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俄羅斯海軍,進入印度洋,挑戰美國印太布局

2021-01-19 小逸聊車

中國俄羅斯海軍進入印度洋挑戰美國印太布局

【中國軍事說 1月18日報導】2020年11月,俄羅斯媒體報導說俄羅斯將在紅海戰略要地蘇丹修建海軍基地,被俄羅斯防務評論員稱為俄國「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報導說,紅海基地令俄羅斯能夠維護其在蘇伊士運河和亞丁灣的戰略利益。2017年在扼守紅海和亞丁灣的吉布地中國建立了自己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另外,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近年同南非和伊朗舉行過的兩次聯合演習也被視為俄中海軍聚焦印度洋的證據。中國在2008年12月派出3艘軍艦參加打擊海盜行動。之後,中國海軍在該海域實行經常性部署。與此同時,美國兩艘航母戰鬥群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同地區盟友進行聯合軍演。美國在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海加強施壓,觸動了被中國專家稱為「底線」的南海核心利益。

俄中海軍在印度洋的合作受到外界關注 對美國的海上主宰構成了挑戰

2020年11月,俄羅斯媒體報導說俄羅斯將在紅海戰略要地蘇丹修建海軍基地,被俄羅斯防務評論員稱為俄國「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報導說,紅海基地令俄羅斯能夠維護其在蘇伊士運河和亞丁灣的戰略利益。

2017年在扼守紅海和亞丁灣的吉布地中國建立了自己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美國報導曾說,該基地顯示了中國海軍加強在印度洋部署。

另外,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近年同南非和伊朗舉行過的兩次聯合演習也被視為俄中海軍聚焦印度洋的證據。

中國進行遠洋部署

2008年中國開始派遣軍艦去亞丁灣參加打擊海盜的國際行動,被認為是中國海軍開始遠洋部署的主要步驟。中國在2008年12月派出3艘軍艦參加打擊海盜行動。之後,中國海軍在該海域實行經常性部署。

印度的《經濟時報》報導說,亞丁灣海盜幾乎完全絕跡後,中國的軍艦仍然繼續在那裡逗留。後來中國軍艦執行了諸如從葉門和利比亞撤僑等非戰鬥性任務。

美對華「核心利益」施壓 或突破中國「底線」

在美中關係經過長期貿易戰,特別是新冠疫情後急轉而下的時候,美國在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海加強施壓,觸動了被中國專家稱為「底線」的南海核心利益。

美國國務卿彭佩奧7月14日說,中國對南海大部分的主張指為「完全非法」他說,世界「不允許北京把南海當做自己的海上帝國」,美國和「國際社會一起保衛(該地區)的海洋自由,捍衛(其他國家)主權」。

與此同時,美國兩艘航母戰鬥群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同地區盟友進行聯合軍演。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周二(7月22日)在倫敦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發表講話說,美國要依賴在亞洲的夥伴國的幫助,遏制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的行為。

