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帶一路」的追隨者:重水公司的「擴張」之路)
6月初,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公布了2020年重慶市100戶重點工業企業和100戶成長型工業企業名單,重慶機電控股集團下屬的重慶水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水公司」)入圍本次全市100戶重點工業企業名錄。不僅獲此殊榮,海外又傳佳訊。重水公司為寮國南歐江七級水電站研發、製造的首臺發電機轉子一次性吊裝成功!
重水公司,位於重慶市江津區珞璜國家級工業園內,是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企業,自1938年生產國內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開始,至今已為國內外3000餘座水電站提供了6000多套水輪發電機組。其生產的「三葉牌」水輪發電機組暢銷義大利、墨西哥、秘魯等40多個國家或地區,近年又為印度FFC防洪灌溉工程成功研發大型抽水泵站。
這家雙百企業獲得如此成績背後的奧秘是什麼,讓我們來揭開重水公司的神秘面紗。
緊隨「一帶一路」
布局海外市場的背後支撐
要說清企業的成功之道,首先得說清榮譽的意義,看懂榮譽的標準,方能窺探企業與眾不同之處。
重點工業企業的意義?
重點工業企業是穩增長、創效益、保就業的「主戰場」,是引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是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主支撐」。
「雙百企業」的內函?
「雙百企業」是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按照「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和「發展前景好、增速快、後勁足」的原則,在綜合考量企業資產、主營收入、利潤及稅收等指標基礎上,在全市篩選出的重點培育企業,即命名「雙百企業」。 「雙百企業」對全重慶市工業經濟增長貢獻超過73%,意義非凡!
2019年,重水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優質的產品、及時的服務讓「重水造「在國內外水電市場聲名遠揚,海外訂單源源不斷。榮耀的背後隨之而來的是企業面臨的嚴峻現實,疫情下隔離、停工停產使一度忙碌的生產鏈被迫按下了停止鍵,受疫情影響,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寮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訂單不得不暫停或實現發貨。但重水人面對困難選擇迎難而上,為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重水公司在嚴格疫情防控的氛圍中全力以赴按下生產」啟動「和「加速鍵」,開足馬力趕訂單,保交付。
寮國南歐江七級水電站位於寮國豐沙裡省境內,為南歐江梯級規劃中上遊第七個梯級電站,電站所選用的發電機組即為重水公司提供的2× 105MW發電機組。近日,首臺發電機核心部件「轉子」的吊裝成功,標誌著該電站機組正式進入了總裝階段,這是在疫情襲擾下達成復工復產效果的見證。
口碑好的產品不僅需要科學、嚴謹的設計和嚴格的製造工藝來保證質量,更需要科學、高效、安全的生產重水公司也是我國水電行業走在前列實現國際EPC總承包項目的裝備製造企業。
隨著「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的不斷推進,重水公司積極調整企業戰略布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寮國、尼泊爾、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均成為重水公司的「訂單客戶」。
水力發電產品的領航者
水泵行業的探路人
重水公司前身為「恆順機器廠」,創建於1895年,1938年由湖北漢陽遷至重慶。1957年,由第一機械工業部命名為「重慶水輪機廠」,定點專業生產水輪發電機組,隸屬於重慶市機械工業局。
2008年劃入中國企業500強重慶機電集團控股的重慶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並在香港上市(02722.HK)。
△老廠區原貌
重水公司品質部胡工自1989年大學畢業進入重水,見證了公司的發展變遷。30多年來胡工經歷了雲南瀾滄江漫灣水電站(安裝1×125MW混流式機組)、四川涪江華能東西關電站(安裝4×64MW軸流轉槳式機組)及涪江銅梁安居電站(安裝2×15MW燈泡貫流式機組)和重慶仁河巴山電站(安裝2×70MW混流式機組)等大、中型水電站工程的機組安裝工作,見證了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重水公司為緩解國內電力緊缺,保障工、農業生產對電力需求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2017年,為響應重慶市環保搬遷政策要求,重水公司整體遷至重慶江津珞璜國家級工業園區,開啟了公司新的篇章和歷史使命。
目前,重水公司主營設計、開發、製造各式成套水輪發電機組及電站控制設備、大中型泵組及控制設備,大中型同、異步電動機、輕軌支座等產品,具有海外工程總承包、國內安裝工程和工業服務的系統集成能力目前公司已擁有專利技術2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30餘項;擁有大型高精尖裝備150餘臺,電機試驗站、絕緣實驗室、理化分析試驗室、測試計量中心等試驗檢測設備。;通過了中國CQC和英國勞氏質量體系認證。
產品核心 技術為王
重慶輕軌的「支撐者」
重水公司生產衝擊式水輪機、混流式水輪機、軸流式水輪機和貫流式水輪機。技術和產品是重水公司的核心,高水頭衝擊式、高水頭混流式水力發電機組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著力打造成為中國中小型水電行業成套設備集成及工程服務的第一品牌服務商,重水公司具備衝擊式水輪機轉輪坯件整鍛、轉輪水鬥整體數控加工技術,也是國家批准的高水頭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產業化基地。
輕軌作為重慶市的一張名片,因因穿樓過江的獨特風景名揚國內外,而重慶軌道交通的2、3號線的輕軌支座正是由重水公司生產製造的。
輕軌支座主要分為直線支座和曲線支座,是城市交通、輕軌列車預應力混泥土PC梁的支承重水公司研製的跨座式輕軌PC梁支座於2001年批量投入生產,已用於重慶輕軌2號、3號線以及2號、3號線延伸段,以及青島四方車輛廠試驗段等工程項目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重慶市重點新產品」,並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功靠轉型
