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位於新疆東南部,深居亞歐大陸內陸,羅布泊被新疆人稱為死亡之海,可見那裡的生存條件有多麼惡劣。據說在這裡,沙子是流動的,地形在一天之內就會有明顯的變化。一個小小的人類被沙漠覆蓋後,幾乎沒有被找到的希望。千百年來,羅布泊一直都蒙著一層神秘的色彩,引導無數探險家前去冒險。科學家彭加木為了探尋羅布泊,就在1980年不幸在羅布泊失蹤。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正是因為一件又一件神秘的事情在羅布泊不斷上演,才更加激發了科學家們的冒險精神。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廣東省番禺縣(現廣州市白雲區),新中國成立後,彭加木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1956年,中國科學院組織一個綜合科學考察委員會,分赴邊疆各地調查資源。20多年中,彭加木先後15次到新疆科考,3次進入新疆南部無人區羅布泊,。
1980年6月17日隊員們正吃早飯時,考察隊當時嚴重缺水,考察隊向部隊求救要求送水後部隊也答應了,但是彭加木卻還是堅持一個人外出找水,並且沒有和任何隊員打招呼,只是在車裡面留下一張紙條「我向東去找水井」,就一個人獨自走進了茫茫大漠之中。隨後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國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先後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尋找,出動部隊官兵、公安戰士1000多人次,飛機100餘架次,還是沒有找到彭加木。一年之後,上海科學院在他出走的營地立下了一座石碑『彭加木烈士遇難地』。上海科學院為他定性為科考工作中失蹤遇難的革命烈士。彭加木失蹤也引來了外界很多猜想,但是真相究竟是什麼,至今還沒有科學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