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管子(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
糧食是最重要的資源。《朱子家訓》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國家糧食保證基本口糧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估計連民營糧企的糧食都吃不完。
在我看,國家目前除了預判國際蝗災、疫情因素,更多的其實是怕其他意外情況(比如東南方向)導致出現「國民恐慌搶購」。
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我們糧商,都不希望看到糧食的浪費和瘋搶。糧食緩進緩出不管對國家、商家還是市民都是有好處的。
至於有人說,國家儲備火災也好,腐敗怎麼怎麼樣,說實話這幾年真的是好太多了太多了。
縱觀世界糧食儲備,應敲響糧食危機的警鐘,乾旱,洪水,蟲災,瘟疫,戰爭給糧食收存帶來了減產,產糧國要自保。我國人口眾多,土地不能荒蕪一寸,打一場人民戰爭也要廣
種糧,賺錢不賺錢都得種好糧。囤滿糧倉,不浪費一粒米,備戰備荒,端穩自己的碗。糧食安全,國家安全!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身為中國人都應該自覺去遵守,但靠勤儉節約也不能完全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現在放眼全國各地你會看到有大片土地無人耕種,究其原因:第一糧食價格太低,各種生產資料還大幅漲價。第二水利設施不健全,有些地方種田靠天收。第三農村生態環境是保護好了,野生動物也多了,但農民辛苦種下的莊稼就被這些野生動物給禍害了,你說農民找誰講理和賠償去。中央每年的一號文件基本上都要提三農問題,可地方政府將三農問題落到實處的有多少?
糧我也吃糧,漲價後生活成本提高,但我認為,是該點漲了。我小的時候,村莊周圍,坡上坡下都種植糧食,不算太高的山上都是有人工水渠的。現在都荒蕪了。雜草叢生。看上去真心疼!還有成片成片的果樹,也沒有人打理了。一個勞動力在村裡種地,一年的收入趕不上一個送水工一兩個月的收入。長點吧,讓一些農民們回去種地,至少能讓一家人衣食無憂,再加上一家人相守在一起,也是幸福生活了。
在我老家,整個村幾乎看不到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種地的都是老人,他們能種出夠一家人吃的糧食已經都不容易,哪有多餘的糧食賣,糧食也不值錢,多種也出不來錢。今天糧庫都收不到麥子和水稻,今年因疫情,外國不賣糧食,進口受阻。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