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華盛頓州立大學首次成功的證實了負質量的存在。什麼是負質量?這個發現從長期來看變化很大,這意味著在短期內翹曲場的產生是合理的。他可能會給我們提供重要的,對事物的洞察力,例如暗物質,但再說別的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負質量的概念。
負質量到底是什麼?簡單的說負質量是和正常物質質量相反的質量概念,一個例子是五公斤負質量首次創建在2017年4月10日由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小組,當他們講銣原子溫度直降到絕對零度以上的幾度。產生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這種情況下,當使用雷射陷阱後。粒子之間不再相互區分。一旦他們從陷阱中釋放出原子,就能夠逆轉銣原子的自旋。
他們被發現具有負質量的性質,負質量不應與反物質混淆,因為反物質更可能在有正質量與重力相互作用。和正常物質一樣,他們也不排斥物質,他將與重力負質量的相互作用有點不同。即使它發生與正常物質相同的規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是力。m是物體的的質量和s是加速度。正常的物體的正質量都有正力,例如十千克的加速度0.5m/s2將導致五牛頓的淨力,但是這種力量會變成負的,在這個過程中力會產生一種奇怪的負效應,如果你把負質量推向前進它會加速倒退,這是因為f=ma。現在m變成負10,a=0.5m/s2。但f作為負10×0.5的結果突然變成-5。
這樣做的結果是,物質被推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這意味著負能量放置在固定位置時,正能量將推動正質量前進,正網格將負質量向前推進。因此它使兩個質量都不斷的加速到正質量的方向上,這改變了一切,這種機制不僅創造了新物質規則也創造了一個翹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