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後疫情時代中國將從創新中獲益

2021-01-13 國際在線

【光明國際論壇對話】

王培堯翻譯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S. Phelps)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李大巍 他山石智庫執行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李大巍:我們知道,你的研究集中在宏觀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包括就業、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儲蓄、公共債務、稅收、代際公平、物價、工資、微觀主體行為、資本形成、財政和貨幣政策。人類社會將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經濟逐步重啟,所有國家都面臨著經濟增長的挑戰,所以再次和你交流真是恰逢其時。在你看來,後疫情時代的國家經濟發展應朝著什麼方向?

菲爾普斯:近期,針對這個話題,我和紐約大學的羅曼·弗萊德曼教授建議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系統性發力,並建議各國政府在四個主要領域做出努力:一是調整經濟現有的生產能力,以克服有效應對疫情所需設備和服務的急速短缺;二是支持那些沒有直接參與危機應對的企業,以便它們能夠繼續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務;三是確保人民有足夠的手段購買這些商品和服務;四是建立一套金融機制,紓困償還債務有難度者,從而減輕金融部門所面臨的災難性風險。

李大巍:在成功抗擊疫情的同時,中國政府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挑戰,中國政府決定啟動組合措施,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疫情期間,美國政府也公布了重啟經濟的方案,在第四輪經濟刺激計劃中加入一項「非常大手筆和大膽的」基礎設施計劃,規模將達2萬億美元,集中在就業和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白宮正推動重新開放經濟活動。我注意到,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同時,「計劃經濟」也在發揮作用。你認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最佳戰略是什麼?

菲爾普斯: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通常不會被考慮的幹預措施。關於宏觀經濟,如果我可以引用凱恩斯的話——「我們根本不知道」,我不知道對於未來全球經濟的各個參與者來說,什麼是最好的策略。

李大巍:即使在疫情期間,中國政府也在鼓勵人們用創新的思維、新的技術來抗擊疫情,比如基於5G技術的遠程醫療,基於人工智慧的設備。在復工復產後,中國政府強調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在後疫情時代,創新將引領國家經濟發展,是系統性發力的組織部分。

菲爾普斯:是的,正如你所知,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將從一個以創新為導向的經濟體中受益匪淺,而不僅僅是創業。我的感覺是,中國人可以成為偉大的創新者,而不僅僅是偉大的企業家。在中國的所有時間裡,我被中國人民非凡的執著和巨大的決心所打動。過去的三四年裡,中國新公司的形成速度驚人,這表明許多這類公司的成立都是為了開發和推廣創始人的新思想。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家創新的豐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表達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能力。

李大巍:你是中國創新創業國家戰略的密切觀察者。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是自主創新的推動者嗎?你認為中國有沒有像你著述中提到的卓越創新公司典範?如冰島的索爾法爾公司等,它們是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不僅僅是新技術的應用。中國怎麼才能培育出更多這樣的公司呢?

菲爾普斯:這些年來,我訪問了中國的幾家公司,對其中大部分或全部公司都形成了積極的印象。在我看來,中國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可能與冰島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有一定差距。

李大巍:獨立性、主動性、成就感和對競爭的接受度,這樣的現代理念在自主創新程度高的國家都很強。一個國家如何能夠提升這些現代理念?

菲爾普斯:顯然,中國人有著巨大的活力。我認為,很明顯,中國人有表達創造力的強烈願望。我不知道中國人有多願意踏上通往未知世界的航程。我認為,在美國和中國,這必須從教育系統開始。當然,在某些時候,父母也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幫助鼓勵這些有助於創新的價值觀。

李大巍:近年來,一些全球化的曾經支持者不斷質疑全球化,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捲土重來。這次疫情暴發可能是全球化的重要節點。在全球疫情暴發期間,一些國家已鼓勵其企業撤回本國。這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挫折嗎?或者,國際社會是否正在走向後全球化時代?

菲爾普斯:如果新冠疫情暴發被證明是反全球化的導火索,我將感到驚訝。我當然贊成在學生交流、科學研究和國際貿易等廣泛領域開展國際合作。我只知道少數幾家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從一個或多個國家撤出。我認為,將這些撤出視為後全球化世界經濟的開端是毫無根據的,當然是不成熟的。

李大巍:非常感謝你,菲爾普斯教授。你從歷史、價值觀、創造力的角度進行的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未來。

