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有水份?看親歷者的講述,讓人熱血鼎沸又無比感動

2020-12-06 覃仕勇講史

平型關大捷不但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戰場後首戰大捷,同時也是全國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雖然它的規模不是很大,但震動全國,意義深遠。

當時,南線的淞滬會戰處於膠著狀態,中國軍隊傷亡嚴重。保定、石家莊等大城市和平漢、津浦路北段的大片土地迅速淪陷,閻錫山的晉軍也是連續喪師失地當時,可以說,中國軍隊屢戰屢敗,沒有好的戰績,士氣低迷,民心震蕩。

平型關戰鬥乾淨利索地消滅千餘日軍,給予在侵華以來橫衝直闖的日軍沉重的打擊,一掃中國軍隊此前的頹靡,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

時任國民黨第二戰區戰地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續範亭因此說:平型關戰役的特別意義,「在於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我們的士氣。」

國民黨政府發嘉獎云:「此為華軍在平綏線之空前勝利。」

然而,近年來,關於平型關大捷,臺灣方面卻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有臺灣學者說:實際參與平型關戰役的軍隊,有國軍,亦有受編為國軍之共軍。國軍實為主力,為第十七軍高桂滋的84師高哲、第21師李仙洲;第十五軍劉茂恩的第64師武庭麟和劉茂恩自兼師長的第65師,以及劉奉濱的第73師,共計六個師。從整個戰役看來,中共115師只是擔任對敵輜重伏擊任務,無論戰果如何,其在整個戰役之地位及價值,與其他六個師相比,是不能等同的。

那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還是讓我們來看看親歷者的描述吧。

說起來,這個親歷者可不一般,他當時擔任的可是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團長——對,他就是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有「虎將」之譽的李天佑將軍。

按照李天佑將軍的說法,115師在平型關要對付的可不是敵人的後勤輜重隊,而是日軍最精銳的勁旅——日本陸軍第5師團第21旅團。

日軍陸軍第5師團是日軍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師團長叫板垣徵四郎,是日本國內公認的名將。此人在1917年任日軍參謀本部中國課部員時,就走遍了整個中國,與土肥原、嘰谷廉介同稱日軍「三大中國通」,日軍侵華在中國發動的諸多大事基本都有他的份。盧溝橋事變後,他率領第5師團由廣島出發,經朝鮮釜山到達天津,鐵蹄踐踏察哈爾,攻蔚縣、佔廣靈、取靈丘、霸淶源……一路橫衝直撞,囂張無比。

115師在平型關伏擊的第21旅團是日軍陸軍第5師團的主力部隊,號稱為「陸軍之花」。

在這場伏擊戰中,沒國軍什麼事,115師師長林彪安排了343旅685和686團擔任伏擊戰的主攻任務,李天佑的686團「唱主角」, 此戰結束,24歲的李天佑被提拔為343旅副旅長。

李天佑在《首戰平型關》一文中是這樣全面而詳細地描述戰鬥的過程的:

軍用列車吼叫著,日夜不停地沿著同蒲路向北急馳。八路軍115師的健兒,坐在敞篷車廂裡,任風雨吹打,任睏乏襲擾,慷慨高歌奔赴抗日前線。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瘋狂地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華北日軍在侵佔了北平、天津、張家口、保定等地之後,氣勢洶洶地一面沿津浦、平漢兩條鐵路節節南下,一面兵分兩路進逼山西。駐紮華北的八十萬國民黨軍隊,在日寇大舉進攻下,迅速土崩瓦解,紛紛逃竄,真是「聞風四十裡,槍響一百三」,使侵略者如入無人之境。在這國家民族的危難關頭,只有三萬餘人的八路軍,背負著人民的希望,東渡黃河,以大無畏的精神向敵後英勇挺進。與賀龍同志率領120師開往晉西北的同時,我115師於晉西南侯馬市登車,向晉東北疾進。

