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曾出現了很多運動,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上山下鄉運動。在這場運動中,許多讀書知識分子都被要求到農村中去接受鍛鍊,體驗農村的生活,而這些人也被稱之為知青,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講述的故事就和一位女知青有關。
傅索安是天津人,1949年出生於一個書香家庭。 由於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傅索安過著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富家小姐生活,並且由於從小就長得非常可愛,長大後更是擁有一副較好的容貌,但她的性格卻和長相相差很大,她是一個閒不住的姑娘,經常在學校裡惹是生非,因此學生們都很熟悉傅索安。
在當時那場運動發生時,傅索安加入到紅衛兵的隊伍當中,在國家提出上山下山的號召之後,傅索安更是第1個響應,積極開始進行「革命大串聯」,與其他大多數紅衛兵不一樣,傅索安並非只是象徵性地走走看看,反而更像是舉行的一次社會調查。
在這三個月中,傅索安的足跡遍布三個省份,她走過的地點不僅有城市,還有農村,最後她插隊到了黑龍江的一個小村子,成為全國第1個下鄉插隊的女知識青年。
這使得傅索安的名聲很快就傳遍全國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這更加滿足了她的虛榮心,在此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想著出風頭。
當時她插隊的村子與隔壁的村子由於爭奪水資源而發生爭鬥,兩個村子打得不可開交,喜歡出風頭的傅索安更是其中的領頭羊,雖然她只是一個姑娘,但是狠厲起來卻令大多男人都黯然失色。
傅索安負責積極組織村子裡年輕力壯的青年,並率領他們跟隔壁村進行大規模械鬥,許多人在這場械鬥中受了重傷,這個事件也變得越發不可收拾。
因為這場械鬥的性質實在惡劣,因此公安機關也插手進行了調查,就這樣傅索安出現在了公安機關的視野當中,作為組織者的傅索安毫無意外被抓了起來,然後遭到了批鬥。傅索安心高氣傲,不甘於接受這個結果,於是她決定叛逃至前蘇聯。
傅索安叛逃的想法看起來顯得十分天真,要知道她所在的村子距離邊境將近有20公裡的路程,這對一個小姑娘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傅索安卻憑著驚人毅力成功到達了邊境,而到達了邊境之後,她自然遇見了上了蘇聯的邊境守衛人員,雖然她只是一個學生,但卻非常聰明,她假稱自己不滿中國現行的社會制度,準備投身於蘇聯這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之中。
在經歷重重困難險阻之後,傅索安成為蘇聯特務部門的一名間諜,並且她還參與了許多震驚世界的謀殺事件,之後蘇聯更是將她安排進入臺灣,讓她在臺灣進行秘密的間諜活動,為前蘇聯提供一些機密情報,然而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傅索安卻因為在間諜學校訓練期間患上的肝病惡化而不得不提前回到蘇聯療養。
在養病期間,傅索安回想起自己經歷的種種,心中十分後悔曾經自己做下的事情,並且面對著肝病疼痛的折磨,她逐漸喪失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於是她決定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1974年,傅索安上吊自殺,並且在自殺之前還用自己的鮮血在病房牆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悔字,也許這就表明傅索安對於背叛祖國,離開生她養她的故鄉表示後悔,可她也明白,她做出的選擇,已經註定她無法回到家鄉。
對於傅索安心中是否真的後悔背叛祖國我們不得而知,但傅索安狂妄高傲的性格,卻註定她無法面對自己的錯誤,如果她能在犯錯時就能選擇,勇敢地面對並加以改正,那麼她的結局或許就不是這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