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將依法追究造成海洋環境汙染者責任

2020-11-25 搜狐網

  人民網大連7月20日電 7月16日18時10分,大連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條輸油管道發生爆炸起火,造成一儲區可以容納10萬立方米原油的儲油罐被完全燒毀,附近的儲油罐出現了嚴重的垮塌和變形,十幾條輸油管線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期高溫炙烤,也發生扭曲變形,輸油管內部分原油流入大海,造成汙染。

  7月19日10時,大連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大連市政府秘書長徐國臣介紹說,到昨天大火已經完全被撲滅,隨著緊張局勢的緩解,問責問題已經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參加發布會的市海洋漁業局副局長欒玉瑄說,他們已經在對海洋汙染進行取樣檢測,同時會同其它治汙部門,統計包括原油洩漏量、預計損失金額在內的一系列數據。

  此前,各類媒體所說的事故源頭是在一條賴比瑞亞籍的30萬噸油輪向碼頭送油的過程中發生的。但相關人士說,關於事故的責任認定,目前已成立了包括國家到省一級的調查組,在調查組正式發布結論之前,目前還無法就具體的責任進行認定,但是他們表示,一定會依法追究對海洋環境造成汙染者的責任。

  另據了解,遼寧省已經於7月18日成立由多個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開始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家安全監督局的有關規定,遼寧省三級檢察機關的相關工作人員已介入事故的調查。當日,在大連新港火災事故現場,大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孫本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省裡組織的火災事故調查組已於今日上午開始對失火原因展開全面調查。」預計初步的調查結果可在兩周時間內做出,但更詳細、具體的失火原因可能會在稍後才能出結果。雖然最終的結論還要經過調查分析後才能做出,但是事故撲救過程中暴露出的諸多隱患已經敲響警鐘。

  事發當日,一艘外籍油輪正在港內卸油,卸油中途便發生了爆炸事故並引發起火。因此,這艘外輪自然也就成了調查的重點。「這艘外輪目前被扣押在大連港內,由省安監局、公安廳、公安消防總隊、監察局、總工會等部門工作人員與專家組成的火災事故聯合調查組已經登上這艘外輪,進行現場調查。」此外,孫本強介紹說,「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保稅區油庫當天值班的七八名工作人員也是調查對象之一,調查組也啟動了對這幾名工作人員的調查程序。」據了解,一共有4家企業被確定為調查對象,對這4家企業的調查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預計初步的調查結果會在兩周內做出,但這可能只是一個初步結果,更準確、詳細的失火原因,也許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會在稍晚時間才能得出結論。」

  在對火災事故原因進行全面調查的同時,安監部門還牽頭成立了一支安全評估小組,對大連新港內所有罐區進行全面的安全評估工作。「這支工作小組主要由高校的相關專家組成,其任務是對火場中心區的罐體,以及周邊企業進行深入徹底的安全評估。」孫本強說,「特別是對那些有可能受到損傷的罐體,我們已經聘請了有資質的部門對其進行檢驗,以防發生二次破壞。」

  孫本強還表示,這次火災之所以引起如此高度的關注,很大一個原因是大連新港內的情況特殊,石油化工企業十分密集。因此,孫本強透露,「未來不排除會對這一地區實行全封閉式的管理,以此來更好地保障這一地區的安全。」同時,孫本強還表示,「這次火災事故,對大連新港這一地區的應急體制、消防裝備也是一次重大考驗。從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這個地區在應急體制和消防裝備上存在的薄弱與不足,需要今後想辦法逐步解決。通過這次火災事故,要舉一反三,對全市各生產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徹底消除隱患。」(王金海、張世安)

(責任編輯:張勇)

