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的關鍵指令存在於DNA中

2021-02-13 圖南心靈

 

像我們的大腦一樣,我們身體內的基因密碼物質DNA決定著我們如何觀察、如何行動,同時決定著我們地球體驗的大部分內容——這也是我們宇宙溝通系統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當我們的大腦在操控一切,通向自我和意識的大門就會關閉。我們無法獲得更高層次的意識,也弄不清自己的真實身份。 

 

由於我們的DNA對我們的經驗作出的響應類似大腦,我們大腦內部的精微線路用得越來越少,大腦的一部分開始休眠,我們的DNA也是如此。慢慢地,DNA的通訊系統從以全息形式活躍於鏈條中的蛋白質片段,變成另外一種更加線性化的通訊形式,不僅局限了生理物理學水平的溝通,也局限了我們的自覺意識。我們不再具有全能的意識,而是僅僅局限於我們的生活經驗。

 

反過來,我們的RNA(核糖核酸)屬於身體基因系統的一部分,它相當於貫穿全身的通訊網絡,並最終直接導向DNA,同時也改變了它的通訊模式。存在於DNA線路內的電磁場變得極度微弱,而且在某些情況下不復存在。像我們的大腦一樣,我們未曾使用的DNA片段雖然完整但處於閒置狀態。由於這個原因,我們無論在智力還是在基因方面都被限制住了,我們利用的DNA物質還不到10%。

 

現在,有許多因素都會給我們的身體組成帶來電子、電磁和基因方面及其相互關係的變化。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尤其在DNA內部,與生俱來存在著人類祖先的記憶。這些記憶促使我們不斷探尋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通常,我們將非凡的自我外推成外界的神或其他聖物的形式,但是,我們自己才是我們所探尋的結果本身。

 

 

人類創造力將發生重大變化 

 

今天,人類在量子計算機、新納米技術材料工程、人工智慧和基因工程等領域所獲得的尖端技術將很快擴展到更多領域。即將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有:基本物質的轉換、量子真空態釋放的無限能量、依據懸浮原理建立的無聲運輸系統、後生成基因工程、通過能量醫學治療模式進行的光和聲的康復療法、電動力學新理論等。例如:俄羅斯和德國的科學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有秩序的、相互連接的世界,在這裡,所有物質都是根據數學分形順序組織起來的。這種新觀點被稱為「全球縮放」。這個發現描述了對數空間的諧波結構,說明了通用常數的性質,規定了組成宇宙的非線性但卻是分形雙曲線標度。「全球縮放」將會徹底改變通訊技術,產生更環保的建築設計,影響生物技術和醫學技術及反重力研究。而這些因素共同預示著,人類的創造力將發生巨大變化。不僅如此,在科學技術、醫學、藝術、文化和宗教之間的相互理解方面,人類也將會取得許多重大突破。

 

 

7.5兆赫:人類腦電波與地球頻率匹配

 


萬物都在共振。要完全接受這一原理的含義的確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 

 

如果一切都在共振,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我們是在和地球一起共振。這意味著,我們是在與太陽一起共振(甚至意味著我們和銀河系一起共振)。我們知道,我們大腦的活動是可以以用不同的腦電波周期和不同的頻率測量的。例如,我們知道,我們的a腦電波頻率對應於地球的基本共振——7.5兆赫,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關於共振的例子。

 

這將打開一個大門,使我們目前所依賴的科學,及由這些科學所產生的我們目前的智力狀態不允許的事情成為可能。通過我們自己的共振和頻率與主要環境的共振和頻率相匹配,我們可以開始看我們如何從環境中直接吸取能量——直接通過我們自己的身體吸取能量。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環顧周圍的世界,非常有趣的是人類是利用外物的唯一的物種。我們是唯一有住房、有衣服穿的生物。所有其他生物都能夠與自然共存,它們能夠調節自身的溫度與環境相適應等。我們也可以有同樣的能力,但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甚至糟糕的是,我們接受了錯誤的答案。我們沒有充分利用我們身體的共振接收能力去建立一種與環境和諧的適當模式。(本文摘自《大覺醒時代》

