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分析技術——地表水中重金屬的測定

2020-11-22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本文講述了地表水中銅、鉛、鋅、鎘、鐵、錳的測定,詳情如下:

地表水中銅、鉛、鋅、鎘、鐵、錳的測定

方法選擇

作業指導書推薦方法:

ICP相關方法:

檢出限和檢出下限(mg/L):

樣品前處理

銅、鉛、鋅、鎘、鐵、錳的前處理過程

銅、鉛、鋅、鎘、鐵、錳指的是溶解態含量。即採樣後在現場立即用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後,再進行測定的含量。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OES

一. 等離子體是物質在高溫條件下,處於高度電離的一種狀態。由原子、 離子、電子和激發態原子、 離子組成,總體呈電學中性和化學中性。為物質在常溫下的固體、 液體、 氣體狀態之外的第四狀態等離子體是目前最廣泛應用的原子發射光譜光源,主要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 直流等離子體(DCP)和微波等離子體(MWP)

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

三.工作原理

1、 高頻發生器產生的交變電磁場,使通過等離子體火炬的氬氣電離、 加速並與其它氬原子碰撞,形成等離子體;

2、過濾或消解處理過的樣品經進樣器中的霧化器被霧化,並由氬載氣帶入等離子體火炬中被原子化、電離、激發;

3、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激發或電離時可發射出特徵光譜,特徵光譜的強弱與樣品中原子濃度有關,與標準溶液進行比較,即可定量測定樣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幹擾與消除

光譜幹擾

主要包括了連續背景和譜線重疊幹擾。常用的校正方法是背景扣除法和幹擾係數法。

如:分析Cr205.55nm受到Fe 的幹擾。當溶液中Fe 的濃度為1000 mg/L時,造成Cr濃度增加0.2 mg/L,則Fe對Cr的幹擾係數K=0.2/1000=0.0002

非光譜幹擾

包括化學幹擾、電離幹擾、物理幹擾以及基體效應(去溶劑)幹擾等,在實際分析過程中各類幹擾很難截然分開,是否予以補償和校正,與樣品中幹擾元素的濃度有關。

物理幹擾一般由樣品的粘滯程度及表面張力變化而致,尤其是當樣品中含有大量可溶鹽或樣品酸度過高,都會對測定產生幹擾。消除此類幹擾的最簡單方法是將樣品稀釋。但應保證待測元素的含量高於測定下限。