菲爾普斯:謝謝!看起來疫情已經趨緩,我很期待下半年再次訪問中國一到兩次。

相關焦點

  • 王衍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談如何拯救疫情中的經濟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開出了「藥方」:把拯救生命擺在首位。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紐約大學教授保羅羅默(Paul M. Romer)(簡稱羅默,下同)強調:「疾病奪去人的生命是人類的悲劇。對假想的經濟影響的擔憂,不應轉移公共衛生官員或民眾的注意力,讓他們忽視當前的重要問題——拯救生命。當前最重要的、迫在眉睫、無可推卸的任務是拯救生命」。
  • 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沒有中國人?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獲獎。
  • 宋清輝: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給「拍賣理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經濟遭受疫情嚴重衝擊。在此背景下,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對拍賣理論的創新,以及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對於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貢獻很大,也可能是企業破解疫情影響的關鍵經營策略之一。」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後疫情時代「新的生產要素變得越來越重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 後疫情時代「新的生產要素變得越來越重要」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舉辦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
    原標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力,更加重視數位技術   皮薩裡德斯教授在講座中指出,疫情不會影響全球技術崛起和亞洲崛起的潛在趨勢
  • 諾貝爾經濟學獎價值幾何?
    另外,加爾布雷思還通過他與諾貝爾獎獲得者米爾頓·弗裡德曼著名的辯論,將經濟問題引入主流。但他的過於通俗確實不利於他獲得諾貝爾獎,保守的經濟學家對他頗有微詞,認為過於通俗表明他的研究不夠「嚴謹」。或許他也太過於自由主義,或者對於諾貝爾委員會而言他的研究不夠嚴謹。不管是什麼原因,他的名字是諾貝爾獲獎提名名單中另一個明顯的遺漏。他於2006年逝世,終結了諾貝爾委員會將彌補這一遺漏的猜測。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 他倆革新了拍賣形式,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美媒稱,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從未上過一節經濟學課程,然而,這名「門外漢」卻在2002年斬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解釋稱,卡尼曼「將心理學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經濟學研究中,特別側重於研究人在不確定情況下進行判斷和決策的過程」。不過,卡尼曼的獲獎還是遭到質疑。
  • 剛剛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人設計的拍賣 影響了幾千億美元!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並將通過電視臺和網絡進行直播。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今年的經濟科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改進了拍賣理論並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
  •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受邀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1月22日晚,由南京市委創新委指導,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南京大學商學院主辦,思謀會承辦,以「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為主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中國企業家對話活動在南京大學隆重舉行。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作為產業界領軍人物、創新發展的推動者、思謀會核心成員,再次受邀參與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人設計的拍賣,影響了幾千億美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人設計的拍賣,影響了幾千億美元!剛剛,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最後壓軸獎項,收官2020年諾貝爾獎。而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就是一對夫妻,以因「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法裔美國經濟學家埃絲特·迪弗洛與丈夫阿比吉特·班納吉一起獲獎。來看看,過去十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兩人分享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的研究改變拍賣行業?
    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全球經濟受到重創,疫情過後經濟能否恢復,如何恢復?從諾貝爾經濟學獎中,人們能找到答案嗎?當地時間10月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都從事數學化經濟學研究,因此,他們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是很老的年紀了。一、拍賣理論是兩名頂級學家研究出來的經濟學理論羅伯特·威爾遜,先後獲得哈佛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經濟學家,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威爾遜博士是石油、通信和電力行業的拍賣設計和競價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設計的主要貢獻者。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用?從經世濟民看中國的經濟學流派
    每次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總有人要問下,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獲得此獎。其實呢,這個獎獲還是不獲,都沒啥關係。不比諾貝爾獎在自然科學界的位置。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個沒用的獎項,是西方經濟學者自娛自樂、故弄玄虛的獎項。歐美國家那麼多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沒見得治理好經濟危機(也有說是叫金融危機)。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給了研究拍賣的人了嗎?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以青睞「拍賣」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發展以及對新拍賣形式的創新。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理論回歸現實,今年也不例外。「拍賣」更加貼近生活,畢竟拍賣在市場中無處不在,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的是微觀經濟學的實踐。且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弗雷德裡克森對兩位新科諾獎得主的評語——「今年的經濟科學獲獎者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他們的成果應用於實際,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勾勒疫情後的經濟復甦
    作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資深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2011至2014年任國際經濟學協會主席。
  • 眾多參會者向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索要籤名...
    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昨天,「2011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已經舉辦了5屆的論壇仍舊吸引力非凡。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位世界著名科學家,創下論壇歷史上的「最強陣容」。「創新與發展」是今年的主題,此次論壇開幕正值國際金融危機餘波漣漣的多事之秋,大師們寄希望於科學和創新,獲得重塑經濟增長動力的力量。
  • 陳平:諾貝爾經濟學獎終於走近當代問題
    和諾貝爾科學獎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代落伍是出了名的。 最荒唐的例子是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同時獎給兩個互相矛盾的經濟學理論——提出有效市場假設的法瑪(Fama)早在1970年宣稱有效市場不存在內生的不穩定性,而席勒卻從市場波動率的過度波動中在2000年就預言美國股市的非理性繁榮將導致股市泡沫。
  •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套路
    其實,拍賣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問題,對它的深入研究足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比如,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12日就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兩位拍賣問題的研究大師——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Wilson)。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