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萊特新片落戶網飛 動畫講述阿波羅登月故事

2020-12-05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作為著名導演,理察·林克萊特的新片備受關注。日前,他的最新作品《阿波羅10:太空時代歷險記》(Apollo 10 : A Space Age Adventure),落戶網飛,與之一同確定的還有影片的配音演員陣容。

據了解, 該片將會採用手繪動畫結合電腦動畫的方式來拍攝,喜劇演員傑克·布萊克、扎克瑞·萊維、喬什·維金斯等人都將會為影片配音。實際上,這並不是林克萊特第一次拍攝動畫片。此前,他曾經拍攝了頗具實驗感的《半夢半醒的人生》以及《盲區行者》。

影片的故事將會聚焦在美國1969年的登月計劃上,影片將有兩條主線,其一是激動人心的登月過程,其二則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展開,講述孩子眼中的登月計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目前,該片已經殺青,具體的上映時間暫未確定。

相關焦點

  • 網飛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首發預告與海報 講述現代版「嫦娥奔月...
    網飛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首發預告與海報 講述現代版「嫦娥奔月」故事loading 網飛動畫
  •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時間:2019.07.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一周內地新片:"星際迷航2"起航 動畫電影扎堆
    《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中文海報  時光網訊 本周(5月27日--6月2日)內地院線將有7部新片上映本周后期恰逢「六·一」兒童節,《魁拔Ⅱ》、《潛艇總動員3--彩虹寶藏》、《辛巴達歷險記2013》三部國產動畫電影扎堆上映。此外,前衛藝術家趙半狄執導的《讓熊貓飛》和歌手阿牛新片《結婚那件事》也將和觀眾見面。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登月第一人》《登月第一人》(2018),改編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聚焦傳奇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點講述他在1961-1969年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月者的過程,同時也展現出人類在這次史上最危險的宇宙探索徵途中所付出的難以想像的國家與個體犧牲
  • 阿波羅登月計劃,有發現外星人嗎?
    自「阿波羅」計劃開始啟動以後,人類就慢慢的拉近了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在從前科技還未成熟的時候,飛出地球這種事情,對於人類來說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到了後來,人類踏出了重大的一步,人類飛出了地球,踏上了月亮,但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就開始思考地球以外是不是也有和我們一樣的文明和智慧生物呢?
  • 阿波羅登月是偽造的
    自1969年11月美國宣布,美國的阿波羅成功登月後,世界各地的人們就存在許多質疑,其中也肯定包括中國人的質疑!可是前幾年中國科學院有那麼幾個人還在電視上信勢旦旦的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是真的。暫且先不管外國人是怎麼質疑的,外國人質疑的問題許多都是天文問題,太過高深,我也弄不明白,但我這些年來始終有一個問題未解開,那就是阿波羅登月後他是怎麼回到地球的?
  • 阿波羅18號:我們為什麼不登月
    我們為什麼不登月,這是電影《阿波羅18號》的宣傳口號.這部電影是由岡扎羅·洛佩茲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於2011年9月2日在美國上映。電影宣傳圖影片主要講述了本應被取消的阿波羅18號其實早在1974年聖誕節秘密進行登月計劃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造假?看看這些當年的高清登月照片就明白了
    魅力老照片(meililzp) ——每一張老照片,都在講述一段故事為了實現甘迺迪提出的登月目標,美國宇航局隨即制定了在人類進軍太空歷史中最著名的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在古希臘的神話中,阿波羅是一位掌管詩歌和音樂的太陽神,他曾用箭射死了巨蟒,給母親報仇雪恨。
  • 登月半世紀:從「倒立的月亮」到阿波羅十一號
    在這本書以繪本的形式,向讀者展現了關於月亮的神話、童話、科學,以及人類登月過程中的冒險故事。腓尼基人眼中的奇景——顛倒的月亮在《我與月亮》之中,講述了腓尼基人與「月亮顛倒了」的故事。在他臨死之前,對病友們說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話,引起軒然大波,讓世人重新關注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及其背後可能隱藏的秘密。按阿姆斯特朗的說法:奧爾德林和自己登月之後,他能夠明顯感到在月球表面的環形山的後面,有人一直在觀察關注一種生命體?
