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極飛科技與火星1號基地合作,建立火星無人農業實驗室

2020-07-24 21世紀經濟報導

7月23日,隨著火箭升空並逐漸消失在天幕,我國首次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背後實際上離不開國家大量的科研力量投入,也離不開社會企業積極參與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探索。

廣州極飛科技與火星1號基地合作,建立火星無人農業實驗室

圖為:火星1號基地俯視圖 極飛科技供圖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背後,有一家廣州科技公司的身影。日前,極飛科技與火星1號基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涉及雙方聯合試驗,旨在助力人類在地外探索生存的無人農業解決方案。

火星1號基地位於我國西北部,作為首個航天地外生存實訓基地,整體規劃面積67平方公裡,由中國航天員中心指導建設。

而極飛科技是廣州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有助於人類可持續性發展的技術。在各國啟動火星探測任務之際,極飛科技也在思考能否利用其技術改變火星生存環境,讓火星變為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據極飛科技介紹,火星1號基地為此次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場景基礎,極飛希望通過這次合作更好地驗證極飛的農業無人化發展思路,並通過無人化種植管理試驗獲得具有前瞻性的成果,啟發更多志同道合者的加入,共同全面打造火星農業(地球化)生態系統。

「極飛瞄準火星,目的不是要去那裡種地,而是要求我們研究的技術、研發的設備必須面向未來。地球農業的未來,土地和水資源會越來越緊張,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們對食物和環境的要求卻不斷提高,我們的技術必須能保證人類在那個時候還可以繼續生存和發展。」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極飛科技和火星1號基地將建立火星無人農業實驗室。未來,極飛科技將把其農業無人車及物聯網設備放進最近似火星的環境當中,極飛農業無人車可以進行運載、巡查、管理等任務,而物聯網設備可以自主進行環境監測與分析。

