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指紋的人,可以安心犯罪嗎?

2020-11-22 果殼網

指紋技術對於現代刑事偵查和法庭科學而言,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作為追查罪犯的線索,還是作為法庭審判時的證據,其科學性、可靠性、可重現性都為世界各國所普遍認可。

在指紋識別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今天,除了在一些偵探小說和電視劇中,已經很少有人試圖「抹掉」自己的指紋。但在上世紀30年代的犯罪風潮中,還真有不少人這麼幹過。

「沒有」指紋的全民公敵

這些以身試法的人中,就有我們曾介紹過的「全民公敵」約翰•迪林格。在躲避BOI(FBI前身)的追捕過程中,他曾經找到一名地下醫生要求給自己整容——而在連盤尼西林都還沒應用的1934年,這顯然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在經過了劇痛和休養後,拆開紗布的迪林格發現自己的外貌壓根就沒變!鬱悶的他差點直接斃了那個醫生,而後者也許是為了保命,提出來給他做另外一個手術:抹去他的指紋!

這是個相當有創意的想法,迪林格欣然從命,不過這過程比整容還要痛苦:醫生用強酸腐蝕了他的指尖。劇痛之後,他的指紋果然一片模糊。數月後,迪林格被BOI探員擊斃,在驗屍過程中,指紋問題的確曾給探員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迪林格也曾動過消除指紋的念頭。

實際上,在迪林格之前,就有人動過這個腦筋了。1934年,當綁票勒索案的嫌疑人「漂亮傑克」卡魯塔斯(「Pretty Jack」 Klutas)在芝加哥被擊斃後,探員們驚訝的發現,他的屍體上居然沒有指紋。此事甚至驚動了胡佛局長本人,迅速指派了皮膚科專家前去檢查。不過,法醫很快就發現問題並不嚴重:原來,即便物理的去掉位於指端表皮層之後的指紋後,其真皮層中的乳突紋線依然存在,同樣可以用於與原有的指紋樣本比對而確定其身份。對於迪林格而言,結果也是一樣的:他勇敢的嘗試並沒有難住BOI的探員們。

你的指紋,能消失嗎?

在30年代做過類似努力的,還有另一位悍匪阿爾文•卡爾皮斯(Alvin Karpis)。他選擇的方式是外科手術,切除手指指端的表皮層。當然,這種方式也沒能解決問題:當表皮層表面的指紋被磨損之後,表皮深層的基底層細胞會快速繁殖,補充表皮組織上的缺損,而新長出來的指紋和之前完全一致,簡單說,就是白忙活了。

卡爾皮斯在被捕時展示自己沒有指紋的手指。

而幫他做手術的,是著名的黑幫醫生約瑟夫•莫蘭(Joseph P. Moran)。莫蘭原本立志做個懸壺濟世的好醫生,但因為酗酒而惹出不少麻煩,診所開不下去了,只好從事一些非法的手術,後來乾脆做起了芝加哥地下世界的專職醫生。除了取子彈、縫傷口之類的簡單醫療服務,他還勇敢地開展了整容和磨削指紋的嘗試,許多黑幫分子都是他的病人,如上面提到的迪林格、漢密爾頓等。不過,莫蘭醫生後來酒後失言,讓卡爾皮斯等人意識到他掌握了太多的秘密,被殘忍滅口;另一種說法則是卡爾皮斯因為對指紋手術的效果大為不滿,一怒之下殺死了他。

雖然上面幾位黑幫老大都挺苦,但是在這些失敗的嘗試之後,還是有成功抹去指紋的案例的。1941年10月,高速公路巡警在德州奧斯汀(Austin)攔下了一個身份不明的男子,此人無法出示任何證件,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完全沒有指紋,指端只有一些淺淺的傷痕而已。很顯然,這個自稱羅伯特•皮茨(Robert Pitts)的人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但沒有指紋又不知其真實姓名,該如何確證他的真實身份呢?

