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新品將搭載全息3D技術 微美全息打造科技視覺虛擬5G通訊
在微軟的戰略裡,混合現實技術已經是公司未來投資的主要技術方向之一,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所著的《刷新》一書中,他將混合現實和量子計算、人工智慧一起,視作微軟重點進行投資的三種影響未來的關鍵技術。在薩提亞看來,未來或許會出現如當前從小就熟悉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原住民」一樣,有「混合現實原住民」,在那一代年輕人中,電腦使用體驗理所當然地應該把現實和虛擬融為一體。
-
揭秘全息技術:虛擬實境的終極進化
那麼,什麼技術能夠讓傳統的計算機空間由二維變成三維?這就是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在科幻電影中很常見,不論是《星球大戰》、《鋼鐵俠》還是《阿凡達》,其中都不乏全息投影的概念,比如通過一個類似手機的小設備投射出通話對象的全身比例立體圖形,或是一個360度的懸空3D圖形,甚至可以通過手勢直接操作。而在現實中,由於成本關係,全息投影主要應用在大型文藝演出等領域。
-
數字經濟升級,微美全息AR+AI影像技術助構5G產業生態
人臉識別是基於數字圖像處理,數字圖像處理一直都是比較前沿的研究方向。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後期就會發展為人工智慧(AI)。 隨著創新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數位化、智能化的企業運營價值不斷強化。作為新經濟企業代表,微美全息自創立以來,就以全息技術為核心,不斷進行數位化方面的有益探索,不斷升級算法機制,提昇平臺用戶的選擇精準度,提供定製化、個性化的用戶推薦。
-
全息投影3D電子數字沙盤的用途
全息投影3D電子沙盤又稱數字沙盤投影系統,是實物場景和虛擬三維影像相結合。通過三維仿真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科技手段孵化成逼真的虛擬三維圖像模型,藉助全息投影設備或其他三維可視化設備把3D電子虛擬數字沙盤,以數位化、信息化,圖文化、視頻化等技術表現的3D電子沙盤顯示到web端或電子屏幕上。統一來說,就是將虛擬的三維立體模型精準投影到實物場景的相應位置,與實際場景互動使3D電子虛擬沙盤的演示效果更加形象、生動。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原來是利用了全息影像技術。這樣,很多無法來到現場的嘉賓也能身臨其境地進行演講。這也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第一次將全息影像應用於會場活動。該技術以玻璃為介質成像,整體架構可升降,實現了虛擬嘉賓和現場嘉賓同臺的逼真效果。全息成像並不是最新研發出的技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
-
MR全息博物館重新定義博物館未來
近日,「MR全息博物館」突然在網絡上火熱起來,通過MR領先技術全息互動的方式,讓體驗者無距離感受超時空魅力。全球技術領軍企業XIMMERSE(廣東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結合全息空間成像、虛擬人物製作、MR混合現實、聲光影特效、空間定位、動作捕捉等先進技術,通過營造逼真的數位化模擬現實,創造出全新的文化與科普展現形式。
-
在現實世界中與3D全息影像進行互動
這款全新改良的耳機內置了手部和眼部追蹤傳感器,用戶可以在現實世界中與3D全息影像進行互動。微軟MR部門通訊主管格雷格·沙利文說:「幾十年來,我們一直通過我們的電腦屏幕或手機屏幕,也就是那些平板玻璃,來觀看數字世界。」這種新的計算模式介於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之間,微軟稱之為混合現實。
-
文化和旅遊部官推培育雲演藝業態,微美全息攜手4654IP打造全息娛樂...
除雲演藝業態外,沉浸式演出也在近幾年受到歡迎,不少演出更是「搶購一空」,對於這一新興業態,《意見》提出,將引導和支持虛擬實境、增強現實、5G+4K/8K超高清、無人機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發展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產品,推動現有文化內容向沉浸式內容移植轉化,豐富虛擬體驗內容。
-
5G+遠程全息互動、+VR出現,5G+混合現實的市場還會遠嗎?
