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增量最大的部分,單車價值翻10倍,這些企業或迎來機遇

2021-01-14 犀利點金

汽車半導體:智能汽車增量最大的部分,單車價值翻10倍,這些企業成長速度將明顯加快

蔚來發布新車ET7除了新電池、雷射雷達等新變化,更重要的是全車半導體用量大幅上升。

隨著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正在加速,功率半導體、雷射雷達、圖像傳感器等器件需求擴容,汽車半導體市場大有可為。

1)蔚來發布首款量產純電轎車ET7,硬體大幅升級,汽車智能化大幅加速。

智能硬體方面,ET7搭載了目前最強的自動駕駛硬體,從計算平臺來看,採用了4個英偉達orin晶片的Adam蔚來超算平臺擁有48個CPU內核,256個矩陣運算單元,8096個浮點運算單元,共計680億個電晶體,算力達到了1016TOPS;

從自動駕駛感知層來看,ET7配備了11個8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1個超遠距高精度雷射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兩個高精度定位單元,每秒能夠產生8個G的數據,硬體配置遠超同級別電動車。

動力系統方面,ET7搭載了採用碳化矽模塊打造的第二代高效電驅平臺,旗艦版本採用峰值功率180kW的碳化矽前永磁驅動電機和後300kW感應的電機組合,系統綜合功率達480kW、峰值扭矩850Nm,該動力系統下ET7的零百加速可達3.9s,與特斯拉的差距逐步縮小。

2)未來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汽車半導體開啟變革大時代。

根據Gartner數據,2019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預計為410.13億美元,預計2022年有望達到651億美元,CAGR達16.66%。

汽車半導體市場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三化"大趨勢,目前,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型的單車半導體價值量約為傳統內燃機車的兩倍,預計達到L4或L5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的單車半導體價值量將是沒有自動化汽車的8-10倍。

我們認為隨著汽車電動化全面提速,汽車行業智能化和網聯化大趨勢將也將步入發展快車道,未來ADAS、車載導航、信息娛樂、智能交互、行車記錄等產生的數據量將大規模增長。

根據英特爾估算,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將超過4TB,幾乎就是移動的超級計算機。

不同於消費電子,車載電子設備對工作環境要求更嚴苛,車載電子設備必須以最大可靠性來對這些數據進行存儲、傳輸和分析,所有這些都將驅動汽車半導體市場不斷發展,不僅在汽車本身,也在於所必須的基礎設施上。

3)國內企業在汽車半導體領域成長速度加快

在汽車半導體方面,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差距較大,市場主要被歐美日企業壟斷,但國內已有部分企業有能力進入市場參與競爭。

功率半導體方面:聞泰科技(安世半導體)、華潤微、斯達半導(IGBT、碳化矽)、新潔能、捷捷微電等。

存儲方面:兆易創新、北京君正(ISSI) ;

傳感器方面:韋爾股份(豪威科技)、禾賽科技等。

再說說三安光電,在此領域主要布局的是第三代半導體Sic,2020年在長沙投資160億建SiC項目,覆蓋從長晶-襯底製作-外延生長-晶片製備-封裝產業鏈。

2020年12月,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完成SicMOSFET器件量產平臺打造的廠商。此外,也在砷化家、氮化家、碳化矽及濾波器等半導體業務深度布局,各產品線取得明顯進展。