一路上,有多少事情使人激動不已啊!我們每到一地,那些拄著拐杖的老大爺、老大娘,懷抱嬰兒的母親,熱血沸騰的青年男女,就悲喜交集地圍攏來,詢問我們是不是上前線打鬼子的隊伍。當我們回答說:「我們是八路軍,是上前線打鬼子的。」他們便轉悲為喜,臉上立刻露出希望的微笑,接著便把大量的食品、香菸塞到我們手裡。尤其使人感動的是那些東北流亡學生,他們一群群,一隊隊,冒著風雨擠在月臺上,徹日徹夜地唱著悲憤的歌曲,歡送我們上前線。每逢火車進站,不等車停穩,他們便上車廂,拉住戰士的手,哭訴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這些遠離家鄉、到處流浪的青年人,生活本已瀕於饑寒交迫,但是他們還要把自己僅有的一件大衣、一條圍巾或一副手套送給戰士。有的搜盡腰包,儘其所有,買了饅頭、燒餅送來,表示自己對抗日戰士的一片熱忱。目睹國家受辱,同胞流離失所,誰不義憤填膺啊!戰士們揮舞著拳頭高呼:「頭可斷,血可流,寧死不做亡國奴!」生死已到最後關頭,八路軍和人民的悲憤融合在一起了。

部隊在原平下車後,沿途所見,卻又是一番令人觸目驚心的景。潰退的國民黨軍隊洗劫了這一帶地方,搞得大小村莊冷冷清清,真是日寇還未到,百姓先遭殃。我們急急忙忙往前線趕,蝗蟲般的國民黨潰兵卻槍上挑著包裹、小雞,攆著馱有箱籠的牲口,慌慌張張往後跑。一邊跑一邊叫:「厲害啊,鬼子厲害!」恐日病已是國民黨文武高官的不治之症。他們不僅到處大談其「打不得」的亡國論調,而且當我軍戰士挺胸闊步向前奔進時,還瞪著眼睛,譏諷地說:「你們背著吹火筒、大刀片,真的要去送死嗎?」

呸!膿包,還有臉說得出口!心裡早就氣得發顫的我軍戰士,真想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但是,為了團結抗日,大家只好忍受這種諷刺。

的確,我們的裝備不僅遠不及日寇,也遠不及國民黨軍隊。有的戰士連土造步槍都攤不上,只是背著大馬刀。在懦弱者看來,我們未免太不自量了。然而我們的戰士都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子弟,在這強敵面前,他們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在雪片般飛來的求戰書上,戰士們紛紛寫下鋼鐵般的誓言;有的表現了視死如歸的精神,給父母妻兒寫下了最後一封信;有的準備好了最後一次黨費。千萬個人一個決心:誓與日寇決一死戰。為保衛祖國流最後一滴血!

九月下旬,部隊進到靈丘以南的上寨地區時,傳來了靈丘失守的消息。接著,得知日寇板垣師團在侵佔靈丘後,正蜂擁西進,直取晉東北邊陲重鎮平型關。二十三日上午,忽然接到師部通知:連以上幹部到師部參加戰鬥動員會。

動員會上,林師長分析了戰局,介紹了敵情,激動而有力地號召道:「同志們,中華民族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擔當起,也一定能夠擔當起這救國救民的重任!」

正在這時,駐平型關的國民黨晉綏軍發來電報說:日寇先頭部隊已接近平型關。林師長看過電報,派出偵察部隊,繼續講話。最後,他把這次伏擊敵人的具體打法向到會幹部作了詳細交代。

黃昏時分,部隊出發了。我們686團連夜趕到距平型關三十餘裡的冉莊,在這裡進行戰鬥準備:召開黨的會議,進行戰鬥動員,組織幹部到前面去看地形,派偵察部隊到各要路口,斷絕行人,封鎖消息。戰士們忙著擦拭武器,分配彈藥。每個人不過一百多發子彈和兩顆手榴彈。但誰都明白:為什麼要打這一仗,為什麼必須打好這一仗。要是隨便問一個戰士:「你準備怎樣打這一仗?」他就會這樣回答:「衝鋒在前,退卻在後!」這是黨對共產黨員的要求,也是全體指戰員的共同決心。

林師長計劃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沿二十華裡的山溝伏擊日寇,命令部隊當晚二十四時開進。

我們原想在出發之前,抓緊時間睡一覺,但是,激動使人無法平靜下來。楊勇同志開玩笑地對我說:「嗬,老戰將了,怎麼還這麼緊張!」我說:「不是緊張,頭一回和交手,生怕哪裡想不到,誤了事!」楊勇同志說:「是呵,全國人民都在等著我們的勝利消息呢!」

