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大鍬(以下簡稱中大)是很多蟲友的入門品種,飼育簡單,壽命超長,大型個體非常有型,飼育也算簡單。不過今天我們並不想介紹中大,而是想來聊聊大鍬的小型化品種:小鍬。
1、小鍬優點
生活習性:小鍬除了體型嬌小外,整體擁有類似大鍬的優點,有很好的耐寒性,壽命長通常為1~3年,對於新手來說無論成蟲還是幼蟲飼育都較為簡單。
2、小鍬品種數量
小鍬國內總計有23個品種(含亞種),可謂繁多,東南亞地區也有將近20個品種(含亞種),而兜鍬飼養產業發達的日本則僅有2個品種計9個亞種。因此,今天我們就先來介紹下日本的小鍬,其他地區的未來我們挑部分來說。
小鍬按照國內的分類,已從刀鍬屬中剝離出來,成立了小刀鍬屬,屬名:Falcicornis。文本所介紹的日本小鍬拉丁學名仍使用刀鍬屬(Dorcus),中文名也以小鍬稱之。
3、日本的小鍬
日本小鍬有2個品種,分別為日本小鍬和奄美小鍬,前者包含有5個亞種,後則有4個亞種。
按照日本方面的分類,還有 Dorcus striatipennis(條紋鍬,總計4個亞種,中日兩國各佔2個)也歸於小鍬,但按中國分類此種屬於刀鍬屬,中文名雙齒刀鍬,本文以國內分類為準直接忽略該品種,但後續會單獨介紹此品種。


註:國內分類中日本小鍬也被歸為刀鍬屬,中文名單齒刀鍬。
奄美小鍬
好了,現在開講奄美小鍬以及亞種。它們常見於日本離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之外的島嶼)150~200m的低海拔地區,發生期為夏季初,到8月為最盛期,屬於樹棲型種類,夜間或飛行或者聚集在樹汁處進食。野外繁殖卵期1月左右,幼蟲生存於溼度略高的軟朽木之中,幼蟲期大致為1年。
奄美小鍬(Dorcus amamianus amamianus):
原名亞種,棲息地為奄美大島和加計呂麻島,體型小於日本小鍬,但大鍬屬該有的特色一應俱全,雄蟲大顎短而細小,僅有一對內齒,前胸角呈圓弧形,體色黑到黑褐色。雌蟲鞘翅有明顯的垂直條紋(相比德之島和衝繩兩個亞種而言)。
Bekuwa飼育紀錄:40.8mm

琉球小鍬(Dorcus amamianus nomurai):
分布於奄美群島的亞種,也稱衝繩小鍬,大顎極小,即便大型個體也如此,但內齒較「強壯」,體型較為纖細,體色為黑色且光澤感較強。雌蟲鞘翅無明顯條紋。
Bekuwa飼育紀錄:39.2mm
亞種名源於日本人野村鎮之姓「野村」。

德之島小鍬(Dorcus amamianus kubotai):
位於德之島的亞種,體色有點褐色。和原名亞種相比,其身上刻點少而稀疏,同時雌蟲鞘翅條紋不明顯。
Bekuwa飼育紀錄:41.5mm
亞種名源於日本人久保田博通之姓「久保田」。

八重山小鍬(Dorcus amamianus yaeyamaensis):
位於西表島(八重山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的亞種,大鄂較細,前胸呈四角狀,軀體較為寬闊,體色暗紅棕色,有一定光澤度。曾經被稱為日本小鍬中最珍貴的品種,但近年被發現的記錄在不斷增多。
亞種名」yaeyama「之意即為八重山群島。
Bekuwa飼育紀錄:42.2mm


小結:小鍬可謂大鍬的小型復刻版,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特點還都是有,喜歡小型鍬甲的朋友倒是不能錯過。另,中日兩國對於小鍬品種的分類歸屬分歧不小,不過沒關係,我們只要認得這些品種就行了,知道日本有日本小鍬和奄美小鍬這兩個普遍存在的小鍬品種就好。
以上如有錯誤之處還望各位蟲友指正,感謝閱讀!End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