧食的危害
    每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育苗、插秧、澆水、施肥等勞動汗水換來的。現在人大多數對房子非常珍惜,對車子很珍惜,但對糧食不珍惜,浪費糧食和水,這些浪費的果報比我們想得要嚴重。一個人是怎麼享受完福報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是糧食和水。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人就會死;人活著,最基本也最必須的,就是糧食。
  • 【早讀】「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家長這麼做,效果千百倍
    (點擊可觀看殷飛教授節約糧食·家庭教育系列微課)對於一個沒有經歷過飢餓也沒有體會過農作艱辛的孩子來說,如何把「珍惜糧食」內化成孩子自己的行為準則,而不僅僅是外界對他的要求,有很多種教育方式,其中最好的一種方式是閱讀——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知道一粒米要經過多少人的辛勤勞作,才能到達我們的餐桌;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我們的祖輩曾經歷過的飢餓苦難;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
  • 張平:為什麼國家突然強調要打擊糧食浪費?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 我們國家突然提到要節約糧食,打擊浪費糧食行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國際糧食將減產20%以上,國際上正面臨糧食危機。就連以出口糧食為主的國家,如越南,澳大利亞等,都限制了糧食出口,甚至宣布不出口。
  • 2019年我國浪費的糧食有多少?夠養活荷蘭、澳大利亞加上巴西了
    每年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有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相當於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糧食真實儲備糧夠吃三年,為什麼只聲稱夠吃一年? 關注@糧罐生活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但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遠非浪費的全部,在餐桌以外的環節——農戶儲糧、儲藏、運輸、加工等方面,我國浪費的糧食數量同樣驚人。農戶儲糧環節,因條件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損失就達400億斤糧食收割後,一個重要環節是農戶儲糧。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 制止浪費 節約糧食!看看各地怎麼做?
    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360億斤,這其中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除了在消費環節的浪費,我國糧食損失浪費還存在於生產、儲存、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
  • 「大胃王」現象,糧食浪費「重災區」,糧食浪費何談正能量
    吃播浪費現象引人關注,所謂的「大胃王」,很多都是用的就是催吐等手段表演的一種吃了很多東西的狀態。浪費糧食最嚴重的地方,多數都是一些人流比較集中的場所,比如,婚喪嫁娶一類的場所。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場所。婚喪嫁娶一類的浪費,也並不是就高尚了,更不是自己就高人一等了。其實,糧食的浪費只是泛娛樂化的一角。是泛娛樂化的一部分。但是,不應該把一切都娛樂化。事關生存問題更是如此。這種娛樂化其實是罪孽。為了高興浪費,為了炫富浪費,為了浪費而浪費。
  • 節約糧食運動如火如荼,西方指責:自己的錢為什麼不能浪費?
    將中國的無食物浪費運動與政治限聯繫起來是完全荒謬的。中國肩負著確保14億人口糧食安全的重任,發起倡議是對所有人負責的合理和合法行動。 然而,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浪費約5000萬噸穀物,約佔我國穀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令人震驚的數字是與國家糧食安全有關的一個重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忍受長期浪費。
  •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地球甲子年在太陽系會出現一個天象奇幻,太陽系九大行星排成一行,六十年才有的天象奇觀。太陽系出現這個奇觀,對地球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這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我見到的浪費糧食場景如下 : 旅遊團吃飯只吃了一半剩下倒掉,高檔酒樓請客好面子點很多名貴菜餚,吃得很少,有些菜沒有動筷子就剩下倒掉。
  •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作者:徐琦  最近一首《鋤禾》爆紅網絡,調侃之外,也令人再次反思糧食的來之不易。這與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Think.Eat.Save.——思前、食後、厲行節約」,可說是不謀而合。
  •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    為了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自身做好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莘縣實驗小學二年級召開了"珍愛糧食 拒絕浪費"主題班會。
  • 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
    最近,中央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珍惜糧食的一系列指示像一盞催人醒悟的明燈,喚醒了全國人民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自覺性,並正在時刻落實於行動上。  大家都知道,現在浪費糧食,特別是餐飲浪費現象特別嚴重,各餐飲行業、機關單位、學校浪費糧食現象特別嚴重,令人痛心。有些小青年甚至說:我抽一包煙的錢足可以購買吃一個月的米。
  • 接親現場伴娘剛下車被人潑整桶麵粉,網友:浪費糧食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糧食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食物,小時候我們都已經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災荒年景,就知道糧食的重要性,但是現在的人沒有經歷過饑荒年代,豐衣足食的日子剛過了幾十年,就開始糟蹋糧食了,日前,在廣東肇慶,結婚現場婚鬧竟然糟蹋麵粉,潑灑麵粉到伴娘身上,行為令人氣憤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旨在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糧食凝結著無數勞動者的辛勤勞動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深刻認識到愛惜糧食就是尊重勞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糧食生產是一個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過程。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疫情、糧食、環保……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食物浪費問題?
    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藍水足跡是指來源於地表或地下水資源的水枯萎蒸發,形成產品,或從一個水體中提取並返回到另一個水體中,或在不同時間返回的水。灌溉農業、工業和家庭用水會產生藍色的水足跡。下圖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生產一種食物的需水量(litre:升):
  •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孩子總是浪費糧食,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一次次成為中國人的話題。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家長在頻頻抱怨的同時也困惑不已,現在的孩子們為什麼會養成浪費的壞習慣呢?扔掉食物連眼睛都不眨一下,隨意到中學食堂走走,垃圾桶裡被丟棄的食物數不勝數,吃完一餐飯,食堂的幾個大垃圾桶甚至都裝不下扔掉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