相關焦點

  • 英媒:中國俄羅斯海軍在印度洋存在感上升 挑戰美國印度洋霸權地位
    中國小康網1月14日訊 老馬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軍事合作加深,俄中海軍在印度洋的合作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有分析認為,俄中在印度洋對美國的海上主宰構成了挑戰。解放軍遼寧號航空母艦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2020年11月,俄羅斯媒體報導說俄羅斯將在紅海戰略要地蘇丹修建海軍基地,被俄羅斯防務評論員稱為俄國「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
  • 美國布局印度洋,必會碰釘子
    不過,儘管美國費盡心思重新布局印度洋,但其還是避免不了碰「釘子」。不過,儘管美國費盡心思重新布局印度洋,但其還是避免不了碰「釘子」。實際上,儘管川普上臺之後高調拋出「印太戰略」,試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個方向同時對中國實施遏制,但美國在印度洋的經略遠遜於太平洋。為彌補這個「缺口」,美國一直積極拉攏印度。蓬佩奧訪印期間,美國終於與印度籤署了談判已久的《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允許印度使用美國提供的衛星和地圖數據。
  • 靖海略洋|美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但在1973年後,就被美海軍第三艦隊取代。此次美國海軍成立第一艦隊是基於兩個大的背景。首先是大國關係。川普在其上臺後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明確聲稱,中國與俄羅斯的「野心」、伊朗和朝鮮的「流氓政權」,以及企圖對美國發動攻擊的國際恐怖組織是美國面臨的三個主要挑戰。
  • 印度洋是印度的洋?兩國海軍表示不服,絕對實力面前哪有自信?
    錢包漸漸鼓起來的印度開始大量購買武器裝備軍隊,得到美國、俄羅斯兩個軍事強國的大力支持,甚至豪言能夠打贏雙線戰爭。印度的話雖然略有底氣,但最悲哀的是遇到真正的世界大國,想要將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海,必須問中美答不答應。印度有沒有實力控制印度洋?我們看看印度海軍實力如何。印度擁有一支龐大的海上力量,海軍人數達到6萬人,大小作戰艦艇300餘艘。
  • 【深度】胡波:全球海上多極格局與中國海軍的崛起(下)
    所謂「有效存在」,是指中國需要建立一支不能忽視且難以被輕易擊敗的力量,包括一定數目海外基地的支撐和兩到三支航母打擊群組成的遠洋艦隊。其目的主要是威懾、牽制和防範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或集團從外線對中國事務進行介入與幹預,或危害中國的重大國家利益。考慮到美國正在針對中國如火如荼地推動其「印太戰略」,中國尋求外線存在的迫切性也變得前所未有。
  • 中國海軍實力超日本?美國國會警告: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
    儘管該消息反映了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但是很快美國就發現中國海軍的實力遠不止如此,中國海軍發生了變化簡直是翻天覆地,美國國會表示: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俄羅斯人:東方巨龍已不再沉睡。圖為中國海軍據俄羅斯媒體5月30日報導,美國媒體《國家利益》在報導中宣稱,中國在海軍的力量上面可以趕上美國,如果該領域的當前趨勢保持不變的話
  • 美國海軍如何打造第一艦隊?|最忠平論
    ,或許是在新加坡,建立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以更全面地應對美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面臨的挑戰。美國海軍官員也稱,中國海軍目前擁有的軍艦數量已超過了美國海軍在東西海岸的總和,對美「形成挑戰」。作為世界軍事霸主的美軍如此唱衰自身,依舊是在為美國海軍擴編擴軍提供充分的藉口。要知道諸如美國傳統基金會、華盛頓智庫、蘭德智庫等都是美國軍方的喉舌,都會按照美國軍隊的實際需要編織各類有針對性的報告,給錢就行,這就是智庫的本職工作。
  • 印度洋與中國政策(上)
    「三點一面」的空間布局與力量配置 (三)大國崛起於地區性守成,消失於世界性擴張 一、世界海權體系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概括,中心就是印度洋 印度洋是古今大國爭奪世界霸權必然要關注但進入後其結局都不好的區域。
  • 印度想在印度洋上稱霸,美帝同意了嗎?
    還有一些國家卻因為軍事實力加強,就對整個印度洋抱有非分之想,甚至欲將其收入囊中。在印度洋周邊各國中,印度顯然屬於後者。 「印度」的洋 對於一部分印度人來說,印度洋既然以印度為名,那就理直氣壯的應該屬於印度。進入了21世紀後,印多次採取實際行動,欲拉攏周邊國家共同對抗印度眼中的潛在對手,將整片印度洋納為己有。
  • 野心不小,印度急購10架美制無人機,想主宰印度洋扼住中國咽喉