相關焦點

  • 功率半導體:新能源車中增量最大的環節,價值量增9倍起
    功率半導體:新能源車中增量最大的環節,價值量增9倍起,這幾隻A股國產替代正在加速 隨著電動車銷量爆發,電動車中的功率半導體用量也出現大幅增長。據國信證券估算,純電動車單車的半導體總價值量相比傳統汽車提升70%以上,其中的功率半導體是價值量提升最大的細分。
  • 看國產汽車半導體如何突圍
    總計2019年全球車用半導規模400多億美金,佔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約10%。伴隨汽車電動、智能、互聯,車用半導體單車價值將繼續提升,推動全球車用半導體需求將快於整車銷量增速。 全球需求:中國是最大的市場。
  • 功率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新能源汽車重塑功率半導體價值
    汽車半導體作為汽車電動化 關鍵載體之一,需求價值成倍增長,據估算純電動車單車的半導體總價 值量相比傳統汽車提升 70%以上。其中功率半導體價值量提升最多,佔比從傳統汽車的 10%左右提升至純 電動汽車的 55%,提升幅度達到 9 倍,單車價值量將達到 455 美元。例 如特斯拉的三相交流異步電機,每相用 28 個 IGBT 累計 84 個,其他電機 12 個 IGBT,特斯拉總共用到 96 個 IGBT,單車 IGBT 價值約 400 美 元左右。
  • 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 鋰電設備企業深度綁定行業龍頭
    記者 宋維東  汽車業,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動力電池廠商紛紛擴產。業內人士表示,鋰電池企業擴產將為鋰電設備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深度配套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的鋰電設備公司將獲得更大發展。  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進一步下降,新能源汽車將不斷強化性能和使用成本優勢,有望迎來快速滲透期。這對鋰電池全產業鏈都是重大發展機遇,未來5至10年鋰電設備都將是受益板塊。  公安部交管局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佔汽車總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萬輛,增長29.18%。
  • 「國六」標準實施 中國汽車市場加快分化
    來源:經濟日報「國六」標準被認為是目前全球最嚴的汽車排放法規之一,但此次排放標準升級給汽車行業造成的壓力有限,汽車企業和市場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實施「國六」標準,將迅速提升排放處理系統市場空間,相關企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繼去年多省份率先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後,按照相關要求,從今年7月1日開始,全國都將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
  • 汽車晶片短缺:概念股漲飛 2021年科技股最大的方向是智能汽車
    長期跟蹤科技股的投資者對《紅周刊》記者表示,半導體供需失衡,2021年全年,半導體都將處於供應緊張的局面,汽車晶片漲價確定無疑。而就整個科技股而言,智能汽車將是2021年最大的風口,同時,5G作為科技股裡被低估得最厲害的板塊,尤其值得關注。
  • 另闢蹊徑的新能源爆款小神車——宏光MINI EV背後的產業鏈機遇
    宏光MINI EV背後的產業鏈機遇宏光MINI EV上市不足2個月就登頂新能源汽車單車型銷量冠軍,相關配套供應商迎來機遇。宏光MINI EV銷量規模攀升,相關供應商迎來機遇,沿著單車價值量和收入貢獻佔比尋找投資機會,可布局為MINI EV配套價值量大或者收入貢獻佔比高的企業,包括萬安科技、方正電機、寧波高發,並關注億利達、鵬輝能源、國軒高科、松芝股份、川環科技等相關標的。
  • 海松沙龍六期丨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新紀元的機遇與挑戰
    未來,不論是動力電池,還是儲能電池,若行業以2倍的速度增長,還有50年增長空間;若以5倍的速度增長,還有20年。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足夠大,且剛剛開始。 11月10日,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暨海松沙龍第六期在北京華瑞大廈成功舉辦。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青睞,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 鵬華基金聶毅翔:瞄準高成長行業 挖掘企業增量價值
    在聶毅翔看來,投資回報可分解為P/E(估值變化)和E(盈利增長)兩大部分。而作為成長價值投資者,他表示會傾向於通過基本面研究瞄準績優標的,在合理估值水平介入,以賺取企業盈利增長下的增量價值回報。聶毅翔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會維持繼續復甦態勢,從A股和港股市場裡的醫藥、消費、TMT、高端製造等高成長行業挖掘增量價值標的,依然是大有作為的。
  • 深度觀察丨網際網路汽車企業已被重新定義
    「在未來網際網路定義汽車的徵途上,我們可以通過用戶的大數據,開發更多的數位化產品,消費者也可以購買不同的服務產品。」李偉認為,新型商業模式的出現,對於車企而言,「實際上多了一個變現的機會,但是對於自主品牌而言,我們也需要思考,在10-15萬消費區間的消費者願意為哪些功能買單、為哪些企業買單。」
  • 華為智能汽車戰略深度解析
    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近年來的深入布局,我們認為華為有望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獲得一定市場份額,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參考華為在手機領域的表現,我們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金的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 一年市值翻4倍!該動手了!
    兩市超3500股上漲,其中人氣度最高的還屬科技股,消費電子、無線耳機、5G、華為等掀起漲停潮,捷成股份漲10.07%,中威電子漲10.01%......在這樣的股市,想不賺錢都難。有著「最聰明資金」稱號的北上資金更是1天內淨流入超119億,明晃晃的搶籌。
  • A股市場:未來3年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不懂你就...
    總之,做龍頭,一是儘量做盤中充分換手的龍頭,有足夠的交易機會,大氣穩重;二是儘量做最核心最帶情緒的龍頭;三是儘量做大級別、高價值預期的龍頭,少做純形態炒作,價值性很低的龍頭中國股市狀況:未來3年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
  • 納米材料10大概念股價值解析
    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別是0.26和0.32元,截至8月18日,公司收盤於10.26元,對應2014、2015年PE分別為39.0倍和31.7倍。由於公司除鋰電池材料外的資產RNAV是11.7元;而鋰電池材料業務2014年EPS為0.068元/股,謹慎考慮給予25倍PE,則折合每股價值1.69元/股,由此我們以13.40元作為公司目標價,首次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 鋰電設備企業深度綁定動力電池龍頭
    汽車業,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動力電池廠商紛紛擴產。業內人士表示,鋰電池企業擴產將為鋰電設備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深度配套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的鋰電設備公司將獲得更大發展。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進一步下降,新能源汽車將不斷強化性能和使用成本優勢,有望迎來快速滲透期。這對鋰電池全產業鏈都是重大發展機遇,未來5至10年鋰電設備都將是受益板塊。公安部交管局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佔汽車總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萬輛,增長29.18%。
  • MEMS麥克風市場迎來新機遇 市場競爭激烈是正常
    打開APP MEMS麥克風市場迎來新機遇 市場競爭激烈是正常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25 02:38:00 全球龐大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加速了MEMS麥克風市場飆升,因為幾乎每部智慧型手機中都至少使用一個MEMS麥克風。一些高端智慧型手機甚至使用三個麥克風:一個用於語音採集,一個或兩個用於噪音消除,一個用於改善語音識別。 物聯網(IoT)和可穿戴設備應用是MEMS麥克風的新興市場:新的機遇將為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創造新的動力。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確立 中國企業面臨的四大風險和兩大機遇
    對於這些前瞻性問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黃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機會在於存量經濟的效率提升和產業整合,企業在經營和治理中應當警惕四類主要風險,並進一步提升效率,重組各方利益,從而實現價值創造。
  • 汽車行業深度報告:α和β的共振
    20Q2 以來, 隨著國內車市復甦,零部件廠商的盈利正從谷底向上恢復,部分公司 20Q3 淨利率甚至創 下近年新高。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國內零部件供應商迎來海外擴張歷史性機遇。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 海外車企降本&供應鏈整合壓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