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釐米的黑洞來到我們地球身邊時,會發生什麼?

2020-12-05 科學社

大家好,我是科學社,很高興跟大家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一釐米的黑洞來到我們地球身邊時,會發生什麼?

宇宙的浩瀚是我們人類所想像不到的,目前來說,仍然沒有找到宇宙的邊界,或許說一周就沒有邊界也說不定。在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天體,不乏有很多非常神秘的天體,不得不提的就是黑洞了。黑洞是非常神秘又可怕的,最主要就是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它不容易被儀器直接觀測到,其二就是它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吞噬能力,能夠吞噬掉一切靠近它的物體,即便是光跟電磁場也逃脫不掉。

目前科學家們對黑洞的一些理論都是停留在一個猜測的階段,當然初步也是有一些認知的。首先他們認為黑洞其實是由大質量的恆星在生命走到末端之後,不斷的坍塌壓縮,最終成為一個密度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天體。一顆恆星,如果想要成為一顆黑洞的話,質量上是有要求的,至少需要有1.44倍的太陽質量,也就是說,黑洞其實也是有大小之分的。

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就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當然也不光是有這樣的大黑洞,有些可能非常的小。如果說我們的地球能夠坍塌壓縮成為一顆黑洞的話,到最後大小應該直徑不超過兩釐米左右。那麼如果說有一個一釐米的黑洞來到我們地球的身邊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在那個時候,地球上的一切乃至地球本身都會被黑洞吞噬掉,過程可能地球會被拉伸,不斷拉伸之後,撕裂被黑洞吞入口中。可能在那個時候,黑洞體積可能會變大一些。有些人可能就會非常的疑惑,難道在宇宙當中真的會存在一釐米小的黑洞嗎?上述所說,即便是太陽也不能夠成為一顆黑洞。

其實在宇宙當中,可能會存在著一些原生黑洞,意思就是說他本身就是一個黑洞,不是由恆星演變來的,也就不會受到恆星體積大小的約束了,所以在宇宙當中,很有可能會存在著非常小的黑洞,但是我們人類也不必要太過擔心,來到我們地球身邊的概率非常的小,微乎其微。

