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伴航中國軍艦 亞丁灣上的這一幕太美啦!

2021-01-17 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9月5日,數百頭海豚出現在海軍第35批護航編隊巢湖艦艦首海面,並跟著軍艦跳躍追逐。海豚伴航從下午四點多鐘開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才離去,為連續護航130多天沒有靠港休整的海軍第35批護航官兵帶來不少歡樂。這群海豚一直伴隨編隊而行,直到夕陽西落才慢慢散開。

先後執行過9批次護航任務的二級軍士長李小文介紹說,在亞丁灣這片海域,數十條海豚伴隨護航艦艇航行最為常見。今天這群在亞丁灣中部海域出現的海豚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隨艦歡騰時間之長,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中國海軍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編隊始終秉持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人與大海和諧相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經常出現編隊艦艇航行時有成群海豚伴航、待機集結時有各類魚群相伴的和諧場景。(總臺記者 馬培敏 鍾魁潤)

(編輯 邱婧)

相關焦點

  • 【川越新絲路】青島號駛入亞丁灣 獲戰艦護航
    ·青島」號在亞丁灣入口附近的印度洋海域,成功與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編隊的三亞號(舷號574)054A型飛彈護衛艦匯合。在接下來幾天時間裡,「中國·青島」號將一直在中國海軍軍艦的護航下通過亞丁灣,抵達紅海海域之後護航結束。
  • 溫馨一幕:百頭海豚圍聚35批護航艦艇,編隊離港百餘天即將返航
    為了履行國際責任、保護通過危險海域的各國貨船,我國自2008年起每年都會派遣多支海軍艦艇組成的護航編隊,前往索馬利亞周邊的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迄今已有35批次艦艇編隊完成了保障任務。就在不久前,由北海艦隊艦艇組成的第36批護航艦艇已經起錨,前往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因此第35批護航艦艇即將完成任務返航回家。
  • 瓊州海峽有幾十隻海豚組團嬉水
    3月10日11時20分,海南海口海警局某艇在瓊州海峽海域開展日常海上巡邏過程中發現,在艇艏正前方5米處,有大量海豚躍出海面,艇指揮員立即命令降低航速,並組織人員密切觀察。經觀察,該區域約有60至70隻海豚,部分海豚時而躍水騰空,摘浪穿花;時而嬌姿綽約,披水回眸;時而浮波掠影,嬉戲潛遊……
  • 中國軍艦進入釣魚島毗連區,日本急了
    日方在前幾天「監測」到中國海軍軍艦和潛艇後,昨天日本艦艇發現一艘中國海軍潛艇在釣魚島西北海域的海面巡航,並懸掛醒目的中國國旗。日方認為,該潛艇很可能是一艘核潛艇。在釣魚島,中國海軍亮出了自己的旗幟後,這幾天的釣魚島風波更加清晰了。
  • 揭秘亞丁灣星際之門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顧名思義這就是一個連接地球和遙遠星空的通道,這個概念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和科幻類影視作品中,會有地外文明通過星際之門來到地球之上。在科學上對於這個通道也是有理論支持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過黑洞、引力波還有蟲洞等,前兩個概念目前都已經被發現證明,但是蟲洞的存在一直都是理論上的,科學家並未實際觀測過這樣的通道。
  • 中國護航軍艦海水淡化裝置保證官兵隨時洗澡
    自2008年12月以來,中國海軍已先後向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派出了5批護航編隊13艘艦艇。從首次護航到進入有序接替、常態化運行的新階段,護航官兵的工作和生活也隨之不斷發生新變化。本期「亞丁灣護航月報」將帶你走近護航艦艇官兵,感受正在走向深藍的人民海軍新生代,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清新之風。
  • 詭異的亞丁灣事件,發生62次地震,能用奧卡姆剃刀原理解釋嗎?
    這個原理用在尋找外星文明的問題上同樣合理,面對各種各樣的假說,往往最簡單直接的那一個才具備最大的可能性。這樣一來,曾經發生在亞丁灣的一場外星人到訪事件似乎有了新的答案。據悉,在2010年11月,亞丁灣地區發生了62次不同規模的地震,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各國政府紛紛派出科學家前去考察,試圖找到引發地震的真正原因。
  • 南海爭議再起,中國海警南沙瓊臺礁圍觀馬來西亞軍艦,現戲劇一幕
    根據媒體最新消息,中國海警艦船和馬來西亞軍艦在南沙瓊臺礁爆發對峙。據消息稱11月下旬,中國海警艦5402艦在南沙瓊臺礁與馬來西亞瀕海任務艦「馬來劍」號發生對峙。瓊臺礁是南康暗沙中的一個暗礁,近年來已發現出現了一塊面積約80平方米的沙洲。2013年馬來西亞在礁上修建燈標助航設施以宣示主權,後來被中國拆除。
  • 深藍航跡見證中國擔當
    然而,想到我們這是正義的行動,想到我們強大的實力,心底不由升騰出一種別樣的豪邁。 最近的時候,直升機懸停在離機動最快的疑似海盜小艇只有100多米的位置,這可是在對方步槍的射擊範圍內。耳邊,特戰隊員攔阻射擊的槍聲不斷。端著攝像機的我也像端著步槍一樣,鏡頭死死地對準了目標。鏡頭中,我清晰地看到疑似海盜的囂張氣焰很快熄滅。沒過多久,9艘疑似海盜小艇紛紛駛離。
