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火箭發射系統只是小部分,想要重返月球,還需要穩定的發射臺

2021-01-15 宇宙與科學

美國宇航局的科普配圖是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作為Artemis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正準備測試執行登月任務的綜合系統,SLS火箭發射系統只是其中一個測試項目。從地面到軌道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時刻需要,發射臺點火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當SLS火箭發動機開始轟鳴時,會噴出火焰、煙霧和衝擊波,這對整個發射系統的設計來說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有火箭,沒有好的發射臺也不行。這張圖為我們展示了SLS發射的廢氣流的可視化圖像,這張圖非常嚴謹,羽流輪廓是由溫度決定的,白色表示高溫,紅色的溫度較低,紫色輪廓突出了發射臺結構的幾何複雜性。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發射升空和飛行器空氣動力學LAVA團隊繪製了這張圖片,利用這些模擬,科學家們可以精確地了解在發射過程中液體和氣體流動過程是如何引起各種波效應的。當火箭發動機快速點火時,會產生第一個波效應,這會產生一系列短暫的超壓波。在那之後,湍急的排氣羽流會產生持續時間更長的聲壓波,這種聲壓波會隨著火箭的上升而持續下去。超壓波和聲壓波都直接通過火箭的排氣孔和移動發射器下方的火焰溝向上傳播,一旦壓力波通過移動發射器,它們繼續向上移動,並沿著火箭向其有效載荷移動。

所以在發射的時候,為了對抗這些超壓和聲壓波,一個水基壓制系統每分鐘向都會向發射場的關鍵位置噴射超過40萬加侖的水。這是為了保護獵戶座飛船及其工作人員和有效載荷不受SLS發射時產生的強大壓力波的影響。發射臺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動態的環境,為了數位化地複製模擬發射環境,火箭以及它產生的氣體、液體和衝擊波以及通過抑制系統噴射的水也必須進行精確模擬。只有模擬的足夠準確,才能確保當發射日到來時一切可以順利進行。