相關焦點

  • 康菲溢油案有望促海洋環境汙染事故處罰加重
    2016-08-29 18:03:21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崔靜 李惠子   針對康菲溢油案暴露的海洋環境汙染處罰上限過輕的問題
  •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出灣長制、海岸線退縮制、海上環衛工作機制等新舉措8月25日,記者從大連市人大常委會獲悉,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批准,《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海洋環境汙染案件的舉證責任問題:最高法院最新指導案例之初步分析
    眾所周知,環境汙染案件問題,尤其是海洋環境汙染案件,舉證責任的分配可能是案件走勢的一個關鍵點。仔細研讀第127號指導案例相關內容可見,該案和最高院之前有關案例裁判思路似乎有些細微的差別。而鑑於環境汙染侵權的複雜性和實體公正性的考慮,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環境汙染侵權訴訟上都採用舉證倒置原則,我國亦如此。對此,《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2)》第4條規定: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三)因環境汙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
  • 浙江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17年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浙江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並於2017年12月24日將督察發現的11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我省,要求依法依規調查處理。  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的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堅決有力抓好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
  • 海洋環境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在全球環境逐漸惡化的今天,海洋以其71%的面積,在其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對於我國來講,近海漁業資源的不斷減少等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海洋汙染造成的。因此,在海洋經濟不斷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的同時,海洋環境汙染問題解決也迫在眉睫。
  • 海洋局:溢油事件對環境造成汙染損害 已立案調查
    國家海洋局昨日通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初步調查顯示,本次溢油汙染主要集中在該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為840平方公裡,單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積158平方公裡。作業者康菲公司負全責。溢油已基本被控制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司長李曉明說,此次溢油事件涉及的是蓬萊19-3油田的B平臺和C平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上汙染損害責任糾紛案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上汙染損害責任糾紛案 2017-04-28 23:38:46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 遼寧公開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1月13日,遼寧省委、省政府發布通報,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渤海生態保護修復專項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 遼寧通報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遼寧通報6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2021-01-13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條例》是在國務院生態環境機構改革,即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劃歸生態環境部後,制定並出臺的第一部海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全面規範了大連行政區域內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在強化大連市海洋環境監督管理,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法治保障和統領作用。
  • 長沙出臺較大環境問題責任追究辦法 5種情形將嚴厲問責
    原標題:   長沙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長沙市較大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明確環境問責5種情形和問責對象,對落實環境保護責任過程中不履職、不當履職、違法履職,導致較嚴重後果和惡劣影響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 加大對汙染海洋環境行為處罰力度 讓汙染企業賠得心疼
    「修正案草案對環境保護劃了紅線,對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的追責,我們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堅決依法執行。」穆範敏對於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有著很大期待。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近日對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進行分組審議。
  •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推出灣長制、海岸線退縮制、海上...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推出灣長制、海岸線退縮制、海上環衛工作機制等新舉措 2020-08-26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談最新環境侵權司法解釋:合法排汙造成損害也應承擔責任
    孫佑海:《解釋》第一條規定的實質,是合法排汙是否承擔環境汙染侵權責任的問題。實踐中對於合法排汙是否承擔環境汙染侵權責任,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過去有的法律將「違法性」作為環境汙染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因此應當堅持。
  • 英語分類詞彙:環境汙染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英語分類詞彙:環境汙染 2004-10-29 08:38 來源:chinadaily.com 作者:
  • 濱城區:擅自製作並懸掛「明廚亮灶」標識 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取得該「明廚亮灶」標識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擅自製作、懸掛相同或近似的標識牌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且標有「市場監督局監製」字樣涉嫌冒用政府部門名義,屬於違法行為,據此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該「明廚亮灶」標識涉及我們每個「明廚亮灶」示範單位的榮耀,請大家共同珍惜、維護該份榮譽。
  • 大連海洋大學2018考研參考書目
    》 汪靜 大連出版社 2001 年   624細胞生物實驗方法與技能   《細胞生物實驗指導教程》 王金髮、何炎明 科學出版社 2004年   625普通化學實驗方法與技能   《普通化學實驗》(第三版) 浙江大學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   626環境生態學   《環境生態學》劉樹華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 談談海洋汙染損害賠償的訴訟主體
    、防治汙染的規定,汙染環境的,應當依法承當民事責任。儘管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11條規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汙染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國家規定繳納排汙費,即認定這種排汙為「合法」排汙,但若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損害,同樣要承當賠償責任,這樣所應確定的義務主體,就應當是向海洋排汙者。
  • 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海口檢察機關發揮檢察監督職能,讓海上非法傾廢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本報記者 金昌波 通訊員 吳智遠近日,海南省首例海洋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海南中匯疏浚工程有限公司、陳鍶、海口瀏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連帶賠償環境汙染損害
  • 《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元旦起正式施行
    大連作為三面環海的城市,海洋優勢得天獨厚。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連市委、市政府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主動作為、大力推動,明確提出從陸源汙染治理、海域汙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海洋風險防控四個方面系統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