午夜二十四時,隊伍向前運動。

為了隱蔽,我們選擇了最難走的毛毛道。天空布滿了烏雲,戰士們擔心下了雨耽誤趕路,互相催促著快走。烏雲越來越濃,大地越來越黑,瓢潑似的大雨終於落下來了。戰士們沒有雨具,身上的灰布單軍裝被澆得溼淋淋的,冷得發抖,天黑得象是罩了口鍋,令人不敢抬步。每個人只得拽著前面同志的衣角,高一腳低一腳地往前趕,一不小心,就會摔倒。行軍速度慢下來了。我們希望多打雷閃,好趁著剎那亮光放開步子往前跑。

雨,譁譁地下個不停,最糟糕的是山洪暴發了,而我們卻要沿著一條山溪繞過來趟過去,浪濤咆哮,齊胸。有幾個戰士急於趟過去,被水衝走了。奔騰的洪水,攔住了前進的道路。怎麼辦?似乎只有停下了。然而,隊伍中卻是一片催促前進的聲音:「趟啊,趟過去啊!」

「長徵途中的雪山、草地都沒攔住我們,一條小河頂個屁!」

戰士們把槍和子彈吊在脖子上,手拉著手結成一條堅固的鏈索,向對岸趟去。九月,已經降霜了,河水寒冷透骨。戰士們不聲不響地同山洪搏鬥,趟過去趟過來,不下二十多次!許多人的牙齒碰得咯咯響,我也感到兩條腿麻木了。經過大半宿的艱難行進,我們快趕到目的地時,天亮了,雨也停了。這時我才看清忍受了一夜寒冷和風雨的戰士,一個個唇青嘴烏,有的因為摔跤過多,滾得個泥人。隊伍在公路南的山溝裡隱蔽下來。天還是陰沉沉的,冷風颼颼,又不許生火,戰士們只有咬牙忍受,讓沸騰的熱血來烤乾溼淋淋的衣服。二十五日清晨,我團全部進入陣地。我同楊勇同志到前面指揮所去。指揮所設在一塊谷地的坡坎下。前面是公路,兩旁是山巒。我和楊勇同志舉起望遠鏡向兩側觀看,但見樹葉在輕微地抖動。或許是秋風搖曳著草木,在催促它;或許是披著偽裝物的戰士,因為衣溼身寒,趴在潮溼的地上,冷得發抖。我們分不清哪是樹木哪是人,只知道那兒埋藏著幾百顆憤怒的心。

我摘下望遠鏡對楊勇同志說:「隱蔽得很好。」

楊勇同志意味深長地說:「是啊,野獸雖然狡猾,但我們這些聰明的獵手一定不會放過他們!」

上午七時,山溝裡傳來了馬達聲。百餘輛汽車載著鬼子兵和軍用物資在前面開路,兩百多輛大車和騾馬炮隊隨後跟進,接著開過來的是騎兵。車聲嗚嗚,馬蹄鏘鏘,聲勢煞是浩大!那些日本兵,腳穿皮鞋,頭戴鋼盔,身披黃呢大衣,斜背著槍,嘰哩呱啦。

周圍異常沉靜。戰士們握緊手榴彈,瞪大眼睛,看著敵人得意洋洋的樣子,氣得直咬牙。

大概是由於公路泥濘不好走吧,幾十輛汽車在興莊至老爺廟之間停留下來。西進的鬼子還在向前擁,人馬車炮擠成一團。這正是個開火的好時機,我抓起耳機,命令擔任突擊任務的一營:「攻擊開始!打!」

戰士們盼望的時刻到了,兩側的山崗頓時怒吼起來。機槍、步槍、手榴彈、迫擊炮一齊發射,把擁塞在公路上的鬼子一時打得人仰馬翻。

我們為了加強指揮,保證打好,楊勇同志和其他幾個同志決定下到營裡去,留我在指揮所負責全面指揮。他們走後,我命令右側山上的三營向老爺廟衝擊。

剎那間,巨大的衝殺聲震撼山谷,戰士們勇猛地向公路衝去。鬼子東奔西竄,戰馬驚鳴。然而敵人終究是兇狠的,而且槍法很準。他們不顧傷亡,利用汽車和溝坎頑抗,機槍打得嘎嘎地響。我舉起望遠鏡清楚地看到,我們的火力壓不住敵人的火力,衝上去的戰士一個又一個地倒下來。然而「衝啊!」「殺!」的喊聲不斷,戰士們前赴後繼地前進。敵人的確很頑強,一部分已經爬到對面山上,佔領了老爺廟。情況對我們很不利。

