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電子動力學觸發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證據

2020-11-09 今日科學

本報訊(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團隊與歐美多位科學家合作,結合磁層多尺度衛星高解析度觀測資料和數值模擬,找到了電子動力學觸發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的證據。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磁場重聯是等離子體中的一種基本物理過程。在磁場重聯過程中,磁能會爆發式地釋放、轉化為等離子體的動能和熱能。日地空間環境中許多爆發式能量釋放事件,如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都是由磁場重聯所導致。地球磁尾發生的磁場重聯,其觸發時間只有幾秒到幾十秒,衛星一般很難直接探測到觸發階段的粒子動力學行為。因此,磁場重聯觸發機制的研究主要來源於理論和數值模擬。

依據理論和數值模擬的研究,地球磁尾的磁場重聯觸發有兩種可能的機制,即強驅動環境中電子動力學觸發磁場重聯和離子動力學驅動磁場重聯。關於這兩種機制的爭論,持續了半個世紀。

中國科大聯合研究團隊結合高時間解析度衛星數據和數值模擬,發現了地球磁尾位型下的磁場重聯觸發過程起始於小尺度的電子尺度區域的證據,其由該區域內電子動力學行為主導,並導致了進一步的爆發式能量釋放過程。

這項成果為研究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觸發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787-w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證據找到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盧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歐美科研機構,在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觸發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結合MMS(磁層多尺度衛星)高解析度觀測資料和數值模擬,發現了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的證據。相關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今日科技話題:「獅子座流星雨」、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草地貪夜蛾、青藏高原、跨座式單軌轉體梁、血液寄生蟲
    ——新華網2地球磁尾磁場重聯由電子動力學觸發證據找到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盧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歐美科研機構,在地球磁尾磁場重聯觸發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地質地球所在水星磁尾磁場的振蕩研究中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最近的研究表明,金星或火星的感應磁尾也存在磁尾磁場的振蕩現象,並且發現振蕩源應在晨昏兩側附近,而非地球磁尾那樣在午夜中心。  金星、地球以及火星磁尾普遍存在磁場振蕩的現象,表明太陽風能量能夠以大尺度磁場波動的形式在行星空間環境中進行釋放和傳播(圖1)。是何種機制觸發了磁尾磁場振蕩?
  • 中國學者發現太陽磁通量繩內部的磁場重聯
    來源:科技日報我學者發現太陽磁通量繩內部的磁場重聯科技日報合肥8月18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符慧山教授合作,在磁場重聯的磁能耗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發現磁通量繩內部的磁場重聯
    中國科大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符慧山教授合作,在磁場重聯的磁能耗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利用MMS衛星高解析度觀測資料,首次發現在磁場重聯產生的磁通量繩內部絲狀電流中,可發生次級重聯並導致磁能的快速耗散。相關結果8月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磁場重聯是一種基本的等離子體物理過程。
  • 我學者發現太陽磁通量繩內部的磁場重聯
    科技日報合肥8月18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符慧山教授合作,在磁場重聯的磁能耗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磁層頂磁場重聯的低混雜波研究
    由於地球磁層、磁鞘等離子體和磁場環境的差異,在地球磁層頂發生的磁場重聯通常表現為非對稱重聯。非對稱重聯的較多特徵與對稱重聯不同,其中之一即表現為低密度磁層一側的低混雜波。這些低混雜波是由重聯非對稱性相關的密度梯度所帶來的低混雜漂移不穩定性,或磁鞘離子由於有限迴旋效應進入磁層帶來的修正雙流不穩定性所激發。
  • 「磁場重聯」理論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磁場重聯是空間物理中的經典問題,它是太空等離子體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物理過程。太陽耀斑的爆發、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太陽風-行星磁層在邊界層的相互作用、行星磁尾蓄積能量的爆發等等,都是磁場重聯的不同表現形式。磁重聯觸發通常在很小的重聯區,但對宏觀系統有全球尺度的影響。重聯區的物理機制緊密關係著磁場重聯的本質問題,2015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大型科學衛星 MMS星簇, 首要科學目標就是磁場重聯區裡的物理機制。
  • 科研動態 | 磁場重聯出流區中的電子雙流不穩定性研究取得進展
