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進化中丟失數萬DNA 大部分已無用

2020-12-07 中關村在線

  外媒稱,雖然人類喜歡相信,由於自己的複雜程度,所以自己位於進化體系的頂端,但我們的成功實際上可能歸結為喪失了部分DNA。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7日報導,遺傳學家發現,現代人類的細胞裡所擁有的遺傳信息實際上遠不如遠古的親戚。報導稱,他們估計,自早期人類與我們和關係最近的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分道揚鑣以來,我們已經失去了4070萬個鹼基對。

  

  在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經典小說《城市與群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中,有一臺儲存著地球永生居民DNA的電腦,只允許很少一部分在某個時間擁有活生生的肉體。2014年,谷歌公司宣布,他們希望把人類的基因組儲存在雲端。

  這些基本的生物化學單元構成了DNA鏈,並組成基因密碼。

  研究人員說,這些基因序列當中大約有一半看來是重複的DNA部分,但其中的2796萬個鹼基對是獨一無二的。

  這可能相當於成千上萬個基因,儘管這些DNA的很大部分可能本來不會起作用。

  通過分析世界各地的125個人群的DNA,科學家們已經繪製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人類基因多樣性圖譜。

  他們發現,在大約1300萬年前的人類進化史早期,人類在非洲與類人猿相分離之後,似乎已經喪失了大約1580萬個鹼基對。

  隨著人類後來分布於世界各地,他們進一步喪失了1216萬個獨特的DNA片段。

  這表明,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失去的這部分DNA與新基因的重新排序和形成同樣重要。

  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遺傳學家埃文·艾希勒教授帶領的這個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月刊上撰文說,人類離開非洲後人口數量的急劇減少也導致了其中很大一部分DNA的丟失。

  他們說:「數據集的廣度使我們能夠重構人類遷徙致基因喪失之前的人類祖先的基因組。」

  「正如所料,對於非洲以外的人口而言,非洲人更可能表現出這些祖先基因序列的證據,因為前者經歷了更多的人口瓶頸,因而所保留的人類祖先多樣性特徵較少。」

  人類基因組擁有大約30億個鹼基對,它們存在於人體內幾乎每個細胞核中的23對染色體之中。

  人類基因組中的基因一般長度約為765個鹼基對,就是說人類自從與類人猿分道揚鑣以來可能相當於失去了3.7萬個基因。

  這個國際研究團隊來自39個不同的研究所。他們對來自125個不同人群的236個人的DNA進行了分析。然後,他們將其與黑猩猩、猩猩和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等古人類的基因組進行比較。

  他們的研究結果有助於凸顯世界各地的人類遷移的複雜性,因為我們的祖先有時與其他人類物種雜交,或被迫容許近親繁殖。

  他們發現,已經滅絕的丹尼索瓦人的DNA的大多數複製片段可在大洋洲人群中發現,如南太平洋島嶼人群。

  這表明,大約在4萬年前的一個時期,丹尼索瓦人和現代人之間發生了密集的雜交。

  他們發現,尼安德特人與丹尼索瓦人基因組中有大約10.4萬個鹼基對未在現代人類身上發現。

  然而,現代人類大約有3.33萬個鹼基對未在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身上發現。這表明,這些已滅絕的物種當時也失去了很大部分的DNA。

  報導稱,研究這些差異還可以幫助提供線索,以了解為何現代人得以存活繁衍而其他人種則滅絕了。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34/5346166.html report 2507   外媒稱,雖然人類喜歡相信,由於自己的複雜程度,所以自己位於進化體系的頂端,但我們的成功實際上可能歸結為喪失了部分DNA。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7日報導,遺傳學家發現,現代人類的細胞裡所擁有的遺傳信息實際上遠不如遠古的親戚。報導稱,他們估計,自早期...