看到自己的同志接二連三地倒下,該有多麼痛心!然而,戰士們那豪邁的誓言又在我耳旁響了起來――犧牲是光榮的!當亡國奴是可恥的!是的,為了民族的生存,我們必須付出代價!我咬緊牙關,再一次命令三營不要怕傷亡,一定要拿下老爺廟!又告訴側翼連隊加緊攻擊,吸引敵人的火力,支援三營衝鋒。山溝裡煙霧瀰漫,響聲震耳。三營戰士鑽進煙霧裡,往前跑,往前爬,往前滾。終於,他們衝上了公路,同敵人展開了白刃格鬥。只見槍託飛舞,馬刀閃光,吼殺聲,爆炸聲,攪成一團。

足足拼殺了半個小時,敵人支持不住了,紛紛藏到汽車底下。我們的戰士當時不懂得燒毀敵人的汽車,使其失去掩蔽物,還以為日寇和內戰時期的敵人一樣,打狠了就會繳槍。他們停止了射擊,向躲在汽車底下的敵人喊話:「繳槍不殺!優待俘虜!」

然而,眼前的敵人不僅不懂中國話,而且還是一群經過法西斯軍國主義訓練的至死不悟的野獸!他們只知道向中國人開刀,喝中國人的血,吃中國人的肉。許多戰士因為缺乏對日寇作戰的經驗,反被垂死的敵人殺傷了。

一營的一個電話員,正沿著公路查線,看見汽車旁躺著一個半死的鬼子,他跑上去對那個鬼子說:「繳槍不殺,優待俘虜!」沒等他說完,那傢伙揚手一刺刀,刺進了電話員的胸部。有的同志想把負了重傷的敵人背回來,結果自己的耳朵被敵人咬掉了。更有的戰士去給哼哼呀呀的鬼子裹傷,結果反被敵人打傷了。

由於敵人的野蠻和驕橫,戰鬥始終打得很激烈。鬼子的傷兵同我們的傷員扭打,直到拼死為止。

敵人不懂山地戰術的特點,除以一小股兵力搶佔了老爺廟外,大部分敵人始終擠在公路上挨打。我軍衝過了公路,就直奔老爺廟。由於山上和山下火力的夾擊,山坡又陡,三營營長也負傷了,但他堅持不下火線,繼續指揮部隊作戰。在二營的積極援助下,他們終於佔領了老爺廟制高點。佔領了老爺廟以後,我們從兩面居高臨下,打得山溝裡的敵人無處躲藏。

鬼子指揮官猛然醒悟過來,揮刀喊叫,指揮著獸兵爭奪老爺廟制高點。此刻,敵人的大炮、快速騎兵全都失去了作用,只有穿著皮鞋的步兵,亂七八糟地成群地往上爬。我軍沉著以待,瞄好敵人,等他們爬得上氣不接下氣、與我貼近時,才一齊開槍。

敵人剛衝上來,又垮下去了。

我讓團指揮所移到公路北的一個山坡上。這時,五六百敵人正擁擠著反覆對老爺廟攻擊。敵機貼著山頭盤旋威脅我們。楊勇同志也負傷了,情況十分嚴重。如果兩翼兄弟部隊不能很快攻上來,我們又得同敵人肉搏了。

一個參謀有點沉不住氣,喊著:「團長隱蔽,飛機!」

我告訴他:「不要怕,敵人靠近了我們,它不敢扔炸彈!」

敵人越來越多,拼命往上攻。但是,我相信左翼部隊很快就會攻上來,便命令部隊:一定要堅持到底,直至最後一支槍,最後一顆子彈。

打到下午一點,687團攻上來了。我看敵人的後尾一亂,覺得消滅敵人的時機到了,便命令部隊加強火力進行反擊。敵人哪能擋得了我們的兩面夾擊。興莊至老爺廟之間的鬼子很快被我乾淨徹底地殲滅在山溝裡。

