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對手作戰艦艇的確切位置已經成為海軍最為重要的作戰任務之一。按照我軍反艦戰術來看,如東風-21D等岸基反艦武器只有在得到對手戰艦確切位置與長時間雷達照射指引情況下才能發射作戰,而航空兵部隊也需要對手的大致位置才可以升空趕往目標所在海域。
在海戰中,軍艦往往會以30節的高速在海上航行,一天便可以機動上百海裡,這使得跟蹤軍艦十分困難,對手可以在擊落跟蹤無人機後快速反方向機動躲避追兵。考慮到目前我國偵察衛星數量較少,無法長時間跟蹤軍艦且夜晚跟蹤效果較差等問題,我軍迫切需要一款先進的偵察設備來長時間跟蹤對手軍艦。特別是今年,美軍驅逐艦經常竄入我國領海,需要一種飛機進行跟蹤和監視。
對於偵察設備,我軍有幾大需求。其一自然是偵察能力較強,需要在高空飛行同時攜帶大量光電偵察設備,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使偵察有效化。如果是殲-10等戰鬥機掛載偵察設備來執行這種任務,一片海域的話,由於戰機續航時間有限,得輪流去執行跟蹤任務,需要數十架戰鬥機,從效率層面以及成本上考慮基本就不符合我軍需求了。畢竟,在作戰時每一架戰鬥機都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要被用作更為重要的制空權爭奪作戰。
大型反潛巡邏機畢竟航程和目標比較大,成本也高
也就是說,作戰時我軍根本就空不出戰鬥機來執行對海偵察任務。此外,偵察機在進入對手防空圈層後便很容易被對手的巡邏戰機、艦載防空裝備擊落,如果是讓載人飛機來執行這種任務,對手很有可能會以優勢兵力來擊落數架我軍戰鬥機,這對日後的作戰有十分惡劣的影響,探測距離較遠的偵察機又因為飛行速度過慢等問題無法及時趕到戰場。總的來看,我軍是不可能使用目前裝備的幾款巡邏機/戰鬥機來執行海上搜索任務。
在我國海空軍的裝備庫中,有這麼一款無人機堪稱海上跟蹤奇才。根據我國媒體報導的消息來看,於2019年7月25日夜間,我軍一架"翔龍"無人偵察機跟蹤美國海軍安提塔姆號飛彈巡洋艦長達十個小時之久,在美軍巡洋艦遠離我國附近海域後,翔龍無人機才開始返航。正式開啟了我軍一機跟一艦的時代。要知道,這款無人機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8000米到21000米左右,足以與我軍的殲-8改型高空高速無人機相媲美。
可以說,這款無人機已經成為我國手中性能最好的高空偵察機之一。這次跟蹤任務強有力的對外展示我國軍用無人機強大的性能,目前來看,除我國與美國之外沒有第二個國家擁有自主研發同款軍用無人機的能力。作戰時,我軍可以撒網式部署翔龍無人機,就算其中某架無人機被對手擊落,我軍也可以快速調遣附近的無人機繼續執行偵察任務。其造價也較為低廉,屬於可大量損耗的作戰裝備。
據悉,翔龍無人機正式編號為EA-03,是目前我軍裝備的一款高空高速長航程無人偵察機,其對跑道要求不高,在軍用機場以及民用機場被對手反機場彈藥嚴重毀傷後,我軍無人機操控單位完全可以用牽引貨車將其運輸到高速公路上,利用高速公路起降。根據我國軍工企業公布的消息來看,翔龍無人機起飛僅需350米長跑道,如果是降落則需要500米跑道,遠低於絕大多數作戰飛機。
同時,翔龍無人機最遠作戰半徑達到了2500千米,還可以以超過700Km/H的高速飛行。國內最新改進型號有可能將其翻倍,完全可以用於監視我國附近海域。這款無人機的綜合性能已經超過美國空軍全球鷹等數款無人機,領先於全世界。俄羅斯手中仍沒有類似兵器,這款武器的減配版也有可能會作為軍事交流產品被推向國際市場上為我國賺取外匯。
此外,翔龍無人機裝備了先進的戰場通訊/電子幹擾設備,在作戰時也可以作為高空通信轉接機使用,或者乾脆是飛到對手艦隊附近開啟電子幹擾設備,來影響對手的雷達/艦載通訊設備的正常使用。也有消息指出,這款大型無人機的縮小版本HK-5000G艦載無人偵察機也已經完成了服役前檢查工作,可能已經裝備給我國海軍的艦載機部隊使用。日後,我國的無人偵察部隊在裝備規模、技術水平方面都將繼續領先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