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龍會群居?每逢繁殖季節,迅猛龍和暴龍會群體築巢和產卵

2021-01-07 品讀百卷

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史前巨獸,莫過於白堊紀時期的霸王龍(也稱「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了,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中,惟妙惟肖的還原了這一種滅絕許久的恐龍,它們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大銀幕上,讓觀眾們目瞪口呆、嘆為觀止。霸王龍的前肢比較短小、後肢格外發達,碩大的頭顱上生有一張血盆大口,其中鱗次櫛比的排布著尖利的牙齒,外貌極為威猛和兇悍。據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模擬和計算,霸王龍的平均咬合力在8000磅左右,約等於3.63噸,而頜骨末端的極限咬合力在10噸以上,可以輕而易舉的咬碎獵物的骨頭,因此,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霸王龍是地球上咬合力最大的生物之一。

《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中的霸王龍是名副其實的「暴君」,仗著健碩的身軀和滿口的利齒,它可以輕而易舉的獵殺食草性恐龍、也可以在人類的小鎮上橫衝直撞,讓觀眾們留下了一個「殘暴」的刻板印象。不過,古生物學家們對霸王龍的習性知之甚少,比如它們是習慣於獨來獨往、還是小規模的群體活動,再比如它們是盤踞於一塊比較固定的領土上、還是四處遊蕩和捕獵,再比如它們以怎樣的方式求偶、雌性霸王龍又以怎樣的方式對待受精卵和幼體霸王龍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尚無明確的答案。近日,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弗郎索瓦.塞林(Francois Therrien)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一些兇猛的恐龍也會群居,它們會集體築巢和保護幼體恐龍。

眾多科幻片、以及相關紀錄片中,食草類恐龍常常被塑造為群居性的動物,它們如同現今的長頸鹿、河馬、大象一樣,成群結隊的漫步和覓食,而食肉類恐龍常常被塑造為獨居性的動物,它們類似於現今的老虎、猞猁,靜悄悄的潛伏在森林裡,伺機捕獵食草類恐龍和體型較小的食肉類恐龍,雌性食肉類恐龍會獨自築巢和產卵,不待幼體恐龍破殼而出,雌性食肉類恐龍就揚長而去。不過,弗郎索瓦.塞林的研究團隊在蒙古國的東南部發現了一處286平方米的遺址,它是一條細長的紅色巖石層,已有8000萬年的歷史,其上較為密集的分布著15個恐龍巢穴和50多個恐龍蛋化石。

處於繁殖期的一些現代鳥類和鱷魚會出現「群體築巢」的現象,這樣的繁殖行為有助於它們抵禦掠食者,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現代鳥類與非鳥恐龍在6600萬年前分離之後,才演化出了「群體築巢」的行為,可弗郎索瓦.塞林等人的發現表明,「群體築巢」的行為更早的呈現於恐龍的群體中,而不是現代鳥類和鱷魚身上。弗郎索瓦.塞林認為,他們的發現打破了人們對恐龍的刻板印象,它們既有較為複雜的群體結構、又有較為高明的繁殖行為,肯可能到了繁殖季節,它們就聚在一起,共同築巢和保護幼體恐龍。

上世紀80年代,古生物學家們就發現了一處遺址,其中的巢穴和恐龍蛋化石也聚集在一起,但研究人員無法判斷它們是不是同一時間築造的,而弗郎索瓦.塞林等人發現的巢穴和恐龍蛋化石處於同一巖石層上,確鑿無疑的表明它們出現在同一時間裡。更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從恐龍蛋化石的外部和內部結構、以及蛋殼的厚度等等特徵來判斷,這些恐龍蛋並不屬於食草類恐龍,很可能是一種暴龍。弗朗索瓦.塞林介紹,從恐龍蛋化石的碎片數量來看,7個以上的巢穴順利的孵化出幼體恐龍。