相關焦點

  • 誰動了人類的DNA?進化中丟失的一對染色體,它去哪兒了?
    誰動了人類的DNA?進化中丟失的一對染色體,它去哪兒了?相比於其他的一些動物,人類的身體顯得尤為複雜,我們不僅擁有強健的體魄,還擁有超高的智商以及創造的能力,對周圍一些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心,這也是人類創造社會發展科學的動力之一。
  • 進化過程中的人類,莫名其妙丟失一塊骨頭,仿佛失去了「超能力」
    我們都知道人類這個物種在地球的生物圈內是什麼樣的地位,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進化了大腦,雖然我們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毫無攻擊力的物種,但是短短幾十萬年的發展演化,還是讓人類躍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因此部分人也持有懷疑態度,人類緣何如此特殊?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都會遵循一個核心的原則,那就是有利於生存適合周圍環境,這樣才不會被自然而淘汰。
  • 人類進化過程中,疑似DNA丟失了一對染色體,是誰在背後搞鬼?
    文/行走天涯科學研究指出:人類DNA似乎丟失一對染色體,難道被誰偷走了?人類目前是地球上的統治者,也是唯一發展孕育出了文明的統治者,所以人類不甘心只生活在地球上,也不甘心自己不了解過往,以及不能推導未來。所以人類不斷的發展文明,就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話語權,並且想要更長久的生活在宇宙中,而不做曇花一現的地球統治者,那如果人類想要更長久的生存於宇宙中的話,人類至少得了解到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呢?
  • 人類進化過程中丟失了「丁丁骨」,是退化還是新的繁殖策略?
    這是人類進化中的秘密,很多生物學家都追尋探討過這個問題,但都沒有得出令所有人信服的結論,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何會丟失了「丁丁骨」?此前曾有兩位美國學者從另外的一個角度闡述了這個問題,他們這篇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遺傳學》雜誌上,大體意思是指亞當和夏娃的聖經故事中,用的並非是肋骨,而是亞當的「丁丁」骨,這也導致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丟失了隱私部位的那根骨頭
  • 未來簡史:大部分人類將淪為無用階層
    人類未來面臨的新議題如果說《人類簡史》是關於我們從哪裡來,那麼《未來簡史》就是關於我們人類的未來命運。赫拉利提出,幾千年來,人類面臨著三大重要的生存課題——饑荒、瘟疫和戰爭。如今,世界上已經不再有自然造成的饑荒,只有政治造成的饑荒。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就算一個人沒了工作、丟了全部家當,也不太可能活活餓死。
  • 人類在600萬年進化中,丟失了一對染色體,這是誰的「傑作」?
    在過去的600萬年內,人類進化丟失了一對染色體,什麼情況?經過多年的研究,科學家認為人類是由黑猩猩進化而來的,無論是從基因還是外型體格極為相似,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更能證明任何生物都是一步步進化而來,所以大家才堅信人類是進化來的,但是黑猩猩和人類不同之處染色體,人類有23條,黑猩猩則有24條,讓人類和黑猩猩有生殖隔離,如果人類真的是黑猩猩進化而來,那麼丟失的一條染色體又去了哪裡?
  • 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一對染色體丟失了,究竟被誰偷走了?
    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一對染色體丟失了,究竟被誰偷走了?人類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生物,不僅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通過雙手創造,具備豐富的想像力,一直以來人類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才成為創造的動力。
  • 為什麼大部分哺乳動物進化出了四肢,而不是五六七八肢?
    人類最常見到的動物,除了人類自身,也許就是身邊的貓、狗,或是動物園裡的其它動物,亦或是電視裡看到的野生動物等。並且這些動物(特指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都有一個我們一般不會感到不妥到的共同特徵——它們都擁有著四肢。而之所以我們不會感到任何不妥,是因為四肢不但大多數高等哺乳動物都擁有,就連人類自身也擁有著雙臂和雙腿,可問題就在於,為什麼大部分哺乳動物都進化出了四肢,而不是五六七八肢呢?
  •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染色體從24對變成23對,丟失的一對去了哪裡?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染色體從24對變成23對,丟失的一對去了哪裡?在地球上的生物數不勝數,為了對這些生物有更好的統計,生物學家按照生物親疏的遠近,把地球上的生物分成了不同的種類。在生物不斷進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在所有的動物當中有一種生物和人類非常的相似,它就是黑猩猩,科學家們認為黑猩猩和人類擁有共同的祖先,在共同的祖先形成之後,形成了兩個分支,一隻形成了黑猩猩,而另一隻就進化成了現在的人類。