    磁場重聯被認為是太陽風物質能量進入地球磁層的最重要方式,但長期以來由於觀測手段的限制,人們對其中的具體物理過程依然缺乏了解。
  • 磁層頂磁場重聯的低混雜波研究獲進展
    由於地球磁層、磁鞘等離子體和磁場環境的差異,在地球磁層頂發生的磁場重聯通常表現為非對稱重聯。非對稱重聯的較多特徵與對稱重聯不同,其中之一即表現為低密度磁層一側的低混雜波。這些低混雜波是由重聯非對稱性相關的密度梯度所帶來的低混雜漂移不穩定性,或磁鞘離子由於有限迴旋效應進入磁層帶來的修正雙流不穩定性所激發。
  • 析氧反應雙功能機理的光譜和電子動力學證據
    析氧反應雙功能機理的光譜和電子動力學證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2:55:16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胡喜樂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物理所發現自旋三重態超導電流產生自旋轉移力矩的實驗證據
    研究如何產生、調控和利用自旋極化的三重態超導電流,形成了一個新的前沿方向——超導自旋電子學。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一些理論模型紛紛預言了如何在超導/鐵磁異質結構中產生自旋三重態庫珀對和超導電流。但是,相應的實驗證據卻很稀少。目前,僅有少量實驗研究利用電輸運性質的測量,在一些超導/鐵磁異質結構中觀察到反常的長程關聯,間接推測可能存在三重態超導電流。
  •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研一學生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地學期刊《JGR...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研一學生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地學期刊《JGR:Space Physics》 來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時間:2020
  • 磁場重聯可能是罪魁禍首
    中、奧、美三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金星上首次發現的磁場重聯現象,可能是導致這顆星球缺水和高溫的重要原因——該成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並被列為「亮點文章」。  所謂「磁場重聯」,是指當太陽風(太陽向外噴射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刮」向本身有磁場的行星如地球時,如果二者磁場的磁力線方向相反,就會發生磁力線交叉、瞬間斷開、再重新聯結等現象。當這一現象發生時,磁場重聯區域的帶電粒子被加熱、加速,太陽風的部分能量進入地球磁層,從而造成空間天氣變化,如地球磁層亞暴、極光等。
  • 空間中心以觀測數據驅動模擬再現日冕物質拋射觸發過程
    作為空間天氣的主要驅動源,太陽爆發活動如日冕物質拋射究竟是如何被觸發的疑問長久困擾著太陽物理和空間物理學界。大量觀測研究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但至今,圍繞該疑問的爭論依然激烈。基於磁流體(MHD)模型的數值模擬是研究日冕物質拋射觸發過程的強有力工具和重要技術手段,該方法從定量上揭示可能的爆發機制並再現爆發過程。
  • NASA 首次觀測到磁場重連,太空天氣預報要實現?
    這項由美國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帶領進行的研究展示了美國宇航局磁層多尺度探測(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 簡稱MMS)項目的結果,包括細節研究地球太陽磁場的相互作用。這項研究還揭露了對名為磁場重聯現象的首次直接細節觀測。磁場重聯是指磁場線匯集在一起、打破和重連以朝不同方向移動,並在此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
  • 熱重分析及其聯用技術的應用
    :·樣品的裂解溫度和熱穩定性測試·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定性和定量測試·樣品中水分/溶劑的逸出、定性定量測試·氣固反應動力學或分解動力學的研究以及模型建立典型的應用領域有材料、食品和能源領域。拓展應用:熱重/紅外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聯用儀熱重/紅外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聯用儀主要用於研究材料隨著溫度變化時,由於分解等引起質量減少而產生的氣體的種類和含量的信息,是一種常用的聯用技術。
  • 外星撞擊可能觸發了地球構造的形成
    為了進行研究,這個國際團隊考慮從地球之外來尋找構造活動如何開始的可能解釋。正如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亞雪梨麥考瑞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雷格·奧尼爾(Craig O'Neill)所說: 「我們更傾向的說法是地球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只有內部過程重要。不過,我們越來越能夠看到太陽系動力學對研究地球運動的影響。」
  • 外星撞擊可能觸發了地球構造的形成
    不過,我們越來越能夠看到太陽系動力學對研究地球運動的影響。」根據最廣為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論,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由太陽星雲的吸積物質形成。基於建模研究以及和月球撞擊的比較,天文學家和地質學家推斷,地球在之後的數億年裡經歷了多次巨大撞擊。
  • 《原神》重巖之意怎麼觸發 重巖之意觸發方法分享
    導 讀 原神重巖之意怎麼觸發,有不少的玩家都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原神重巖之意觸發方法介紹,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