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完成最後1項最高難度任務,中國何時載人登月?答案揭曉

2021-01-09 騰訊網

嫦娥5號成功著陸

12月17日凌晨,嫦娥5號攜帶2公斤月球土壤成功返回地球,完成了中國的探月工程最後一項最高難度的任務。到此,中國在2004年制定的探月工程目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我國的載人登月是否會提上日程,儘早實現載人登月呢?

有觀察人士的看法是中國國未來十年大概率不會優先考慮載人登月,核心原因:中國十年內載人登月科學價值很低。當今中國無人探月技術已經滿足初步研究月球表面甚至更深層的地質和土壤,想更加深入的研究月球土壤,中國再派出嫦娥6,7,8等同類型飛船去「挖土」就能取得樣品。中國未來的載人登月不只是派人在月球上面踩個鞋印,插面五星紅旗,做這種政治意味濃厚甚至帶有冷戰色彩的短期探索秀;而是會長期駐紮研究月球,建立月球基地。

月球基地想像圖

美國載人登月毫無疑問是一次人類壯舉,但回歸到科研和實用層面,美國登月每次停留時間有限,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太空人無法在月球表面做更多的科學實驗和對深空進行觀察。幾次登月最大的成果是帶回幾百公斤月球土壤,讓美國科學家有充足的素材研究月亮表面,月球土壤還是美國政府最具分量的外交禮物,美國政府贈送月球土壤給各國,大大地長臉。

月球的科學和經濟價值都是極度豐富。科學價值,月球是最好的外太空探測場地,它沒有大氣層,非常方便觀察星空。在月球架設光學和射電望遠鏡可以極大擴大對宇宙的探測範圍。經濟價值,月球表面有豐富的氦3資源,能作為未來核聚變的主要資源,如果能有效提前氦3資源,突破可控核聚變的各個難點,未來人類漫長的時間內不用為能源發愁了。

月球基地想像圖

開發月球只能長期駐紮在月球,但是現在中國以及世界所有國家都沒有這個能力,在月球建立基地難點比載人登月難幾個數量級。月球基地的建設涉及建築模塊的運輸,在月球上面安全降落,最後如何在月球上面把建築模塊完成拼裝。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以十年為單位進行持續研究和實踐。

登月計劃基本完成以後,中國的太空計劃重心是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在2022年前後將完成首個空間站的建造,開始積累在太空試驗和生活的數據和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積累,中國或許再建一座更大的空間站容納更多太空人居住,為更加遙遠的未來在月球建設基地做準備。

什麼時候是中國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答案揭曉,有觀察人士做個猜測,那時中國應該在月球同步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建設兩個空間站,而且這兩個空間站已經有定期的飛船來往。首先中國使用常規化學能(就是現在的火箭引擎)火箭把月球基地模塊送上地球同步軌道空間站,再使用核動力或者其他非化學能動力的飛船送去月球空間站。最後,月球空間站精確指揮月球基地模塊準確降落在建設區,同時指揮月球表面的機器人組裝基地。基地建設完成,就可以實施載人登月了。

