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實戰!海軍特色醫學中心野外駐訓戰味濃

2020-12-0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海軍新聞微信公眾號

軍旗獵獵,戰鼓催徵。近日,海軍特色醫學中心針對實戰化海戰傷醫療救治任務,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機動衛勤和應急支援力量演練,通過優化組織指揮,將野戰醫療隊、艦艇編隊救護所醫療隊和潛水醫學專家組等隊伍進行合編合練,提高模塊化保障效能,全面提升衛勤綜合保障能力。

據了解,野戰機動衛勤和應急支援力量主要用於戰時對傷病員的救治、核輻射擴散監測、潛水艇員和水下作業人員的潛水疾病現場救治的醫學保障和技術支持,平時也可用於自然災害救援和應對突發事件時對傷病員的搶救治療,具有機動快、展開快、功能全、信息化程度高等特點。

筆者看到,硝煙瀰漫的環境下,官兵們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忙中有序,忙而不亂,各保障模塊按照任務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作業。為了激勵官兵戰鬥精神,提振士氣,他們還採取張貼戰鬥口號、開展「精武之星」評比、篝火晚會等活動,確保把戰地強軍文化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

演練期間,他們還組織開展拉練行軍,長達20公裡的路途,領導幹部始終走在前,以上率下,以實際行動感召官兵強化備戰打仗思想、向實戰化聚焦。

據悉,此次練兵活動通過實戰實訓、聯戰聯訓、按綱施訓從嚴治訓,強化官兵野戰救護思維,全面夯實戰時衛勤保障基礎,參訓隊員們不怕苦累,敢闖敢試,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用滿腔熱血譜寫了擔當新篇,用最高標準提升了中心衛勤綜合保障能力。

