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家勳章有兩人,一個是鍾南山院士,另外一個就一定是李蘭娟...

2020-11-26 騰訊網

自從鍾南山院士入選國家勳章的建議人選後,網上發出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提出為什麼李蘭娟院士沒有獲得建議人選資格?其實,哪些人能夠獲得共和國勳章?其實這是有嚴苛標準的,如果此次共和國勳章只有一個名額,鍾南山院士將是毫無爭議的不二人選,但如果能夠多一個名額,就一定是李蘭娟院士的嗎?

共和國勳章是國家的最高榮譽,據了解至少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2、建立卓越功勳

3、道德品質高尚

4、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

對照這4條,李蘭娟院士是符合要求的嗎?

共和國勳章首次授勳是在2019年,也就是建國70周年之際,總共有8個人獲得,可見這枚勳章的榮譽是至高無上的,而且也必須要做到100%的毫無爭議。

從李蘭娟在醫學領域的貢獻來看,曾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完全可以說是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疫情期間也是不辭勞苦,為取得疫情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道德品質也是無懈可擊,從網上的呼聲來看大家也是認可的。

但為何沒有入選呢?我覺得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李蘭娟院士和鍾南山院士都是此次疫情專家組成員,只能選一個代表,因為國家勳章需要照顧到更多行業,不可能在同一個行業同一時間出兩個。

要知道這次的國家勳章的授勳,是屬於臨時性增加的,並不是例行的5年一次授勳,或許下一次就有李蘭娟院士了。

其實,此次國家勳章的授勳,鍾南山院士只是做了一個代表,實際上表彰的是鍾南山院士背後千千萬萬的為疫情作出努力醫學工作者,相信鍾南山院士在接下來的獲獎感言中一定會提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不必介意到底是誰獲得了授勳,因為一旦介意,就意味著他已經不符合國家勳章的授予資格,這就是國家勳章的最大價值和魅力。

