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韋茨冰川位於南極西部,從瑪麗伯德地的沃爾格林海岸注入阿蒙森海,一直以來科學家對它的動向非常關注,因為它是南極最脆弱的冰川,每年它融冰產生的水量,佔全球海平面上升4%以上,而近十年來它融化速度一直引領全球冰川融化速度之最!
南極洲98%的區域都被冰層覆蓋,平均冰層厚度達到了1.9千米,思韋茨冰川位於(75.5°S,106.75°W),它是南極最活躍的冰川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寬的冰川!
藍色區域內為思韋茨冰川
思韋茨冰川一旦融化,是海平面將會上升65釐米以上,很多低洼地區比如英國和荷蘭沿岸,將會有大面積的土地沒入水下。今年一月初,美國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對思韋茨冰川進行了勘探,它們在冰川上方鑽出了一個深度達到600米的冰洞,對冰川底部進行了取樣!
結果發現不但測到了冰川下方的湍流,還取得了比冰點高出2攝氏度的暖流,這一點實在有些超出科學家的預計,南極冰川下方出現暖流,這不是開玩笑嘛,冰塊自下而上融化,這種融化方式聞所未聞!
思韋茨冰川下方巨大空洞結構
發現暖流這是讓科學家跌破眼鏡一個因素,另一個更令人驚訝萬分的是,此次調查坐實了一個此前懷疑的巨大謎團,思韋茨冰川下方正在出現一個史詩級別的空洞,它的最高處達到了300米,甚至局部出現接近800米的高度,而最大面積則超過39平方千米,這大概是多大呢?大約是曼哈頓面積的三分之二!
紅圈中就是曼哈頓
這是今年二月份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 實驗室於是開發的Icefin水下機器人,通過開鑿出的冰洞,穿過600米厚的冰層,到達水下調查獲知的,它的活動範圍超過了15千米,儘可能的接近海底與冰川的交界處,調查暖流如何讓冰層融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空洞結構?這完全是由於冰自下而上融化的結果,融化的熱源則來自上文交代的冰下暖流,高於結冰溫度2攝氏度,對於人體來說這絕對是冰冷刺骨,但這已經在冰點以上,足以融化南極洲在數十萬年裡積下的寒冰,而且它在靜悄悄的發生,但無論是春夏秋冬只要有暖流一直在融化!
它每年損失約500億噸冰,而且由於這個空洞的存在,會讓思韋茨冰川出現雪崩式的融化,因為在未來某個時刻,這巨大的空洞結構會讓整個思韋茨冰川破裂,整個冰川變成浮動的冰山四處遊蕩,不但會造成航路堵塞,而且一旦成為冰山後,它的徹底消融就指日可待了。
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凱利·霍根(Kelly Hogan)博士稱,思韋茨冰川現在流失的速度是1990年代的8倍,科學家認為,到下個世紀,我們將能看到思韋茨冰川徹底崩潰,甚至在30年前都還好好的,為什麼現在就突然開始融化冰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
4月17日,一個海洋研究團隊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的論文顯示,地球正經歷一萬年來海洋環境最大幅度的變化,其表現是世界範圍內的洋流重新分配,這個研究揭示了未來世界的自然災害格局以及環境大幅度變化後對經濟產業的格局變化!
當然我們最關心的是洋流的變化,論文顯示北半球的洋流比之前更深入北極核心地帶,和南極一樣,北極也面臨自下而上的威脅,而且這個威脅只和洋流的數據有關,和季節數據無關,所以它們正以你所不了解的方式瓦解北極!當然南極遭遇到的情況和北極尤其相似!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資料顯示,人類活動對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的確定有影響,到最近全球變暖95%的因素是人類活動造成,從工業革命時期以來積累的溫室氣體,未來還將持續爆發,而且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數據,儘管2020年全球經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但氣候變暖指數仍然高歌猛進!
而剛在9月10日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論文顯示,地球正在邁向新生代以來前所未見的溫室效應靠近,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James Zachos稱,研究小組已經研究了橫跨恐龍滅絕以來的氣候數據,而人類現在正在達到的水平,則是5000萬年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而這個所謂的未來是多久呢?科學家預測大約是2300年!看起來至少我們這代人日子還是可以過的,那麼未來呢?人類難道要在2300年結束了嗎?
阻止冰川融化,有可能嗎?
此前有科學家曾提出用水下長城阻擋溫暖的水流向冰川底部,但科學界對此並不看好,因為洋流並不會因為有阻攔就不再前進,它們會改道去禍害別的冰川,就像馬奇諾防線一樣!不從根源上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那麼人類的日子真的可能開始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