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蜻蜓百餘年後重現法國

2020-12-05 搜狐網

  新華網巴黎10月19日電(記者李學梅)法國昆蟲與環境保護機構19日說,在法國消失了近133年的一種珍稀蜻蜓在汝拉山一帶重新出現。

  該機構項目負責人帕斯卡爾杜邦當天對媒體說,從1876年起,這種名為「女神」的蜻蜓就再也沒在法國出現過。

不過今年7月,一名植物學家和一名昆蟲學家在法國薩瓦省的汝拉山區探險時,又重新發現了它的蹤跡。

  昆蟲與環境保護機構當天發表公報說,「女神」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瀕危物種名單上榜上有名,昆蟲學家將展開進一步研究,以揭開其在法國再現的奧秘。

  「女神」是目前歐洲體積最小的蜻蜓,身長2.5釐米左右,身體呈金屬綠色,腹部為藍色,目前只見於德國和塞爾維亞,瑞士也於近期發現了它的行蹤。

相關焦點

  • 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 消失百年後重現成都青城山
    晨間在山林之巔曬太陽,近午到溝渠之畔飲露水,天熱則鑽入樹林納涼……五月來臨,一種「嬌氣」的蝴蝶開始進入觀察季,而這種號稱「中國蝶類象徵」的蝴蝶,上一次在成都的採集記錄,已是百餘年前的事了。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原華西崑蟲博物館)經過調查,發現曾經於青城山地區記錄過的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由於地震造成的生態環境改變,最近又重返了這一地區。
  • 珍稀動物雲貓30餘年後重現雲南
    新華網昆明3月6日電(記者吉哲鵬)6日,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與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聯合發布,在雙方聯合開展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活動中,架設在該保護區騰衝管理分局大塘管理站的一臺紅外相機於2014年10月7日、11月11日兩次拍到照片的貓科動物,經多位專家鑑定為雲貓。
  • 【中國新聞網】《中國蜻蜓大圖鑑》昆明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
    【中國新聞網】《中國蜻蜓大圖鑑》昆明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2019-05-23 中國新聞網 胡遠航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蜻蜓大圖鑑》包含一份最新最全面的中國蜻蜓名錄,由多位國際蜻蜓專家參與釐定,包括中國蜻蜓共983種及其異名,是對中國蜻蜓的全面總結。  此外,《中國蜻蜓大圖鑑》共選用了彩色圖片3500餘幅,從最佳角度展現了蜻蜓迷人絢麗的原色生態,許多珍稀物種的生態影像都是通過此書首次公開。
  • 《中國蜻蜓大圖鑑》昆明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中國蜻蜓大圖鑑》昆明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2019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5月22日電 (記者 胡遠航)22日,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重慶大學出版社在昆明聯合發布《中國蜻蜓大圖鑑》。該書是世界最大蜻蜓專著,同時也是全球蜻蜓目文獻收錄物種最多的一本彩色圖鑑。  蜻蜓是公眾熟知的昆蟲,全世界已知蜻蜓種類超過5000種。
  • 《中國蜻蜓大圖鑑》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攝  22日,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重慶大學出版社在昆明聯合發布《中國蜻蜓大圖鑑》。該書是世界最大蜻蜓專著,同時也是全球蜻蜓目文獻收錄物種最多的一本彩色圖鑑。  蜻蜓是公眾熟知的昆蟲,全世界已知蜻蜓種類超過5000種。中國是世界重要的蜻蜓資源國,已發現980餘種,堪稱世界之最,其中大量特有和瀕危物種,具有極高的保育價值。
  • 中國最大蜻蜓你見過嗎?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  越中巨齒蛉是現今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普洱景東彝族自治縣,2014年在成都青城山有發現記錄。  2016年6月,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收到一份金氏世界紀錄證書,上面寫著「最大水生昆蟲(有翅亞綱)是一種魚蛉(越中巨齒蛉),它有一個21.6釐米的翼展」。
  • 中國最大的蜻蜓你見過嗎? 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
  • 白頭䴉鸛消失50年後"重現江湖"
    白頭䴉鸛消失50年後"重現江湖"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6-17 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這種鳥類在中國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了。
  • 法國門將比賽中表演「生吃蜻蜓」
    法國門將比賽中表演「生吃蜻蜓」 鳳凰體育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晚,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淘汰賽1/4決賽首戰,烏拉圭vs法國。
  • 世界級寬尾鳳蝶消失百年後重現四川省青城山