相關焦點

  • 網友心中的共和國勳章人選,李蘭娟捐300萬獎金,院士不容詆毀
    這幾天,李蘭娟院士的一個舉動,再一次證明了我國科學家的偉大無私。近日,李蘭娟院士獲得浙江科技最高獎,獲得獎金300萬元。今年疫情爆發,李蘭娟院士不辭辛苦,仍帶隊前往武漢,堅守抗疫一線,為國家疫情防控積極建言獻策,為我國成功阻擊疫情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和鍾南山一起,成為這次疫情的定海神針。
  • 莫問李蘭娟院士去了哪,勳章榮譽是對無數抗疫英雄奉獻的肯定
    鍾南山榮獲「共和國勳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醫者無疆、大愛無邊,這幾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明星,真正的國家棟梁,我們應當以他們為學習榜樣!這次的評選很多人們心中也有一些疑問,像李蘭娟院士到哪去了呢?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1979年10月20日,輾轉前往英國留學的鐘南山,在貝爾加湖畔繞行的火車上度過了自己43歲的生日。車窗外是大森林,大雪已經紛紛揚揚落下,鍾南山看得著迷,他想:「未來會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呢?」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 李蘭娟成為最高科學技術獎候選人?那鍾南山院士呢?
    李蘭娟成為最高科學技術獎候選人?那鍾南山院士呢?科學技術人才是應該被國家所嘉獎的,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也應該要牢記時刻為我國的科學技術行業做出貢獻的,這些尖端的科學術人才,畢竟中國的發展,他們在其中出了很大的一份力氣。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召開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暢談科學防疫
    參會代表覆蓋125個國家和國際科技組織(96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峰會同時也成為大型「追星」現場,匯聚在一起的「最強大腦」們成為當天最亮的星。而最燃的場面,莫過於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張文宏主任就「科學防疫」作出的演講報告。「秋冬季天氣變涼,到了傳染病高發季節,要注意保暖提高免疫力,出入公共場所仍不要忘戴口罩、勤洗手。」
  • 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妻子曾是籃協副主席與姚明媽同宿舍
    84歲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實至名歸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授予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就在9月8號,鍾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勳章談及去領獎的細節,84歲的鐘南山頑皮地說:「大家都知道,我年紀也很大了。所以走上紅地毯去領獎的時候,我就走得快一點,故意想要展現自己還沒老,還能幹點事。」有網友說鍾南山院士84了,看上去像48歲一樣。
  • 鍾南山等4人獲最高榮譽,提出封城的李蘭娟呢?這一獎項更加適合
    共和國勳章。那麼提出封城的李蘭娟院士為什麼沒有獲得呢?其實李蘭娟已經被提名了國家最高科技獎,顯然這一獎項更加適合她。李蘭娟院士主要從事傳染病學研究方向,藉由她在疫情期間的傑出貢獻值得獲得這個獎項榮譽提名,這不僅是眾望所歸,更是實至名歸的。這個獎項也是國家對科研人才給予的鼓勵和嘉獎。李蘭娟院士很有可能是下一個該獎項獲得者。
  • 繼鍾南山、李蘭娟之後,有人再次將矛頭指向張文宏,網友憤怒了!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疫情初期毅然奔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比如脫下口罩後臉上留有清晰壓痕的李蘭娟院士,比如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等。這些人毫無例外的都獲得了人們的尊重,但是針對他們的質疑卻層出不窮。
  •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01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傳來重磅好消息,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時間,全國人民歡呼雀躍。這是自武漢疫情之下沉重心情中的一抹甘霖,讓人心安,也給了武漢人民希望。和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如今已經73歲,卻依然奮戰在武漢抗疫第一線。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誰說一定要學好英語
    在這段時間,我國出現了許多醫療英雄,而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兩位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另一位則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他們都是在這場疫情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物,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作為高齡醫護人員,本可以退居家中修養,但他們依然選擇奮戰在一線,讓無數年輕人看到了什麼叫責任與擔當。美國的疫情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他們已經是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已經突破了82萬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邀請李蘭娟院士分享抗疫經驗。
  • 李蘭娟院士名字太牛!這個一定要點讚!
    近日,李蘭娟院士獲得浙江首個頒發的科技大獎,此為浙江省最大科技大獎,意在表彰張蘭娟個人在疫情中作出的貢獻,而更突出的是,張蘭娟把此300萬元獎金全數捐出,用於培育人才。我們永遠忘不了在國家困難時那一批站在最前端的人,他們扛下了所有,他們付出一切努力,不顧後果。
  • 鍾南山院士獲得最高勳章,實至名歸。福奇博士卻哭暈在廁所
    首先,向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表達敬意!四個字形容:實至名歸!福奇出身在一個醫藥世家,祖上是義大利裔——關於義大利裔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裡面說過,實際上在美帝社會裡面,有一條隱形的鄙視鏈,義大利裔在美國的地位並不高,屬於和拉丁人一個地位的
  • 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李蘭娟院士威武!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 鍾南山榮獲「共和國勳章」,實至名歸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鍾南山院士成了公眾人物特別是在疫情最嚴重的二三月份,各封閉街道小區的門口,都貼有鍾南山院士的畫像,要求人們尊重科學,自我進行隔離。正是鍾院士的科學論斷和感召力,才使人們認識到了 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和複雜性,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很快控制住了疫情。因此,鍾南山院士入選「共和國勳章」是應該的,是實至名歸。其原因有三:一、鍾院士具有十分強烈的愛國精神。對於中華人共和國,鍾南山院士是十分熱愛的。
  • 從「赤腳醫生」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學好英語是醫學生的基本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線上,衝在最前線的還有2位引人注目的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而另一位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是2020年感動全國人民的「逆行者」,同樣,李蘭娟院士也是頂住巨大壓力大膽提出封城,並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
  • 中國鍾南山院士獲得最高勳章,美帝福奇博士卻哭暈在廁所
    首先,向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表達敬意!四個字形容:實至名歸!2003年&34;,在鍾院士的帶領下,我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2020年,面對更加瘋狂的COVID-19,鍾院士又是領頭人,在目前的勝利中,鍾院士功不可沒,而最近的消息讓人更激動的是,目前鍾院士已經入選世衛組織的專家組,也就是將代表國家分享抗疫經驗!
  • 李蘭娟院士貢獻巨大,因為她不是科學家
    李蘭娟院士這次貢獻特別大,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她不是科學家,她最強的能力是政治敏銳性,以及決策果斷,更多的像個政治人物,李蘭娟早牢在浙大一院工作,的確是傳染病學專家,但後來從政,做衛生廳長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再做科學家呢?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的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父親鍾世藩早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是當時有名的兒科專家。受家庭風氣的影響,鍾南山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醫學家。1956年,鍾南山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他留校任教。不過,在北京大學工作期間,鍾南山對醫學並沒有特別多的興趣。相反,他的主要興趣點在體育。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對此,網友評論炸鍋了,大量網友為李蘭娟院士豎起大拇指:有實力就是硬氣! 其實,從鍾南山等專家的經歷來看,英語仍然非常重要,即使是李蘭娟院士,她的英語水平也非常高,看她發表的這麼多篇專業論文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