相關焦點

  • 「垃圾DNA」中發現了快速進化的基因之謎的關鍵|DNA|基因...
    而進化史上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是,為什麼新的基因(似乎是憑空產生的)可以迅速接管對生物體生存至關重要的功能。來自ScienceNews最新報導,「垃圾DNA」裡發現了解開快速進化基因之謎的關鍵,新的研究發現必需基因可以快速進化,從而顛覆了進化論的教條。
  • 人類進化的關鍵推手——線粒體
    雖然目前很難知道為什麼在地球上出現了生命、以及為什麼會進化出人類,但是,科學研究總是在通過持續不懈的努力,不斷地逼近關於生命起源的真相,例如從地球之外的其他天體尋求生物的努力,一直在進行中[1, 2],人們期望能夠從中發現作為生命之源的水的存在,以及是否含有碳源等有機物等,或許能夠讓我們感覺到人類在地球上並不孤獨的存在。
  • 《最強蝸牛》DNA進化模組怎麼加點 DNA進化模組加點推薦
    最強蝸牛dna研究攻略 首先特...   最強蝸牛dnf研究是特別重要的,這裡面的話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可以選擇,對於進化模組來說的話,加點也有相應的方式,具體要怎麼做比較的好呢?下面來了解下!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稱已成功測定了最古老人類DNA中的一部分基因序列,這些DNA取自西班牙北部發現的化石中的牙齒和股骨,其歷 史達43萬年之久。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
  • 是否存在人類進化的化石證據?
    相比之下,追尋人類的進化歷史要困難得多。雖然人類現在還有很多活著的靈長類親戚,但連接進化點的許多物種已經滅絕了。儘管如此,進化生物學家可以通過幾種方法來破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事實上,除了生物學之外,該領域還包括幾個不同的學科,如遺傳學、地質學、考古語言學、人類學和靈長類動物學等等。當然,古人類學也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我們不得不求助於化石記錄,以尋找遠古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祖先的線索。
  • 人類起源最大爭議,3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嗎?手指留下關鍵證據
    事實上,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很多值得質疑的地方,比如他那個年代,並沒有意識到dna的存在,同時缺少過渡型化石,地球的年齡是個問題,無法解釋自然選擇,因此如今又推出了現代進化論加以補充。因此這也成為了人類起源的最大爭議,人類在三億年前真的是一條魚嗎?其實我們的手指上,留下了關鍵的證據。
  •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 dna研究玩法攻略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祖母:人類進化的關鍵?
    我為什麼存在?這不僅是一句哲學的吶喊,還是一個進化方面的謎題。當你認識到人類(以及虎鯨)雌性是在生育期過後繼續存活的極少數物種之後,這個謎題就顯得更加突出了。與我們血緣最近的靈長類親戚,比如黑猩猩一般在還有生育能力之前就死去了。人類壽命的延長不只是現代醫學創造的奇蹟,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DNA鑑定中存在基因突變的原因
    DNA鑑定中存在基因突變的原因   產生突變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親代將dna傳遞給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的突變,這是實際存在的突變;這種突變,儘管父母親都可能發生,但是形成受精卵的時候,是精子的頭部完整的卵細胞結合,所以精子中的dna不如卵子穩定,與卵細胞相比,較容易發生突變。
  • 使用機器學習和Python揭開DNA測序神秘面紗
    「脫氧核糖核酸(DNA)是一種分子,其中包含每個物種獨特的生物學指令。DNA及其包含的說明在繁殖過程中從成年生物傳給其後代。「簡介基因組是生物體中DNA的完整集合。所有生物物種都有一個基因組,但是它們的差異很大。例如,人類基因組被排列成23條染色體,這有點像百科全書被編輯成23卷。
  • 科學網—探尋人類DNA進化「密碼」
    ■本報見習記者 袁一雪 在現代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自然界的現象,都能夠從這套科學體系中找到答案。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還存在很多未知空白,人類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謎。人類從哪裡起源,未來怎樣發展,至今無人能解。
  • 《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介紹 dna研究玩法攻略分享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 在右一屏的樓梯拐角處橫躺著一臺DNA進化模組,通過它能夠讓你變得更醜!變醜的同時也變得更強了!
  • 人類進化時淘汰掉的器官,如今失而復得,究竟是退化還是進化?
    人類進化時淘汰掉的器官,如今失而復得,究竟是退化還是進化?人類的進化路程遲緩又漫長,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人類形成屬於自己的文明。在這漫長的演變歷程中,逐漸褪去身上厚重的毛髮,保留一些關鍵的毛髮,例如頭髮、鼻毛、腋毛等等,這些對人的身體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有很多用不到的器官漸漸消失。它們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只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痛苦。
  • 人類進化的關鍵推手——線粒體:為了更好地使用能量
    因此,線粒體是從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進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且與地球大氣中氧氣濃度的增加、部分細菌(如α-變形桿菌等)對氧氣的適應性以及吞噬所導致的協同進化密切相關,這是因為只有在氧氣存在的情況下,儲存在葡萄糖和脂肪等含能有機物中的能量,才能夠通過充分氧化而被釋放出來,為細胞所利用。
  • 為什麼生物在進化中,無法以永生這種方式在組建自身的DNA呢?
    說到永生,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嚮往,從古至今,有著無數的人都在追尋永生的方法,當然最後的結果都是一無所獲的,那麼為什麼幾十億年在生物的進化中,不是選擇以永生這種方式在組建自身的dna呢?其實永生和進化本來就是個悖論,簡單的說永生的生命無法進化。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報告說,ecDNA是人類癌症中的一種常見事件,至少在14%的人類腫瘤中發生,在最惡性的癌症中出現的頻率更高,包括膠質母細胞瘤、肉瘤、食管癌、卵巢癌、肺癌、膀胱癌、頭頸部癌、胃癌等。
  • 人類在進化中丟失數萬DNA 大部分已無用
    外媒稱,雖然人類喜歡相信,由於自己的複雜程度,所以自己位於進化體系的頂端,但我們的成功實際上可能歸結為喪失了部分DNA。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7日報導,遺傳學家發現,現代人類的細胞裡所擁有的遺傳信息實際上遠不如遠古的親戚。
  • 研究證明: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四螺旋DNA結構
    劍橋大學研究證明: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四螺旋的DNA結構。圖為四螺旋DNA結構模型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劍橋大學最新的研究證明,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四螺旋的DNA結構,科學家稱該研究成果與人類發現DNA結構具有同樣的歷史意義。
  • 最強蝸牛進化回饋怎麼樣?進化回饋獎勵和dna研究攻略[多圖]
    最強蝸牛進化回饋獎勵怎麼獲得?DNA研究的玩法和進化回饋是息息相關的,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進化回饋獎勵的攻略內容,下面提供了大量的攻略,各位可以通過下面的攻略了解進化回饋獎勵的詳情,希望能幫到大家。
  • 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報告說,ecDNA是人類癌症中的一種常見事件,至少在14%的人類腫瘤中發生,在最惡性的癌症中出現的頻率更高,包括膠質母細胞瘤、肉瘤、食管癌、卵巢癌、肺癌、膀胱癌、頭頸部癌、胃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