  • 中國軍艦同步挺進三大洋
    伴隨著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按動快門拍照的咔咔聲,《朝日新聞》播出的一段視頻中接連出現了多艘白色戰艦的身影……由4艘中國海軍艦艇組成的編隊經過衝繩縣宮古島以東100公裡的公海水域,駛往西北方向。這是上月底赴西太平洋地區訓練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完成任務後穿越「島鏈」回家。
  • 日本軍艦東海撞上中國漁船,卻把自己撞出個大窟窿
    按常理來看,在寬廣的洋面上,應當極少發生軍艦撞上普通漁船的事。即便真的發生這樣的事了,作為堅船利炮的軍艦,一般都會在撞船事故中佔上風,而漁船只有吃虧的份,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盡然,剛又傳出一起軍艦撞上漁船而前者吃虧的消息。3月31日,環球網援引日本廣播協會報導稱,日本一艘驅逐艦撞上了中國的一艘漁船,驅逐艦竟然被撞開一個大窟窿。
  • 中國俄羅斯海軍,進入印度洋,挑戰美國印太布局
    報導說,紅海基地令俄羅斯能夠維護其在蘇伊士運河和亞丁灣的戰略利益。2017年在扼守紅海和亞丁灣的吉布地中國建立了自己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另外,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近年同南非和伊朗舉行過的兩次聯合演習也被視為俄中海軍聚焦印度洋的證據。中國在2008年12月派出3艘軍艦參加打擊海盜行動。之後,中國海軍在該海域實行經常性部署。與此同時,美國兩艘航母戰鬥群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同地區盟友進行聯合軍演。
  • 中俄軍艦連續搞「航行自由」,先後通過敏感海峽,昔日霸主沒招了
    若外國艦船出現些微的航向偏差,靠近了英國領海,那英國軍艦就會立即對其喊話,乃至進行警告射擊。月14日和8月4日,我們的國產052C型中華神盾驅逐艦「西安」號兩次穿越英吉利海峽,英國海軍先後派出兩艘23型護衛艦對「西安」號進行了近距離伴航、監視和跟蹤。
  • 中國復刻版「馬爾地夫」,在這也能看到藍眼淚奇觀,太美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如今生存著70多億人口的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奇聞異事,並且世界上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景觀,同時也有著很多事物不得而知,等待著人類發掘,人類也在不停的研發科技,為了探尋這絕大部分沒被發掘的星球。
  • 亞丁灣星門事件揭秘,外星人真的存在嗎?
    此次地震的頻度及次數都實屬罕見,並且還有民間組織聲稱在亞丁灣地震當天記錄到詭異的磁場,種種事件引起了各國的高度注意,紛紛派遣科學家前往事發地點進行調查。而這件突發的神秘事件,也被人們命名為【亞丁灣星門事件】。
  • 海南日報數字報-馳騁亞丁灣的白衣天使
    在憧憬與思念交雜的顛簸中,解放軍第425醫院(下稱「425醫院」)亞丁灣護航醫療隊隊長吳建波送走了亞丁灣上的最後一縷海風,圓滿完成188天、總航程達40000多海裡護航任務的吳建波回到鹿城。  吳建波不是最早一批護航醫療隊員,也不是最後一批。2008年12月以來,中國海軍共派遣15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護航,425醫院的25名醫療隊員就執行了其中8批隨艦醫療保障。
  • 在海洋館裡看海豚怎能過癮?這裡不僅有成群的海豚,還有雙層船
    了解歷史的遊客們應該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善於學習和模仿,還有說日本的歷史文化淵源就是中國。的確,日本很多文化都和中國有些許相似之處,就連日本的文字也有些中國漢字的影子。其實這裡玩的地方不多,但卻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小編來這裡看海豚。之前小編在開封,在大連,在青島等眾多地方的海洋館看過海豚,更有甚者,海洋館裡還有專門的馴養師,並設置了相關的節目。但每一次都是遠遠的看著三兩隻海豚乖乖聽話,這看似神奇和新奇,可是背後海豚不知受過多少傷害。除此之外,看多了,也就不覺得新奇了。但是天草市卻留給小編不一樣的感覺。
  • 中國農業部警示遠洋漁船遠離索馬利亞等危險海域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部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督促轄區有關企業,務必通知所屬漁船,不得進入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海域作業,並儘可能遠離上述國家海域及亞丁灣、葉門以南海域,以免發生意外。
  • 太空船發現一隻海豚在木星上「遊泳」
    作者:文/羅兆春木星在宇宙之中的地位算是比較低,但是它給人類帶來的宇宙奇觀是非常的多,根據科學報導稱,科學家們觀察到了木星的一個奇怪特點,就是「木星雲」的表現類似於我們地球上的生物,科學家們並且利用了生物的這一個特點繪畫出了木星雲產生的
  • 華東首例自主繁育太平洋短吻海豚滿月啦
    華東首例自主繁育太平洋短吻海豚滿月啦 何易 周辰/文匯APP 2020-08-05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