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聽丨「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贊了

2021-01-13 南方新聞網

各位聽眾朋友晚上好,這裡是由南粵女聲與南方新聞網聯合打造的《悅聽》欄目,每周六晚21:00與您準時相約。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贊了》。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長們會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

但正是因為得到滿足太過簡單,有些孩子不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無法領會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這也讓不少家長朋友感到頭疼。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看看這位媽媽與孩子關於糧食的談話:

有天中午,孩子把不喜歡吃的菜偷偷倒掉了。

媽媽發現後告訴他:「即使不喜歡吃也不能倒掉,節約是美德,很多孩子還吃不上飯呢。」

誰知孩子出其不意地說:「可就算我們節約糧食,吃不上飯的孩子還是吃不上飯啊。」

媽媽愣住了,第一反應覺得孩子在抬槓,但又無言以對。孩子的這種想法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但是仔細想來卻有些危險。

隨即她跟孩子講:「你現在珍惜桌上的飯菜,並不能立即讓一個飢餓的孩子果腹,但是,珍惜卻可以間接影響很多事情。

比如我們省下來的飯錢,可以存起來,存夠一定數額,就捐給山區的孩子,這樣就可以真正幫助到別人了。

如果每個家庭都像我們一樣,那就會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幫助,你覺得這是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呢?」

孩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像是聽進去了。

然後媽媽跟孩子講起老師讓學生們做的一個實驗。

老師讓同學們每天主動撿起班裡的一片紙屑,累積在一個紙箱裡。不到兩周,紙箱就快滿了。這和節約糧食,是一個的道理。

也許在孩子看來,一粒米、一滴水,微不足道,但碗中的食物,杯中的水,就像掉在班級裡的那片紙屑,看似很小,經過日積月累,就會「積紙成山」。

今天節約一粒米,明日就能省出一碗飯。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膾炙人口的古詩,流傳至今,是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傳教會我們的道理。

所以,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自己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給孩子做好榜樣,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1

勞動體驗,真正明白糧食來之不易

家長們可以嘗試帶孩子在田地裡進行勞動體驗,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耕種的辛苦,真正明白一餐一飯都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後自然也就形成了節約的意識,不再浪費糧食。

2

制定規則,不給孩子浪費的機會

若是孩子不好好吃飯,經常剩飯怎麼辦?如果你家的處理方法是要麼扔掉,要麼家長吃掉,這會讓孩子覺得剩飯無所謂,自己浪費更無所謂。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制定飯桌規則,誰剩的飯誰下頓吃,不能浪費。另外,給孩子盛飯時要根據孩子的需要,吃多少盛多少,這樣孩子會逐漸清楚自己的飯量,逐漸養成不剩飯的習慣。

3

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想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榜樣。

如果家長鋪張浪費,不珍惜糧食,孩子自然也會養成浪費的習慣。如果家長惜物節約,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從今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珍惜每一份來之不易的食物。

不攀比,不浪費,不奢靡。

對生命心懷敬畏,對食物心懷感恩,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文字來源:南粵女聲綜合自凱叔講故事、中國教育報

