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機器人圈再多兩款新品:AI運維+道路預測,最早2020年量產

2020-11-28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國內人口紅利漸近尾聲似乎快要成為業界的一個共識,與此同時,配送服務這一市場仍像一個氣球在不斷膨脹。這使得配送行業開始尋求不一樣的突破口,隨著機器人導航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機器視覺近兩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配送行業中正在尋求的突破口近兩年也被聚焦到(無人)配送機器人。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雙十一快遞單量達到18.8億件;據2019年4月易觀發布的《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9》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外賣單量達到4415億件。

「這兩個數據非常清楚地表達了我們做配送機器人的出發點。」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在8月16日的九號機器人新品發布會上這樣解釋涉足配送機器人領域這件事兒。

九號機器人以電動平衡車起家,在2018年涉足配送機器人領域,發布第一代「Segway配送機器人S1」,並與美團、餓了麼建立了戰略合作戰略合作關係,正式進入無人配送領域。

要知道,2018年同樣也是無人配送機器人被科技狂熱者拿到市場中講故事講得最多的一年,海底撈、美團此類最先嘗試應用機器人的室內外餐飲、外賣巨頭一度成為配送機器人廠商的金主爸爸。

然而,擺在當下的仍是最基本的三個問題:

配送行業需要擁有什麼能力的機器人?

配送機器人現有能力能滿足怎樣的場景應用?

配送機器人如何量產商用?

室內配送機器人:視覺+雷達組合拳,支持箱體更換及多機協作

「未來十年全球物聯網將成為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其中的物聯網有很多子網,智慧配送就是其中重要網絡之一。」九號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高祿峰這樣認為。

「在當下弱人工智慧時代,越多的智能可能會相當于越多的智障。」王野這樣認為。

這樣的認知,也就決定了九號機器人做配送機器人的「大方向」和「小方向」。

就當下國內整個配送行業而言,王野認為主要面臨著三個挑戰:配送行業配送量急劇上升;主要經濟體在快速老齡化,供給端遇到很大挑戰;配送行業存在抵消、混亂、難管理的現狀。

九號機器人為此在2018年與美團聯合發布了「Segway配送機器人S1」,據王野稱:

過去一年與美團等行業合作夥伴已經持續產生5000多公裡的運行裡程,每百公裡人工幹預次數從5次改善到1.5次。

基於此,九號機器人再次發布配送機器人新品:「Segway配送機器人S2」。

相較S1使用「深度相機+魚眼相機」作為定位建圖系統的基礎,S2改為使用「魚眼相機+LDS雷射雷達」進行定位導航。

車用雷射雷達價位一直高居不下,據王野介紹稱,「因為我們用了視覺為主,雷射雷達為輔的導航方式,我們對雷射雷達的要求會變得非常低,類似於掃地機器人中應用的廉價雷射雷達就足夠,而不需要室外無人車應用的雷射雷達。」

除成本之外,九號機器人應用「視覺技術+雷射雷達」的組合主要由於二者分別有定位漂移、路徑規劃出錯的問題,二者組合剛好可以進行互相彌補。

此外,「Segway配送機器人S2」關鍵產品參數如下:

運載能力:最大100kg載重,70L容積;

最高速度:1.2m/s(4km/h);

充電形式:自動回充/支持無線充電,4h充滿;

運動時間:可7*24小時不間斷運行;

箱格設置:2-4個倉位,可於現場靈活配置;

配送均速:0.8-1m/s。

只就以上產品性能參數來看,中規中矩,無論是行駛速度、自動回充,還是梯控能力,都已經是當下機器人的一個標配能力。此外,據王野介紹,「Segway配送機器人S2」採用無把手電動門,不容易出現物品被盜問題;箱體內部配置加熱和降溫系統,方便運送過程中保溫;箱體可替換,可換成攝像頭或夜視儀,化身安防機器人。

據官方數據顯示,該機器人還可以實現多機協作配送。通過雲端調度中心動態優化任務分配,提升機器人群體配送效率,每單平均8分鐘送達,3臺機器人即時配送運力可達300單/天。

當然,這只是針對室內配送、樓宇配送場景應用的配送機器人,也就是最後一公裡的能力。

相對而言,室內配送道路環境更簡單,因而,在這一品類上也已經湧入大量機器人企業,甚至方案廠商。因而,對於技術能力普遍能滿足基本能力需求的機器人廠商,產品量產和商業化能力就成為當下各家決勝關鍵問題之一。

針對園區配送(大學、科技園、政府大樓等場景),九號機器人開發了針對室外園區配送的「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

室外配送機器人:預測道路環境,提前20-25米規劃路線

為什麼需要室外配送機器人?