    晨間在山林之巔曬太陽,近午到溝渠之畔飲露水,天熱則鑽入樹林納涼……五月來臨,一種「嬌氣」的蝴蝶開始進入觀察季,而這種號稱「中國蝶類象徵」的蝴蝶,上一次在成都的採集記錄,已是百餘年前的事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原華西崑蟲博物館)經過調查,發現曾經於青城山地區記錄過的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由於地震造成的生態環境改變,最近又重返了這一地區。
  • 法國門將世界盃比賽中誤吞蜻蜓!人吃下一隻蜻蜓,後果會怎樣?
    7月6日,俄羅斯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法國對陣烏拉圭時,一隻蜻蜓跑來攪局。它非常「熱情」地朝法國隊門將的嘴裡飛了去……那位叫洛裡的門將當即表示:我正比賽呢,沒時間和你「甜蜜蜜」!於是……這位浪漫的「法國紳士」狠狠地拒絕了「蜻蜓女士」的熱情……看來這屆世界盃還真是有名啊,連昆蟲界都派來了代表!但是筆者暗想,人如果吃下一隻蜻蜓,後果會怎樣?會出現不適的狀況,進而影響比賽嗎?
  • 小時候到處都是的蜻蜓,現在到哪裡去了?
    中國目前僅有的兩位蜻蜓博士之一、擁有 1500 餘種世界範圍內蜻蜓標本和上萬份藏品、曾在湖北神農架新發現 3 個古老的大型珍稀蜻蜓種的中科院水生所博士後張浩淼博士曾這樣告訴記者:蜻蜓在城市中的絕跡是一種世界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蜻蜓的棲息地消失了,蜻蜓是一種水生昆蟲,它的幼年是生活在水裡的,城市建設導致城市裡的很多池塘、湖泊、溪流消失,棲息地被破壞了,沒有適合生活的水環境,蜻蜓自然就沒有了
  • 法國硬漢世界盃賽場誤食蜻蜓 讓人想起曾吃到鳥屎的他|gif
    北京時間7月6日晚間22點,2018年世界盃1/4決賽,烏拉圭對陣法國。缺少卡瓦尼的烏拉圭,能否考驗法國隊隊長、門將洛裡?令人意外的是,率先「考驗」洛裡的,不是蘇亞雷斯、斯圖亞尼,而是一隻蜻蜓,直接往洛裡嘴裡飛!這有趣的一幕,發生在比賽第17分鐘。
  • 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在懷遠「重現江湖」 填補我省生態版圖...
    據淮河晨刊消息 3月1日上午,記者在懷遠縣一處農田裡,拍攝到一隻正在覓食的大鳥,經過上網比對,確認這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這隻大鴇身高近1米,頭頸灰色,背羽棕黃色,帶黑白相間的橫紋。
  • 世界盃法國門將吃蜻蜓,據說是奪冠的象徵,中國隊得吃啥才成啊
    許多許多年後,俄羅斯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法國對陣烏拉圭,又發生了一起動物帶來的「慘劇」。,一隻蜻蜓也飛不進去。比賽中,一隻蜻蜓飛進了洛裡的嘴中,這哥們兒嚇一跳,條件反射的往外撲……往外吐。是有吃蜻蜓的,不過得油炸一下,沒這麼生吃的。
  • 法國門神生吞一隻路過蜻蜓 俄羅斯球場上能吃的昆蟲真多
    在7月6日進行的俄羅斯世界盃1/4決賽,法國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中洛裡把手的法國大門時,全場受到的威脅並不多,甚至惹來一隻蜻蜓來陪他打發時間。在比賽進行到第17分鐘時,洛裡正在聚精會神地觀察場上的形勢,不料一隻調皮的蜻蜓飛進了法國門神的嘴裡,洛裡嫌棄地搖了搖頭,迅速地吐出蟲子,恢復了自己往日的鎮靜。
  • 全球收錄蜻蜓數量最多!《中國蜻蜓大圖鑑》近期正式出版
    《中國蜻蜓大圖鑑》經過近十年的籌備,於2019年3月正式出版。該書是世界最大蜻蜓專著,同時也是是全球蜻蜓目文獻收錄物種最多的一本彩色圖鑑。內容包括「蜻蜓概述」和「中國蜻蜓圖鑑」兩大部分,覆蓋了蜻蜓的形態學、生物學和分類學等多方面知識,是對中國蜻蜓的一次系統性總結。每個物種配有簡潔而精準的概括性描述,結合生態照片和必要的分類特徵圖像,為讀者提供了最簡單快速的鑑定方法。
  • 法國門將比賽中「吃」蜻蜓被直播 網友:中國花露水和蚊帳了解一下
    北京時間7月6日22時,俄羅斯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中法國對陣烏拉圭的比賽開賽。在球賽中,法國門將因「吃」蜻蜓的畫面被直播火了一把,引發網絡熱議。這位名為洛裡的法國門將被網友封為「法國的蜻蜓隊長」。英格蘭球員受蚊蟲困擾讓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2014年範加爾首秀,結果卻被曼聯球星阿什利·揚成功搶鏡,原因是比賽時白色不明物體(鳥屎)突然從天而降,不偏不倚砸進阿什利·揚的嘴裡,不巧的是,當時阿什利·揚還在繼續說話,甚至將鳥屎繼續在嘴裡嚼了幾下......
  • 春季到上虞海塗來看鳥百餘種珍稀鳥類在這裡「加油」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上虞海塗地處錢塘江南岸,是目前整個杭州灣地區僅存的一片溼地,也是往返於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候鳥們停歇、覓食的重要中轉「加油站」,每年約有百餘種珍稀鳥類相繼匯聚於此。2015年10月,還出現了被世界鳥類紅色保護名錄列入極危物種的勺嘴鷸。這片鳥類樂園吸引了一大批紹興的愛鳥人士,他們每年都來海塗和遠道而來的候鳥「相會」,用心拍下它們的身影,並自發組織上虞區野鳥保護者協會默默守護著它們。
  • 一種神秘昆蟲,形似龍蝦的竹節蟲,一度被認為已滅絕80年後重現
    竹節蟲在全世界約有2200餘種,大多數的竹節蟲都像樹枝,但其中有一種形似龍蝦的竹節蟲——豪勳爵島竹節蟲,被認為是最神秘的昆蟲之一,一度被認為已滅絕80年後重現世間。是因為這種昆蟲數量非常稀有,豪勳爵島竹節蟲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大型竹節蟲,在1930年一度被視為已滅絕,2001年才在波爾斯金字塔重新發現其種群,直接現在數量也不多,至2006年數量才50隻左右,豪勳爵島竹節蟲一度被認為已滅絕又被重新發現,是一種珍稀的物種。在昆蟲中,竹節蟲繁殖能力也比較強,豪勳爵島竹節蟲為什麼會一度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