圖片來源:包圖網

每周六晚21:00

悅聽與您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悅聽丨第二十期:「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
    這裡是由南粵女聲與南方新聞網聯合打造的《悅聽》欄目。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這位媽媽的回答太贊了》。  但正是因為得到滿足太過簡單,有些孩子不懂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無法領會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這也讓不少家長朋友感到頭疼。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看看這位媽媽與孩子關於糧食的談話:  有天中午,孩子把不喜歡吃的菜偷偷倒掉了。  媽媽發現後告訴他:「即使不喜歡吃也不能倒掉,節約是美德,很多孩子還吃不上飯呢。」
  • 【早讀】「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家長這麼做,效果千百倍
    這種教育方式獲得了不少家長的點讚:孩子剩飯是很多家庭經常出現的一幕,有些家長對此束手無策。這位爸爸似乎給出了解題新思路:以後孩子就不敢浪費糧食了。但也有些家長不贊成:爸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把做題和學習作為浪費糧食的一種懲罰,孩子以後會不會更恨做題和學習了?
  • 孩子在牆上亂塗鴉,你會怎麼做?這位外國媽媽的處理方式讓人稱讚
    畫得也太好了吧,果然是孩子有天賦,說話就比較亮響。如果這孩子真是亂畫,估計就是另一種結局了。不少家長表示,瞧瞧我們家的孩子,那才叫亂畫,跟「鬼畫符」似的。也有人吐槽,我倒是想讓孩子畫,可惜房東不同意啊。對此,這位江西媽媽的回答十分的豪橫,她說以前他們就是租的房子,大兒子經常在牆上亂塗亂畫,她寧願花幾千塊錢賠給房東,也不想去阻止孩子。
  • 孩子總是浪費糧食,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一次次成為中國人的話題。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家長在頻頻抱怨的同時也困惑不已,現在的孩子們為什麼會養成浪費的壞習慣呢?扔掉食物連眼睛都不眨一下,隨意到中學食堂走走,垃圾桶裡被丟棄的食物數不勝數,吃完一餐飯,食堂的幾個大垃圾桶甚至都裝不下扔掉的糧食。
  • 「媽媽,我為什麼要學英語?」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問你:「媽媽,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啊?英語太難了。」 你會怎麼回答? 家長們,請把這些下面這些道理耐心地說給孩子聽。
  • 為什麼大人不挑食?孩子的回答亮了,看來孩子挑食是有原因的
    家裡的孩子跟其他所有的小朋友一樣,都有一個挑食的壞毛病,  每次做飯可真的是太為難我了。  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感嘆,當媽的太不易了。  後來問了朋友們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果不出所料,她們家也都有著同樣的境況,看來老母親們也就只能惺惺相惜了。  可是,  為什麼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毛病呢?大概背後就是這幾個原因吧。
  • 孩子畫了會飛的狗,老師卻說狗不會飛,媽媽教科書式的回答受誇讚
    聽到老師的話,孩子放下了畫筆,若有所思地說了一句:「為什麼狗不能飛呢?」回到家之後,孩子就把畫拿給了媽媽看,說自己畫了一隻會飛的狗,可是老師說狗不會飛,是不是自己畫錯了?媽媽接過孩子的畫,看著畫中的小狗多了一雙翅膀,狗確實不能飛,但是媽媽自知不能這麼破壞掉孩子獨有的想像力,於是想起來了孩子的一個玩具「天馬行空」。媽媽問孩子:「你說馬兒會飛嗎?」孩子回答:「不能」,媽媽接著說:「那你看這個玩具上面是不是有一雙翅膀?有了翅膀那它是不是就能飛起來呢?」
  • 「媽媽你為什麼有小翅膀」,女兒洗澡時質問媽媽,寶媽機智應答
    幼兒時期的孩子總是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世界,對周圍的新鮮事物總是提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孩子愛問問題是好奇心驅使,是孩子求知的表現。心心每天都要跟媽媽一起洗澡,有一天,女兒突然問媽媽「你為什麼有小翅膀」。媽媽聽了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原來女兒把腋毛當成翅膀了。
  • 為什麼浪費糧食的沒有一個是農民
    你隨意倒掉的飯菜,是全球7億人求之不得的救命糧!近日,網絡上開始批評「大胃王」「吃播」浪費糧食,直播平臺也開始出臺嚴厲的處罰措施。為什麼突然開始重視這個事情了?是國家的糧食儲備和產量不夠了嗎?2020年,我們會不會餓肚子?有一點很明確,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充足,產量也有保障。