當我們完全控制了這條山溝以後,馬上按林師長戰前的指示,向西面的東泡池方向發展進攻。

那裡大約有兩千敵人,控制著東泡池高地,原為國民黨晉綏軍出擊目標。我們西進到東泡池一帶,不用望遠鏡,便可清楚地看到內長城和雄踞關嶺山頭的平型關。但是,令人氣憤的是,國民黨晉綏軍不僅不按預定的協同計劃配合我軍作戰,致使東泡池之敵敢於集中力量向我側翼攻擊,企圖為被圍之敵解圍;而在我軍消滅了被圍之敵,主動西進,攻擊他們陣前的這股敵人,經反覆衝殺,使敵人面臨被殲的局面時,國民黨晉綏軍卻又放棄了團成口陣地,使敵人奪路逃竄。他們究竟還有幾分抗日熱情,不難明白了。

我軍沿著十多裡長的山溝撤出戰場。舉目四望,公路上血跡斑斑,躺著三千多個血肉模糊的敵人屍體。戰馬、大車、汽車、大炮狼藉遍地。瘋狂、殘暴、兇惡的日本侵略軍精銳板垣師團二十一旅團,在中國人民的鐵拳下,遭到了徹底的毀滅!

首戰平型關的偉大勝利,暫時穩定了華北國民黨軍潰退的局勢,振奮了抗日軍隊的士氣,並為爾後太原以北的保衛戰,贏得了準備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平型關大捷後的電報往來,以及各方的反應,非常有意思
    很多人都不知道,八路軍115師取得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後,蔣介石的態勢是根本不相信。我們看一下當時的來往電文,分析之下真的很有意思。最先向蔣介石報告平型關大捷的是閻錫山:閻錫山致蔣介石有戌密電(1937年9月25日19-21時)南京蔣委員長鈞鑑:謹密。漾戌行一電諒呈。
  • 這個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是出了名的「忠厚人」,晚年生活清苦
    與閻錫山的狡詐不同,楊愛源卻是一個出了名的忠厚人。他有多忠厚?1916年,商震在北洋軍節節敗退時,投奔晉軍。閻錫山把他變為一個團,把楊愛源營編進去進行牽制、監視。而楊愛源雖然掌管實權,卻與徐永昌相處很好,誠懇相處,謹慎辦事,徐永昌對人說:「星如夠個忠厚人了。」楊愛源對上司忠厚,對國家也忠厚。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閻錫山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晉綏軍編為第六、第七兩個集團軍。楊愛源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
  • 此上將是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是個忠厚人,晚年住在草山,生活清苦
    楊愛源為人忠厚,謹慎職守、頗有人緣,和商震相處的很不錯。商震在離開晉軍時,給閻錫山去了一封信,稱讚楊愛源:「星如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有一次,楊愛源跟著商震赴湘作戰。不料,遭遇伏擊,大部分官兵被俘繳械。一個旅血本無歸。閻錫山唉聲嘆氣外,只說了一句話:「打聽楊愛源的下落。」
  • 人死前會看到怎樣的景象?154名親歷者的回答,讓專家激動
    陶淵明《輓歌》:「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來不復知,是非安能覺!」人的一生中,其實有許許多多害怕的事情,有的人害怕高處,有的人害怕動物,但這些其實都是可以解決或者說可以克服的問題。唯有一件事情,也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害怕,那就是對於死亡的恐懼。
  • 圖文:平陸事件親歷者談「良心藥」
    湖北日報訊 圖為:昨日,時任縣委秘書的張明亮,講述搶救六十一名階級兄弟的親歷過程。  (見習記者王成龍)本報聯手山西日報探訪「六十一個階級兄弟」,推進「聚焦『良心藥連續報導,在山西省引發讀者廣泛關注。
  • 人臨死前會看到什麼?154名親歷者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導者,是站在地球食物鏈最頂端的高等生物,人類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可以支配著地球上的一切資源。,當人死亡後,就會徹底消失。
  • 守護紅綠藍:有一個地方,不應該只有我們知道
    他們與靈丘的故事就是「紅」「綠」「藍」的故事紅ღ1937年我軍取得抗日戰爭以來的最大勝利導遊正帶領一幫學生正在進行紅色教育研學遊講述當年的「平型關大捷」靈丘是「平型關大捷」的發生地這裡紅色資源非常深厚「將來,紅石塄春季可以觀花,秋季可以摘果,還能看紅石塄鄉秧歌,每年客流量預計將超過數十萬人,鄉村扶貧產業終於找到了突破口。」趙斌說。「這樣的幫扶不是一時一次,我們已經跟河北農大教授達成協議,未來要持續跟蹤指導。將好的扶貧項目與貧困地區,連上線、搭上橋、扶上馬再送一程。」
  • 薩拉米斯大捷與民主的「毒藥」
    要按現代人的眼光看,明顯就是職業歧視,相當的政治不正確啊! 柏拉圖、還有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是因這場戰役的勝利帶來了城邦公民權的變化。在馬拉松平原作戰的重裝甲步兵們是自耕農和小地主,他們在財產上屬於有產者階級,在國家需要時作為公民士兵執幹戈以衛社稷,走上戰場。
  • 人在臨死前會看到啥?154名親歷者給出答案,科學家興奮不已
    人在臨死前會看到啥?154名親歷者給出答案,科學家興奮不已!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人最終都是要走向死亡,沒有人能逃過這種結局,即使在數千年前就有人開始了長生不老命題的探索,但我們還是要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沒什麼不好。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親歷者稱現場慘不忍睹(圖)
