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性不孕, 排卵障礙, 宮腔粘連, 卵巢囊腫
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名詞,對於不孕症的婦女而言並不陌生,但是對於它真正的涵義並不容易了解。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腔內的黏膜生長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骨盆腔內的腹膜、大腸和卵巢。這些長錯地方的子宮內膜,並不是腫瘤,也不是癌細胞,而是具有子宮內膜同樣功能的組織,只是長錯位置罷了。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三大表現
隨著月經的周期變化,異位的子宮內膜也會剝落出血,這些經血日積月累,若積留在卵巢,便形成卵巢血瘤。因為血瘤時間一久,濃度變稠並且顏色變淡,就像加了牛奶的液態巧克力,故俗名為巧克力囊腫;此外,會引發骨盆內生殖器官的黏連,導致不孕。這些患者常常伴有經痛與行房時疼痛的症狀,因為每次月經來潮,就是骨盆腔內的子宮內膜作怪的時候,這些流不出來的血,便會引起局部的發炎與黏連,日子一久,整個骨盆腔的器官便可能黏成一團,表面有如經血般的黑斑;行房時,一旦觸及深處,當然就會有腫脹疼痛的感覺。
因此經痛、性交痛與不孕症,構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三大表現。
蘭州治療不孕不育症醫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三大原因
一、經血倒流:每次月經來潮,大部分的經血經由子宮頸、陰道流出體外,少部分的經血卻經由輸卵管上行流入腹腔,經血內含有許多的子宮內膜的細胞,一旦著床在骨盆腔內的器官,便會慢慢的分裂繁殖。
二、胚胎期未分化的細胞存在骨盆腔的各器官內,經青春期的發育後,漸漸地演化成子宮內膜的細胞。
三、子宮內膜的細胞,因不明的原因侵入血管或淋巴管,而隨著血液或淋巴液,被帶至其他的器官。
一般婦女的發生率約為1%~5%,這些人平常並無症狀,或症狀輕微,自己也未曾查覺,也能照常生兒育女。不孕症的婦女中,發生率便高達23%~40%,子宮內膜異位症,排卵功能不良和骨盆腔發炎導致輸卵管阻塞,並稱女性不孕症的三大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
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並不容易,因為病情的嚴重程度與臨床症狀並不成正比;往往遇到病患的病灶很輕微,卻有劇烈的經痛與性交痛;反之,有些病患病灶很嚴重,自身並無明顯的症狀。
若婦女在二十歲以後才開始有經痛或原有的經痛表現方式改變,而且愈痛愈厲害,每次經痛的時間愈來愈長,從月經來潮前痛至月經結束,甚至痛至肛門後方部,並且伴隨有性交痛或不孕,此時必須提高警覺,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引起的,儘量能請經驗豐富的婦產科專科醫師,進行陰道診與肛診。觸診時,往往可以在子宮的後下側摸到疼痛硬塊,或兩側卵巢的巧克力囊腫。有些輕微的病症,並無法由問診或觸診檢查出來,必須施行腹腔鏡來檢查,可以看到深黑色的斑點,周圍伴有白色的結疤與骨盆腔內器官的黏連,好發在卵巢、子宮、大腸、膀胱和輸卵管的表層。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xywy.com;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