王野解釋稱:

我們發現有很多場景是樓內配送機器人無法解決的,例如大學校園、科技園區、政府機關大院,以及大型企業的企業園區,這些人在離園區大門大概一公裡的辦公樓裡點個外賣,中午得冒著高溫,跑一公裡路走到園區門口取外賣。

「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這款室外配送機器人的不同之處被王野總結為三點:

4輪 x 4驅 x 4轉向;VSlam+Lidar自主導航;IP67的防水等級,耐濫用機械剎車。

X1以雷射雷達產生的點雲數據為基礎,融合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攝像頭所產生的視覺信息構圖導航。這樣我們不僅能獲得環境的距離信息、位置信息、形狀信息,還能獲得環境目標物的特徵、紋理、顏色,以識別具體目標物,對運動控制和路徑規划進行提前預測。

王野特別強調,「X1能夠做到提前20-25米預測運動軌跡,預測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而得到了安全、靈活和效率的兼顧。」

此外,據官方透露,「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關鍵產品參數如下:

車體尺寸:1.5m x 0.8m x 1.3m(尺寸可配置)

箱體容積:350L

續航能力:100km,8-10小時連續運行

自動回充:3小時快充

通行能力:垂直越障5cm

通信能力:支持4G、5G、WiFi

最大自動導航速度:20km/h

當下的機器人並不能完全脫離人為控制而存在,X1也是這樣。「Segway室外配送機器人X1」配備了遠程監控系統可以實現遠程監控和報警,也可以實現遠程人工介入。

據發布會上透露數據,具體兩款機器人的量產時間表為:

配送機器人S2在2019年10月向首批合作夥伴啟動試商用運行,2020年第一季度量產;

室外配送機器人X1將在2020年1月向首批合作夥伴啟動商用運行。

九號機器人的2019

高祿峰將公司定義為「智慧移動能力公司」,並認為,當下交通能力根據距離可以分為5類,其中低於兩公裡的「微交通」將是未來發展熱點。這也是其布局配送機器人的原因之一。

九號機器人作為一個典型的To C的公司,通過直接面向C端提供產品或通過合作夥伴為用戶提供服務兩類方式面向C端提供服務。據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銷量超過20萬臺,銷售額超過42億。目前在全球擁有9個子公司,與此同時,2019年,公司新發展動向為:

在常州新建兩大產品基地;年底將擁有超過1000萬臺生產能力;在深圳新建了研發實驗室。

針物配送機器人,高祿峰認為主要應該具有四大能力:

視覺導航、感知算法、行動能力、人機互動的能力。

除此之外,佔據全球70%共享滑板車市場份額的九號機器人在發布會上也發布了用「AI視覺實現半自動行駛和運營」的滑板車新品T60。

雷鋒網小結

就整個配送機器人領域發展來看,眾多玩家湧入,有人要「解決室內無人配送場景」,有人要「解決配送最後一公裡」,也有人要「實現無人配送的城市化多點布局」。

幾類場景應用,可以說市場都有需求,只是當下現狀是:部分廠商在做產品原型,部分廠商在做量產推廣,也有部分產品已經開始探索商業模式,整個市場中廠商技術能力和產品化情況參差不齊。

就此次九號機器人發布的兩款配送機器人來看,室內配送機器人S2量產仍要到2020年第一季度,室外配送機器人X1在2020年1月向首批合作夥伴啟動商用運行,量產時間仍未知。

