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萬指紋數據出錯 日警方犯罪信息系統嚴重「掉鏈子」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0月27日消息,日本一向重視科技在預防犯罪等方面的應用,作為最高警察機構的警察廳以及下屬各級警方機構一直以來都非常信賴系統內部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據說這套系統曾經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其自動生成的基礎數據,更為警方減輕了不少破案工作量。
-
一枚指紋在「大數據」幫助下讓嫌疑人「現原形」
直到這一次,2018年7月,他們跟著一條線索來到無錫,希望這裡的「警方大數據」能夠讓他們不再與犯罪嫌疑人擦肩而過。 通過網上信息研判 獲取重要線索 這條線索來自當地警方新啟用的圖像識別系統。民警將犯罪嫌疑人相某的照片上傳後,比中了一名登記姓郭的男子。系統還提供了一條郭某曾於2011年在無錫出現過的信息。
-
大數據出現前的犯罪調查多繁雜?1940年代的FBI指紋檔案庫
】 【指紋研究是調差犯罪證據的重要來源之一】 1901年,倫敦蘇格蘭場(London Scotland Yard)利用此方法開始對個人進行指紋識別,並使用指紋信息來識別罪犯。不久之後,指紋識別法也成為美國警方的標準方法。 1902年的謝弗案是第一個根據指紋證據對兇手進行鑑定、逮捕和定罪的案件。
-
沒有指紋的人,可以安心犯罪嗎?
指紋技術對於現代刑事偵查和法庭科學而言,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作為追查罪犯的線索,還是作為法庭審判時的證據,其科學性、可靠性、可重現性都為世界各國所普遍認可。在指紋識別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今天,除了在一些偵探小說和電視劇中,已經很少有人試圖「抹掉」自己的指紋。但在上世紀30年代的犯罪風潮中,還真有不少人這麼幹過。
-
秦文:指紋比對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單一枯燥但決不能出錯
摘要: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與新華網聯合推出了「全國公安百佳刑警」候選人系列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犯罪信息處二科科長秦文,一起來分享他的從警經歷。人物檔案:秦文,男,漢族,197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8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犯罪信息處二科科長。
-
機器學習加速了法醫指紋比對:算法表現媲美人類
新算法有助於讀取髒汙或不完整的指紋。智能機用戶在錄入指紋的時候,需要給出多個角度的清晰指紋,以便日後用於系統的快速比對和解鎖。問題在於,犯罪嫌疑人基本不會給法醫們留下這麼好的現場物證。通常情況下,法醫只能採集到不完整、扭曲、塗汙、或留在其它圖案上方的指紋,比如難以讀取的銀行票據,因此更不用提分析和匹配了。正因如此,指紋分析是一項以人為主、費時費力的專家工作。其不僅需要在警方文檔中的進行比對,還需確定是否有足夠多的信息去尋找匹配。
-
「指紋神探」楊鳳雷 屢破積案令犯罪分子膽寒
在犯罪分子翻動的物品上及入口處窗戶上未找到有價值的指紋,此時他覺得犯罪嫌疑人進來時有可能去扶窗戶西側的外牆,楊鳳雷冒著危險,站到廚房北側的水槽內,左手抓住廚房內的排水管,右手拿著粉末對窗戶西側的外牆進行了處理,通過處理,從五樓廚房窗戶西側外牆上刷顯出兩枚有價值的指紋。楊鳳雷試圖把指紋拍下來。
-
尋找躲藏在一平方釐米裡的真兇: 「指紋神探」 12年來比對10多萬指紋
在數以億計的指紋庫中比對指紋,就像大海撈針般枯燥乏味……這是一場警察與嫌犯之間的無聲較量,也是一場意志與決心的終極對決,成都溫江公安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民警唐文亮便是這場比賽中的一員。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海量的指紋數據中,在迷宮一般的指紋圖像裡,探尋證據所在,甄別痕跡真偽。
-
江蘇連雲港警方摧毀一起特大「雲控」平臺犯罪團夥
漫畫《網詐黑「雲控」》作者高嶽□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羅莎莎□通訊員關寧何麗婷《法治日報》記者從江蘇省連雲港市公安局獲悉,灌雲縣警方不久前摧毀一起特大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的嫌疑人夏某志和李某是夫妻,兩人遠在湖南。經查,兩人將從網上下載的原始碼改編開發成「雲控」客戶端平臺,主要功能是在雲控網頁端實現批量登錄管理社交帳號,同時實現一臺電子終端可同時登錄多個社交帳號。
-
圖像採集綜合評估的嵌入式指紋識別系統(一)
