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戰爭的結束,各國都意識到了國防實力的重要性,這其中,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無疑被各國視為底牌。目前核武器是已知的威力最強的武器,雖說只在二戰末期使用過一次,但當時兩枚原子彈爆炸的威力不僅讓日本損失慘重,也加速了這場世界大戰結束的步伐。隨後,為了保證核武器不被無度使用,國際上對核武進行了嚴格控制,不過,對於核武的研究並沒有因此停止。
中國現存的30枚氫彈,一枚威力到底有多大?
發展到現在,核武主要分為3種,分別是原子彈、氫彈與中子彈。其中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大得多,這一點我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曾親口證實稱,氫彈爆炸的威力,比預估的更強。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國並不是最開始研製氫彈的國家,但我國在氫彈領域的研究絕對領先其他國家。氫彈屬於熱核彈,數據顯示,設計當量100萬噸的氫彈,如果在戰場上爆破,爆炸威力超過了300萬噸,這樣的威力已經超過了原子彈數倍。
對於這樣威力強大的武器,蘇聯一向情有獨鍾,因此,蘇聯也有所研究。資料記載,蘇聯曾試驗過一枚沙皇炸彈,當時測試的當量為6000萬噸,爆炸的瞬間,半空中出現了巨大的火球,半徑甚至達到了4600米,不僅如此,爆炸還產生了極強的電磁脈衝波,導致無線電通訊整整失靈一小時。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氫彈的強大,但是,各國卻接二連三的將氫彈銷毀,這是為什麼?
美俄都銷毀氫彈,我國為什麼能保存?
要知道,核武是各國增強威懾力的一大手段,即便是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大國,也需要靠核武來震懾美國,為什麼這些國家會將威力更強的氫彈銷毀呢?其實,各國對銷毀氫彈一事也十分心疼,但是由於氫彈的特殊結構,保質時間非常短,保存風險非常大,必須消耗非常多的資金。因此,美俄考慮到氫彈的實用性,不得不將其銷毀。但是,有消息稱,我國還有30枚氫彈,我國是怎麼保存的呢?
我國之所以能保存這些氫彈,于敏院士是最大的功臣,資料記載,我國氫彈在研製過程中,便將保存當作了一大難題,最終于敏院士成功攻克難題,最終設計出的氫彈結構穩定,安全係數更高,更容易保存。也正是因此,我國才會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氫彈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