本文由科學社原創,歡迎大家關注留言,小編與你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相關焦點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的話,一立方釐米這樣小的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當然如果你執意要假設這樣一個黑洞的存在,那麼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地球被吞噬。事實上,無論黑洞的體積有多大,只要它能接近地球,它就可以將地球吞噬,黑洞吞噬物體不是看物體的個頭有多大,只要是體積不比它大的黑洞,它都可以照吃不誤,地球可以被它吞掉,就連是太陽系都可以被吞噬。一立方釐米的黑洞,其史瓦西半徑只有0.6cm,而如果把地球這麼大質量的一個物體縮成黑洞的話,那麼它的史瓦西半徑只有不過0.9cm。
  • 如果有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看看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1立方釐米黑洞有多大。 黑洞本身實質在奇點,而奇點是沒有體積的,或者說無限小體積的。這裡說1立方釐米只能理解為黑洞的史瓦西半徑球形體積,根據球體積公式V=4/3πr^3計算,1cm^3體積的黑洞,史瓦西半徑約為0.62cm,我們地球的史瓦西半徑約9毫米,因此這個黑洞比地球質量要小。
  • 如果有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1立方釐米黑洞有多大。黑洞本身實質在奇點,而奇點是沒有體積的,或者說無限小體積的。這裡說1立方釐米只能理解為黑洞的史瓦西半徑球形體積,根據球體積公式V=4/3πr^3計算,1cm^3體積的黑洞,史瓦西半徑約為0.62cm,我們地球的史瓦西半徑約9毫米,因此這個黑洞比地球質量要小。那麼這樣一個黑洞質量有多大呢?這就要根據史瓦西半徑公式來計算了。史瓦西半徑計算公式為:R=2GM/c^2。這裡R為史瓦西半徑值,G為引力常量,M為天體質量,c為光速。
  • 1立方釐米的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物質拿到地球上,都會發生什麼
    一立方釐米的體積很小,在地球上無論是怎樣的物質,我們都能將它放在巴掌裡,一立方釐米的水得有一克,一立方釐米的鐵約為7.9克,一立方釐米的黃金,也只有19.3克,即便是密度最高的鋨元素,一立方釐米也只有22.6克。
  • 如果地球上有一個直徑一釐米的黑洞, 會導致地球的毀滅嗎?
    如果地球上有一個直徑一釐米的黑洞,會導致地球的毀滅嗎? 在現代,如果提到黑洞,都是用來形容一樣東西的無邊無際,比如形容一個人的腦洞,就會說,像黑洞一樣難以填平,這也說明了黑洞在我們普通人的印象中,是一種無法填充的東西,那麼黑洞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
  • 直徑只有一釐米,卻能夠吃掉地球,這就是小黑洞
    但事實上黑洞可能並不都這麼波瀾壯闊,有些黑洞可能很小,小到只有一釐米。一釐米的黑洞?這也太袖珍了吧。你別看它小,質量和引力卻一點都不小。科學家進行過計算,如果地球坍縮為一個黑洞,那麼直徑應該不超過2釐米,也就是說直徑一釐米的黑洞的質量和引力強度超過了半個地球。其實,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一立方釐米大小的中子星物質遇到地球會發生什麼?
    按照最直觀的理解,一立方釐米大小的中子星可能會直接穿透地球達到地心的位置,但實際情況如何我們要具體分析來看一下。中子星顧名思義是全部由中子組成的特殊天體,這樣的天體已經徹底脫離了常規物質的概念。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後期,會經歷超新星爆炸,內核會形成緻密天體包括中子星和黑洞,實際上還有一種假想中的夸克星。中子星是什麼概念哪?
  • 假如一個直徑一釐米、質量一噸的黑洞靠近地球會怎麼樣?
    按照題主的說法,這個物體是形成不了黑洞的(直徑以及質量都不夠格),只不過是一個高密度小球,對地球沒有影響。我們先來看看題主給出的條件:直徑一釐米、質量一噸。首先對於黑洞體積,以史瓦西黑洞為例,我們將事件視界的範圍以內稱為黑洞,而這個範圍的半徑就等於史瓦西半徑,而史瓦西半徑的計算公式如下圖圖中G為引力常數、M是黑洞質量、c是光速我們先來看「直徑一釐米」(即史瓦西半徑0.5釐米)代入公式,求出與其對應的黑洞質量
  • 黑洞能有多小?這種黑洞直徑只有一釐米,吞下地球後也不過三釐米
    黑洞是宇宙中已知最可怕的天體,以強大的引力無堅不摧無所不吃,黑洞的質量有大有小,但無論大小,即便它的視界直徑只有一釐米,也強大到足以傲視一切。千萬不要小看一個直徑只有一釐米的黑洞,要知道它的質量比地球小不了多少?因為我們的地球如果變成一個黑洞的話,其視界直徑也只有1.8釐米。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您不支持太初黑洞的話,這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是不存在的,因為恆星型黑洞至少要大於3.2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內核才能坍縮而成,而新生的恆星型黑洞質量為太陽的3.8倍,那麼我們來簡單計算下,這個最小的黑洞史瓦希半徑是多少?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地球會怎麼樣?
