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家長這麼做,效果千百倍

2021-01-13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莫愁小作家 ,作者沈不言

莫愁小作家

《莫愁·小作家》雜誌面向廣大中小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興趣的啟發與引領,挖掘孩子敢於表達的勇氣,敢於創作的熱情,敢於探究世界的能力。幫助孩子理性地認知世界,感性地表達自我。

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

最近,有位家長因為「用做題來懲罰女兒浪費糧食」而登上了熱搜。女兒因為盛飯太多沒吃完,爸爸想起女兒的班主任呼籲家長監督孩子不要浪費糧食,所以決定給女兒一點「小懲罰」:要麼每剩一粒米就多做一道題,要麼做家務。

這種教育方式獲得了不少家長的點讚:孩子剩飯是很多家庭經常出現的一幕,有些家長對此束手無策。這位爸爸似乎給出了解題新思路:以後孩子就不敢浪費糧食了。

但也有些家長不贊成:爸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把做題和學習作為浪費糧食的一種懲罰,孩子以後會不會更恨做題和學習了?江蘇省婦聯「莫愁家庭教育」名師名家工作室專家及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殷飛教授也認為家長的教育方式欠妥:珍惜糧食我贊同,但懲戒應該與之匹配,可以讓孩子做與糧食有關的事,譬如幹農活、做家務、助貧農等等。(點擊可觀看殷飛教授節約糧食·家庭教育系列微課)

對於一個沒有經歷過飢餓也沒有體會過農作艱辛的孩子來說,如何把「珍惜糧食」內化成孩子自己的行為準則,而不僅僅是外界對他的要求,有很多種教育方式,其中最好的一種方式是閱讀——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知道一粒米要經過多少人的辛勤勞作,才能到達我們的餐桌;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我們的祖輩曾經歷過的飢餓苦難;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到飢餓其實離我們並不遠;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領略到食物之美。

當孩子通過閱讀,從內心裡尊重糧食、珍惜糧食、熱愛糧食,他不會再浪費一粒米,不會辜負每一滴汗水,不會對他人的飢餓和苦痛毫不動容。

孩子,如果你知道,

飢餓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很多孩子不知道,飢餓離我們其實並不遠。

中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多次在作品中寫過飢餓:

「那時候我家有十幾口人,每逢開飯,我就要大哭一場。我叔叔的女兒比我大四個月,當時我們都是四五歲的光景,每頓飯奶奶就分給我和這位姐姐每人一片發黴的紅薯幹,而我總是認為奶奶偏心,將那片大些的給了姐姐。於是就把姐姐手中的那片搶過來,把自己那片扔過去。搶過來後又發現自己那片大,於是再搶回來。……吃完了那片紅薯幹,就只有野菜糰子了。那些黑色的、扎嘴的東西,吃不下去,但又必須吃。於是就邊吃邊哭,和著淚水往下咽。……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草根,樹皮,房簷上的草。」

莫言筆下的「飢餓」年代,離現在不過60年。

有人覺得,現在條件好了,浪費點糧食沒啥事。這種想法要不得。

早在2013年,全國就開展了 「光碟行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到了今年,全球糧食生產面臨著疫情、蟲害等多種不利因素,新增飢餓人口數量達到了1.3億人。

今天,我們重提節約糧食,不是說國內糧食不夠吃了。今年夏糧又豐收了,秋糧也快進入收穫季節,存糧和新糧完全能保證大家有飯吃。

今天,我們重提節約糧食,是讓每個人有節約意識、危機意識、安全意識,絕對不能糟蹋糧食。

孩子,如果你知道

一粒米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抵達我們的餐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幾乎每個中國孩子都會背誦。但孩子們似乎只是短暫地感受了一下詩詞中的「憫」,並沒有把這種「憫」長久地根植在自己的情感裡。

2018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城市中小學校園食物浪費問題相當嚴重。各種供餐方式中,盒飯食物浪費最為嚴重,浪費量高達每餐每人216 克,約佔食物供應量的1/3。

是時候讓家長帶著孩子重溫一下那些曾經打動我們的文字了。

一粒米,要經過多少勞作,才能抵達我們的餐桌?從穀粒-育秧-耕整-插播-植保-排灌-收割-大米-盤中餐,每一個階段,都有文學家懷著尊敬、悲憫和喜悅,創作出相關的文字:李紳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寫的是播種;五柳先生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寫的是除草;顏仁鬱「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寫的是耕整;楊萬裡的「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溼到胛」,寫的是插秧;白居易的「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寫的是所有農人的辛苦與勤勞。

當代文學家也從未放棄過對農民的凝視和書寫。著名作家畢飛宇的長篇小說《平原》,生動地再現過「割麥」的場景:

莊稼人一手薅住麥子,一手拿著鐮刀,他們的動作從右往左,一把,一把,又一把。等你把這個動作重複了十幾遍,你才能向前挪動一小步。人們常用一步一個腳印來誇獎一個人的踏實,對於割麥子的莊稼人來說,跨出去一步不知道要留下多少個腳印。這其實不要緊,莊稼人有的是耐心。但是,光有耐心沒有用,最要緊的,是你必須彎下你的腰。這一來就要了命了。用不了一個上午,你的腰就直不起來了。

文學家的筆,除了記錄農民的汗水,也展現了農作中的詩意之美。只要我們認真品讀,就能感受到田間地頭豐收的不易,感知到鄉土文化中的煙火氣與人情味,感悟到一粒米、一簞食、三時三餐、四季流轉的詩意,從而更加堅信,每一滴汗水都能得到回報,每一滴汗水都不應該被辜負。

孩子,如果你知道

一碗飯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有個媽媽對想倒掉剩飯的孩子說:「即使不喜歡吃也不能倒掉,節約是美德,很多孩子還吃不上飯呢。」結果孩子回答:「可就算我們節約糧食,吃不上飯的孩子還是吃不上飯啊。」

媽媽愣住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倒掉剩飯時,浪費的僅僅是糧食嗎?絕對不是!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盧思騁在談及食物浪費對環境的影響時說,全球現有農業生產使用了70%的淡水資源、33%的土地和30%的能源,排放了20%的溫室氣體。

也就是說,食物浪費不僅僅意味著食物本身的浪費,更意味著生產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土地、能源以及其他生產資料的無效消耗,以及由此導致的環境汙染和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

那我們浪費的僅僅是糧食和環境嗎?絕對不是!

當一個民族扔掉了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時,同時被扔掉的,還有道德修養。在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價值觀裡,儉樸不僅是一種行為方式,更是一種大的德行,是培養良好道德的基礎。

所以,孩子,為什麼你不能浪費糧食?因為我們提倡節約,不僅是要倡導一種健康適度的生活方式,更是要讓你在厲行節約中涵養「恆念物力維艱」的道德品質,去除驕奢淫逸的不良之風,在舉手投足間展現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然後去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來源:莫愁小作家

