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會築巢孵鳥,聽說過魚會築巢孵魚嗎?這種魚會夫妻同心養大幼魚

2020-12-05 科普大世界

黑魚是我國淡水水域中的常見魚類,由於身上的特殊花紋,這種魚乍看上去會讓人以為是條大蛇,有一種瘮人恐怖的感覺,而且這種魚生性兇猛,水中產的其他魚類蝦類都是它們的食物,據說如果一個不大的養魚塘中放上幾條黑魚的話,那麼它們最終會將裡面所有的魚都吃掉,堪稱淡水霸王啊。

黑魚在我們老家(魯西)叫做火頭魚。至今還記得小時候趴在池塘邊,靜悄悄的看黑魚捕食其它魚類的情景,它會靜悄悄的遊到一群魚的旁邊,趁它們不注意的時候突然襲擊,一般都不會失手,所以黑魚其實並非是晚上出來活動的,它主要還是在白天獵食,它靠的是眼睛看到獵物然後去捕捉,晚上的光照條件不如白天,所以黑魚通常都是白天獵食。而且黑魚的攝食量很大,其胃的最大容量可達其體重的60%左右,是不是很恐怖?

黑魚還有其他一些名字,如烏鱧(li)、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等。不僅性情兇猛,生命力也很強,其對缺氧、水溫和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比如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呼吸,生理上是藉助在鰓腔內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因此即使離開水,它也能生存三天之久。而如果其所在的池塘中食物較少或者沒有水的話,那麼它就會選擇遷移,它能在陸地上滑行很遠的距離,到其他水域尋找生存環境。

黑魚雖然性情兇猛,而且有時甚至會自相殘殺,但是它們的下一代卻非常有愛,甚至有些品種的「夫妻感情」很深,生物學家就發現黑魚有護幼的習性。繁殖季節時,黑魚通常都會成雙成對,產卵時將地點選擇在水草叢中的淺水中,交配產卵前,黑魚「夫妻」會一起銜取水草或其它植物構築魚巢,這就很稀奇了吧,我們只聽說過鳥類築巢產卵孵鳥,卻不知道黑魚也會築巢產卵孵魚。

黑魚的魚巢略呈環狀,畫好之後,黑魚夫妻就會通過愛撫式的交配行為後產卵並排精於巢中,以體外受精的方式使得魚卵在魚巢中發育,之後黑魚夫妻(也有可能只有一條雄魚)會潛伏於魚巢裡面或附近守護魚卵,如果有別的魚類靠近,它就會迅速出擊,將其趕走。

黑魚孵化出來之後,黑魚夫妻的護仔行為更為強烈,不會允許任何其他魚類、蛙類、蝦類靠近,而且黑魚會和幼魚長時間待在一起,就好像老母雞帶著小雛雞一樣,親子之間關係非常緊密,曾有報導,有人叼起一條盾鱧(黑魚的一種)結果有上千隻紅色幼魚跟隨而來,圍著它不走,因為盾鱧就會夫妻倆一起帶小魚,小魚平時就會聚在父母身邊,直到它們可以獨立活動了才會離開,可見即便是魚類也並非無情,它們也會為了繁育後代而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