    一立方釐米的黑洞,史瓦西半徑為0.62釐米,對應質量為4.2*10^24千克,是地球質量的70%(地球對應的史瓦西半徑約0.9釐米)。當這顆黑洞靠近地球時:(1)黑洞遠在100萬公裡處,地球就會受到黑洞引力的明顯影響,面對黑洞的一側,海洋潮水會隆起。
  • 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軟著陸到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恆星發生核聚變演化到生命的後期會變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至於最終的結果是什麼要看恆星的質量大小。這三類天體都屬於緻密星,簡單來說就是密度大。黑洞這種特殊的天體自不必說,已經達到了特殊的狀態。中子星的密度比黑洞稍小,一立方釐米至少可以達到幾億噸,但是這種特殊的物質結構需要有足夠的壓力才能維持,單獨出來的中子星碎片並不能維持下去。這樣大質量小體積的碎片掉落在地球之上,會產生兩方面的作用,首先來說這個碎片在和地球之間的引力作用下會被加速,最終在地球上,甚至會穿過地球最終停到地球的中心,這樣地球很可能就分崩離析了。
  • 如果有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認為你是要假設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吧,這裡試著解答一下。
  • 當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時,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呢?
    在4月10日,科學家們成功的發現了宇宙中黑洞的存在,這也成功的驗證了愛因斯坦、霍金等科學家們的預言,不得不說這又是科學家們發現宇宙奧秘的又一大成果,所以也讓我們人類第一次親眼看到了黑洞的真面目,網友們調侃說,看著有點像甜甜圈。
  • 當黑洞與黑洞相碰撞時會發生什麼?
    這個新聞報導登上了國際頭條,也使我們對於太空,引力與宇宙起源的知識前進了一大步。當人們懷揣著對黑洞的興趣時,自然而然的就想要了解其中更多激動人心的細節。那麼,當兩個黑洞碰撞時到底會發生什麼呢?黑洞的死亡螺旋黑洞是死恆星自身坍塌遺留下來的殘餘物,這些密度極大的黑洞被留在星系的中心,具有威脅的漂浮著,吞噬著越來越多的物質,並在體積與強度上增長著。
  • 1毫米大小黑洞來到地球毀滅過程會是怎樣的?
    那麼如果真有一顆1毫米微小黑洞落到地球上會怎樣呢?黑洞再小,也改不了它們好吃的本性。黑洞是極端天體,是天體食物鏈的頂端,黑洞通吃任何一切天體,因此再小的黑洞來到地球,地球只有被吃掉的後果。也就是說一個3397公裡半徑火星壓縮為0.9毫米半徑的球,就成了黑洞。如果是火星接近地球,當然會碰撞,也是驚天動地的。45億年前地球形成初期,就是因為一顆火星這樣大小的天體與地球發生了碰撞,撞歪了地球自轉軸,撞出了一個月亮。正是這一撞才給地球孕育生命創造了條件,這是題外話,在此不展開說。
  • 黑洞引力波到達地球,會發生什麼?
    如果幾個黑洞相撞發生在太陽系中,我們還能生存嗎?如果地球被巨大的引力波撞擊,會發生什麼?是什麼引起了這些波動?怎樣才能發現它們?1916年,愛因斯坦用他開創性的廣義相對論推出了波,著名的公式是E=mc。他證明了能量和質量是可以互換的,空間,或「時空」,是相對於任何物質和輻射的能量和動量的曲線。
  • 如果地球變成一個黑洞,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如果某一天地球從地心開始變成一個黑洞,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人們還能活多久?一位名叫伊森·西格爾(Ethan Siegel)的天體物理學家對此進行了計算和分析,發現雖然所有人都會遭遇不幸,但聊以自慰的是,每個人都還可以活21分鐘——如果你沒有被嚇死的話。
  • 如果把1立方釐米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當然,我相信有一些人腦海的畫面應該是這下面這樣的:也可能是下面這樣的:不過,這兩種情況應該都是直接把中子星或者黑洞拿過來,或者扔到地球上的情況,而不是只拿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的情況。而超大質量的恆星可以通過強大的引力,使得內核溫度一度達到40億度左右,然後高能的光子會穿入鐵原子核的裡面,把鐵原子核擊碎。這時候就會有大量的質子和中子被釋放出來,質子遇到電子後會生成中子。但是由於引力實在太大,所以所有的物質都會在引力作用下快速地發生坍縮,這時候恆星的恆星就會變成一個中子,(當然也可能會成為一個黑洞),同時,會引發超新星爆炸。
  • 直徑1釐米的黑洞質量有多大,靠近地球會是一個什麼後果?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直徑為1釐米,質量為1噸的黑洞靠近地球會怎麼樣?這是一個對黑洞毫無概念的科盲題,本來實在不值一答,但不指出這個錯誤,就會誤導許多讀者,所以還是忍不住一說。黑洞本身的質量都集中在中心那個奇點上,本來是沒有體積的。但任何質量本身都有一個史瓦西半徑,所以黑洞大小實際上就是根據黑洞質量所形成的史瓦西半徑,又叫事件視界。人眼只能夠看到這個黑洞史瓦西半徑(事件視界半徑)外面的狀態,在事件視界內我們什麼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