小考題:你認為人類的基因技術能否復活恐龍呢?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注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鑑,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當園丁,棘龍等上岸,迅猛龍走向大哥位
    《侏羅紀世界2》結束了納布拉爾島稱霸的T-Rex,雖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但是暴龍面對的許多哺乳動物,在它看來,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存在,看樣子霸王龍也是可以大快朵頤一番了。
  • 《侏羅紀世界3》開啟暴龍都市,棘龍呼之欲出,看好迅猛龍
    《侏羅紀世界3》的先導海報中,霸王龍的咆哮,傳到了繁華的都市,張著大嘴的T-Rex,似乎在向人類發出戰書。看來,第三部是要開啟暴龍都市了,以T-Rex為核心的恐龍們,應該會在這片鋼筋混凝土的新世界中,尋找到和人類的新平衡。
  • 如果霸王龍和迅猛龍對決,誰能成為王者?
    在電影《侏羅紀世界》系列中,迅猛龍的可謂是可圈可點,在其中表現為一種非常聰明的恐龍,攻擊力也是具有一定的威力,可以和霸王龍拼上一拼,那麼在現實的恐龍時代,迅猛龍真的能打得過霸王龍麼?霸王龍活躍於白堊紀末期,身體長度在11至15米之間,平均臀部高度在4米,突出者可達5米以上,體重在9噸左右,是目前已知的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在這樣的體型之下,它們的行動卻不笨拙,相反是非常的敏捷,作為霸王龍最主要的武器,它們牙齒的咬合力可以說是非常的恐怖,有20萬牛頓左右,做一個不直觀的比較,20萬牛頓可以吊起1輛20噸的大貨車,所以霸王龍在整個的恐龍時代都是首屈一指存在。
  • 地球上10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榜首,迅猛龍和蠻龍也上榜
    1、霸王龍:霸王龍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兇猛的食肉恐龍,其平均身長就由,陸地動物裡咬合力僅小於霸王龍。,諸城暴龍的身長在12米以上,有著極其鋒利的鋸齒,肌肉群也很發達,能夠輕鬆咬碎獵物的骨頭。
  • 《侏羅紀世界2》中可能出現的恐龍,最後一個完爆霸王龍
    那麼在《侏羅紀世界2》中將會出現哪些恐龍呢?1、 西雅茨龍是體型第九大的食肉恐龍。和極其著名的遠親霸王龍一樣,西雅茨龍也擁有著大型的頭顱骨,粗壯的軀體和長而發達的雙腿,但它的前肢的發達和爪子的大小明顯強過遠親霸王龍。
  • 《侏羅紀世界》: 暴虐霸王龍逃出籠子,「血洗」公園
    成群結隊的迅猛龍奔跑疾如閃電,眼神變幻多端。暴虐霸王龍的基因組成令人不慄而寒,高度的智商,可怕的體質,殺戮的本性,讓整部電影籠罩上一層不安與緊張。還有就是大草原上奄奄一息的梁龍,遍體鱗傷,痛苦的呻吟,歐文的慰撫和克萊爾的淚水,悲傷足以滲出銀幕。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霸王龍的世界,看看這種兇狠的動物是如何血洗公園的。故事發生在第一部電影《侏羅紀公園1》故事後的22年。
  • 野生輻射龜的繁殖和產卵
    但很可惜的是,至今的輻射龜繁殖報告,都是在人工環境下進行的,雖然人工環境也能成功的繁殖出輻射龜,但孵化的成功率並不怎麼令人感到滿意。那麼原產地的輻射龜繁殖呢?很遺憾的是,野生環境的輻射龜繁殖研究,可說是白紙一張。
  • 體格小受欺負,暴龍也有心酸血淚史,霸王龍的祖輩竟然這麼萌?
    在形態學比較中,研究者發現:摩羅斯龍的骨骼形態介於暴龍的亞洲原始祖先和美洲霸王龍等晚期暴龍之間,與同時期的亞洲暴龍(雄關龍等)更相近。按「輩分」來講,霸王龍等晚期出現的暴龍都得叫它一聲「爺爺」。因此,摩羅斯龍代表了暴龍從原始向晚期形態的過渡狀態,並最終將演化成體型巨大的「毀滅化身」[3]。
  • 鳥會築巢孵鳥,聽說過魚會築巢孵魚嗎?這種魚會夫妻同心養大幼魚
    不僅性情兇猛,生命力也很強,其對缺氧、水溫和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比如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呼吸,生理上是藉助在鰓腔內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因此即使離開水,它也能生存三天之久。而如果其所在的池塘中食物較少或者沒有水的話,那麼它就會選擇遷移,它能在陸地上滑行很遠的距離,到其他水域尋找生存環境。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退隱江湖,迅猛龍還年輕,想看異特龍
    在第二部,霸王龍離開石頭城堡之後,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霸道地追逐著人類,以及汽車等,而是跑到了森林中,大有退隱江湖的勢頭。然而傳說中的恐龍戰神,就要這麼落幕了嗎?畢竟第二部中,T-Rex和棘龍骨架的同框,似乎還是未揭開迷惑的伏筆,霸王龍應該不會這麼簡單地退休吧。