VX Entertainment為企業活動所呈現的全息技術與混合現實技術已不止一次地出現在各大媒體與電視視頻中,混合現實這一新興領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會為工業、醫療、文化、教學等方面開闢新穎的視覺模式。
-
虛擬試衣可行性探究—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是一項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其中廣義上的全息投影技術是一類能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影像的技術的總稱(包括一些偽全息投影技術)。不夠形象我們上圖,大家是否還記得2015年春晚舞臺上4個李宇春同臺表演給大家拜年;這一切都歸功於3D全息投影技術。
-
基於「5G+MR」混合現實全息學習模式的智慧校園建設
疫情過後OMO教育模式將成為常態,線上教育可以用於課後答疑、作業提交等環節。OMO模式是Online-Merge-Offline;含義:行業平臺型商業模式;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體驗。將OMO模式運用到教育領域,我把它稱之為混合現實的「全息學堂」,我校是基於「5G+MR」的。2019年6月,我校建設了5G+MR科創教育實驗室。
-
AI背景助手 讓開幕式上的全息影像惟妙惟肖
身穿灰T恤腳踩黑布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現在大會現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嘉賓無法來到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現場。雖說線上演講可以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然而,線上錄製視頻會遇到背景畫面不統一、環境不正式的問題,有的在辦公室,有的在家裡錄製,因此可能會使整個活動看起來雜亂不專業,甚至影響觀眾的觀看感受。
-
四川長江職院成功舉辦虛擬實境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討會
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強高等學校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和交流,11月24日,由四川長江職業學院、成都小微雲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成都ACM SIGGRAPH學會、成都虛擬與增強現實產業協會以及成都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協辦的「虛擬實境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召開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傳統全息技術採用滷化銀等材料製成感光膠片,完成全息圖像信。20世紀60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勞倫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數字全息技術,開創了精確全息技術的時代。到了90年代,隨著高解析度CCD的出現,人們開始用CCD等光敏電子元件代替傳統的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質記錄全息圖,並用數字方式通過電腦模擬光學衍射來呈現影像,使得全息圖的記錄和再現真正實現了數位化。
-
【漲姿勢】全息影像技術的版權挑戰
採用這種技術人們不需要戴上任何設備,即可全程看到畫面精美的3D影像。這種新技術就是在G20文藝晚會上大出風頭的全息投影。然而全息影像技術在展示強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隱藏的版權隱患。下面,讓我們一起聊聊全息影像技術引發的版權話題吧!
-
微美全息(WIMI.US)助力傳統展廳智慧化升級,打造5G+AR沉浸式體驗
這種全新的互動展示技術將裝飾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在沒有圖像時完全透明,給使用者以全新的互動感受,成為當今一種最時尚的產品展示和市場推廣手段。如今,人們利用全息投影技術來展現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國內早在2013年周杰倫「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臺北小巨蛋站成功的將鄧麗君「復活」,虛擬影像的重建成為當時科技的一大進步,「鄧麗君」從觀眾遙遠的記憶中走了出來,兩代獨領風騷的樂壇標誌性人物,同臺完成了三曲跨時空對唱。
-
聯想展示未來教室全景:三維全息影像+數字孿生教師
據介紹,沉浸互動教學將交互式全息應用於知識森林教學領域,以三維全息的方式呈現知識森林,用手勢互動的方式探索知識森林,並提供知識路徑導航和虛擬實驗學習,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遠程擬真教學將全景顯示、8K相機與全息投影應用於遠程教學的兩端,教師端能夠看到全景效果的學生,學生端能夠看到全息效果的教師,教學內容也會在學生端通過全息投影呈現出來,並可與教師疊加形成混合現實的效果。
-
全息影像讓您身臨其境
優立科技打造的虛擬實境全息室。(本報記者 陳 璐 攝)本報記者 林露虹 陳 璐 通訊員 李 由戴上輕便的3D眼鏡,一幅租車場景的三維影像映入眼帘。選定車型後,即可體驗自動駕駛的樂趣,穿梭在城市之間……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來自火炬高新區企業廈門優立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立科技」)打造的虛擬實境全息室。在軟體園三期的國家信用大數據創新中心展廳內,優立科技將信用租車等應用場景,以全息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
-
全息概念股有哪些?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來襲
綜投網(www.zt5.com)5月20日訊 全國兩會前夕,新華社首次推出5G全息異地同屏系列訪談訪談使用5G網絡傳輸和全息成像技術,讓身在異地的代表與記者跨越時空來「相見」,開創了5G時代遠程同屏訪談的先河。 全息影像通信利用5G網絡高速傳輸的特性,傳送大數據量的3D視頻信號,可為用戶展現出更加真實的世界,在交互性上實現質的飛躍,將成為網際網路社交的顛覆性技術。除通信外,全息顯示技術還將引領遊戲、電子商務行業的變革,甚至有望全面覆蓋醫療、軍事、教育等領域。
-
拜託,請不要將舞臺上那些虛擬影像說成全息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對其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16世紀的一位義大利科學家,而它的名字則是來自於19世紀的英國人John Pepper,因為他最早將其應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上。這種古老的技藝加上現代高水平的計算機渲染技術造就了舞臺上逼真的影像。但它重點是計算機渲染技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