相關焦點

  • SLS火箭發射系統只是一個小部分,想要重返月球,還需要一個穩定的...
    美國宇航局的科普配圖是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作為Artemis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正準備測試執行登月任務的綜合系統,SLS火箭發射系統只是其中一個測試項目。從地面到軌道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時刻需要,發射臺點火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 月球上有發射臺,還是有巨大火箭?
    很多朋友心中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阿波羅11號從地球出發時土星五號龐大的身軀矗立在發射臺上,點火那一刻地動山搖、天地變色!如此大張旗鼓的高調出發,到了月球上登陸的時候,卻只有小房子大小登月飛船,又沒有人事先準備發射場,更沒有龐大的發射火箭,他們是怎麼回來的?
  • NASA加碼SLS火箭,計劃發射九次阿爾忒彌斯任務
    來源:NASA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採取了下一步措施,建造更多的太空發射系統(SLS)固體火箭助推器,這些額外的推進器可以支持多達6次的額外飛行,這樣的話,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任務就總計多達
  • 月球上沒有大型發射臺,嫦娥五號如何返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已經從月球成功取土完成,開始踏上回家的旅程。但是,不少網友好奇,在月球上沒有人類的發射基地,也無法搭建大型的發射臺,那麼嫦娥五號如何從月球上發射升空的呢?那麼,我們的嫦娥五號如何帶著採集到的土壤重返地球呢?實際上,從月球上將探測器或者飛船發射成功要比地球上簡單的多。
  • 火箭需要發射場,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麼返回地球?
    這兩個動圖應該很清楚能看到阿波羅飛船是怎麼飛離「發射臺」了,它將下降段作為發射臺,直接起飛,拋棄了登月後無用的下降段死重,還順便從這個平穩的臺子上起飛,一舉兩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發射一艘飛船,需要將其加速到7.9千米/秒的速度才能到達近地軌道,需要11.2千米/秒才能脫離地球前往月球,而月球只要1.68千米/秒即可到達近月軌道,2.4千米/秒即可逃離月球飛回地球,因此發射同樣質量的物體,在月球上那是容易多了!
  • 美國宇航局SLS火箭將於明年發射,獵戶座月球飛船準備就緒,SLS火箭堆
    現在美國宇航局已經在堆疊SLS火箭發射系統了,這將為明年進行的Artemis 1任務做準備。在佛羅裡達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工程師將10個分段中的第一個分段放進了雙固體火箭助推器,該結構將為SLS新型深空火箭的首次飛行提供動力。Artemis I將是一次無人飛行任務,旨在對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進行一個綜合系統測試。
  • 月球沒有發射臺,阿波羅飛船怎麼發射返回地球?難道攝影棚拍的?
    航天發射塔是發射場的核心建築,高達上百米,重數千噸,平時都是在關閉狀態,等到發射倒計時開始後,逐漸打開,最終完全開放的發射塔架中火箭點火徐徐升起,逐漸飛離發射臺!三者中俄羅斯的發射最具特色,水平組裝對組裝大樓要求比較低,但在發射前的起豎過程需要一個強大的液壓起豎塔臺,這對工程機械能力是一個考驗,因此俄羅斯的火箭發射塔可以做到非常簡單,而且在發射時候非常有格調,四周傾倒散開,就如一朵蓮花,質子火箭尾部噴射出超音速火焰,推動火箭起飛!
  • 登月是騙局: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塔,美國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一次進步,但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登月騙局的說法,除了當時計算機技術太差,遠程控制技術不足,近年來還冒出一個說法,土星五號從地球上出發時巨大的火箭和發射場讓大家記憶猶新!那麼飛船要在月球上起飛,必定需要一個巨大的發射場地,阿波羅登月前又沒有人建造這個發射場,那麼飛船是怎麼返回的呢?
  • 在月球建4G網,造巨型火箭和飛船,美國4年後重返月球靠譜嗎?
    火箭「阿爾忒彌斯計劃」使用的火箭是SLS(太空發射系統),這是一個龐大的巨型火箭,由太空梭發展演變而來。比如說安裝了太陽能板,可以使飛船攜帶的燃料更少;安裝性能先進可靠的計算機,每秒可執行4.8億條指令;更加可靠的逃逸系統,整體安全性是太空梭的十倍;使用高科技合成材料,飛船更輕,而且隔熱效果更好,復用次數達到10次。除了可以飛往月球外,「獵戶座」還可以飛往小行星,甚至具備前往火星的能力。
  • 龍飛船第二次載人飛行,不讓用二手舊火箭,重返月球計劃也推遲了
    所幸馬斯克說服了美國航天局,允許回收火箭的芯一級。但下一次發射,美國航天局會不會讓馬斯克用舊火箭或者舊飛船,還不好說。而這是馬斯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每次發射都用新飛船和新火箭,那麼他的「廉價航天」根本無從談起,商業航天也將變得無利可圖,完全違背了創辦SpaceX公司的初衷。
  • 火箭發射臺怎麼做到耐2800℃高溫,火箭每次發射完都需要維護嗎?
    我們常常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臺在火箭發射升空的時候會噴出大量的水。噴水可以降溫、防止火箭的尾焰燒壞發射臺,還可以抑制火箭燃燒產生的巨大噪聲。火箭點火的剎那間溫度高達2800℃,足以熔化絕大多數金屬和非金屬,而且會產生強大的衝擊波和反射波。如果放任燃氣流隨意蔓延,很有可能造成發射塔及其周圍地面、地下設施損壞,還可能破壞火箭尾部,導致發射失敗。所以光用水來降溫是不夠的。
  • 登月只是小目標?2000噸級火箭起飛建太空港,月球採礦元年開啟
    人類已有半個世紀沒有登上月球了,而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世界三大航天強國推出了自己的月球開發計劃。為搶在中國前面,美國將在2024年實現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據NASA負責人布裡登斯廷表示,只有美國能夠建立重返月球聯盟。為了這一目標,美國甚至不惜簡化最初月球深空軌道建設。
  • NASA月球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的核心級已接近完成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米丘德裝配廠的工程師現已完成太空發射系統(SLS)核心級的五分之四。即將推出的超重型火箭計劃於2020年首飛,並將為美國期待已久的重返月球計劃提供支持,作為新命名的Artemis項目的一部分。
  • NASA計劃在發射大型SLS火箭前進行最後的「初步試運轉」測試
    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1年有一些雄心勃勃的計劃,其主要目標之一是發射Artemis I,這是一項非載人的月球任務,旨在向人們展示其獵戶座飛船和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可以將人類送到月球。但首先,NASA計劃在本月對SLS火箭進行一次熱火測試。
  • 查理·博爾登大聲說出重要的部分:SLS火箭將會消失
    在此期間,他監督了美國宇航局大型太空發射系統火箭的創建和初步開發。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些官員,如當時的副局長洛裡·加弗(Lori Garver),對火箭的成本表示不滿-目前已投入約200億美元用於基於現有技術的運載火箭的開發,但仍是這枚大型火箭的捍衛者,稱其為該機構將人類送出近地軌道計劃的關鍵他還放棄了像SpaceX這樣的商業太空公司建立類似技術的努力。
  • NASA為登月任務組裝火箭,預計明年首飛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為推進「阿耳忒彌斯」(Artemis)重返月球計劃,美國宇航局(NASA)的工程師開始組裝發射太空飛行器的巨型火箭,預計在2024年將第一位女性送上月球。
  • NASA重返月球點燃6大航天技術:用冰製造火箭燃料排名第一
    編者按: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提出了6大技術,包括低溫流體管理技術、著陸點現場資源利用技術、無線充電系統、化學電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精確著陸和危險規避技術等。其中低溫流體管理技術用冰製造火箭燃料,排名第一,可以看出美國宇航局在燃料系統方面有較大的投入,在月球表面活動需要足夠的電力和燃料。
  • NASA對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模型進行風洞測試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太空發射系統(SLS)」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但是該火箭仍然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
  • 重返月球!NASA計劃2024年完成「深空門戶」空間站建造
    重返月球!正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所設想的那樣,該網關將由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太空人船員的棲息地模塊,提供動力和推進力的模塊,以及允許進入的太空飛行器與火車站對接的氣閘。儘管所有這些計劃都要在2024年之前啟動,但它的所有部件都尚未建成。美國宇航局想要製造的第一件產品是電源模塊,該機構希望在2022年之前推出商用火箭。
  • 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將重返月球?
    這是一系列越來越複雜的任務中的第一個挑戰,阿爾忒彌斯一世將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次未經審查的飛行測試空間發射系統火箭和獵戶星座宇宙飛船,隨後是第一次阿特米斯二號載人飛行,然後是阿特米斯三號利用新的人類著陸系統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美國宇航局將利用其在月球上和周圍的經歷,為人類的下一次飛躍——人類探索火星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