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8日報導,世界上最大的美軍無人駕駛軍艦 「海獵號」(Sea Hunter)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海岸下水,已順利完成首次試航。該艦艇船身長達132英尺(約合40米),速度達到每小時27節(約50公裡/時),可航行數千英裡,無需船上人員操控。
軍艦的研發項目經理斯科特•利特爾菲爾德(Scott Littlefield)表示,這艘無人船將不會採用「遙控操縱」的形式,軍隊將下達指令告知其航行目的地及任務,系統軟體可以確保船隻安全地進行自動航行。
參與建造該艦艇的Leidos公司方面表示:「『海獵號』在此次試航中達到甚至超過了所有的性能指標,包括速度、操縱性、穩定性、適航性、加速減速性能以及耗油量,這令人們開始相信開放的海洋環境中機械系統的可靠性。」
「海獵號」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及Leidos公司共同研發,項目斥資1200萬美元(約合7985萬元人民幣)。Darpa計劃與美國海軍合作,在加利福尼亞州海岸對「海獵號」進行為期兩年的試航,此次航行成功是試航計劃的首個裡程碑。
為安全考慮,前期的試航仍需要領航員在旁監測,預計到後期測試階段將不再需要任何船上人員。接下來幾個月的試航將重點關注軍艦的傳感器、自動航行裝置,考察軍艦對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執行能力,以及對美軍多種任務的概念驗證展示效果。
軍艦上配有多種傳感器及先進的光學系統,最初目標是為了偵察隱蔽的潛水艇。但開發者表示,「海獵號」的用途遠不止於此,軍艦還可執行掃雷任務。不過,目前為止,軍方還沒有為其配備武裝的計劃。
除軍事領域之外,利特爾菲爾德表示,「海獵號」還可能為發展無人貨船開闢道路。亞歐許多國家一直致力於發展無人貨船,期望能夠減少營運成本。軍隊官員也認為,此次試航標誌著國際無人貨運船的發展邁出了第一步。
在碰撞測試中,「海獵號」的程序設定遵循同體型船隻所適用的國際航行規定。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無人駕駛船隻航行標準,但是利特爾菲爾德認為,如果類似「海獵號」的無人駕駛船能夠成功闖過試驗階段,情況將有所不同。
美國海軍過去幾年一直在試驗無人系統,研發從直升機到小型遙控艇在內的無人設備。五角大樓國防部在未來五年的預算中要求加大對高端海軍軍艦研究的投資,其中對無人潛水設備的投資高達6000萬美元(約合4億元人民幣)。(實習編譯:張歡 審稿:李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