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鍾南山院士入選國家勳章的建議人選後,網上發出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提出為什麼李蘭娟院士沒有獲得建議人選資格?其實,哪些人能夠獲得共和國勳章?其實這是有嚴苛標準的,如果此次共和國勳章只有一個名額,鍾南山院士將是毫無爭議的不二人選,但如果能夠多一個名額,就一定是李蘭娟院士的嗎?
共和國勳章是國家的最高榮譽,據了解至少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2、建立卓越功勳
3、道德品質高尚
4、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
對照這4條,李蘭娟院士是符合要求的嗎?
共和國勳章首次授勳是在2019年,也就是建國70周年之際,總共有8個人獲得,可見這枚勳章的榮譽是至高無上的,而且也必須要做到100%的毫無爭議。
從李蘭娟在醫學領域的貢獻來看,曾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完全可以說是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疫情期間也是不辭勞苦,為取得疫情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道德品質也是無懈可擊,從網上的呼聲來看大家也是認可的。
但為何沒有入選呢?我覺得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李蘭娟院士和鍾南山院士都是此次疫情專家組成員,只能選一個代表,因為國家勳章需要照顧到更多行業,不可能在同一個行業同一時間出兩個。
要知道這次的國家勳章的授勳,是屬於臨時性增加的,並不是例行的5年一次授勳,或許下一次就有李蘭娟院士了。
其實,此次國家勳章的授勳,鍾南山院士只是做了一個代表,實際上表彰的是鍾南山院士背後千千萬萬的為疫情作出努力醫學工作者,相信鍾南山院士在接下來的獲獎感言中一定會提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不必介意到底是誰獲得了授勳,因為一旦介意,就意味著他已經不符合國家勳章的授予資格,這就是國家勳章的最大價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