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獅子座流星雨」、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草地貪夜蛾、青藏高原、跨座式單軌轉體梁、血液寄生蟲

2020-11-04 科協身邊事


1

「獅子座流星雨」「半影月食」等天象將亮相11月天宇




天文預報顯示,「水星西大距」「獅子座流星雨」「雙星拱月」「半影月食」等天象將亮相11月天宇。


首先登場的是11月11日的「水星西大距」。有著「流星雨之王」美譽的獅子座流星雨將於11月17日光臨地球。本年度月亮幾乎每個月都接近木星和土星,11月19日會再次上演,這一次三者在視野上距離更接近了,將會引人注目。


——新華網


2

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證據找到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盧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歐美科研機構,在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觸發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結合MMS(磁層多尺度衛星)高解析度觀測資料和數值模擬,發現了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的證據。相關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磁場重聯是等離子體中的一種基本物理過程。該過程中,磁能會爆發式地釋放、轉化為等離子體的動能和熱能。


——《科技日報》


3

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


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


——新華網


4

5000年前, 它們竟生活在青藏高原


▲馬家窯文化先民獵殺印度野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的場景復原圖 董廣輝設計 張海巖繪製



我國科學家的研究首次表明,約在5000多年前,現今只分布在熱帶地區的野生大型哺乳動物,曾生活於青藏高原東北部,並且是馬家窯文化先民重要的狩獵資源。史前人類向青藏高原擴散的歷史,以及他們對動植物資源利用的方式,一直是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謎題。


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宿兵實驗室與國內多個研究機構進行古DNA遺傳學、考古學、古氣候學和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合作,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前,青藏高原曾存在大型熱帶哺乳動物。


——《科技日報》


5

全國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轉體



近日,由上海局集團東華地鐵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上跨寧蕪鐵路、寧安城際鐵路、合杭高鐵轉體梁順時針轉動83度,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為最大限度保障轉體梁施工安全,施工單位採取先平行於鐵路,通過掛籃作業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塊連續梁施工,並在梁體與墩頂之間設置轉動體系,進行橋梁轉體。


——《經濟日報》


6

白堊紀恐龍化石中 發現血液寄生蟲


▲視覺中國供圖



巴西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白堊紀研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一種血液寄生蟲的微小化石。此前,科學界僅在琥珀中的昆蟲身上或者動物糞便化石中發現過史前寄生蟲化石,這是首次在宿主體內發現。


巴西北裡奧格蘭德聯邦大學、聖卡洛斯聯邦大學和坎皮納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隻泰坦巨龍(白堊紀的一種草食恐龍)的化石中發現了這種寄生蟲化石,它可能與恐龍生前所患骨髓炎有關。