樣品測試

結果表示:測定結果小數位數與方法檢出限一致,最多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環境監測分析技術——地表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地表水中化學需氧量測定方法選擇標準方法:作業指導書推薦方法:基本概念: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汙染的程度,水中還原性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溶液總體積不得少於或多於70mL,對於滴定終點的判斷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影響分析測定的準確性。
  • 環境監測分析技術——地表水中砷硒汞的測定
    環境監測分析技術——地表水中砷硒汞的測定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地表水中砷、硒、汞測定方法選擇作業指導書推薦方法:積分方式:峰面積1.空白實驗全程序空白:以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代替水樣,經採樣、運輸、保存及樣品前處理和分析測試步驟進行測定。實驗室空白:以去離子水或蒸餾水,經過樣品前處理和分析測試步驟進行測定。
  • 環境監測分析技術——地表水中總氮的測定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本文解析了地表水中總氮測定,詳情如下:地表水中總氮測定方法選擇作業指導書推薦方法:6.使用10 mm石英比色皿, 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以水作參比, 分別于波220nm和275nm處測定吸光度。
  • 原子螢光法測定地表水中汞的含量
    【摘要】本文對原子螢光法測定地表水中的汞含量實驗進行了分析,對相關實驗參數進行了優化。實驗結果表明,運用本方法對地表水水質進行測定,提取效率高、損失少、方法穩定,且實驗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率均滿足相關要求。
  • 水環境監測中自動監測與手工監測技術的差異性分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目前的水環境質量監測採用的是人工採樣、實驗室分析的監測技術路線,評價水環境質量的優劣需要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測定水中的23個項目。我國的水環境質量監測已經開展了近40年。水質自動監測是在手工監測的基礎上依託實驗室分析方法發展起來的。
  • 一文了解我國水中餘氯測定標準及方法分析
    一文了解我國水中餘氯測定標準及方法分析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引言: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重點。
  • 水環境的生物監測方法及其應用
    水體中同種汙染物常以不同的化學形式存在,其流動性、潛在毒性、生物利用度有明顯差異,而在水環境監測中,追蹤每種汙染物從技術與經濟角度來講並不可行。通過生物監測,分析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直接反映汙染物的生物效應,從而反映出其潛在的風險。此外,生物監測也可用作物理評估和化學毒性分析的補充,以解決複雜的水環境問題[3]。
  • 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公眾開放線上課堂(八):水中溶解氧的測定
    水中溶解氧含量就是指溶解在水中氧氣的濃度。環境中的很多汙染物都會對水中的溶解氧濃度造成影響,當水中溶解氧濃度異常時,也會嚴重影響到水中動植物的生存。因此,溶解氧一直是水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指標。你知道水中溶解氧怎麼測定嗎?
  • 說一說固體廢棄物中的重金屬含量監測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重金屬一般指的是那些密度較高,在低濃度時就具有較大毒性的金屬元素;一些常見的重金屬包括汞、鎘、鉻、鉈以及鉛等。目前,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已經擁有200多種分析技術可用於科學分析方面,對於不同的提取金屬種類都具有針對性的分析檢測技術。
  • 微流控晶片開發:用於環境分析的微流控技術
    目前,北京市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已按照豐臺區政府要求,迅速調整工作方案組織生態環境監察支隊對新發地批發市場汙水總排口進行取樣監測。同時組織專人下沉社區,強化基層疫情防控力量,助力疫情防控一線。隨著人為活動的加劇,環境汙染已引起全球關注。儘管工業化一直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由於有毒廢物和汙染被排放到生態系統中,為環境保護的權衡卻帶來了不利影響。
  • 最先進的水中汙染物高氯酸鹽的測定方法
    美國環保署(EPA)已經制定了水中高氯酸鹽含量1ppb的初期公共健康目標(PHG)。安捷倫&萬通所建立的新方法,可以測定飲用水和地表水中低達100ppt的高氯酸鹽,為法規制定機構和分析實驗室提供了一種可靠的,且便於測定接近或超過PHG水平的供給水。根據EPA公布,目前已經確認美國至少有20個洲釋放高氯酸鹽。
  • 廢水中重金屬元素怎麼測?萊伯泰科有妙招!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重金屬汙染物被排放到地表水中。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也可能會導致地下、地上的礦物大量浸入地表水,上遊的化工廠等一旦被破壞,更是會嚴重汙染水源,造成水中重金屬元素超標,威脅人類健康。準確測定廢水中重金屬含量是廢水治理中重要的一環,對如何合理選擇治理方案,評估治理結果及後續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 分析化學法在環境監測的應用
    而元素質譜分析常用的一種儀器是離子探針分析儀,通過離子探針分析儀的檢測,能夠很有效的分析中固體材料中所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它是通過測定出圖表中的峰位變化來進行元素的定性分析,而通過它的峰強度的變化進行元素的定量分析,是一種元素的分析技術。通過X-射線能譜儀能夠測定出樣品中的一些元素的種類,進一步分析出固體材料中所包含的元素。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地下水中重金屬來源有多種途徑,一是含有重金屬的生活汙水和未經處理的工礦廢水,排放入河流,經過灌溉進入地下水而造成地下水環境汙染,如金屬電鍍、採礦、化肥生產、電子電池生產,造紙以及農藥的生產等;二是金屬礦山開採與冶煉活動,大量巖石裸露地表,進入到礦區及周邊地區的地表水體及地下水體含有大量重金屬元素。按照汙染場地劃分,地下水汙染場地分為工業、市政、農業及特殊汙染場地。
  • 蘇州採購7套在線ICPMS用於監測水中重金屬
    對於水質重金屬分析儀,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產品採用分光光度法或者陽極溶出伏安法,但是近期蘇州市吳江區環境保護局採購了七套水中銻等重金屬自動監測站,此次採購的產品採用ICPMS原理,總中標金額1350萬元。
  • 遙感技術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遙感技術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本文主要分為兩個研究模塊,第一個研究模塊是從城市汙水監測、水體的渾濁度監測兩個方面入手,總結分析了水環境監測工作當中遙感技術實際應用情況;第二個研究模塊,主要是從有害性氣體監測、城市的熱島效應監測兩個方面入手
  • 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現狀分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是一個複雜且關鍵的步驟,對最終分析結果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對目前主要採用溼法消解(鹽酸-硝酸-高氯酸-氫氟酸、王水/王水回流、反王水)、幹灰化法消解與微波消解技術及其現狀進行介紹,指出其各自的優勢與存在問題,為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的進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參考。
  • 科學前沿:生物監測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生物監測技術是通過研究汙染物對環境中的生態系統產生影響的技術,本文通過對其在大氣汙染、土壤汙染、水汙染的監測應用進行闡述,分析其優點。與理化監測相比,生物監測技術具備對環境汙染毒害性更客觀、科學的優點,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100家實驗室」專題:訪北京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
    近日,儀器信息網工作人員參觀訪問了本次活動的第四十二站:北京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07年4月,是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公益型院所科研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
  •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自然資源,據統計,我國受鎘、鉻、鉛、汞、鋅等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近 2000 萬公頃 ,約佔總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