相關焦點

  • 見過觀賞魚築巢嗎?看大自然魚類裡的建築高手,魚缸有過這巢穴嗎
    這些建築的建築師,很有可能是一隻不起眼的蠶,也可能是一隻色彩繽紛的鳥,亦或是水中的魚。大自然中多數的建築都來自陸地生物,不過也有少數的建築來自水底下的魚類。巢穴,是每種生物最為溫暖的家,魚類也不例外。公魚如果和一條母魚成功配對上了,他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挑選一處他們覺得比較安全並且合適的空地。然後,公魚就會開始築巢,母魚則會在旁邊放風,不讓敵人靠近。公魚會用自己的嘴巴將沙子含住,然後吐到別處去。多次反覆這樣的動作,底床便會形成一個大坑。這個大坑並不能滿足這對食土鯛夫妻的需求。公魚還會去叼一些其他建築材料。石頭,枯葉,樹枝,都能成為他們築巢的材料。
  • 養魚小知識:虎魚和口孵魚的飼養繁殖方法,你了解嗎?
    產卵過程與普通麗魚沒什麼兩樣,但產的卵無黏性,一概往低處滾。雌魚一經訓餌.絕大部分 口孵魚都能吃人工餌南美口孵魚和非洲口孵魚比較典型的繁殖方式如下:一種模式是在大 水體中,雄魚個大「吃得開」,把所有其他魚都趕走,然後留神過往同種雌魚,遇到產卵在即的便殷勤邀來,般是每產一小批卵(10~30粒)便張嘴把卵吸入口中。
  •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
    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魚會不會老死?魚會永生嗎?那麼可能有人腦中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的魚都是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死,如果人類不殺魚的話那魚會自然老死嗎,還是說他們會有永恆的生命。,就算人類不捕殺他們,大家也都知道大自然的生存規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海洋這個大環境裡更是如此,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弱小的魚終歸是會被那些強大的魚吃掉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 這些名字好聽的魚,你聽說過嗎?他們的習性你了解嗎?
    幼魚的飼養要細心,抽水清潔,餵食要輕柔,避免碰撞、驚嚇,否則幼魚容易死亡。幼魚還應添加一些蝦肉、魚肉、綠藻等人工飼料。魚口孵魚又名尼羅口孵魚。原產在非洲埃及的尼羅河一帶。口孵魚體側扁,呈紡錘形,頭大。體長45釐米。
  • 賞魚|孔雀魚你養過,但這些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每一個養魚的人應該都養過孔雀魚,很多人第一個接觸的觀賞魚就是孔雀魚。孔雀魚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個熱帶魚,也是最流行的一個淡水觀賞魚。雖然你聽說過、養過孔雀魚,可是很多知識直到現在你可能也不清楚。小夥伴們,怕了嗎?野外看到白雲金絲說明你運氣比較好,不要野採它!實在想養去魚市買幾條,如果能夠繁殖成果,有能力的話可以做一些保育放生的善事。
  • 企鵝是鳥是魚:是魚,水裡比陸地靈活;是鵝,賊頭賊腦當小偷
    我從來沒想過企鵝命苦,在去南極之前,企鵝對我來說是宇宙無敵可愛的動物。即使電影《帝企鵝日記》看了好多回,電影聞述的其實也是企鵝的辛苦,然而,它們可愛的造型、討喜的動作,讓人邊看邊覚得可愛。我趴在雪地上拍著企鵝的一舉一動,一個西雅圖來的太太忍不住問我企鵝到底是鳥,還是魚?它一會兒在陸地上散步,一會兒又跑到海裡遊冰,真是奇妙的生物。」在還沒有來南極前,所有的照片、影片都讓我堅決相信企鵝是「鳥」。但身處在這白色大地,看著企鵝在海中、浮冰上靈活地運動,我可以理解為何這位太太會冒出「企鵝是不是魚」的疑感。
  • 關於小丑魚的那些事
    因為海葵的保護,使小丑魚免受其它大魚的攻擊,同時海葵吃剩的食物也可供給小丑魚,而小丑魚亦可利用海葵的觸手叢安心地築巢、產卵。對海葵而言,可借著小丑魚的自由進出,吸引其它的魚類靠近,增加捕食的機會;小丑魚亦可除去海葵的壞死組織及寄生蟲,同時因為小丑魚的遊動可減少殘屑沉澱至海葵叢中。小丑魚也可以借著身體在海葵觸手間的摩擦,除去身體上的寄生蟲或黴菌等。
  • 麻雀夫妻空調內築巢 住戶怕鳥受傷用風扇抗高溫
    習慣了在小鳥鳴唱聲中醒來的汪銘感覺有些失落——半個月前有對麻雀夫妻在他家的空調機內築巢孵蛋,現在幼鳥們翅膀長硬了,便和爸爸媽媽飛離了這個臨時的家。汪銘說,怕空調的噪音和熱氣影響可愛的「鄰居」,他寧願買風扇來抵禦暑熱。
  • 鳥是怎麼築巢的?
    鳥是怎麼築巢的?一般在鳥類的繁殖季節,鳥才會去築巢,它們需要在樹杈上、樹洞中建造一個小巢穴來孵化自己的下一代,對鳥蛋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鳥蛋的孵化以及幼雛的生長。,比如「臭名昭著」的大杜鵑,大杜鵑從來不自己築巢也不自己孵蛋,如果說黃胸織布鳥是鳥類中的編織大師,那麼大杜鵑就是鳥類中的行騙大師。
  • 新手養觀賞魚養不活,養過這簡單好養又好繁殖的魚嗎?附飼養攻略
    這時,光養就已經不是鬥魚玩家們的目標了,他們會開始挑戰如何繁殖鬥魚。但是雖然鬥魚繁殖技巧很簡單,不過失敗的案例還是非常多的。如果你已經失敗過一次了,沒關係,往下看,我以我·繁殖成功的案例來告訴大家,如何從零基礎讓泰鬥繁殖。配對,對魚,繁殖成功的關鍵!在繁殖鬥魚的時候不能隨隨便便抓兩隻一公一母的來進行繁殖。