由於具有其持久性和唯一性,指紋被廣泛應用在個人身份識別系統。指紋識別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應用,不僅為防範犯罪,同時也作為處理個人事務和信息安全的一個關鍵技術。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6840.htm 在指紋識別技術領域,歐美國家在研究和開發中處於領先地位。
-
5000萬條信息「暗網」倒賣 南通警方抓獲27名犯罪嫌疑人
中國江蘇網5月9日訊 南通警方近日成功破獲一起公安部督辦的特大「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查獲被售賣信息數據5000餘萬條,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去年8月,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網上巡查中發現,網名為「akula98」的用戶在「暗網」交易平臺出售涉及南通、如東等地公民個人信息。網安支隊立即會同如東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通過自建數據模型、深度研判,鎖定了該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城真實身份,將其抓獲。
-
谷城警方通過指紋比對破案27起
2006-12-11 16:20:21 日前,筆者從湖北省穀城縣公安局獲悉,截止12月上旬,該局通過指紋比對破案
-
唐山民警利用指紋比對系統成功破獲8起盜竊案
長城網5月17日電(肖曼)近日,高新分局刑警大隊經縝密偵查,利用指紋比對系統成功偵破8起盜竊汽車倒車鏡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經工作,民警在該車右側倒車鏡背部提取兩枚指紋,並確定是嫌疑人實施盜竊時遺留的。在市局現場勘查大隊的協助下,確定翟某(男,28歲,天津寧河縣人)為本案嫌疑人,辦案民警立即將其上網通緝,併到其可能藏身和落腳點進行突擊抓捕未果。2013年5月15日,犯罪嫌疑人翟某被天津寧河警方抓捕,該局刑警大隊民警於當日將其押解回唐。
-
AI犯罪細節首次披露:你的個人信息這樣被破解
(原標題:人工智慧犯罪細節首次披露:你的個人信息是這樣被破解的) 人類圍棋界「最強大腦」敗於人工智慧Alphago時,另一人工智慧已經進入違法犯罪的黑色領域。 一起普通的網絡代付詐騙,牽出一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一秒鐘盜取2000組公民信息數據的犯罪團夥。
-
MySQL資料庫常見的出錯代碼及出錯信息
首頁 > 語言 > 關鍵詞 > 資料庫最新資訊 > 正文 MySQL資料庫常見的出錯代碼及出錯信息
-
瑞安警方摧毀「急速貸APP」犯罪團夥
近日,瑞安警方摧毀一個涉案金額超8000萬元、受害人達20000餘人的「急速貸APP」套路貸犯罪團夥。「當時看到這款網貸APP『低門檻』『無風險』等宣傳詞,我就心動了,哪知道會被『套路』,接下來的日子簡直就是噩夢。」受害人蔡先生來到瑞安市公安局上望派出所報警。據悉,這款網貸APP名叫「急速貸」。
-
谷歌收集的用戶定位等數據竟然被用來破案!
這時候可能就存在一個問題,由於沒有攝像頭,拍不到臉,人臉識別庫(例如:美國警方如何利用人臉識別系統確定嫌犯)無效。現場採集不到犯罪嫌疑人指紋,無法進行指紋庫識別。搜查在這裡可能就要陷入焦灼狀態了,不過,既然如今是萬物互聯時代,是個人都會上網,更何況會偷手機的小偷,都會賣閒魚套現。而既然能上網,就會存在定位數據。
-
雙胞胎冒用身份辦理護照 因心虛指紋不符被警方識破
近日,渝北警方在出入境證件的受理工作中發現一例冒用他人身份騙取護照的行為,該事件的當事人是一對雙胞胎兄弟。據介紹,8月6日上午,渝北出入境大廳的前臺民警正照常給一名男性群眾受理護照申請,發現這位名叫陳潔(化名)的申請人於2018年12月29日已申領過護照,隨即對他進行詢問。陳潔先是支吾不言,後又稱證件因遺失已被註銷,民警查詢後告知他證件未被註銷仍然有效,陳潔馬上改口說可能在家裡。
-
日本研製新儀器 可快速破解DNA確定犯罪嫌疑人
據日本《朝日新聞》及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26日綜合報導,日本開發了一種新設備,該設備最短能在25分鐘內鑑定出留在犯罪現場的DNA,比以往同類檢測更為迅速,從而有效協助警方破案。據悉,以往犯罪現場採集到的DNA要帶回實驗室鑑定,需要等上半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得出鑑定結果。
-
專家析Y-DNA鑑定技術,警方以此鎖定甘蒙連環殺人案嫌兇
據警方通報,甘肅省公安廳通過Y-DNA染色體檢驗,初步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經過指紋比對和DNA進一步比對,最終確定犯罪嫌疑人。有關司法鑑定專家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警方偵破該案的核心技術是以Y-DNA染色體鑑定為基礎的姓氏檢測,來自於親子鑑定技術,「按照傳統的破案方法無法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