從產業模式轉變看企業與時俱進
從裝備製造轉型機電總包和EPC總包領域
重水公司自2001年開始從銷售水電主機產品轉變為提供機電總包集成和EPC總包服務的企業,擁有從事工程總承包的專業團隊,擁有國家商務部頒發的《對外承包工程資格證書》,具備豐富的工程總承包經驗,目前已承建20多個總包項目。
△越南Dong Nai 2電站
從裝備製造轉型進入工業服務領域
重水公司是行業內走在前列由單一水電設備製造向製造服務企業轉型成功的企業,在工業服務的轉型中,重水公司擁有一支從事水電站工業服務的專業化隊伍,可提供機電設備安裝、機組改造、運行維護、備品備件及技術諮詢等服務,先後承接了國內外200餘座水電站機組改造業務、50餘座水電站的機電安裝業務,為美國、義大利、加拿大、巴基斯坦等近40個國家的水電站提供了安裝、維護及技術指導服務。
發電機轉子速度超三峽大壩新形勢、新要求
「披荊斬棘」的重水公司
水輪發電機組是以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設備。水流經過水輪機將水能轉換成機械能,水輪機轉軸又帶動發電機的轉子,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而輸出到變電站。水輪發電機組是水電站生產電能的核心動力設備。
大型同、異步電動機主要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廣泛應用於水利、電力、礦山、煤炭、鋼鐵等行業。
水電作為全球公認並為世界各國所大力發展使用的清潔能源,目前是我國非化石能源的絕對主力,重水公司研發部羅工說:「水電行業的創新趨勢將向高性能、大容量水電機組成套設備設計和製造的自主化方向發展。」
隨著水力資源的不斷開發,可供開發利用的優質中低水頭、低轉速、中小容量、清水河流資源逐漸減少,剩餘水電開發條件相對較差,對水電綜合利用的要求越來越高,水電行業下一步將重點開發高水頭多泥沙流域資源,因此開發適應高水頭、大容量、多泥沙流域資源的水輪發電機組勢在必行。
《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進一步增強機電設備製造能力。全面實現高性能大容量水電機組成套設備設計和製造的自主化。研製50萬千瓦級、1000米以上超高水頭大型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因此1000米以上超高水頭高性能大型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以及大容量、高轉速混流式機組自主化相關技術將是水電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
在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開發方面,羅工介紹,重水公司在千米級較大容量衝擊式水輪機關鍵技術方面不斷發展「,是國內唯一具有千米級水頭水輪機研製能力的企業,在高水頭衝擊式水力發電機組的研製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開發的高效衝擊式轉輪技術國內領先。」
在多泥沙高水頭混流式水輪機關鍵技術上,重水是國內3家具有研發和製造350米級以上混流式機組的企業之一。
科技創新、與時俱進
數位化車間通過國家驗收
數位化車間建設,是製造行業車間升級的重要項目。
6月29日,由重水公司承擔的工信部智能製造專項——「超高水頭衝擊式水輪機核心零部件製造數位化車間新模式」項目以高分通過國家驗收。完成了數位化設計平臺、製造平臺、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研發和製造能力,實現了變革。也為單件多品種定製化零件加工車間的數位化建設提供了示範樣板,帶動離散型裝備製造行業,促進離散型裝備製造行業智能製造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件事情堅持四年
實踐不是空話方獲QCC成果
成果是表象,過程是核心。2017年,重水公司在機電集團的組織領導下,積極響應開展QCC質量改善活動。藉由第三方智勝現場團隊組織對QCC小組的培訓與現場輔導。17年QCC活動初探,以金工一車間、電工車間、總裝車間、結構件車間為試點啟動4個QC小組開展改善活動,通過QCC在線課程學習&考試+顧問團隊現場輔導&遠程指導,小組從對QCC一無所知,到最後成果輸出,逐步掌握QCC流程及工具方法,對QCC活動的價值有了一定的認知。
在此基礎上,2018年從QCC小組數、QCC覆蓋面上不斷提升,逐步覆蓋到等7個小組。2019年更是由車間向職能部門覆蓋,由現場型QCC改善向管理型、攻關型QCC活動延展。QCC學習覆蓋率達到40%,並帶來超300萬元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培養QCC改善人才。
從2017年4個、2018年7個、2019年12個,再到2020年的18個,截止2020年,公司已註冊41個QC小組。幾年QCC活動的開展,團隊質量改善意識有了明顯提高,應用QCC改善流程/方法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有明顯提升。
工藝部劉工,2019年開始參與QCC學習,並作為圈長開展QCC改善活動。去年,他所在《降低鏜銑加工數控刀具成本》課題小組,通過制定刀具使用規範及刀片報廢標準等措施,使鏜銑加工數控刀具成本由0.69元/工時降至0.59元/工時,每年可降低刀具成本22萬元。課題成果已在全公司車削加工領域進行推廣應用,並納入數控刀具管理規範。劉工所在QC小組在2019年重慶機電管理型QCC活動中獲得冠軍。劉工說:「QCC給我的收穫很大,教會了我很多分析方法和工具,促進優化管理流程。在2019年7月-2020年1月,我們每工時成本從0.69元降低到0.57元,降幅達到17.4%。
目前QC的覆蓋率已經非常高了,將來還會向知識應用方面深化,比如在水輪機發電機主軸的生產中,通過QC改善讓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去年,該產品一次交檢的合格率從約75%提升到了約90%。
「5431」發展戰略
百年重水、世界品牌
重水公司將秉承「百年重水,世界品牌」的企業願景,按照重慶機電集團新「321」發展戰略,繼續堅持以「5431」發展戰略為引領,堅持走質量效益之路,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堅持走培育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新動能之路,全方面夯實固牢「三大抓手」,努力將自身打造為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優勢明顯,盈利能力強的國內中小型水電成套設備集成及工程服務的行業第一品牌服務商,為實現「幸福機電,裝備世界」的機電夢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