  • 十大爆缸能力超強的觀賞魚,新手也能養爆缸,你知道幾種?
    九間菠蘿在美洲慈鯛中屬小型慈鯛,卻是屬於很強悍的魚,常常以小吃大。公母魚較好分辨,母魚腹部會有橘紅色斑點。體型雖小卻很強健易養,倒是很這合與大型慈鯛混養。領域性非常強,尤其是發情期間。容易繁殖是九間菠蘿另一項特色,且不止是同類間,不同科屬也較其它容易雜交。
  • 觀賞魚可以從幼魚養起,但是太小的龍魚苗,魚友們不一定能養活!
    1、這個問題怎麼說呢,由於各地的叫法不同,我們也不能把小魚都統稱為魚苗,對於很小的魚苗,比如說金魚的仔魚、龍魚帶有卵黃囊的仔魚,我們統稱為魚苗,而比魚苗大的我們統稱為幼魚。比如說給大家一窩還未下身的七彩魚苗,又有幾個敢養的?但是下身之後達到了兩釐米左右,我們飼養起來難度就會小很多了,但是即使這樣,過小的幼魚,很多魚友也不敢輕易嘗試,因為有些觀賞魚的幼魚期也有不同,大小差異也很大。
  • 葡萄架下斑鳩築巢小區居民愛心呵護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葡萄架成了一對斑鳩的「家」,還下了兩個蛋孵鳥寶寶。不管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比較新奇和開心。董女士龍灣世家一樓家中,便入住了這樣一對斑鳩。3日上午,記者在董女士的小院內,見到了這個溫馨的「家」。董女士說,幾棵葡萄已種有4年了,現在枝繁葉茂。
  • 魚的壽命是多久? 魚會不會老死?
    魚當然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家養的金魚壽命短些在8年左右,淡水裡的魚草魚壽命長些,一般長壽者在百年左右。但總有一些魚是能長壽的,就是神話中的成精一類的魚,能活千年,更長者就是鯉魚了,當鯉魚跳過龍門後,就可脫胎換骨,化身為龍,龍之長壽可至萬年。所以講鯉魚躍過龍門後才能登鋒而造極。人亦如此,只有高中後,才是狀元。
  • 這種能水中遊陸上爬的魚,比恐龍還早存在,魚類的活化石!
    南美洲、非洲的肺魚鰭條呈絲狀,在幼魚期會靠外鰓呼吸,成魚可以忍受乾旱的環境。澳洲的肺魚卻更偏向於古代的魚類,有著巨大的鱗片,槳一樣的魚鰭,而且終生不會上岸。在野外,肺魚的主要食物是軟體動物、貝類和植物,而且非洲和南美洲的肺魚會在雨季吃大量的食物,以備旱季休眠之需。
  • 魚會感冒嗎?怎樣才知道魚感冒了?魚感冒會死嗎?
    病因用網捕魚時,在拉網的過程中,由於網內空間漸小,造成魚到處亂竄,互相碰撞受傷;用鉤釣時,會出現釣傷或在強行摘鉤時被捏傷;魚蓄養時,一般都暫時使用暫養槽、網箱等,在運輸時使用搬運箱,這往往造成飼養密度過大,魚觸及網箱壁或相互碰撞都會使鰭、眼或體表其他部位受傷
  • 養魚須知:這些魚能和主人互動,你養了嗎?
    養過貓貓狗狗這類寵物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每天和自己的貓咪或者狗狗進行互動了吧。很多養觀賞魚的人也希望自己的魚能夠和自己互動,畢竟互動能夠帶來成就感和溫馨,那麼哪些觀賞魚能夠和主人進行良好的互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的下面幾種能夠和主人進行良好互動的觀賞魚,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1、羅漢魚羅漢魚是一種頗具靈性的魚,他們能夠和主人互動,而且據養過的人說,它們只會和主人互動,不會和主人以外的人互動。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沒過幾天,宋女士發現鳥窩裡多了兩枚鳥蛋,這下可把他們一家人樂壞了。在宋女士的微信朋友圈裡,一次一次記錄著他們一家人的喜悅:2月20日,一隻小鳥來安家;2月28日,恭喜租客喜添二蛋;3月2日,第三顆蛋出現了……3月19日,三隻小禿毛出現了……  就這樣,宋女士的朋友圈記錄下了自己一家人和小鳥一家人和睦相處的日子。
  • 真假「溫泉魚」大揭秘,溫泉魚療真的會有效果嗎?
    曾經風靡一陣的溫泉魚SPA,因為種種弊端,漸漸的退出了大眾舞臺。但是,那些店裡的所謂」溫泉魚「,到底是不是真的溫泉魚,你了解嗎?」溫泉魚「到底能不能對人有著積極的效果呢?,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在十九世紀初的時候,土耳其的一對兄弟,在一處溫泉嬉戲遊玩的時候,發現溫泉裡有一種小魚,會追著他們的雙腳吻啄,吮吸啄食他們雙腳皮膚上的死皮等,再發現這個現象後,兩兄弟便經常性的去泡溫泉讓小魚給他們清理腳上的死皮,反覆幾次後,兩兄弟發現困擾他們很長時間的皮膚病竟然痊癒了,這一消息的傳出,便讓這種小魚有了溫泉醫生魚的稱號。
  • 圓形的魚缸,真的會傷害魚嗎?
    你用圓形的魚缸養過魚嗎?我說的是圓形的玻璃魚缸,而非圓形的陶瓷金魚盆。我猜,即使你自己沒有用圓缸養過,也一定見過別人用那種透明的圓形玻璃小魚缸養過魚。有人說,觀賞魚不喜歡圓形透明魚缸,因為它會損害魚的視力,讓觀賞魚感到焦躁不安,從而誘發一些魚病。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是什麼?這種說法的源頭又是哪裡?同學們請坐好,譁仔開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