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實驗區分類辦、執法應急局、市場監管局、城鄉交建中心等多部門聯合行動,走進實驗區多家餐飲單位,對餐廚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督導與規範,提高餐廚垃圾收運質量。
當天下午,工作人員走進紅星平潭海鮮餐廳後廚,後廚人員正將廚餘垃圾中的泔水瀝乾,被瀝掉的泔水沿地面直接流入附近下水道,下水道周邊早已淤積了一堆汙垢,髒亂不堪。這一行為被工作人員當場制止。
「收運工作量大的時候,我們就稍微瀝一下,這樣垃圾桶就能多裝一點。」紅星平潭海鮮餐廳負責人林雙賢說。
為了方便收運,就直接瀝掉餐廚垃圾裡的泔水,這樣的做法正確嗎?平潭餐廚垃圾處理廠收運調度負責人魏偉鵬表示,泔水屬於廚餘垃圾的一部分,不可瀝掉,直接流入下水道也會造成下水道堵塞,造成環境汙染。經過現場溝通,該餐飲單位隨即認識到錯誤,也當場表態立即整改。
在宇城海景國際酒店臨時垃圾站內,工作人員發現,廚餘垃圾與其餘垃圾混放的現象十分明顯。實驗區城市管理執法支隊責令酒店加強管理,採取給垃圾站上鎖等方式,制止偷倒行為繼續發生。
「接下來我們還將不定期開展行動,進一步規範餐廚垃圾分類,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實驗區城市管理執法支隊法規科科長高宇說。
垃圾分類小貼士
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為什麼不能混著放?
平潭餐廚垃圾處理廠收運調度負責人魏偉鵬介紹,塑膠袋、塑料瓶等垃圾混放進餐廚垃圾,進入餐廚廠處理時,就會給機器帶來很大的損害,生產工作有時候會因此而停滯。此外,魏偉鵬還表示,廢油、泔水等液體類的廚餘垃圾對餐廚垃圾後期的處理作用實際是最大的,它們也是生成沼氣的主要成分,應該規範地投放至廚餘垃圾收運桶裡面。
出品: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林舒玲責編: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