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2020-12-06 老張侃詩詞

我們今天廣泛運用的語言當中,多音字有很多。什麼叫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又比如說降,一般有降(jiàng)落,投降(xiáng)兩個讀音。這都是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同,語言屬性、用法也存在差異。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就列舉了2個最常見的多音字。最多的一個字竟然有多達6個讀音,在我們以往的漢語知識的儲備當中,或許並沒有怎麼注意。

NO.1 :6個讀音。和(huohuóhuò

「和」這個漢字在今天我們時常能夠運用到,而且這不光是一個漢字,還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古代向來追求以和為貴,包括今天推崇的和諧社會,都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這個漢字當中所蘊含的哲學意蘊。

這個漢字在今天我們常用當中,主要運用到的是和(hé)氣、和(huò)稀泥、天氣暖和(huo)這三個讀音。在最後的這個讀音當中,實際上表達的是一種輕聲的狀態。關於輕聲,我們在以後還會談到。

另外三個讀音,是(hè)、(huó)還有(hú),分別代表的是喝(hè)彩、和(huó)面,以及打麻將的時候,非常高興的喊出「我和(hú)了」。

漢語當中的多音字確實很常見,但是能像這個漢字一樣有六個讀音的確實也很少。這個漢字不光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化精神的精髓,而且還成為了多音字當中的典範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huó)和(huò)這兩個讀音雖然表達的都是攪拌的意思,但是各自的側重點卻有不同。根據相關資料的查詢,我們發現(huò)指的是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而(huó)指的是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

如果覺得實在不太容易理解,那還是記住這兩個發音的組詞就可以了。和(huó)面講究的是有黏性,適用於比較溫和的場景(做飯);而和(huò)稀泥更加側重於變得稀釋,而且適用於比較嚴肅的場景,多表達對人的批評。

NO.2 :4個讀音。樸(piáo

關於「」這個漢字,在今天我們的語言體系當中也是經常能夠遇到的。我們經常說一個人非常樸(pǔ)素,非常樸(pǔ)實,運用的就是這個漢字的本意和本音。《說文解字》當中寫道:「樸,木素也」,也是看中的這個漢字的未經雕琢。

除了這個讀音之外,這個字有另外的讀音為我們所熟知,就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姓氏來出現的,那就是樸(piáo),少數民族當中的朝鮮族有很多人都採用的這個姓氏。

除此之外,其他的兩個讀音並不太常見,一個是樸()刀,古代的一種兵器,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當中,經常能夠看到。樸(),更多的運用在古典文學當中,採用的也經常是這個漢字的本意。比如在《楚辭·屈原·九章》當中,就有「材樸委積兮,莫知餘之所有。

我們談到漢字的時候經常會用博大精深這四個字來形容。而漢字帶給我們的印象,也能夠對得起這四個字的評語。我們雖然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漢語,但是一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未必能夠真正懂得漢字博大精深的每一方面的內涵。

今天的我們看到這兩個字,不能說不認識,要說非常熟悉、非常認識,那也並不見得。在漢字的博大精深面前,我們應該始終保持一顆謙遜的內心。在這樣一種傳承了幾千年的獨立的文字體系面前,我們內心生出的,唯有崇敬和敬畏。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下一章更新:7個最常見的多音字,每個漢字都有3個讀音,看看都會讀不

