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課本上讀不到的化學故事36:綠色天空

2021-01-15 九年級化學

關注 九年級化學,當然成績好

分享是一種美德,請你分享到朋友圈

天空變成綠色,絕非奇談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藍藍的天上,白雲朵朵。」藍天白雲一直是我們大腦裡的固有印象,可有一幅畫卻把天空「畫」成了綠色,千萬不要以為是畫畫之人塗錯了顏色,其實這只是發生了化學反應。
    偉偉的爸爸是一個古畫愛好者,有一天他的爸爸去外地出差,剛好碰到當地的一個拍賣會,於是花高價買了兩幅古畫。
    將畫拿回家後,偉偉和爸爸一起欣賞時發現,這兩幅古畫的畫面上,天空都被染成了綠色。天空怎麼會是綠色的呢?難道那時候天空真的是這種顏色嗎?可是,從很多文學作品的描繪中可以看出,那時的天空也是蔚藍色的,是像大海一樣的藍色呀!那麼,將天空畫成綠色是當時畫家的一種時尚嗎,還是畫家在跟咱們變魔術?偉偉和爸爸都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候,偉偉想起了鄰居家學畫畫的大哥哥,就飛也似的跑過去請教他,可鄰家哥哥想了半天半天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後來,還是偉偉的化學老師解答了這個謎題:當時,畫家們繪畫所使用的藍色顏料,是一種叫「銅藍」的礦石,時間越久,它便會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綠色的。
    偉偉聽了老師的講解,連忙回家找爸爸,迫不及待地告訴爸爸「綠色」天空的奧妙。
    【化學1+1】
    銅藍:普藍的別稱
    普藍全稱為普魯士藍,又叫鐵藍或銅藍,是17世紀時發明於德國的一種合成顏料。
    普藍的著色力十分強,色彩透明而寒冷,耐光力也極好,是繪畫中非常重要的藍色顏料,可以和黃色拼混出各種綠色,但普藍有一個特點——極不耐鹼,它遇到鹼性物質時色彩就會被分解並褪色成棕褐色,儘管自酞青藍發明以後已經逐漸取代普藍成為主要的藍色,但作為價格低廉的傳統顏料,普藍仍然是繪畫者們常用的深色油畫顏料之一。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在下方點讚吧!