    辛格明確表示,印軍正密切監視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所有軍事活動,並竭力擴充裝備體系。據辛格所說,印度當前有43艘艦船和潛艇正在建造中,其中41艘由印度的造船廠建造,包括計劃於今年下半年交付的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此外,先進無人機也是印軍監控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力量。
  • 印度洋又不是印度的,中國航母憑什麼不能去?
    美國太強,惹不起。然後,就只剩下中國了。庫馬爾在提到印度要發展海洋藍色產業的時候就提到了中國,說中國是這方面的行家。言外之意就是中國可能會侵害到印度的海洋利益。印度對於中國海軍敏感,也不是這段時間才有的。自從中國海軍開始到亞丁灣護航,印度就對出現在印度洋的中國海軍起了戒心,隨著中國海軍的優勢越來越大,印度對中國海軍的戒心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 值得警惕, 以印度海軍的實力, 可以封鎖印度洋嗎?
    由於近期中印邊境對峙,有關「中印開戰印度海軍是否可以封鎖印度洋來斷絕中國生命線」的討論引起了各方面的熱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印度海軍的實力,是否具有這個能力。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印度海軍航母力量真正堪用的只有 「維克拉瑪蒂亞」 號。
  • 印媒大談中國「馬六甲困境」,稱印度可控制印度洋咽喉
    據印度「wionews」網站2020年11月19日報導稱,印度在印度洋海上交通樞紐附近,特別是在連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馬六甲海峽附近,具有地區海上軍事優勢能力,這些水域對中國十分重要,因為馬六甲海峽是中國能源和貿易運輸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
  • 真拿印度洋當你家的?中國科考船斯裡蘭卡活動,印媒揚言要驅趕
    過去日本退出了所謂「菱形包圍圈」的概念,希望同印度、澳大利亞以及美國聯手限制對於中國在印度洋的發展,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發展,中國必然要進一步拓展自身在海上的影響力從而保障自身海外利益不受到外部勢力的侵犯。
  • 解局|美印籤署後勤協定:一場貌合神離的合作
    根據協定,美印兩軍今後將可以使用對方國家的陸軍、海軍和空軍基地,用於軍事人員和裝備的補給、維修和休整。兩國在互惠基礎上可通過「記帳」獲取對方除進攻性武器以外的軍事支持。美國戰機和軍艦在必要時可使用印度機場或港口,大大方便美國進出印度洋。  卡特在記者會上稱,協定籤署後將會「使共同行動中的後勤保障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
  • 時隔4年,B2再次部署至印度洋前哨,這次印度人破天荒幫中國說話
    其外形採用的是飛翼式布局,具備超強的隱身能力,B-2的低可視度使得它能夠安全地穿過敵方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除此之外,它還能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聲等不同訊號,這些都將其被偵測和鎖定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另外它的協同作戰能力也非常強。可以通過F-22的護航來使得B-2進入敵方的高威脅區進行轟炸,如果與地面的加油部隊配合,可最大限度地縮短戰時後勤維修補充燃料的時間,實現連續作戰。
  • 劍指俄羅斯!美國海軍將重建大西洋艦隊確保美國東海岸安全
    據美國《海軍時報》12月3日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近日表示,隨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美軍將重建大西洋艦隊。美國媒體稱,這是美國海軍領導者對俄羅斯艦隊在美國東海岸地區行動日益活躍的情況所做出的回應。
  • 中國測量船進入印度洋,印媒指控:他們在尋找鄭和寶藏!
    作者:年負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海軍注意到有兩艘中國調查船在前段時間駛入了印度洋。印度媒體懷疑中國調查船表面上是為了尋找鄭和寶藏,實際上是在收集印度洋的水文資料,特別是關於軍事方面的,比如說潛艇行動數據。所以,印度媒體認為這是兩艘「間諜船」。
  • 印軍租借美國2架MQ-9B已到貨 印媒炒作:防止別國「強行進入印度洋」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印度海軍從美國租來了兩架MQ-9B無人機。目前,這些無人機已經在月初抵達印度,並在上周就已投入使用。印度媒體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的話表示,這些目前部署在該國東南沿岸、用於海上巡邏。
  • 【域外述評】《法國印太防務戰略》報告評析
    [3]  (一)中美戰略競爭加劇  《戰略》報告指出,通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和一流的外交與軍事大國。中國影響力的提升極大改變了整個印太地區的平衡。中國向公共戰略空間的挺進,直接影響到美國的利益,促使美國向亞洲戰略轉移,以便更好地適應新的戰略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