  • 人類男性在進化過程中,為何隱私部位會丟失一塊骨頭?有何影響?
    人類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數百萬年的光陰,有所得也有所失。面對生存環境的改變從樹上下來開始直立行走,期望尋找到更多的食物。直立行走也讓我們的雙手解放出來,並且可以進行更多的精細化動作,發明製造工具的能力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技能,同時隨著大腦的進化,人類也從靈長類動物中脫穎而出,變得越來越聰明,到今天發展出智慧文明。
  •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何會丟失全身毛髮,只留下私處毛髮呢?
    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基本特徵,人類和黑猩猩的差距不是一絲半點,比如黑猩猩外觀擁有厚厚的毛髮,可是人類只有私處部位隱藏頭髮,如果說人類早期真的和黑猩猩的外貌相差無幾,為什麼人類要丟掉自己的全身毛髮,只留下自己的毛髮呢?
  • 人類DNA被惡意改造過,進化途中丟失一對染色體,被誰偷走了?
    但是,要是問起人類從何而來這個問題,恐怕就連科學家也解釋不清,在最早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人類是神創造的,關於「上帝造人」、「女媧造人」等傳說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 此外,關於生命起源的問題,還有幾個學說得到了較多人的支持,分別是外源論、動物論、自然發生論等等。
  • 科學家:人類進化的過程,也是基因流失的過程
    人類一路進化到現在,經歷了上千萬年的歷史。現在的人類比祖先擁有了太多,我們有電腦,有手機,有發達的交通條件。但相比人類的祖先,我們也丟失了一些珍貴的東西,比如基因。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已經流失了數萬個基因。
  • 網傳身體十大無用器官
    欄目主持:黃軍/編輯:蘇楨淇黃宇一些人體器官似乎已經退化無用,顯得多餘,「存在即合理」這句話還適用於此嗎?到底該如何跟這些器官相處?一起來看看。網友請十大無用器官滾出身體近日,一篇關於「人體十大無用器官」的帖子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帖稱,像智齒、闌尾、扁桃體等一些器官,除了可能帶來病痛,已失去存在價值。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稱已成功測定了最古老人類DNA中的一部分基因序列,這些DNA取自西班牙北部發現的化石中的牙齒和股骨,其歷 史達43萬年之久。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
  •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消失的8個「無用部位」, 你還擁有幾個?
    世間的生物進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並且從未終止過,包括人類,可能是你並沒有發覺。科學表明,人體的這八個「無用部位」正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消失掉。不過這個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類都還有。早期人類要依靠這些牙齒咀嚼粗糙或者是生的肉類或者一些植物類的食物。但現在的嬰兒一開始就可以吃到熟且軟的食物。所以智齒現在的有處不大,且容易引起牙痛。
  • 科學好故事|丟失了基因,生命反而進化得更加複雜
    不用就扔  進化過程中丟失基因聽上去似乎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畢竟由基因轉達的種種性狀對生命健康至關重要。假如某人缺少一個必不可缺的基因,就可能死亡、或者無法健康成長,自然選擇會將他們從人類群體中「清掃」出去。
  • 《最強蝸牛》DNA進化模組怎麼加點 DNA進化模組加點推薦
    最強蝸牛dna研究攻略 首先特...   最強蝸牛dnf研究是特別重要的,這裡面的話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可以選擇,對於進化模組來說的話,加點也有相應的方式,具體要怎麼做比較的好呢?下面來了解下!
  • 人類進化不是一本天書,基因的有趣變化揭示一切?
    於是,科學家通過DNA測序和比對等方法,一直在尋找人類基因組中的各種標記,從而找到自然選擇的痕跡,可以推測人類活動的特徵,包括大規模遷移,種群的擴增和縮小等方面。在進化過程中,就像在編撰一部恢宏的歷史書,一段時間增添或刪減一點情節,最後反映在基因圖譜上出現重大變化。
  • 進化中丟失的一對染色體,誰動了人類的DNA?它到底去哪兒了?
    人類進化到現在,應該可以說是地球上最複雜的生物了,這一點從智商上就能看得出來。也正是因為此,我們人類才會建立自己的文明社會。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人類的生命起源才有了一個科學的定論,而我們人類和猩猩雖然是同一個祖先,但是人類和靈長類動物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