  • 媽媽,我的兩個蛋蛋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我有兩顆蛋蛋,它們還會跳呢?是我下的蛋蛋嗎?」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夜晚,我一如即往的幫包警長洗澡,四歲半的包警長自己洗小雞雞,他突然開口問道。聽著他這個問題,我笑著回答:「是的,你有兩顆蛋蛋,它們叫睪丸。」包警長又天真地問道:「它們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像雞蛋那樣。」
  • 全球每年糧食損失浪費13.8%,來談談吃的節儉與浪費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糧食安全與節約糧食正成為世界性話題。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損失和浪費的糧食佔糧食總產量的13.8%,價值4000億美元。
  • 女校長當面吃光學生剩飯,評論兩極分化,你怎麼看?
    有人怒贊這堂課非常有意義,不愧為人師表;有的人則是質疑這樣吃不衛生,是作秀。後來女副校長回應稱,這堂課是提前設計好的情景教學德育課,課後學生們的反饋也不錯,自己也有特別交代學生要注意飲食衛生。我覺得這堂課的出發點其實沒有錯,就是生動地告訴學生們要珍惜糧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更應該強調的是吃多少拿多少,而不是拿多了吃不下也要硬吃,這樣對身體也不好。
  • 不要用錯誤的歸因教育孩子
    你應該說:「不要踢別人椅子,這是不禮貌的。」這個媽媽教訓的原因說錯了,會讓孩子誤以為「只要周圍人不生氣,我幹什麼都可以。」確實,像這位網友說的現象生活中非常的普遍。有些時候是父母給孩子講半天道理,孩子也不太願意聽,效果遠不如跟孩子說「再不聽話叔叔/阿姨要生氣了」、「不聽話醫生要來給你打針」之類的有效。
  •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怎麼回答最正確?你的育兒方式科學嗎?
    每個幼兒都是一本會說話的《十萬個為什麼》,自從閨女能說完整的話以後,她腦子裡的問題就不斷地冒出來。面對孩子無休止的問題,你會怎麼辦?01、問題源於觀察她所有的問題都源於對生活的觀察,比如下午放學接她回家,坐在公交車上,她看到外面天色已暗,路燈初上,就會問:「媽媽,為什麼天會黑?」,如果說「天就是會黑啊,有白天和黑夜。」
  • 疫情、糧食、環保……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食物浪費問題?
    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糧食的生產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需要光與熱  需要水與土地  更需要時間和種植者付出巨大的精力  而浪費糧食,僅僅是一念之間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 節約糧食運動如火如荼,西方指責:自己的錢為什麼不能浪費?
    將中國的無食物浪費運動與政治限聯繫起來是完全荒謬的。中國肩負著確保14億人口糧食安全的重任,發起倡議是對所有人負責的合理和合法行動。 然而,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浪費約5000萬噸穀物,約佔我國穀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令人震驚的數字是與國家糧食安全有關的一個重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忍受長期浪費。
  • 如果你生了重病,會讓孩子賣房救你嗎?父母們的回答毫不意外
    文丨福果媽媽現在談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我們經常覺得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不夠好。他們會打孩子,他們控制孩子太過,他們不經常對孩子說愛……不知不覺我們站在了西方教育理念的角度,去批判我們的父母們,同時要求我們自己。
  • 媽媽一個人抱著兩個生病的孩子,在醫院看病,網友點讚:為母則剛
    這其實只是大家對女人的固有印象,當女人成為母親之後,你會發現她們也有堅強的一面,甚至這種堅強是和男人沒法比較的。從寶寶在肚子的那一刻,媽媽就開始受苦,漫長的孕期,分娩的疼痛,都足以證明一個母親的堅強和偉大。前段時間去醫院做體檢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去醫院看病,那場面真的令人心疼。我才明白當了媽媽之後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 湖南媽媽生下一隻「小猴子」,雜技團欲出錢購買,媽媽的回答讓人淚目
    文丨小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簡單的歌詞卻表達出了母愛的偉大。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很多女性在成為母親以後,不管孩子怎樣她們都會十分的疼愛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伴有先天性的疾病或者某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