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谷坑」是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
中國雷公墨隕石、澳亞玻璃隕石是在中國、澳大利亞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發現的同一批隕石,它們和月球上的「第谷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這些隕石很可能是因70萬年至80萬年前因月球遭到一顆小行星的撞擊而來的,那次撞擊產生形成了第谷坑。同時,一些因撞擊產生出來的月球物質飛落到了地球上,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難以置信,但得出這個結論主要依靠的是科學分析。
進行這項分析的就是美國宇航局的一名科:丁.查普曼。他是著名的流體學專家和現代計算流體力學的先驅。
海南雷公墨隕石博物館,是亞洲、是中國唯一家長期專題研究雷公墨隕石的博物館,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結合中國唐代歷史記載,認為雷公墨隕石的形成來自月球。雷公墨隕石文化傳承人李明認為,中國在世界上首次為來自地外的石頭命名,唐代學者房千裡命名雷公墨隕石,唐代學者陳藏器認為,雷公墨隕石有除魔夢、闢不祥之說;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小孩子受到驚嚇,半夜哭鬧,佩戴《雷公墨》隕石之後,有鎮定安神之功效,開創性的研究利用《雷公墨》隕石入藥之說,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雷公墨》隕石入藥的國家。雷公墨隕石傳承人李明表示,在他一生中為此奮鬥的目標,就是讓世界了解中國雷公墨隕石具有歷史文化傳承,讓中國雷公墨隕石文化走向世界,盡心竭力傳承好,傳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