未來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中國或許未能完成月球建設基地,但是中國對月球的研究是不會停下,不斷有著陸器探索月球。或許當中國準備開始建設月球基地時,已經數十臺「月兔」月球車已經跑遍整個月球,數十次月球「挖土」送回上百公斤月球土壤。(翼騎兵)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長徵5號遙五火箭已經運往海南文昌,這次太空任務是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是2020年中國航天的一場重頭戲。任務:取2000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中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月球採樣返回」,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縮小版的全程預演,是對載人登月全程技術的一次全程驗證。
  • 嫦娥5號之後,我國載人登月階段開啟
    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舉行,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同時,後續國家將繼續執行嫦娥6號、嫦娥7號和嫦娥8號等任務。在以嫦娥5號為標誌的探月工程中,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完成無人探月後,該工程將開始載人登月階段,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的啟用,新一代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的研製,都預示著我國載人登月將不再遙遠。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2007年10月,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乘坐「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升空,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全球第5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天地往返使我國成為全球第3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嫦娥一號成功部署使我國成為全球第4個具備獨立探月能力的國家,它們分別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三座裡程碑,而上個月成功實施的嫦娥五號任務則是第四座裡程碑。
  • 我國為什麼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和載人登月有什麼關係
    在探月工程上,我國的探月成績可謂是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斬獲國際大獎,為我國月球探索和載人登月奠定了非常結實的基礎。嫦娥奔月成績在月球探索,我嫦娥系列探測器也是非常厲害,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攜帶玉兔二號巡視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而無人月球探測又分為『繞、落、回』三步完成,即繞月飛行,著陸勘探,採樣返回,其中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因此嫦娥五號採用一種類似『打水漂』的方式進入大氣層,先利用大氣層的升力彈射出去,減速後再度進入大氣層。其實早在 2014 年,嫦娥 5 號 T1 試驗器首次試驗『打水漂』再入軌道,還拍下了一張拍地月合影的照片。
  • 嫦娥四號月背大捷,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有人問:何時載人登月?
    另一個好消息就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在1月3日完成了月背著陸,這不僅是我國的首次,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著陸之後,好消息更是一個接著一個,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人類歷史上首個腳印、月背首張全景環拍照片、兩器互拍、月球種菜,每項工作都開展的有條有理。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即繞月飛行,著陸勘探,採樣返回,其中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5 號 T1 試驗器首次試驗「打水漂」再入軌道,還拍下了一張拍地月合影的照片。
  •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正面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中國何時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今天(1月14日)回應:目前在研究當中,還未到決策階段。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天(1月14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表示,關於載人登月,中國正在組織科學家抓緊研究。目前在研究當中,還未到決策階段。
  • 嫦娥5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11月24日凌晨,載著嫦娥5號的長徵遙五運載火箭順利發射,並在預定的時間內進入了運行軌道。此次的嫦娥5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相比於前幾次的嫦娥月球探測器,在接連完成了環繞月球飛行、在月面軟著陸、月球車在月球表面行駛等任務後,嫦娥5號要從月球帶回土壤樣本,難度之高可以想像。
  • 你還在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嗎?嫦娥5號或許已經給出答案
    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歷時11年,前前後後共有超過30萬人參與進來,耗資255億美元,完成了人類劃時代的壯舉,把人類的足跡印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上。(阿波羅11號太空人奧爾德林的腳印)阿波羅計劃是1961年開始到1972年結束,僅僅11年就完成了這個載入史冊的壯舉,當然也是迄今為止爭議最大的航天探測項目。因為很多人都不太相信美國真的完成了載人登月,即使現在來做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我國迄今最難航天任務:為載人登月預演
    在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在本月下旬擇機選擇發射。而且垂直轉運表明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點火發射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嫦娥五號發射在即,並將在今天(23日)下午18時進行《陪你追嫦娥》的直播。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中國最近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完成首次月背軟著陸,此前任何航天國家都沒有完成過。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最後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的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按照1比8萬的比例全部列印拼接起來,圖片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  7米解析度到底意味著什麼?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所長童慶禧打了個比方,如果說嫦娥一號只能發現機場、港口,嫦娥二號就可以發現機場上的飛機和港口裡的輪船。
  • 載人登月還需邁過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等三道難關
    據悉,未來執行首次月球採樣返回的嫦娥五號,其體重將是嫦娥三號的數倍之上,沒有推力更大的火箭,任務將無法完成。  很顯然,現有長徵火箭的運載能力,滿足不了未來載人登月的需要。  值得欣喜的是,中國航天人未雨綢繆,這一步走在了前面——  在珠海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出了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的模型。
  •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航天局:先搞技術攻關再論證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航天局:先搞技術攻關再論證2020-12-18 11:15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成功,國內的無人探月計劃已經完成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
  • 消息稱中國將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停止研發嫦娥五號
    「嫦娥三號」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此次,「嫦娥三號」將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 2007年10月,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乘坐「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升空,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
  • 倒計時開啟,嫦娥五號待發,為何說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預演?
    官方對嫦娥五號發射的說明中,用了一句話,叫做「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天最複雜,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次任務」。的確,此次嫦娥五號與前四次嫦娥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登陸器需要攜帶月球土壤返回,這也是我國首次執行此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