來源:海軍新聞

相關焦點

  • 藍光地產大投資體系「刀鋒訓戰營」一期圓滿落幕
    為了夯實業務基礎、打造一流投資團隊,藍光地產金融集團投資發展中心與藍光培訓學院聯手,面對整個投資體系,打造了「刀鋒訓戰營」系列培訓。針對大投資體系、專業崗及管理崗分類設置「純鈞營」、「幹將營」及「軒轅營」,建立系統性培訓機制。「純鈞營」針對大投資體系所有人員,「幹將營」針對大投資體系P崗專業技術人員,「軒轅營」針對M崗管理人員。
  • 海軍醫學研究所:課題立項聽取基層官兵意見
    海軍醫學研究所聚焦戰場需求攻關課題立項聽取基層官兵意見近日,海軍醫學研究所邀請一線作戰部隊官兵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論證會,其中2項課題因基層官兵認為與戰鬥力建設聯繫不緊密近日,海軍醫學研究所邀請一線作戰部隊官兵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論證會,其中2項課題因基層官兵認為與戰鬥力建設聯繫不緊密,被當場決定不予立項。該所領導介紹說,課題立項聽取基層部隊意見已是常態,目的是從源頭上保證課題與戰鬥力建設對接,緊盯戰場需求開展科研攻關。在課題申報上,該所實行課題組、研究室和所學術委員會三級把關,邀請一線部隊官兵代表參加開題論證、總體技術方案評審等關鍵環節。
  • 美國海軍陸戰隊實戰演習,全息瞄準鏡裝在護木左側,這是什麼操作?
    11月初,美國海軍陸戰隊第8團第2營的士兵在斯圖爾特堡陸軍基地進行了實戰演習這座基地位於喬治亞州,是密西西比河以東規模最大的軍事基地,擁有大片自然地貌,非常適合士兵在這裡展開野外演習。
  •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技術研究所助推我軍實戰化戰救能力躍升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技術研究所助推我軍實戰化戰救能力躍升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劉健 孫興維責任編輯:楊一楠2018-02-05 03:08>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技術研究所聚焦打仗搞科研
  • 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在海軍總醫院掛牌成立
    ,這是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劍寧教授介紹,研究所成立後,將以神經外科現有人員技術條件為依託,在深化原來臨床特色技術研究的基礎上,以神經外科為龍頭,重點圍繞顱腦海戰傷救治、腦腫瘤顯微神經外科手術、介入放射神經外科治療、內鏡神經外科、脊柱脊髓疾病治療等專業方向開展科研及成果轉化工作,加快計算機遙操作腦部手術系統等新技術的研製應用步伐,更好地造福廣大患者。
  • 構建具有鮮明海軍特色的「藍軍」
    為部隊提供訓練「假想敵」,開展近似實戰的對抗性訓練,是提高部隊作戰能力的有效方法。海上「藍軍」建設,應當緊貼海上作戰實際,遵循作戰訓練規律,滿足部隊急需,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海軍特色的「藍軍」建設發展路子。海上「藍軍」應當體現海戰場特點。
  • 副軍級海軍大校何永明擔任解放軍駐海南某部政委
    副軍級海軍大校何永明擔任解放軍駐海南某部政委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7-04-11 21:16 來源:澎湃新聞
  • 走進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硝煙」瀰漫的「搖籃」
    從遼東半島蕩槳至山東半島,往返270餘海裡,學員只帶淡水和食品,白天在烈日下划動船槳、搏風擊浪,還要進行編隊、求生、救險等近20個科目的訓練;晚上,露宿荒島孤礁、野外生存。2014年,大連艦艇學院帆船隊再次徵戰義大利國際帆船賽,一舉擊敗歐美傳統帆船強隊,奪得了3項冠軍。
  •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技術提供「中國經驗」
    日前,河北70歲直腸癌患者王阿姨,在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原火箭軍總醫院)肛腸外科成功接受超低位極限保肛手術,不僅將腫瘤完整切除,而且還保留了肛門功能。而在此前,王阿姨因腫瘤距離肛緣僅2.0釐米,位置十分險要,輾轉多家大醫院都需要切除肛門,讓她無法接受。
  • 太和醫院女性健康科學中心郭廣玲: 聚焦功能醫學引領醫學領域新思維
    她是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院訪問學者,多次到韓國、日本等地抗衰老醫學中心進行學術交流。她有中國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功能醫學專委會常委、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生育能力保護與保存專委會常委等頭銜,她就是太和醫院女性健康科學中心主任、太和醫院抗衰老醫學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郭廣玲。聚焦功能醫學探索別樣的治癒之路2020年7月8日,太和醫院抗衰老醫學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聚焦氫分子醫學,展望科研未來 2019國際氫分子醫學高峰論壇
    本次論壇由深圳大學醫學院何前軍教授擔任主席,第二軍醫大學海軍醫學系孫學軍教授擔任副主席,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曹義海院士、深圳大學的倪嘉纘院士、武漢理工大學的張聯盟院士擔任大會顧問深圳坪山區科創局科創中心主任劉軻先生、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處長陸躍全先生、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理事寧淳先生、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會長史安利女士、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科協主席蔣宇揚先生、深圳市科創委邱萱女士、深圳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區域經濟與對外開放組組長張金生先生、國家高端智庫王國文教授、暨南大學薛巍教授、武漢工程大學黃志良教授、武漢工程大學陳常連教授、武漢理工大學的陳麗華教授、武漢理工大學的羅國強教授
  • 海軍三大艦隊集結西太上演史上最大兵力實戰對抗
    原標題:遠海大洋淬火礪劍   初冬,寒潮肆虐,海軍三大艦隊編隊頂著7級以上大風、4米以上浪高的惡劣海況,集結在西太平洋,開展海軍歷史上兵力規模最大的實戰化對抗訓練,時間之長、航程之遠和任務之重,近年少有。   浪奔浪湧,湧起的是海上練兵的熱潮;硝煙散盡,散不盡對未來戰爭的思考。
  • 海空振翅,飛向勝戰新高度——來自海軍航空兵部隊的一組實戰化訓練...
    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海上長航鍛「鐵翼」■馬亞洲 袁梓傑 本報特約記者 李恆江「起飛!」仲夏時節,蘇南某機場,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組織的一場海上長航時飛行訓練拉開戰幕。隨著訓練的深入,對海突擊、編隊飛行、儀表飛行等多個實戰化課目交替進行。夜幕中,逼真的實戰環境、多樣的戰法,全方位磨礪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
  • 現場視頻:走進中國駐吉布地保障基地
    現場視頻:走進中國駐吉布地保障基地 原標題: 2017年8月1日,我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在東非的吉布地正式開營,成為了中國海軍亞丁灣、索馬利亞護航行動的新興保障力量。
  • 【以戰促練·以練助戰③】聚焦實戰練精兵·真抓實備謀打贏
    【以戰促練·以練助戰③】聚焦實戰練精兵·真抓實備謀打贏 2020-10-16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馮正霖調研民航醫學中心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8月3日,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一行赴民航醫學中心(民航總醫院)調研。 馮正霖先後視察了空勤人員體檢鑑定所、醫學影像中心、航空醫學研究所、民航醫學中心新大樓,並與中心領導班子人員座談,了解醫院的發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 人民海軍:揚帆奮進7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海軍開啟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新航程。新時代徵程上,我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海上方向對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影響愈發凸顯,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任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
  • 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如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就信陽產業發展潛力進行了逐項挖掘。  行動目標之五: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主導產業更加突出,培育出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年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 【直通疫情防控一線】海軍軍醫大學多項科研成果助力戰「疫」一線
    針對這些困擾前方醫護人員的問題,海軍軍醫大學特色醫學中心,集中力量開展應急科研攻關,研製出「隔離式無線電子聽診器」、「醫用防霧護目鏡」等科研成果,目前已投入抗疫一線。這種由海軍軍醫大學特色醫學中心自主研製的「隔離式無線電子聽診器」,主要由藍牙耳機和無線電子聽診器組成,使用時由聽診器探頭採集患者心肺音信號,通過藍牙發送到防護服內的耳機上,避免了醫生與患者的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