由此也可見,目前,整個行業仍處於初期試應用階段。最終在這一垂直行業應用中,也很可能又將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2020年,這家機器人企業的多款送餐機器人刷屏了
    不知不覺,2020年接近了尾聲。2020年的疫情對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醫院到餐廳,「無接觸」已經被廣泛認可,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服務方式。也促使在各行各業遭遇嚴重危機時,服務機器人行業迎來蓬勃發展。擎朗智能作為智能服務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在2020年碩果纍纍。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國產配送機器人引關注
    從內外資結構看,2019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在主要行業市場佔有率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在前兩大應用行業中佔比下降,電氣電子設備和器材製造業中佔比為26.1%、汽車行業中佔比為12.9%,分別較上年下降4個和1個百分點。2019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應用行業繼續擴大,已涉及國民經濟45個行業大類和135個行業中類,釋放出更多的市場需求。
  • 基斯克威爾官網:配送機器人應勢興起
    在經過重重分揀、運輸後,快件最後到達配送網點,再經由最近的配送網點,送到用戶手中,整個配送活動就完成了。而由最後的配送網點到用戶手中的環節,就是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裡」。但就是這「最後一公裡」配送,卻讓物流公司苦不堪言。據鑫豪佳物流數據顯現,物流「最後一公裡」的配送本錢在總本錢中的佔比超越30%,使得其物流本錢居高不下。
  • 配送、感知、分揀……多款自主品牌機器人亮相高新區
    青島新聞網11月24日訊(記者 任俊峰)11月23日,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高新區隆重啟幕。業界領袖、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一堂,以「應對新挑戰 擁抱新科技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聚焦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持續推動跨領域間的合作,構建中國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 尾款人的雙11焦慮症:配送機器人能解?
    近年來,新基建政策的利好,更極大的推進了AI、5G通信技術的發展,讓配送機器人、無人機有了在市場應用的可能。比如,在技術方面,具有高效率、高靈活性優勢的物流無人機已經實現了小範圍應用,但由於航線安全等問題,一直難以在市場中普及。而隨著5G、AI新基建的推進,配送機器人已經能夠在大學校園等道路情況簡單的場景進行應用了。
  • 史上最強盤點 | 說說配送機器人那些事兒
    英特爾(Intel) CEO科再奇前幾天在一場科技大會上演講時,用手機下單點了瓶飲料。很快,一臺名為Loomo Go的機器人把飲料送到了臺上,科再奇由此向世界宣布英特爾正式進軍配送機器人行業。儘管這個表現形式創意純樸,但英特爾卻聲稱已做好了下半年實現量產的準備。
  • 擎朗智能攜多款配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記者發現,擎朗智能已經將目前最火熱的機器人送非接觸服務場景搬進進博會,包括提供無接觸配送、智能餐具回收的配送機器人,還帶來了專注於無人消殺服務的抗疫明星— 記者體驗了擎朗智能的明星配送機器人「花生」。顧客在店內落座點餐後,後廚人員接單製作,然後將餐品放在機器人開放式託盤上,屏幕上點擊「送餐」。只見小機器人載著餐盒緩緩出發,自主規劃路線將餐品送到目的地,如果遇到障礙物它還會聰明地躲開。
  • 2020年無人配送車行業研究報告
    文|佐思汽研 面向末端配送場景,無人配送主要分為室內無人配送和室外無人配送兩大應用場景,產品分別為室內無人配送車(也稱為「室內配送機器人」)和室外無人配送車等。
  • 六足機器人、酒店服務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工博會高校展...
    六足機器人:會爬樓梯能轉圈前進、後退、360度轉圈……在上海交通大學展區,一款6足機器人引起許多參展觀眾駐足觀看。記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的第十五屆工博會上,高峰教授團隊就展出了一款「六足章魚機器人」,還獲得了那一屆工博會的創新獎。
  • 多款機器人落戶桂林