  • 《侏羅紀世界》兩部電影 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到底誰最厲害?
    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都是利用了很多動物的混合基因而培育成功的,它們的身上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含有迅猛龍的基因,這一點在後來的行為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暴虐迅猛龍的形象就如同和迅猛龍是在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只不過比迅猛龍大多了,而它們最後都能瘋狂的攻擊人類,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
  • 特暴龍和霸王龍誰厲害,特暴龍和霸王龍誰更大
    ,我們熟悉的暴龍科恐龍很多都生活在這個階段,如霸王龍、特暴龍都是這個時代的食肉恐龍,不過很多小夥伴也喜歡比較哪種更加厲害,體型更加巨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先來看看特暴龍,它可以說是霸王龍的遠親,它主要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中國以及蒙古等地,為什麼叫它特暴龍呢,其實跟它的性格和習性有很多關係,它屬於性格猛烈的食肉恐龍,最大體長可達12米,體重在7.5噸之間,粗壯的四肢和龐大的身軀能夠更好的威懾對手,快速追捕獵物。和其它暴龍一樣,它們的前肢非常短,顯得非常迷你,後肢能夠支撐龐大的體重,前肢起到平衡作用。
  • 方舟生存進化:TLC3更新,猛獁和劍龍重做,節肢動物和飛龍可繁殖
    TLC簡介其實方舟TLC3從很早就開始爆料了,這次與前兩次不同,被重做的生物只有猛獁象和劍龍。TLC1重做了霸王龍、恐狼、恐熊、巨猿,巨型袋鼠;TLC2重做了帝鱷、棘背龍、三角龍、迅猛龍、副櫛龍,阿根廷巨鷹。
  • 《侏羅紀世界》兩部電影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 怎麼死的那麼慘
    作為《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中的兩個重要的角色,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卻成了最大的反派,雖然在影片中有著精彩的表現,但無奈是大反派,結局卻只能滅亡,不過誰也不曾想過到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卻死的那麼慘,因為它們不是死在人類的槍口下,而是死在了同類的手裡。
  • 《侏羅紀世界2》劍走偏鋒,反派小型化,網友:霸王龍沒變
    比如《侏羅紀公園3》中棘龍和暴龍的那場戰鬥就十分吸引人的眼球,這麼久過去了「吃魚的」和「吃肉的」到底誰厲害還是一大話題。侏羅紀系列中經典的大戰除了霸王龍和暴虐龍外就要數棘龍和暴龍的大戰讓人難以忘懷了,被男主引出來的霸王龍看到了棘龍張牙舞爪的樣子很是生氣,這有點像《侏羅紀世界2》克萊爾吸引T-Rex出來的劇情。
  • 《侏羅紀世界2》曝終極預告,滄龍出海,迅猛龍大戰混種恐龍
    相對於之前的預告,這次影片終於曝光了故事的主要脈絡,恐龍島火山爆發,一個公司請上一部主角歐文和克萊爾協助救援島上恐龍的行動,然而就在主角努力將包括霸王龍、迅猛龍在內的恐龍成功轉移之後才發現,資助這次救援行動的公司有著邪惡的目的——將這些恐龍在拍賣會上賣出去,不僅如此,他們更是將迅猛龍基因提取,製造最新的混種恐龍——暴虐迅猛龍,而主角歐文和克萊爾決定阻止他們。
  • 當迅猛龍遇上霸王龍,誰的勝率更高一些?侏羅紀公園給出的答案
    如果你把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這兩個系列的電影都看完的話,就會發現這系列電影著重在塑造一種名為迅猛龍的恐龍。這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恐龍呢?從1993年上映的第一部電影中就已經出現了關於迅猛龍的不少戲份,在該電影中迅猛龍正如其名,被塑造成速度快、性情兇猛的一種恐龍,它們的致命武器就是前肢的利爪。
  • 這十個事實會顛覆你對恐龍的想像
    中侏羅世經歷了長有羽毛的恐龍的大量繁殖,它們的繼承者逐漸變成了鳥類。羽毛進化後,頭皮屑也進化了,化石羽毛上布滿了皮膚薄片。現代鳥類也會剝落,但鳥類的皮膚薄片富含脂肪,在飛行過程中起到生物冷卻系統的作用,吸收和散發熱量。恐龍的頭皮屑與鳥類和人類的頭皮屑相似。
  • 暴龍超科代表恐龍,霸王龍,特暴龍,帝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暴龍超科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或者簡寫 t-rex,學名雷克斯龍或雷克斯暴龍。,這樣可以減少骨頭重量,減小脖子的壓力,和調節身體的平衡,減少尾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