相關焦點

  • 《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語文數學化學生物 4大學科 97個漫畫故事...
    這套《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是專門給孩子寫的百科啟蒙書,它涉及了語文、數學、化學和生物四大學科,知識點特別豐富,涵蓋範圍很廣,非常適合給孩子做科普入門,對積累知識、開闊眼界都是很有幫助的。整體共12冊,4大學科,97個漫畫故事,500餘個知識點,用漫畫形式演繹課本知識,強化、拓展學科內容。
  • 【課本上讀不到的化學故事】75:金雞納霜與染料
    帕金讀大學的時候,教授霍夫曼讓他研究一種治療瘧疾的藥——金雞納霜。    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做實驗,將重鉻酸鉀加進從煤焦油裡提煉出來的苯胺裡,無意中發現試管底部有些黑色的沉澱物。唉,又失敗了。染料溶液能滲入木材,與木材的組成物質(纖維素、木質素與半纖維素)發生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能使能使木材染成鮮明而堅牢的顏色又不致模糊木材的紋理,    【化學1+1】    顏料與染料的不同
  • 課本秘籍:高中化學必修+選修全套人教版課後習題答案,人手一份
    高中化學讀課本對複習有幫助嗎?許多同學覺得課本習題沒有用處,所以在做課後題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寫完就ok,但事實上,課本才是所有應該學習的精華。有一個好的課本複習計劃對成績太有幫助了,一定要把課本熟悉熟悉。
  • 小學英語課本點讀
    小學英語課本點讀 烤魷魚英語:小學英語課本點讀!「小學英語課本點讀」與全國各套小學教材配套單詞表完全同步,直接取代點讀機,哪裡不會點哪裡!!! 本應用通過動畫視頻,圖解單詞、單詞帶讀,遊戲過關,單詞聽寫,交互練習等多維度記憶方式,幫助小朋友輕鬆快樂高效背單詞! 本應用使用先進的語音識別和智能學習技術,基於國外主流的少兒英語學習理論,由經驗豐富的重點小學英語老師設計而成。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是法國乃至世界非常出名的化學和生物學家,被尊為「近代化學之父」,並且在初中課本裡也有提到他。拉瓦錫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他化學上的成就,他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創立了氧化說,預言並確定了矽的存在,一生著述頗豐,並為後人留下了著作《化學概要》。
  • 羅琳重磅新作《伊卡狛格》,英文不好也能讀了,中文版網絡連載...
    最近,「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作者J.K.羅琳公布了一個她私藏多年的全新原創故事《伊卡狛格》(中文名暫定),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免費網絡連載。此前,英美和歐洲各國的讀者都已經在官方網站www.theickabog.com上開始閱讀這個激動人心的新故事。而從6月16日起,中國和俄羅斯的讀者也可以在網站上讀到自己語言的翻譯版本了。《伊卡狛格》是羅琳十多年前創作的故事,在自己的孩子每晚睡前,她會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
  •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課本裡消失了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課本裡消失了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災難,有的時候小編在想,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預知地震的到來,可以提前做出準備呢?當然,這件事現在已經實現了,而在古代也有一個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
  • 課本上的科學史║灰色襪子還是粉色襪子——道爾頓
    高中的生物課本上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經常出現在物理課本和化學課本中的名字——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這個人怎麼在三門課的課本裡都有出現呢?>作為物理和化學課本的常客,這不難理解,因為他提出了經典的原子理論,在物理和化學發展史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甚至恩格斯說化學新時代是從原子論開始的,他應是近代化學之父。
  • 九月共讀 | 《樹的秘密生命》:森林為什麼是綠色的?
    今天我與您共讀《樹的秘密生命》的第四部分。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我的還是你的?在森林裡,唯有強者才能決定遊戲規則。這個禮拜我們將與大家共同了解森林為什麼綠色的?對我們來說,綠色代表自然、清新與生命;對樹木來說,綠色究竟有何意義?為什麼對我們而言,了解植物比了解動物困難那麼多?
  • 《進擊學神》系列指導---第4篇:不同課本不同讀法
    語文課本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數學課本上卻總是有好多難以理解的公式,歷史課本好像在講故事,政治課本上又有一大堆需要回答的問題……各種課本五花八門,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面對數量眾多且風格迥異的課本,很多同學都感覺有點「慌」,心裡發虛。其實大可不必驚慌。有一個訣竅可以幫助我們讀好每一科的課本——對不同的課本,採取不同的讀法。   很多人得益於這個訣竅。
  • 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在歷史課本上找不到了,原因很簡單真實!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歷史上的一位偉人張衡。他是漢朝人,也是漢賦四大家之一,除了詩人之外,章後對於天文學以及地理學都有著較為深刻的研究。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動儀,便是他發明的,談到地動儀,不得不說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在那個時代科技如此落後的時代再加上思想封建的束縛,地動儀的出現,不得不讓人眼前一新。甚至很多外國科學家都為之驚嘆。
  • 民國學童讀什麼課本 高小學生國文超過現在大學生
    從2004年崔健的《一無所有》入選深圳中學課本選讀本以來,有關教材的爭議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狼牙山五壯士》的淡出是否會導致學生對歷史的遺忘」;「《出師表》傳達了『愚忠』該被拉下馬」;「金庸取代魯迅是對過去的遺忘」;「芙蓉姐姐也上了課本」;「網路遊戲成為教材講授」……網絡一搜,諸如此類的標題比比皆是。
  • 這本民國的初中語文課本,我為什麼要推薦給你——《文心》
    如果你是閱讀小白,就更需要先讀這本書了。不然,你要麼冒冒失失去啃名著經典,因為太過深奧無法理解而畏難而退,要麼就被網絡小說的灌水文灌飽了肚子,入鮑魚之室不聞腥臭了。所以一次良好的閱讀經歷,就像一次高雅的美食之旅,色香味俱全,才能達到精神上的愉悅。一次好的閱讀經驗,往往由好奇心引起,書頁上的介紹勾起了閱讀的興趣。
  • 課本上的歷史名人,真實顏值原來這麼高,切格瓦拉讓人預料不到
    課本上的歷史名人,真實顏值原來這麼高,切格瓦拉讓人預料不到。大家都知道,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其實在書本上認識和了解到了很多歷史名人。但是其實課本上的歷史名人,真實顏值原來這麼高,切格瓦拉讓人預料不到。而我們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邱吉爾,和他年輕時候,簡直就是相差不要太大了。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在課本上,其實很多歷史人物都是年老的時候,跟年輕的時候,當然是相差比較大了。我們看到,愛因斯坦,他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 《黃繼光》被移出課本,增加虛擬故事《愛迪生救媽媽》!這合適嗎
    前言:除了上學的學生和家長之外很少會有人繼續翻閱以前的課本,如果不是當老師的人很難會發現這個問題,就是現在語文書上的愛國內容比以前少很多,而且書上有很多關於西方虛構的故事,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呢?而清華教授王文湛對這種情況也表示十分的痛心。
  • 灣區暗黃色天空現象全解密!更奇異的紫色綠色天空一次看!
    其實,灣區暗黃色天空算什麼?還有更奇異的綠色 紫色等等。。。一會讓赤兔君帶你看一下吧。 而周三9/9早上,來自奇科Chico(離灣區也150英裡!)附近迅速增長的」熊大火「Bear Fire的菸灰帶到了灣區。但同時,ABC7新聞氣象學家Mike Nicco解釋說,還有一層海洋層保護我們免於煙塵的侵害。
  • 小學課本中2個「正能量」故事,其實是虛構的,但很多人信以為真
    對大部分人而言,最早的文學啟蒙、價值觀塑造都受小學課本上那一篇篇經典的課文影響很深但是,小學課本上有很多「正能量」故事是虛構的,信以為真的不在少數。 第一個故事非常經典,展現了偉大的父愛,也展現了愛可以創造奇蹟,更體現了堅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它就是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上冊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故事非常簡單:1989年洛杉磯發生地震,一位父親不顧危險衝向學校廢墟,動手挖掘了38小時,終於救出自己的兒子阿曼達,他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
  • 課本裡的西藏
    【課本裡的中國】    作者:唐召明(新華社高級記者)  這是「天路」列車上一個風馳電掣的早晨。春到西藏(油畫·局部) 董希文  車窗外,如大海一樣望不到邊的錯那湖在眼前不斷地向前延伸
  • 小學課本中的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相信不少人,對於小學課本上的文章依然是記憶猶新,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第一篇散文,經典名著的橋段……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從語文課本上展開的,然而小學課本上,有兩個家喻戶曉的「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 唯一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鬼怪故事,都知道鬼嚇人,但此人嚇了鬼!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個唯一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鬼怪故事,我們都知道鬼是用來嚇人的,但是這個故事中的人卻嚇了鬼。我們都知道鬼是人類自己想出來自己嚇自己的。並且在潛意識中,如果是膽小的人都是非常害怕的,但是一些膽大的人覺得這根本沒什麼 。所以才會創造出許許多多害怕又有趣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