    1月10日,在桂林灕江大瀑布飯店,一臺「歡樂送」機器人從廚房取菜後送上餐桌。這是普渡機器人新品發布會暨普渡配送機器K歡樂送落戶啟動儀式上的一次機器人場景應用展示。當天,廣西創新科技公司與桂林灕江大瀑布飯店籤約,多款機器人在該飯店落戶。歡樂送機器人送餐服務展示。本文圖片為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鄧振福/攝歡樂送機器人送餐服務展示。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本文2423個字閱讀全文預計5min2020年下半年,疫情催生出的社區團購因「動了」傳統菜市場的「奶酪」而走紅,成為個人和企業津津樂道的話題。社區電商的運轉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要求開城迅速,快速佔領市場,建立供銷體系;二是運營,其核心是供應鏈管理,高效選品、成熟的倉儲配送體系。
  • 2020鬥山工程機械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 多款新品耀世而出
    來源標題:2020鬥山工程機械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 多款新品耀世而出 11月20日,以「眾志山成,光耀未來」為主題的2020鬥山工程機械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
  • 阿里達摩院科學家,3年造出小蠻驢!量產物流機器人,全自動駕駛
    也寓意著蠻聰明、蠻能幹,蠻安全作為阿里旗下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具有類人認知智能,能輕鬆處理複雜路況,能聰明選擇最優路徑,遇到緊急情況,大腦應急反應速度是人類的7倍。同時,做到了規模化商用量產的必要條件,除了低成本,還有高可靠——相當耐苦耐勞,充4度電就能跑100多公裡,每天最多能送500個快遞,雷暴閃電、高溫雨雪以及車庫、隧道等極端環境均不影響其性能。
  • 閃時送:無人配送能否拯救系統中的騎手?
    ,主要包括快遞配送與同城即時配送兩大部分。 梳理2010年以來的數據可以發現:近5-10年以來,以上兩大業務的訂單量均呈現高速發展趨勢,預計2020年兩者總和將突破1千億單,並且未來5-10年仍具備高速發展(年複合增長率20%左右)的發展潛力。
  • 今年機器人大熱,CES 2019新品趨勢盤點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從廠商展品介紹,還是國內外一線媒體報導,雷鋒網了解到,場景化概念已經深得人心,目前比較明確的是,路、車、家三大場景,尤其後兩大場景路線已然清晰可見。那麼,CES 2019正式開始後,湧現的新品透露出2019年科技行業怎樣的風向標呢?下面跟隨雷鋒網來看看吧!
  • 36氪首發 | 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紅杉...
    年2月至4月,機器人企業融資超過15起,總融資金額將近30億美元。 從2014年開始國外starship、Marble、Nuro、Dispatch都陸續利用機器人涉獵無人配送業務。在國內,雲跡、賽格威、真機智能、YOGO等知名創業公司,都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分別發布了自己用於無人配送的服務機器人,京東、阿里等大廠也先後公布了自己的無人配送業務規劃及進展。
  • 普渡送餐機器人榮登《網際網路周刊》「2020無人物流配送創新排行榜」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的《網際網路周刊》公布了「2020無人物流配送創新排行榜」。普渡科技作為全球室內智能配送機器人行業的代表,憑藉優秀的室內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和多款明星產品矩陣,成功入選榜單。
  •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這其中近年來「風靡全球」的無人配送小車正在中國邁進量產階段。 目前,速騰聚創與阿里菜鳥已經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為菜鳥無人物流車提供固態雷射雷達,固雷射雷達會使無人物流車的成本大幅下降,確保無人物流車可以大規模量產。 今年4月18日,菜鳥打造的專門用於物流末端配送的無人車在杭州進行首次公開路測。菜鳥ET物流實驗室算法團隊負責人陳俊波表示,這款「基普拉斯」(Gplus)無人車非公開路測已進行了兩個月。
  • 樂聚機器人、獵戶星空、擎朗智能、高仙機器人獲2019 AI+機器人...
    獵戶星空AI智能服務機器人「豹小秘」量產僅半年多時間,已經廣泛落地到博物館、政務大廳、圖書館、酒店、銀行、法院律所、派出所、醫療場所、學校、Shopping Mall、連鎖超市等20餘個場景,不斷提供智能導覽、智能導購、智能政務、智能會務等服務,平均每日語音交互接待頻次高達 30 萬次,客戶復購率超30%。
  • 融資丨「擎朗智能」完成C輪融資,繼續發力送餐機器人全球化落地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進一步加深擎朗配送機器人在國內餐飲市場的滲透、海外市場拓展以及醫療等新事業部的橫向發展,衝盈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此前,擎朗智能在2020年3月完成了B輪融資,今年年初、年末兩輪融資總金額達數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