廣州極飛科技與火星1號基地合作,建立火星無人農業實驗室

「這次合作極飛將自己的農業無人化技術應用在模擬火星的環境中,能更全面地驗證其技術可行性,對於未來在如火星般嚴苛環境下實現靈活應用有很大的幫助。」龔檟欽說。

除此之外,極飛科技還將參與火星1號基地「未來火星生活節」。通過向全球不同領域徵集關於未來火星生活各個方面的創想,展現科技的力量、尋找與創造新型未來生活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火星探索之旅」。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去火星種菜!「天問一號」發射,粵企極飛探索火星地表農作物種植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星1號基地俯瞰圖 極飛科技提供火星表面是一片荒涼廣袤的戈壁,在火星上生產食物是未來人類移民火星必須解決的問題。近日,廣東科技創新企業極飛科技與地處我國西北的火星1號基地籤署了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開展聯合試驗。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我們離去火星做農民還有多久?
    日前,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飛」)宣布與位於我國西北地區的火星1號基地達成合作,共同在火星無人農業發展方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火星可以理解為地球未來最極端的環境」極飛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如此理解火星。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農業試驗開啟!離太空種菜又近了一步
    近日,極飛科技與地處我國西北的火星 1 號基地籤署了合作協議,在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開展聯合試驗,通過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探索,在人類登陸火星之前,開發出一整套能夠在火星地表種植農作物並生產基本⻝物的方案,以此讓人類能真正成為「多星球物種」。
  • 「未來火星生活周」活動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舉行
    「未來火星生活周」活動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舉行每日甘肅網10月12日金昌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趙吉仁 通訊員柯玉棟)雙節期間,「2020未來火星生活周」活動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舉行。活動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分為「未來生活方式」線上挑戰賽、「一起會更好」火星音樂晚會和「未來生存力」線下挑戰賽、科普知識講座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傳播中國航天發展成果,呼籲太空探索領域國際合作,探討人類共建共享的未來生活。
  • 建立火星基地越來越靠譜?利用火星天然鹽水,可製造氧氣和氫燃料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某一天,這兩個星球上都將設有代表各個國家的常駐人員——與現在的無人短期訪問不同,要建立長駐的基礎必須要實現必需品儘可能多的自給自足。美國宇航局進行了大量的月球「本地資源利用(ISRU)」研究,為幫助建立和維持月球基地提出了很多可實際操作的方案,現在,他們準備複製這套模式,用到火星基地上。
  • 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原標題: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 我的起源和火星1號基地 線下活動今日啟動!
    8月13日,《我的起源》星球登陸計劃正式啟動,探尋者精英攜手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同歷金昌火星1號基地,尋找美好世界的起源!礫石遍布的沙漠樣貌、極具魔幻的紅色巖體,玩家探尋者們親身體驗火星基地,零距離觀摩宇氣閘艙、總控艙、生物艙、生保艙、存儲艙、乘員艙、醫療艙、娛樂健身艙,直面震撼。
  • 金昌「火星 1 號基地」開營,探秘真實地外生存
    IT之家4月22日消息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中國首個根據真實航天邏輯打造的「火星1號基地」在金昌正式開營。據悉,金昌地形地貌獨特,擁有與火星表面極為相似的地理地貌環境,非常適合開展航天員地外生存訓練。
  • 「明日火星餐桌」國際研討會:在火星吃的第一道菜還是土豆?
    在多國探測器先後奔赴火星之際,由極飛科技舉辦的「明日火星餐桌(The Hungry Mars)」國際研討會於2020年9月17日在線上召開。作為人類火星種植計劃的首次學術交流研討會,該活動邀請了來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極飛科技以及新加坡ID資本的行業專家,從植物生態學、農業科技創新與風險投資等不同學科視角,揭開火星農業探索的神秘面紗。
  • 馬斯克:SpaceX準備好在火星建立基地,2024年出發
    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在國際火星協會上表示,SpaceX有望在4年時間內,使用Starship進行首次火星無人飛行任務。在隨後的討論中,馬斯克認為,SpaceX有希望趕上之後的第二次火星發射窗口期。
  • 100年後定居火星?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2021年年底之前無人駕駛飛機「希望號」將前往火星 據英國廣播公司官方新聞網報導,在剛過去不久的11月杜拜航空展上,阿聯航天局公布了一項發射火星探測器的計劃,以及360度沉浸式體驗火星生活的虛擬視頻,試圖將定居火星的夢想付諸現實。
  • 天問1號任務開啟!國產火星探測器即將啟程,用半年時間奔向火星
    4月24日,在這第5個中國航天日的特殊日子裡,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公布了我國火星探測工程系列任務的代號:天問。而原定於今年下半年進行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就順勢被命名為了:「天問1號」任務。根據之前航天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的信息,天問1號任務將於今年7月到8月開始實施,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國產火星探測器將搭乘長徵5號運載火箭啟程,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將花費7個月左右的時間抵達火星軌道。之後將一次完成環繞火星飛行、著陸火星和在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的三大分任務。
  • 嫦娥二號總師:探火星後探金星 2025載人登月
    在日閃召開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上,我國「嫦娥二號」衛星總師、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向大家勾畫了自己眼中的深空探測時間表: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2025年實現首次載人登月。葉培建所設想的我國深空探測戰略是按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兩大主線開展探測活動。
  • 人類能否殖民火星?首先需要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基地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不斷加劇的全球核緊張局勢中,SpaceX和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呼籲儘快採取措施,逃離地球或許是避免未來核災難的一種有效方案,他希望未來不久人們能夠在火星表面建立殖民基地。  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支研究小組設計了「紅杉森林(Redwood Forest)」,這是一些開放性公共穹頂森林棲息地。
  • 火星基地生化人實驗室
    本文僅供參考此火星基地為陰謀集團秘密太空計劃建設的,現已被摧毀。
  • 探測月球背面、規劃「月球基地」、計劃探測火星……中國航天有不少大動作
    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 趙小津:嫦娥三號是一種緩慢的弧形的著陸,嫦娥四號我們只能採取比較陡峭的,近乎垂直的著陸。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我們採用了新技術新產品,特別是嫦娥三號在月夜的時候是不能工作的,嫦娥四號在月夜的情況下還能做一些測量的工作。
  • 極飛科技:中國農業科技「瞪羚」能跑多遠?
    第一期報導,讓我們聚焦農業,聚焦極飛科技。這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從一群自己興趣熱愛的極客團隊小作坊出發,通過十幾年曲折道路探索,最終選擇了「為農業找技術」,把炫酷的現代AI科技引入古老農業,以「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為己任和願景。這是一條貌似少有人走的賽道,充滿荊棘。但正如諺語所說,「這世上所有榮譽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織而成。」
  • 1%大氣密度也能飛?NASA把無人機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測計劃啟動
    與好奇號不同,毅力號有一個自動駕駛系統,可以避開巨大的巖石並把自己引導到安全的位置。在火星上,毅力號將至少花費一個火星年(約 687 個地球日)的時間對附近的區域進行探索。00:00/00:00倍速NASA 黑科技:只有 1% 的大氣也能飛給火星車配一個無人機,其實這個點子不難想到,真正的難點在於:怎麼讓它飛起來?
  • 火星農業都市群創意大賽!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等各種名人和企業家都表示有興趣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並有資源來領導這種努力。但是要在火星上建立開放,包容的永久性人類存在,需要付出更多的協作努力。 此外,協作對於創造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至關重要,該解決方案將使人類能夠舒適高效地生活在火星上。
  • 外媒在中國戈壁沙漠發現一個「大秘密」:火星1號基地
    這幾天,外媒在中國西部的戈壁沙漠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酷似火星地表的紅色巖土上,幾座閃閃發光的建築看起來像是外星世界的定居點,這裡,就是中國首個根據真實航天邏輯打造的「火星1號基地」。▲法新社報導截圖「也許,第一個踏上火星的中國人就從這裡走過。」西班牙埃菲社在報導中這樣寫道。報導稱,距甘肅省金昌市市區約40公裡的「火星1號基地」4月17日正式開放。作為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太空C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當地政府及中國航天員中心的支持。