——新華網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證據找到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盧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歐美科研機構,在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觸發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結合MMS(磁層多尺度衛星)高解析度觀測資料和數值模擬,發現了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的證據。相關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找到電子動力學觸發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證據
    本報訊(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團隊與歐美多位科學家合作,結合磁層多尺度衛星高解析度觀測資料和數值模擬,找到了電子動力學觸發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的證據。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中國科學家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2020-11-03 05:15:20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抗藥性對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 ...標、臂旁核微環路、跨座式單軌列車、磁渦環、彗星、植物化學記憶
    今日科技話題:車載光頻標、臂旁核微環路、跨座式單軌列車、磁渦環、彗星、植物化學記憶 2020-12-04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草地貪夜蛾的兩則最新消息
    ……  第4個草地貪夜蛾防治藥劑獲批登記  繼山西綠海農藥科技有限公司的300億芽孢/克球孢白僵菌可溼性粉劑(登記證號為PD20190002)、重慶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80億孢子/毫升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懸浮劑(登記證號為PD20171744)、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 我科學家破解 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抗藥性對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 漲知識:磁懸浮和跨座式單軌列車是怎樣變軌的
    但是磁懸浮列車和跨座式單軌列車如何改變軌道及改變方向呢?讓老師來給大家講講。在我們講到這一點之前,讓我們先簡單談談鐵路道岔。傳統的鐵路道岔是由轉轍器、轍叉、護軌等部分組成。用槓桿原理撥動活動軌道移動,這樣車輛的車輪邊緣就會沿著開通的方向進入預定的方向。
  • 中國成功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團隊通過23種農藥處理草地貪夜蛾研究其耐藥的分子機理,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該蟲寄主植物多、適生範圍廣、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速度快、突發危害重、防控難度大,了解其遺傳背景及其耐藥性對於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雲南農業大學聯合華大基因、中科院動物所及美國、南非、衣索比亞、肯亞的相關單位對草地貪夜蛾及其耐藥水平開展了基因測序分析研究。
  • 科研|我國科學家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記者10月28日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盛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首次破解了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當地時間10月27日,國際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由緬甸傳入我國,並迅速擴散至26個省區市,累計發生面積超過1600萬畝。隨著發生區域持續擴大,我國年受害作物面積可達上億畝。草地貪夜蛾寄主植物多、適生範圍廣、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速度快、突發危害重、防控難度大,讓人談之色變。
  • 羅田縣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工作
    5月29日,羅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廟河鎮付家廟村舉行草地貪夜蛾防治現場會,邀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草地貪夜蛾病蟲害防治。 據全省草地貪夜蛾監測平臺預報,草地貪夜娥幼蟲已於5月18日在湖北省石首市玉米田中首次發現。
  • 科學防治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新入侵我省的害蟲,預計2020年6月-7月草地貪夜蛾成蟲將會飛入我省,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我省的草地貪夜蛾是由南方省份(甚至國外)遷飛而來,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多次遷入,防控形勢不容忽略。
  • 中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昆明10月30日電(記者趙珮然、嚴勇)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
  • 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昆明10月30日電(記者趙珮然、嚴勇)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
  • 農村農業部:2020草地貪夜蛾將重發 京博茚蟲威狙擊「妖蛾」責無旁貸!
    2020年2月21日,農村農業部印發《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的通知,預案中重點指出:預警2020年草地貪夜蛾發生態勢更加嚴峻,防控任務更加艱巨。 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調查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預測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各地區均有集中危害的可能。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我們開展了草地貪夜蛾的越冬調查,在去年12月下旬,在一些地方的秋玉米地的殘留秸稈當中發現了越冬的老熟幼蟲,今年2月下旬在四個縣發現了草地貪夜蛾越冬的活蛹,3月上旬在四個縣監測到草地貪夜蛾的成蟲,我們根據這種情況在3月下旬組織召開了專家視頻會,我們今年草地貪夜蛾呈偏重發生態勢,局部會重發生,發生面積會達到70萬畝次。
  • 大北農:轉基因玉米品種審批有望加快,可針對草地貪夜蛾
    如果今年草地貪夜蛾危害程度較深,該轉基因玉米品種審批有望加快。大北農稱,公司獲批的DBN9936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為第一代轉基因玉米,其對草地貪夜蛾有60%的抗性,第二代轉基因玉米可以做到100%抗草地貪夜蛾,已經基本走完前面的安全證書必須流程,僅剩申請安全證書這一個步驟。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草地貪夜蛾|李繼虎|科技特派員|誘捕器|...
    依靠該所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性誘劑釋放的信息高度專一,只吸引草地貪夜蛾的雄蛾「入甕」,而非其他昆蟲,準確率高達95%。作為廣州市農村科技特派員、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省甘蔗劍麻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成員,他正在做草地貪夜蛾高效綠色防控技術的示範推廣。這種「么蛾子」有「農作物破壞王」之稱,去年便侵入我國26個省份,發生面積1500多萬畝,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李繼虎的「草地貪夜蛾的綠色防控技術的示範推廣」在今年獲得立項。
  •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意見 來源: 南通市耕地質量保護(植物保護)站 發布時間:2020-08-24 字體:[ 大 中 小 ]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
  • 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
    這種蟲子,就是今年讓農技人員談虎色變的草地貪夜蛾。這是9月6日,河南省滑縣農技推廣中心植保植檢站農技人員在田間篩查時,發現草地貪夜蛾實體。草地貪夜蛾為什麼讓專業人員談虎色變?這是因為,這種害蟲危害太大。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針對草地貪夜蛾正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的危急情況,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控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