FBI隨即調動所有資源,全美各地的分部及地方警察部門通力協作,根據這個皮茨先生的體貌特徵(三十來歲、瘦、高、白人、金髮、藍眼睛)開始了排查。考慮到此人費盡周折去掉指紋,臉上還有整容手術留下的痕跡,極有可能是有案底在身,所以排查的重點就放在了有前科人員之中。很快,在排查了近2.5萬人之後,一個體貌特徵與歷史背景都很符合的人浮出水面:羅伯特•菲利普斯(Robert J. Philliphis)。此人曾在維吉尼亞因偷車等罪名多次被捕。

調取了菲利普斯當年坐牢時留下的指紋樣本後,FBI總部的專家將其與「皮茨」手指上殘留的指紋特徵點加以比對,終於確認了他的真實身份就是菲利普斯。這個案件實屬罕見,以至於時任FBI局長胡佛為此親自撰文在雜誌上報導了此案。

隨後,FBI還查到了為他實施指紋切除手術的人,是一位名叫利奧波德•布蘭登堡(Leopold W. Brandenburg)的新澤西州醫生,他吸取了之前那些失敗的教訓,在切除菲利普斯指端的皮膚後,從其胸部取下了若干小塊的皮膚移植到指尖上,從而解決了乳突紋線重新生長出來的問題。不過,由於證據不足,FBI最終並未起訴布蘭登堡醫生。

指紋沒有,掌紋來頂

進入新世紀之後,隨著DNA技術的發展,指紋鑑別的意義有所下降,刻意抹去自己指紋的事情便很罕見了,但也時有發生。例如,在2010年,美國波塔基特市(Pawtucket)警方抓獲了一名使用偽造證件的非法移民,但卻發現其指紋已經被手術消去。然而,發達的法醫技術卻讓他的舉動失去了意義。警方通過計算機比對系統,迅速查清了他的身份:他叫做羅伯特•盧西亞諾(Robert Cordero-Luciano),曾在2006年因毒品犯罪入獄。

盧西亞諾的手。

現在,美國各州普遍都要求嫌疑人、罪犯在按捺指紋的同時也留下雙手掌印,並上傳至了FBI的全國性資料庫,正是通過手掌的掌紋這同樣獨一無二的特徵,讓警方確定了盧西亞諾的真實身份,也讓抹去指紋的舉動失去了意義。

另外,其他一些意外情況,也可能導致指紋的喪失。《衛報》就曾報導過,一個因使用化療藥物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而導致指紋消失的腫瘤患者在機場被意外扣留的新聞。

在抹去指紋之外,還有一種更奇特的想法:偽造指紋。2009年,日本警方在查處一起使用虛假證件非法移民的案件時,發現涉案的Rong女士的手指上有手術的痕跡,最後驚訝的發現她竟然是經過了手指皮膚移植手術:將自己左手指間的皮膚切下,移植到右手的相應手指上。這樣,當她再次進入日本時,就不會因為自己曾經的非法入境記錄被拒之門外了。

日本邊檢部門還曾查獲過另一類偽造指紋的案例:在手指上套上一個帶有他人指紋的特製矽膠薄膜指套。雖然這很容易被人一眼看穿,但騙過指紋自動掃描裝置卻並非不可能。對於這些新型的指紋偽造行為,目前尚無很好的解決之道,增加其他生物智能識別技術(如虹膜識別、人像識別、耳廓識別等)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過,儘管有了這些抹去指紋、偽造指紋的案例,但指紋作為每個人獨特的生物學特徵,依然擁有穩定、可靠的特點,鑑別技術相對於DNA比對也更快速、廉價。再加上各國都在大力開展指全國性紋資料庫的建設,可以預計,在未來的刑事偵查等領域,它依然會是司法機關極其重要的刑事科學工具。同時,掌紋、指節形態等其他生物學特徵的搜集、鑑定技術也正逐步得到重視,即便嫌疑人費盡心機改變了指紋,依然難逃法律的制裁。

