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導體:新能源車中增量最大的環節,價值量增9倍起,這幾隻A股國產替代正在加速
隨著電動車銷量爆發,電動車中的功率半導體用量也出現大幅增長。
據國信證券估算,純電動車單車的半導體總價值量相比傳統汽車提升70%以上,其中的功率半導體是價值量提升最大的細分。
1)電動車中增量最大的環節之一
汽車半導體可大致分為功率半導體(IGBT和MOSFET 等)、MCU、傳感器及其他等元器件。
從半導體種類上看,傳統燃料汽車中MCU含量最高(23%),而新能源汽車中功率半導體含量最高(55%)。
市場空間方面,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在2025年實現600萬輛左右估算,預計國內新能源車功率器件市場空間將增至160億元。
從單車價值量來看,混動和純電車重半導體單車價值在735-750美元,較燃油車450美元大大增加。
其中,相較於燃油汽車,電動車新增功率器件的需求主要有三個方面:逆變器中的IGBT模塊;OBC、DC/DC 中的高壓MOSFET;輔助電器中的IGBT分立器件。功率半導體是新能源汽車價值量提升最多的部分,提升幅度達到9倍。
下面就具體說說IGBT和SiC MOSFET。
2)IGBT,汽車動力系統的「CPU」
IGBT是由MOSFET和BJT組成的複合功率半導體器件,既具備MOSFET輸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驅動電路簡單、開關速度快的優勢,也具備BJT通態,電流大、通電壓低、損耗小等優點。
其在高壓、高速、大電流等方面相比其他功率半導體器件具備明顯優勢,是未來功率半導體應用的主要發展方向。
在新能源汽車中IGBT應用範圍一般在電壓600V以上,電流10A以上或頻率1KHz以上的區域,IGBT在電控成本中佔比高達41%,是電控核心部件。
例如特斯拉的三相交流異步電機每相用28個IGBT累計84個,其他電機12個 IGBT,特斯拉總共用到96個IGBT。
據測算,受益於新能源車和工業領域需求大增,2025年國內IGBT市場規模將達526億,CAGR達19.11%,但目前IGBT晶片基本都被外資壟斷,我國 IGBT高度依賴進口。
國內企業方面,模組端斯達半島目前市佔率2.2%,此外中車時代電氣和比亞迪是國內IGBT自主研發領軍企業,在政策和資本大力支持下,國內廠商有望打開市場缺口佔領部分市場份額。
3)第三代半導體SiC MOSFET有望開啟替代
SiC與Si相比,在耐高壓、耐高溫、高頻等方面具備碾壓優勢,若全採用SiC逆變器將可以增加電動車續航裡程20-30%。
目前SiC市場滲透率相對較低,18年銷售額僅4.2億元,但在18年特斯拉將SiC應用於Model 3後,超過90%的電動車廠決定採用SiC,目前SiC產品已經出現缺貨,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50億美元。
我國SiC方面也有多個玩家加入。
在材料端有科合達和山東天嶽;在外延方面有瀚天天成、東莞天域、三安集成、中電科等。
三安光電是目前第三代半導體布局最全的龍頭企業,此外下遊有多家整車廠商及功率器件廠商都加入到該賽道中。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