    截止24日凌晨2點30分,已有191名傷員送至當地醫院搶救,死亡32人。事故發生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周永康同志、張德江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分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鐵道部要全力以赴,地方要組織公安、衛生等力量全力支援。要查明事故原因,妥善做好善後工作。 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等率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已緊急趕赴現場。
  • 數位化轉型親歷者講述:鞋王百麗如何轉身
    只不過在外場,百麗只講結論和結果;面對自己人,他們更強調原因和差距。這種一致性或者說面對外人各種疑問的坦誠和毫無保留,令人深感意外。所以當我們面對面說起百麗為何轉型,做了哪些改變,踩過哪些坑時,他們沒有絲毫遲疑。
  • 從受助到助人 汶川地震親歷者書寫「溫暖」故事
    【解說】11月30日,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實施二十五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上,溫暖工程奮鬥之星獎獲得者覃世文向與會者分享了自己從受助到助人的「溫暖」故事。  作為山東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教師,覃世文所帶的學生多次獲得技能大賽全國一等獎。而時間撥回到十二年前,作為汶川地震親歷者的他從不敢奢想今天的生活。
  • 人臨死前會看到什麼?154名親歷者給出了答案,科學家不可思議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
  • 海報直擊丨親歷者講述山西臨汾飯店坍塌驚魂一刻:有人剛吃完「長壽...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8·29」重大坍塌事故救援工作於8月30日3時45分已全部結束,救出57人,其中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  事發當天為一位老人80大壽,其老伴在事故中遇難。
  • 植髮是年輕人的,中年人選擇與脫髮和解|親歷者說
    親歷者說 Vol.3本期親歷者:脫髮者「您先。」27 歲的小田習慣性伸出右手,讓合作方先上了扶手電梯,自己跟在後頭。合作方不知道小田這份禮貌的出發點——他不想讓人看到自己謝頂跡象的頭頂。像小田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 深圳滑坡事件親歷者:山體像巨浪瞬間吞噬高樓...(附最新消息匯總)
    根據現場指揮部今天9點發布會最新消息:據統計,目前失聯91人,其中59名男性,32名女性。事故現場觸目驚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據一些事件親歷者回憶,當時的情景非常可怕,山體像海浪一樣席捲而來,瞬間吞沒廠房。一些倖存者至今仍驚魂未定。現場冒煙,山體像海浪,四層的工業樓,三秒鐘......
  • ...英雄》導演回應抄襲:事情真實發生 採訪過親歷者 沒必要抄襲書籍
    電影《烈火英雄》導演回應抄襲訴訟: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採訪過親歷者,幹嘛要去抄一本書。  北京海澱法院10日發布案件播報,稱電影《烈火英雄》被李某某以大量抄襲為由訴至法院。
  • 親歷15次核爆試驗,隱居朱涇50年...這些金山人的故事令人淚目
    親歷15次核爆試驗,隱居朱涇50年...這些金山人的故事令人淚目 2020-12-03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美術館東街22號》:親歷者講述三聯書店的改革與發展
    編者按:《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書店改革發展親歷記(2005-2014) 》於2018年8月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作者樊希安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此書以親歷者身份,全面、客觀、翔實地記載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2014年的改革和發展的事跡,其中包括「大三聯」聯盟的形成、京滬港聯手共慶三聯八十華誕、三聯國際公司創立等涉及「大三聯」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以及京三聯自身實施的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24小時書店的創立和發展,以《鄧小平時代》為代表的重點圖書品種的成功經營等,為中國當代出版史增添了重要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