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設備,他們是如何識別指紋的?
    我們每個人的手上有很多細紋,這些細紋由我們手掌上凸起綴成的很多線條組成,並且形成了各種類型的圖案,這就是我們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如果根據紋路來分,可以分為鬥型紋,弓型紋,以及箕型紋。如果是桌椅板凳,你可能很難觀察到,如果你觀察手機屏幕,就會發現有很多指紋的痕跡。如何識別指紋?警察破案的時候,就是通過尋找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指紋,找到犯罪線索。為什麼找到指紋就能夠找到找到線索了呢?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指紋幾乎都是不一樣的,重複的概率在150億分之一。
  • 日本警方犯罪信息系統十萬指紋數據出錯
    東方網10月27日消息: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0月27日消息,日本一向重視科技在預防犯罪等方面的應用,作為最高警察機構的警察廳以及下屬各級警方機構一直以來都非常信賴系統內部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據說這套系統曾經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其自動生成的基礎數據,更為警方減輕了不少破案工作量。
  • 雙胞胎指紋一樣嗎?
    由於他們和普通兄弟姐妹的DNA相同,所以在異卵雙胞胎中可能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異卵雙胞胎的指紋是不一樣的。同卵雙胞胎是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產生的一個受精卵,這個受精卵一分為二,形成兩個胚胎,因而同卵雙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DNA。如果同卵雙胞胎在犯罪現場留下DNA,那麼犯罪實驗室將無法通過DNA將雙胞胎區分開。
  • 「指紋神探」楊鳳雷 屢破積案令犯罪分子膽寒
    濟寧齊魯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萬艾東) 指紋因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在犯罪現場找到了指紋,就為案件偵查確定了方向。一枚指紋,就是一個世界。80後的楊鳳雷人稱「指紋神探」,尤其擅長指紋破案,在他的世界裡,小小指紋早已深嵌骨子裡。
  • 我們為什麼會有指紋,雙胞胎的指紋有相同的嗎?
    一個罪犯逃離了一個兇殺現場,但他留下了一條可以決定他命運的線索:他的指紋。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有指紋,它們有什麼生物學用途?科學家說:「人們對指紋有兩種看法:一是有助於提高抓地力,二是有助於提高觸覺。」
  • 大數據出現前的犯罪調查多繁雜?1940年代的FBI指紋檔案庫
    】 【指紋研究是調差犯罪證據的重要來源之一】 1901年,倫敦蘇格蘭場(London Scotland Yard)利用此方法開始對個人進行指紋識別,並使用指紋信息來識別罪犯。不久之後,指紋識別法也成為美國警方的標準方法。 1902年的謝弗案是第一個根據指紋證據對兇手進行鑑定、逮捕和定罪的案件。
  • 十萬指紋數據出錯 日警方犯罪信息系統嚴重「掉鏈子」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0月27日消息,日本一向重視科技在預防犯罪等方面的應用,作為最高警察機構的警察廳以及下屬各級警方機構一直以來都非常信賴系統內部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據說這套系統曾經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其自動生成的基礎數據,更為警方減輕了不少破案工作量。
  • 為什麼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科學家解釋:或許與它有關!
    我們可以市面上大部分的是能手機都是支持指紋解鎖的,由於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才能夠保證我們的隱私安全。曾經我國開展過全民的指紋信息採集活動,把每個人的信息收集起來,保存在檔案系統裡。對於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分子是有積極作用的。有人會納悶,全世界70億人口,都能保證每個人的指紋是不同的嗎?
  • NEC為安徽省公安廳建設指紋自動識別系統
    該系統是把現場提取的指紋與指紋資料庫的指紋進行比對從而確定疑犯。        為了有效地進行犯罪搜查以及認定罪犯,本次由NEC建設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捺印指紋和現場指紋的比對和認定工作。目前安徽省公安已在省公安廳以及安徽全省構建了1800多臺終端系統,預計今後還將增加500臺左右終端系統。該系統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指紋自動識別,指紋庫容量為1000萬人以上。
  • 3D列印指紋能解鎖嗎?人去世了指紋能解鎖嗎?答案令人震驚!
    指紋鎖或者指紋考勤甚至指紋解鎖手機早已普及,我們也從各種大片中了解到是如何破解指紋鎖的,當然那個時代還沒有指紋解鎖手機,因此想大家都很確信,從理論上來看指紋鎖可能會被破解,但手機就有些不好確認了是嗎?它的原理是檢測皮下電解液與電容指紋檢測平面之間的電容分布變化來識別的,這種指紋識別模式康髒汙能力比較強,反應很快,對環境沒有特別的要求!