  • 阿波羅登月51周年!程式設計師還原阿波羅登月高清影像,效果震撼
    【新智元導讀】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一位YouTube名為DutchSteamMachine的程式設計師使用AI技術修復了阿波羅登月的原始影像,將登月鏡頭的像素從每秒12幀提升到每秒60幀,效果令人震撼。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
  • 四十年前父親給我買的一本科普讀物,詳細描述了阿波羅11號登月
    前幾年美國人自己出了一本書,名字叫《我們從未登上過月球》,作者引經據典地試圖證明上世紀1969年至1972年的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出版後引發很多人對阿波羅登月是否陰謀論展開激烈地討論。但NASA對這種觀點從來不做官方的反駁和解釋,我認為NASA是認為對登月的真實性不屑置辯。
  • 阿波羅登月騙局!(二)
    2002年《每日電訊報》發表了一個故事說,歐洲天文學家將使用望遠鏡觀察「阿波羅」登月著陸器的殘骸。根據這個故事,理察·威斯特博士說,他的團隊可以拍攝「阿波羅」登月現場的高清圖片。「馬庫斯·艾倫相信登月行動是一場騙局,他在故事中指出,沒有哪張月球上的金屬製品的圖片能說服他相信載人登月真實發生(艾倫相信機器人任務中將物體放置在了那裡)。
  • 《阿波羅11號》評測:一個震撼的紀錄片類型遊戲_遊俠VR
    曾經的阿波羅11號登月引發了太空科幻的浪潮,奠定了如今我們看到的大量太空遊戲基礎。人類這首次登月,可以說是歷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所以我們經常能夠在各種電視電影中看到相關信息。
  • 《登月第一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近期一部講述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電影備受關注,它就是——《登月第一人》,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米安·查澤雷。
  • 阿波羅登月51周年,程式設計師用DAIN技術還原阿波羅登月高清影像,效果...
    一位YouTube名為DutchSteamMachine的程式設計師使用AI技術修復了阿波羅登月的原始影像,將登月鏡頭的像素從每秒12幀提升到每秒60幀,效果令人震撼。 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他在月球上邁出的一步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步。
  • 美國阿波羅11號真的登月了嗎?各種質疑不斷,至今存疑
    美國NASA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是否真的登陸過月球?即使距阿波羅11號發射後幾十年的今天,至今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支持擁護者者和反對陰謀論者都能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去年12月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並取回1731顆月球深處巖石後,美國宇航局對月壤的渴求再次掀起了對阿波羅11號登月真實性的質疑。月球是人類在茫茫宇宙中除地球外認知程度最高的一顆星球,從古至今諸如嫦娥奔月等神話流傳不衰。不過探索宇宙的難度顯然超乎了人類的想像,冷戰時期美蘇都制定了宏偉的月球登陸計劃。
  • 阿波羅登月計劃-搜狐新聞
    ,又稱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這個計劃被命名為「阿波羅」,是因為古希臘的傳說中,這位太陽神駕駛著天馬拉的戰車踏過天際。阿波羅計劃中所使用的運載火箭被稱為「土星5號」,「土星」這個單詞,就是希臘神話中農神的名字。  柯斯林:「我會找找這隻兔子。」
  • 阿波羅登月計劃
    十天的任務中登月艙在地球軌道中正常運行,證明了其獨自飛行的能力並重新與指揮/服務艙對接。從這次任務開始,太空人們開始為太空飛行器命名;登月艙因其外形被稱作「蜘蛛」,而指令艙被運到航天中心時的塑料包裝使太空人們想到了「水果糖」(Gumdrop)。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阿波羅10號:飛到距離月球表面不足16公裡處第二次登月艙試驗是在月球上空進行的。阿波羅10號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正式彩排,太空人們測試了這次任務的各個方面,甚至首次從太空傳播中演示了月球艙入塢過程。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在遙五任務火箭轉運階段航天人打出「超越夢想飛,誓奪四連勝」標語,如今他們終於圓夢,長徵五號遙三、長徵五號B遙一、長徵五號遙四、長徵五號遙五4次發射完勝戰績扎紮實實地提升了中國航天進入太空的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