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牛—犇字
最近一則新聞是習大大給新入黨的老一代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寫信,勉勵他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繼續在從藝做人上為廣大文藝工作者作表率。那看到這裡,文化水平低的華哥就迷糊了,這個三頭牛組成的犇字,要怎麼念、怎麼讀音呢?
好在有百度,不用查字典。
犇字念bēn,與「奔跑」的「奔」是同一個意思,是「奔」的異體字。
或許字面理解上,犇與奔是一樣的,可是在想像空間上,這個犇字多有氣勢啊:三頭牛撒腿奔跑,那有多奔放、多狂野;力量有多強大、多震撼。此「犇」用在人名上,比彼「奔」帶有更強大的氣場,更加形象和直觀、更有壓迫力。
犇字出處《荀子·議兵》:「勞苦煩辱必犇。」 好字!沒有國學文化功底的人,起不出這麼奔放的名字。
三匹馬—驫字
如果沒有見過三隻牛組成的犇字,華哥不知道還有三匹馬組成的漢字,即驫字。
以前知道有三馬,是指商界三個姓馬的大佬——馬化騰、馬雲,馬明哲聯手開公司。
既然三隻牛奔跑的氣勢那麼狂野,那三匹馬跑起來,豈不會更是令日月無光,山河失色。
驫字讀音為biāo,本意是眾馬奔騰的樣子,此字無其他引申義。
三馬讀音為biāo,的確很很彪悍。
想像自己站在曠野上,看三馬奔跑的樣子和氣勢,恐怕不是千萬隻草泥馬從你眼前經過時,那樣的可愛萌趣吧。
三隻羊—羴字
三隻羊?不會是念作喜羊羊吧!
錯到離譜。
羴讀作 shān,意思同「羶」。
羴字是從嗅覺上來理解的。想像一下,你鑽到三隻羊中間,你就會聞到這種獨特的氣味。
一隻羊很羶,三隻羊就更「羴」。
我想中國人為自己的孩子取名時,是不會考慮使用這個字的。
三條魚—鱻字
鱻這個字讀作xiān,同「鮮」,同時,也是鮮的異體字。
一條魚味道鮮美,三條魚就更「鱻」。
三隻犬—猋字
猋讀音(biāo),三隻犬跑起來,那速度有如風馳電掣,如同平地捲起一陣飆風,因此有意思的是,猋字後來演化成飆字,猋字是「飆」字的祖先。
看了這些疊加組合的字,這下子,長學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