相關焦點

  • 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和」字有7個讀音,竟然只能排第二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常見多音字)情況一:不同讀音,詞性或詞意不同。這種情況又被稱為「破音異讀」,是多音字的主流用法,佔比在80%以上。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丨」字筆順不同讀音不一樣 網友嘆漢字博大
    「丨」字筆順不同讀音不一樣 網友嘆漢字博大 2012年05月16日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8個漢字冷知識:筆畫最少是「一」和「乙」,哪個最多,爭議很大
    現在的《漢語大字典》收錄漢字56000個;《中華辭海》收錄86000字。總之,我們的漢字數量確實是不少的。二、哪個筆畫數的漢字最多?據統計,筆畫數最多的漢字是9筆的漢字,約佔所有漢字總數的11%,屈居其後的分別是10筆和8筆的漢字。可見,我們目前用的漢字還是相對以精簡為主的。
  • 「茴」有四樣寫法,「和」有六種讀音
    孔乙己指點鹹亨酒店的小夥計,「茴」有四種寫法。字典注音,「和」有六種讀音。如今,「茴」字的四種寫法早已規範為一種即茴,而「和」的讀音仍是六種:hé,相處得融洽,溫順、溫暖,平息爭端,打成平手,介詞,連詞;hè,跟著唱或說;hú,打麻將取勝;huó,粉狀物加水攪拌、揉弄,使黏結成團;huò,加水攪拌,使均勻;huo,後綴,如:暖和、軟和、摻和。很繁瑣,不易掌握。
  • 漢字讀音改來改去,是為了遷就文盲嗎?
    中國有七大方言區,隔一座山可能方言就完全不同,所以同一個字不同讀音是很正常的事。《武林外傳》中的佟掌柜,一句「額滴神啊」火遍大江南北,而閩南人的「我」則讀作「哇」,上海人則說「吾」。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普通話比起南方方言已經有了很強的互通性,但異讀現象仍不少。
  • 很多人都愛用這個漢字,但讀音和寫法都搞錯了
    在漢字圈,有一個字,曾經一露面就以相當驚人的速度躥紅,流傳得相當之廣。這個字就是——懟。這個字,不能說全部人吧,大概八成以上的人,腦子裡響起的讀音都是三聲「duǐ」,少部分人會讀成四聲「duì」。「懟」究竟是讀三聲還是四聲,或者是個多音字,很容易就能搞清楚。《現代漢語詞典》中「懟」的讀音只有一個,是四聲:duì。大部分人都把「懟」字的讀音搞錯了。
  • 網友曬怪異讀音漢字 小夥伴驚呼讀完舌頭打結了
    事實上,很多漢字你不僅不會寫,恐怕就連讀都讀不出來。近日,微博上出現的二十多個漢字以及它們的奇葩讀音「秒殺」眾人。有網友高呼:「你怎麼了舌頭?怎麼打結解不開了!」  來看看  這些字你會讀嗎?事實上,清代詩人龔自珍在自己的《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裡就用過這個字:「一番心上溫黁過,明鏡明朝定少年。」可是這個奇怪的發音連微博的原作者都忍不住吐槽:「讀這個字感覺自己像是沒開化的原始哺乳動物啊。」  奇怪的是,上面說到的這兩個字,記者在百度百科裡查找得到,可是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用部首檢字法卻沒有找到。你以為這兩個只是個例嗎?那你就錯了。
  • 筆畫最少的漢字不只有"一"「乙」,還有誰?筆畫最多的字又是啥?
    筆畫最少的漢字不只有"一"「乙」,還有誰?筆畫最多的字又是啥?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一」,或許會有機智的小夥伴想起來「乙」,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這個字讀 「líng」,用於數字中,多用於表示頁碼或年代。「〇」和「零」雖然都能表示「0」,但是用法不一樣。
  • 一批字的拼音改了?錯誤讀音「轉正」了?網友大喊:我不同意!教育部...
    的文章,稱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版,不少字詞注釋的漢語拼音已經發生變化。》第5版中,它的正確讀音是bài。   周到上海記者專門跑了趟書店,在2016年9月最新修訂的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裡,發現網上流傳的確實有真有假,有些字的讀音是在之前的版本就改了,有些到目前還沒改。
  • 沒有拼音的時代,漢字讀音如何傳承?
    漢字是方塊字,是音意行的結合體。但是也有可能簡化到今天,音,意,形完全不具備聯想性,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一個生字,既不了解他的意思,也不了解他的發音。不像英文,你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單詞,卻能夠勉強拼出他的讀音,因為英文字母組成有一定的音律規範性,掌握音標就可以在不懂意思的情況下讀出來。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中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國的漢字功底造詣非常高,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僅一詞多意,還經常有一字多音,不同的讀音就有不同的意思,因此生活中面對多音字我們難免會有讀錯的尷尬事件發生。曾經有一副對聯因為都是多音字組成,因此讀錯的人很多,而成了千古的經典名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聊幾個易讀錯的漢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 很多人都愛用這個字,卻可能連讀音和寫法都錯了
    在漢字圈,有一個字近幾年以驚人的速度躥紅,網友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或使用,流傳得相當之廣。2017年,它還是毫無爭議的年度熱詞之一。  這個字就是——懟。  「懟」究竟是讀三聲還是四聲,或者是個多音字?很容易就能搞清楚。  《現代漢語詞典》中「懟」的讀音只有一個,是四聲:duì。
  • 鴻鵠之志中鵠字讀音是從哪裡來的?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一位教授也公開發表意見說:「鴻鵠之志的『鵠』字古讀hao是可以的,不能算太錯。」看來,有必要好好掰扯一下「鴻鵠之志」中「鵠」字的讀音問題。字(詞)典中字的讀音是從哪裡來的?為了更好地了解「鴻鵠」中「鵠」字的讀音,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字音的來歷,即字音是從哪裡來的,或者說怎麼來的。
  • 我國生僻的5個漢字,雖說只有短短1筆,但你也不一定能正確讀出來
    對於那些筆畫較多的生僻字,大多數的人呢確實是虎比較地陌生,但是,倘若這漢字只有一筆,你又能否保證都能讀出來呢?今日我們便來看看這5個只有1筆的漢字,雖說筆畫確實是少得可憐,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不一定能讀得出來這些字的正確讀音。
  • 「拼音被改」引質疑,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原在本詩中讀「cui」,現改為「shua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曼且思教育乾貨:普通話測試遇到多音字怎麼讀?掌握這些規則
    普通話測試遇到多音字怎麼辦?曼且思教育相信很多考生在測試前都會冒出過這樣的疑問。多音字即一個字有兩個或多個讀音,按理來說讀哪個音都不為錯,但是普通話測試中除了單音節字詞認讀之外還有多音節詞語和短文朗讀等。在一定的語義語境中,每個字都有唯一一個正確的讀音。
  • 漢字拼音翻車現場:現在孩子的作業有多難?家長:我快成文盲了
    這個變化不是指教材的變更,內容的替換等等,而是在語文學習中,最樸素,最基本的三個內容。筆順、多音字和拼音字母的發音。1.筆順的變化經常會有家長跟我吐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他的筆畫順序寫起來那叫一個隨心所欲,比如大寫的「十」,他會先寫「豎」再寫「橫」,但是我總覺得是先寫「橫」;又如「火」字,他是先寫「人」字,再補上「點」和「撇」,暈死···」家長說總覺得自己印象中的筆順和娃寫的不同,那麼娃到底有沒有寫錯呢?
  • 「街」這個字原來的讀音是「gai」,為什麼現在變成「jie」了?
    在現代漢語裡,存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說「街道」的「街」字兒,其讀音是「jie」,但是很多地方的方言將其讀之為「gai」。類似的例子還有一個:抗戰期間,汪偽政權首腦汪精衛的錄音原聲中,汪精衛在宣稱為「東亞之解放而奮鬥」的時候,「解放」這個詞,被汪精衛讀作「gai 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