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下,每一個人都是被隔離的,會有孤獨感、被拋棄感、無助感。」心理學家柏燕誼近日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說,「隔離對人的安全感有破壞性作用,可能會有『被拋棄到孤島上求助無援』的情緒。長時間無事可做會讓人發火、不知所措、不能承受。」
對在華留學生而言可能尤為如此。面對疫情,心理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此前,廣州首例外籍新冠康復者巴基斯坦留學生「魏星」(化名)在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的自述中就表示:「保持積極的心態,這只是一個小病毒。」
留學生壓力主要來自三方面
「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目前壓力可能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柏燕誼分析道,第一是精神層面,對疫情的心理恐懼感。第二是情感支持層面,畢竟身處異鄉,人際關係比較少,所以可能會有精神上的孤獨感。還有是物資獲取壓力,畢竟不在本國,很多東西不知道哪裡買,也沒太多親戚朋友支援。
三部曲助留學生減壓
在疫情、隔離等種種壓力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為留學生做些什麼呢?「第一是疫情知識普及、信息傳遞,第二是給予心理減壓方法和情感關懷與關愛。第三,也可以給一些現實層面的物資分享。」
自我調節 「情感連結」很重要
對於留學生如何自我調節,柏燕誼給出了這樣的建議:「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是有效控制注意力,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少關注消極的負面信息。」比如,有意識管理飲食和作息時間,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跟外界的親朋好友做情感上的連結。也可以安排讀書、唱歌等娛樂活動,與朋友們視頻群聚餐、視頻健身,從而增加陪伴感和娛樂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紀靜)
相關新聞:外籍新冠康復者首發自述:這只是個「小病毒」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