  • 如果人死了,指紋還能解鎖手機嗎?
    第三,解鎖安全係數過低,如果你用提前錄製好的指紋模板解鎖,那麼手機就會被輕易解開。2,如果人死亡後,指紋還能解鎖嗎?回到正題,人死亡後,指紋會有兩種明顯的變化。第一,指紋區域的細胞無法釋放生物電流。第二,手指區域溫度會降低,電解液無法長時間存在。理清這個變化後,我們再對三種解鎖方式的手機進行分析。
  • 破案用的指紋學及指紋技術應用之前世今生
    在中國人和日本人當中,出現鬥形紋和箕形紋的概率相當,歐洲人箕形出現率比較多,美國人則弓形出現率較多。目前尚沒有發現兩枚完全相同的指紋。由於指紋的特性,使用指紋比較方便,所以廣泛被應用於身份鑑別。指紋紋路的特點兩枚指紋經常會具有相同的總體特徵,但局部特徵--節點,卻不可能完全相同。
  • 人去世後,指紋還能解鎖手機嗎?
    隨著手機的更新迭代,指紋解鎖已經成了大多數手機的標配,然而這卻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一個人突遭不幸,那麼他的指紋還可以解鎖自己的手機嗎?指紋解鎖原理手機指紋解鎖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先錄入指紋,由於每個人的指紋都有細微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將指紋看作是我們的身份證,錄入指紋就是先在手機中錄入我們的信息。
  • 「V手勢」拍照真的會被盜指紋嗎?
    ,那麼,這個經典pose真的會被盜指紋嗎?現在很多人拍照的時候也喜歡擺V字手勢。如果在網上發布拍攝有面部和手部的照片,更有可能被鎖定指紋的所有者,其中對於照片曝光率較高的名人,指紋信息等被盜取的危險係數更高。多位指紋鑑定專家表示,如果是高清照片,可以將手指的紋線拍攝出來,並可以提取到指紋信息,而這一指紋可以被他人利用。
  • 那些天生沒有指紋的人,會成為真正的法外狂徒嗎?
    孟加拉的阿普·薩克(Apu Sarker)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今年22歲的他家族中的男性都沒有指紋。在阿普的祖父看來,沒有指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點都不影響他種田維生。 但對於阿普跟他的父親來說,沒指紋顯然成了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
  • 唐海縣公安局指紋比對破竊案
    唐海縣公安局指紋比對破竊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近日,唐海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利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倒查功能比中破獲一起盜竊案件。  3月22日,刑偵大隊抓獲涉嫌搶劫的犯罪嫌疑人劉某(男,28歲,開平區粟園鎮人,無業,現暫住唐海鎮)。經審理:犯罪嫌疑人劉某交代了2010年9月份至今,在唐海縣城區入室搶劫作案5起的犯罪事實。為進一步深挖餘罪,刑偵技術室民警根據在各現場提取的指紋資料,進行認真查詢比對。
  • STEM教育案例之法醫探秘:認識指紋
    學生將會了解指紋對於犯罪現場勘查的重要作用,以及為什麼法醫可以僅僅通過一枚指紋就可以確定罪犯。學生需要先將自己的指紋印在沒有吹氣的氣球上,然後給氣球吹氣,觀察氣球表面放大以後的指紋圖像。根據1800年的指紋歸類法,學生可以將全班同學的每一個指紋歸為三類,小組討論每一類指紋的特點,並加以區分。
  • 我是謎犯罪之密室攻略
    密室手法就是潛入房間後,將死者殺害,然後反鎖房門,躲在了窗簾後面,等待他人發現屍體,慌亂去前臺拿電話報警的時候在跑出去就可以了,而擁有這個條件的只有你與古圓圓有作案條件,因為馬徵徵與呂曉曉案發當天確實離開了賓館。」 「你說的很有可能,但是如果說來的人直接在門口報警呢?那樣是不是人贓並獲了?」
  • 12年比對10多萬指紋,破案近千起!這位「指紋神探」真牛!
    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刑事技術室民警、痕跡檢驗副高級工程師唐文亮沒有休息,早早來到辦公室值班。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唐文亮會盡力少喝水,一直坐到中午,「比對指紋的連貫性很強,如果中途休息,會干擾思路。」指紋是人體的身份證,每個人的指紋都是唯一的,它與DNA一樣,是確定或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人的重要證據之一。從警12年,唐文亮比對10多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
  • 秦文:指紋比對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單一枯燥但決不能出錯
    摘要: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與新華網聯合推出了「全國公安百佳刑警」候選人系列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犯罪信息處二科科長秦文,一起來分享他的從警經歷。人物檔案:秦文,男,漢族,197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8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犯罪信息處二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