原標題:《【早讀】「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家長這麼做,效果千百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悅聽丨「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贊了
    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贊了》。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長們會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但正是因為得到滿足太過簡單,有些孩子不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無法領會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這也讓不少家長朋友感到頭疼。
  • 悅聽丨第二十期:「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
    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贊了》。  但正是因為得到滿足太過簡單,有些孩子不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無法領會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這也讓不少家長朋友感到頭疼。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看看這位媽媽與孩子關於糧食的談話:  有天中午,孩子把不喜歡吃的菜偷偷倒掉了。  媽媽發現後告訴他:「即使不喜歡吃也不能倒掉,節約是美德,很多孩子還吃不上飯呢。」
  • 孩子總是浪費糧食,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一次次成為中國人的話題。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家長在頻頻抱怨的同時也困惑不已,現在的孩子們為什麼會養成浪費的壞習慣呢?扔掉食物連眼睛都不眨一下,隨意到中學食堂走走,垃圾桶裡被丟棄的食物數不勝數,吃完一餐飯,食堂的幾個大垃圾桶甚至都裝不下扔掉的糧食。
  • 想要孩子長得高就得「睡懶覺」?科學證明有道理,家長卻很為難
    但是,她很注重飲食營養,也注意讓孩子早睡早起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還是這麼矮。後來,有寶媽告訴她:「你光讓孩子早睡不行,關鍵還得晚起,因為早上也是孩子長高的關鍵期啊。記住,千萬別讓孩子在7點前起床。」不讓孩子在7點前起床?這不是開玩笑嗎?表姐想,孩子還得早讀,早起一會兒還能背單詞呢,不好好利用早上的學習時光,反而讓孩子「睡懶覺」長高,這是什麼道理?
  • 這麼學英語不如不學,99%家長在浪費孩子生命!
    」為什麼這麼說呢? 汪老師分析:現在兒童學習外語,基本上都是用國內成年人學英語的方法,背單詞,背句子。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讓兒童去學習外語,會令孩子們感到疲憊不堪,甚至會出現厭學的情緒。 「家長們強迫孩子反覆看、聽、說、寫、背英語是「愚蠢的摧殘行為」。學了10幾年英語,你自己都沒能順暢的交流,卻還在用自己對付考試的那一套方法教孩子,又怎能要求自己的孩子順暢交流。很明顯成年人和孩子學英語有很大不同。」
  • 為什麼浪費糧食的沒有一個是農民
    你隨意倒掉的飯菜,是全球7億人求之不得的救命糧!近日,網絡上開始批評「大胃王」「吃播」浪費糧食,直播平臺也開始出臺嚴厲的處罰措施。為什麼突然開始重視這個事情了?是國家的糧食儲備和產量不夠了嗎?2020年,我們會不會餓肚子?有一點很明確,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充足,產量也有保障。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 浪費糧食會有什麼報應?浪費糧食的危害
    現在人大多數對房子非常珍惜,對車子很珍惜,但對糧食不珍惜,浪費糧食和水,這些浪費的果報比我們想得要嚴重。一個人是怎麼享受完福報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是糧食和水。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人就會死;人活著,最基本也最必須的,就是糧食。沒有房子住,不會死;就像乞丐沒房子住,但不會死,因為乞丐有命裡帶糧食,而富翁有房子,但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富翁就要死或者餓死。
  • 節約糧食運動如火如荼,西方指責:自己的錢為什麼不能浪費?
    將中國的無食物浪費運動與政治限聯繫起來是完全荒謬的。中國肩負著確保14億人口糧食安全的重任,發起倡議是對所有人負責的合理和合法行動。 然而,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浪費約5000萬噸穀物,約佔我國穀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令人震驚的數字是與國家糧食安全有關的一個重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忍受長期浪費。
  • 全球每年糧食損失浪費13.8%,來談談吃的節儉與浪費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糧食安全與節約糧食正成為世界性話題。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損失和浪費的糧食佔糧食總產量的13.8%,價值4000億美元。
  • 教官強迫孩子吃泔水,原因是浪費食物!這樣的教育方式你支持嗎?
    我們得承認現在的確很多學生沒有光碟行動,浪費食物也是經常在學校食堂看到的,但是用這種方法去懲罰學生真的就能夠讓學生懂得珍惜糧食的意義嗎?學生的家長如果看到自己孩子被這樣子對待,那估計就是另一起風波了!小編曾經也經歷過軍訓,當時教官的確有教育我們要珍惜食物,因為他看到我們在食堂的時候經常剩很多飯,因此,他有一次跟我們說起自己在野外生存的時候也試過餓肚子的感覺,非常的痛苦,所以要告誡我們要好好珍惜糧食,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貪心浪費。
  • 最新消息:天津身份證是2008-2017年出生的孩子注意了,家長再忙也要...
    我有點驚訝,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數的清?他告訴我,可以先分類幾個星系,再一個個數,用機器數。如果機器在數星星的過程中停止了,可能就是內存不足,不能重複了,還不能漏掉。我發現,兒子在數星星的過程中,做到有條件、有判斷,可以說是典型的編程思維了,思路還相當嚴謹。
  • 大多數學鋼琴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
    大多數學畫畫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學跳舞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學遊泳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學英語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大多數上義務教育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嗎?……短視是人類的本能,開始投入一件事情,我們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期望,期望馬上獲得做這件事情帶來的收益和成就。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旨在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對浪費糧食說不|「厲行節約」怎麼做?聽聽戒毒人員這麼說……
    對浪費糧食說不|「厲行節約」怎麼做?聽聽戒毒人員這麼說…… 2020-08-31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最近一直強調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我們糧商,都不希望看到糧食的浪費和瘋搶。我國人口眾多,土地不能荒蕪一寸,打一場人民戰爭也要廣 種糧,賺錢不賺錢都得種好糧。囤滿糧倉,不浪費一粒米,備戰備荒,端穩自己的碗。糧食安全,國家安全!
  • 2020國考面試熱點:糧食浪費的解決
    【背景事件】   習近平總書記稱疫情影響對糧食安全「敲響警鐘」,強調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有多少人真的以浪費糧食為恥?(金臺視線·倡導綠色生活 反對鋪張...
    「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號,但從口號到行動,其間的距離卻很長。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在內心中以浪費糧食為恥、對浪費糧食之行為側目而視?平心而論,不多。
  •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作者:徐琦  最近一首《鋤禾》爆紅網絡,調侃之外,也令人再次反思糧食的來之不易。這與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Think.Eat.Save.——思前、食後、厲行節約」,可說是不謀而合。
  • 最大的糧食浪費應該是吃多了再減肥
    因為水災,有些人又開始糧食因災而減產的問題。雖然,我們看到消息是夏糧豐收,但糧食乃國安之本,重視糧食安全還是具有重要意義。說起糧食,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必須提及,那就是糧食浪費。有數據表明,中國的糧食浪費也是很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