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鈦金屬高精度產品。新華社圖片
在讓人們感嘆科技發展速度之快同時 3D列印技術也存在安全及監管隱患
看似離普通人生活遙不可及的3D列印技術,近日卻在網絡上引發前所未有的親切感。日前,童話大王鄭淵潔的82歲老父,將家裡能列印出機器人玩具的3D印表機稱作「三弟」,並感嘆科技發展速度之快。
而實際上,它的「功力」可不止這點,南沙新引進的3D印表機,甚至能列印出假牙、人工骨骼等「高檔」玩意兒。
前日,童話大王鄭淵潔82歲的父親,安享四世同堂的@鄭洪升的微博引發熱議。當天正是鄭洪升孫子鄭亞旗的30歲生日,他向爺爺展示了自己的家用3D印表機。在發布的微博照片中,這臺處於作業中的3D印表機散發藍光,整體形狀好比一個空的大木箱。
看完3D印表機工作後,鄭洪升感嘆說,「非常神奇。我手裡拿的這個機器人玩具,就是我身邊的這臺三弟印表機列印出來的。我無法理解這件事,但我相信這是事實。用淵潔的話說,童話都不敢這麼寫。」
昨日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微博上說,「老爸,不是三弟啦,是我讓@鄭亞旗給我列印一顆義齒,我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戴三D假牙的人,大家祝我成功吧。列印已經開始。」
據本報記者了解,鄭亞旗的3D印表機是一臺桌上級別的3D印表機。這一級別主要是面對個人家用、教室教學用的。連接電腦,插上SD卡就可以將設計圖紙變成實物,價格從6000元到30000元不等。能列印的物品主要是模型。
科普:3D列印與普通印表機原理相近
3D列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它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產品的研製周期,提高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燈罩、身體器官、珠寶、根據球員腳型定製的足球靴、賽車零件、固態電池以及為個人定製的手機、小提琴等都可以用該技術製造出來。
3D印表機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即一種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裝置。它與普通印表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印表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後,通過電腦控制把「列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擔憂:有人打出可避安檢的「塑料手槍」
紐約眾議員史蒂夫·伊斯瑞爾認為,「如果犯罪分子可以在家列印塑料槍械,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帶著槍械穿過金屬探測器,那麼安全檢查站、背景審查和槍枝管理規定將形同虛設。」他指出,「當我幾個月前開始談論塑料槍械問題時,我被告知塑料槍械是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東西。可是現在這種技術已經得到證明,我們現在需要採取行動以將禁令擴大到塑料槍械。」
另外,一個自稱「Ray」的德國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高科技漏洞——列印手銬鑰匙。因為手銬不像大門上的鎖,它的鑰匙並不是因鎖而異的,所以,它們的安全性都依賴於手銬生產商限制其鑰匙的商業銷售。因此,只要得到一把手銬鑰匙,並為鑰匙創建了全尺寸的三維電腦模型,就可以很容易用雷射切割器和三維印表機複製鑰匙。
可以預見,隨著開源軟體、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3D列印技術在帶來工業革命的變革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大的隱患。除了道德約束,行業監管和法律法規也要跟得上。
相關:
南沙引進3D印表機
列印假體可植入人體
「3D列印能滿足個性定造,在醫學植入體領域的發展前景無可限量。」李子夫博士站在3D列印實驗室中,向記者展示他指間一個色澤烏潤、紋路細緻的1.2釐米高仿牙根。這個假體由純鈦3D列印製成,這臺能列印金屬的3D印表機在今年4月由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引進到它位於南沙的精密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內引進的第一臺德國精密金屬3D印表機。
李子夫告訴記者,牙根的原型來自於某口腔醫院的病人牙根,形狀大小分毫不差。3D印表機引進不久,李子夫從研究夥伴中取得這位病人牙根的CT掃描報告,獲取其各項數據——CT斷層掃描的過程,像是把牙根「切」成無數薄片;並把CT數據3D印表機,一層層列印出薄片,「鋪」出牙根模型。
李子夫從謝菲爾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相關的開發。他表示,金屬3D列印不僅能應用仿牙根、人工牙冠等牙科植入物,還能直接列印髖關節、膝關節、頭骨蓋缺損等人工骨骼。這種人工骨骼擁有與真實骨骼內部相仿的多孔結構,且能快速地製造出高度吻合病人需求的植入體。使用金屬3D列印的人工骨骼能更好地與骨骼周圍組織融合,縮短手術周期、加速病患痊癒。
目前,以仿牙根為主的人體植入物研究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不過,專家也表示,3D列印難以取代傳統生產。比如汽車生產,由於零部件太多,靠列印耗時將大大增加。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