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許多人喜歡用不鏽鋼保溫杯泡茶喝,但是前段時間,一篇題為「千萬別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有毒!」的網帖卻叫人心生疑慮。帖子稱用全新的不鏽鋼杯泡茶,放置72小時後,不鏽鋼杯的內壁有被腐蝕的痕跡,且溶出鉻,危害人體健康。
家住華城泊郡的李女士特別喜歡喝茶,而且她還是個杯子控,這不,冬天到了,她又琢磨著買個漂亮的不鏽鋼保溫杯泡茶。不過網上一個帖子把她嚇得夠嗆。「帖子說千萬別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有毒,好多人轉,我詳細看了看,就是說泡得時間長了有溶出物,危害身體健康。」她說。
隨後她也詢問了身邊朋友的意見,朋友們有人說沒事兒,有人說確實如此,她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總之,網上傳得可熱,真真假假,我也說不清了。」
對此,記者採訪了西安營養學會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國家一級營養師趙曾,他表示網帖中指出的不鏽鋼杯有溶出物,應該屬於不鏽鋼杯本身不達標,在不可食用的範圍。如果使用達標的不鏽鋼杯泡茶,並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趙曾進一步解釋道,不鏽鋼杯主要成分有鐵、鉻和鎳,達標的不鏽鋼杯標準是18/8,即鉻佔18%,鎳佔8%。這樣的標準保證了不鏽鋼杯的防鏽、防腐蝕性。
那麼平常購買不鏽鋼杯時如何判斷其是否為合格產品呢?趙曾給出以下意見,一是看標記,杯身有18/8,或是304號不鏽鋼標記的杯子即為合格;二、保溫杯看其保溫標準,最簡單的辦法是觀察瓶塞和杯體的契合度,如果能看到散熱情況即不合格,表明其密封性不好失去真空狀態;三、不鏽鋼杯不是越重越好。要看內膽的高度和外殼的高度是否相當。如果有高度差,說明裡面可能含有其它物質填充,不能通過杯身重量判斷質量好壞。
最後,趙曾建議市民儘量不要使用一次性杯子、塑料杯或是染色的陶瓷杯子泡茶,因其耐高溫性不是很好,易釋放有害物質。如果實在不會挑選不鏽鋼杯,可用玻璃杯代替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